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中航工业透露:潜在客户也对该机(FC-31“鹘鹰”)有着严格的评测和判定

(2016-11-06 08:39:12) 下一个

  2016年11月1日—6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市举办,在航展开幕的当天,中国研制的首款隐身战机歼-20高调亮相,迅速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而中国另外一款隐形战斗机FC-31“鹘鹰”虽然没有实机参展,但依然展出了一架1:2模型。不过,在该模型背后的大屏幕上,中航工业在FC-31“鹘鹰”的宣传视频中,罕见的公布了该机的改进版本(以下成为“鹘鹰2.0”)正在车间进行生产、组装的镜头,从镜头中可以看到,“鹘鹰2.0”已经改为类似F-35的后缘后掠式垂尾,并且后缘顶端做了切角处理,综合视频中其他机身细节来看,“鹘鹰2.0”实机在外形上与航展中展出的模型应该基本一致,说明该战斗机气动布局基本定型。

 

  针对FC-31“鹘鹰”未来发展问题,中航工业现场工作人员对“迷彩派”介绍称:我们有关注到互联网上一些质疑的声音,但作为军用产品来说,它的发展遵循着严谨的科研规律,潜在客户也对该机有着严格的评测和判定,而所有的这些都不会受到互联网声音的影响。该工作人员还强调,对于目前的“鹘鹰”项目来说,产品的成熟度在某种意义上更为重要。

“鹘鹰2.0”已改为类似F-35的后缘后掠式垂尾,后缘顶端做了切角处理

  对于本届珠海航展静态展出的大尺寸“鹘鹰”模型,国内知名的《知远防务评论》刊文分析称,被称为歼31的“鹘鹰”虽然在公众面前消失已久,但中航工业在国内外的大小军工防务展上频繁带模型参展,在世界各国“刷脸”,可见其重视程度。由于航展本身也是一个促销的平台,因此“鹘鹰”的频频展出,恰恰证明了官方并未将其打入“冷宫”,《知远防务评论》还认为,不遗余力地推销,恰恰是战机技术趋向成熟的重要征兆。

微波暗室中进行RCS测试的鹘鹰2.0缩比模型

(作者署名:迷彩派)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