我母亲生长在一个小官吏的家中,从小很少做家务。跟我父亲结婚后,主中馈,确实有点为难她。虽然她尽心尽力去做好家务,但她煮的菜始终平平。不过她的烹饪自有特色,那就是菜肴里的葱多。拌豆腐,下阳春面自不必说,就是在红烧肉里她也会撒上一大把葱粒。而那时,我家的葱源可谓是用之不竭。在我们住宅傍,有一方约一份地的菜园。园子有竹篱围护,篱笆上爬着丝瓜藤,挂着扁豆荚,园中长着青菜、鸡毛菜、茄子等日常素菜。此外还有两畦葱。葱因为受到母亲的特殊照料,长得粗壮挺拔,生意盎然。每天早晨,母亲总会去园子里摘一大把葱备用。
有一次,我大舅来访,母亲便饭招待。饭间,大舅问我母亲:“你怎么喜欢在菜里放那么多葱?”母亲笑了笑,然后说:“没什么;我只是觉得菜里有了青葱,看起来舒服,就像人脸上有了微笑,让人看着开心一样。”
当年我大约十岁,母亲的巧比善喻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后,我的确发现:一张美丽的脸有了微笑,便更加可爱迷人;而即使是一张最不起眼的脸,有了微笑也会令人感到和蔼可亲。
母亲处世随和,待人宽厚,脸上常挂着微笑,受同辈的敬重,小辈的爱戴。可惜的是,天不假年,她不到古稀便溘然辞世,常令我们子女有“子欲养而亲不许”之叹。
现在,当我每年清明回乡扫墓时看到墓碑上母亲微笑的脸,我心中会油然升起这一愿望:愿世人的脸上多一些微笑。这样,人世间可能会多一些和谐,少一些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