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5)
2011 (2)
2013 (42)
2015 (93)
2016 (126)
2017 (121)
2018 (90)
2019 (105)
2020 (233)
2021 (239)
2022 (249)
2023 (295)
2024 (367)
2025 (24)
关于北京房价历史的一些零碎片段
本人在北京有些物业,现在的形势看不明白,守着不卖就是了。现在说说的是从记忆里找出的历史的片段。
再早以前全公有制的时候,民居没有很高级的。按国家建筑规范,六七十年代的低层住宅(没有电梯)的建筑成本是在60-70RMB,但是没有卖的。北京近郊,有农民盖的砖房没有卫生设施,几百块钱一间。记得八十年代陪父亲跟他敌工部时的老部下当时北京市人民银行行长去看外交部附近的一个小院,主人是北大的教授,十一间房子按一千一间卖,可是需要很多修理,要命的是文革的时候挤进了若干无产阶级,怎么赶走。要到现在就发大了。。。
北京商品房多起来,是九十年代开了亚运会以后。那时候北四环附近开始成片地建十几二十层以上的高楼大厦,价位大概是四千。这个数维持了很多年增长不快。
九五年以后增长就快了。
九五年中关村附近五道口六千。
九七年。。 八千。
但是远一些的地方还是很便宜的。九六年的时候昌平,顺义没有电梯的低层民居只有一千多。去看过所谓别SHU的独栋房,土得不行,说有若干著名演员买的小区,三千一平米毛坯房。
其实到了零五年郊区县的房子也还是两三千的样子,还没人买。
零五年四环外比较便宜的社区四千可以买得到。这时候三环以内好一点的地段已经涨到一万到一万五了。
一零年左右海淀金元世纪附近两万左右。
一二年四环以内已经没有两万以下的了。但是机场附近新开的汤耗子还在一万一下。
最近两年更是狂涨,我干脆不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