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网友:中国应确立“军工立国”国家战略

(2012-02-11 12:07:13) 下一个

能够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都是事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举措,因此屈指可数。熟捻于心的有,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安全发展战略。青衫老祖认为,国家确定上述国家战略,是有着极为充分的理由的。

科技是支撑,教育是基础。一个科技教育落后的国家,是无从立足于当代的,所以,国家把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确定为4%、研发占2.5%并力争今年达标,青衫老祖绝对支持;

任何战略都需要人才支撑,为国者爱才当如命。所以,科教兴国,最终要靠人才强国。实施人才培养、吸引计划,在所必须;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更是中国决胜未来的根本。中国必须走出山寨时代,进入首创时代、品牌时代和标准时代。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

安全是可持续的前提,不安全的发展、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发展,发展的成果会被侵蚀或剥夺,因此是不可持续的发展。中国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问题,把发展建立在国家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的基础之上。安全的投入需要不断扩大且得到充分保障。

因此,青衫老祖完全支持国家实施上述国家战略;在这里,则斗胆提议国家把“军工立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有了这一条,国家战略将更加完善,形成“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富国”、“安全卫国”、“军工立国”五星耀中华。

为什么要提“军工立国”战略呢?理由如次:

(一)实施“军工立国”战略,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军工产品创造的GDP都是良性GDP。在中国决心遏制房地产泡沫,缩小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份额的情况下,军工领域成为调整中国经济结构的重要方向。当年,戴旭一句“不能转化为国防实力的GDP是狗的屁”颇受争议,也过于偏激,但是,能够直接转化为国防实力的GDP的确是更优质的GDP(其它也可以间接转化)。调整中国经济结构,应该多发展这一优质GDP。

(二)实施“军工立国”战略,有利于建立创新型国家。军工是干什么的?是保障打仗的。而战争的残酷性决定军工要求的严格性、高标准性以及核心技术的垄断性。先进的国防体系买不来,只能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因此,军工领域是具有最高创新积极性、主动性的领域。中国这几年叫得响的科技进步,包括航天航空航海,导航定位等,无不与军工密切相关,充分证明发展军工与推进建立创新性国家具有密切的“正相关”。军工强则创新强;军工弱则创新弱。中国须建立强大的军工产业。

(三)实施“军工立国”战略,有利于农轻重比例平衡。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提出两大部类概念和农轻重比例概念,青衫老祖认为这是科学的思想,没有过时。以此观察中国的经济结构,有没有农轻重比例失调的问题呢?有。与改革开放前的“重工偏重”不同,现在的中国属于“重工偏轻”,轻工业十分发达,拥有大量过剩产能(当然,部分原材料性重工也存在过剩问题),因此,必须依赖出口消化;而重要装备产业,则严重不足,需要大量进口。加快发展军工产业,可以大幅度增加中国装备制造业比重,吸收原材料产能和轻工业产能,促进农轻重比例平衡,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四)实施“军工立国”战略,有利于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经济和国防就是骨和肉的关系。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关键在于骨与肉是否平衡。没有骨头和骨气(肌肉),光有厚厚的肥肉,就如同绵羊,肥而不强、肥而为鱼肉。也就是说,单纯经济实力强大,不能成为强国。我们可以说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绝不敢说是世界第二强国。当然,光有骨,没有肉,也是一副骷髅,活不了。因此,二者必须均衡。所以,中国强调科学发展,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走“军工立国”的道路,一则以强化装备制造业,一则以强化国防现代化的产业支撑,是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有机统一的战略性产业领域,也是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的主要载体。

(五)实施“军工立国”战略,有利于全球力量均势。军品市场是一个大市场。美国等西方国家大举进军国际军品市场,目的不仅仅是拉动国内生产和就业,还有一个地缘政治操作问题。打击谁、武装谁,泾渭分明,围绕的都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战略利益。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和第三世界国家,应该把参与国际军品市场,遏制美国霸权作为重要战略任务,着力武装被美国打压欺凌的国家,促进地区力量均衡和国际公平正义。这里的关键是要打造强大的军工产业,使中国的军品具有可靠的性价比和竞争力。

(六)实施“军工立国”战略,有利于实现和平发展、和平崛起。中国要和平崛起靠什么?青衫老祖认为,一靠发展,二靠外交,三靠军事。发展是根本,不发展无以崛起;外交是保障,无外交就无软实力,无和谐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平崛起也就失去条件;军事是支撑,弱国无外交,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中国说话就不算数,就难免被强权欺凌,和平和发展的条件都会被剥夺。所以,中国要打造世界第一的经济,也必须军事世界第一的军事。这不是好战和军事狂热,也不是军国主义,而是真正的哲学。“军工立国”,和平发展之必然。

为此,中国应该抓紧制定军工产业发展战略或振兴中国军工产业发展纲要,把军工产业明确纳入国家支持发展的战略产业。要坚持走军民融合的发展道路,打通军品民品之间的战略通道,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协调发展;要建立支持军工发展的政策体系,在税收、科研、公共财政等方面予以坚决有效的支持;要加强对中国军工产业的组织领导,建立强有力的军工生产的规划、组织、协调、支持体系,促进我国军工产业的科学、安全、可持续发展。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