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05-07-13 01:29:23)
阅读 ()评论 (10)
(2005-07-13 01:18:39)
尾声   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的枪声成为迎接新纪元的爆竹响。82天之后,也就是公元1912年的元旦,这天晚间,孙中山在虎踞龙盘的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二月十二日,清帝宣布退位。从南到北的中华大地上,象征共和的五色国旗取代了清王朝的黄色龙旗。   不只是清王朝的覆灭,也是延续了2000余年的封建帝制宣告寿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第十二章 新学的窗口   兴学、办报、开设医院……传教士参与的种种文化事业,为的是劝人信奉上帝。不过,中国人往往吞下"诱饵",却不上钩。   自始,来华传教士在传扬福音之外,一直兼负着文化传播的任务。到了鸦片战争以后,他们更直接参与了众多文化事业,在西学东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中国从传统步入近代也有一定影响。这是龙与上帝双方刀光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十一章 荒诞与合理   讹言所以能够流传,是因为人们愿意相信。清季反洋教说言荒诞离奇,却有合理的生成土壤。             讹言的产生   今天,如果有谁说当年在华的传教士为了制器照相、配药炼银而剜人眼睛,我们会觉得有如天方夜谭。但在清季沸腾的反洋教舆论中,却不乏此类传闻。当年的反洋教宣传品连篇累读这类描述:教堂里,常[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十章 顽强的堡垒   西洋大炮轰开了中国紧闭的大门,里面的文化堡垒却依然顽强抗拒。上帝的使者屡攻不下,于是有人便巧妙地琢磨起"孔子加耶稣"的算式。               梦想与现实   法国天主教士胡缚理扬威在贵阳引起的风波还未平息,英国新教教士杨格非(GriffithJohn)和他的一个伙伴,乘坐"赫勒斯邦"号汽船,逆着中国第一大河的浩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九章 望海楼火   一向温和的中国人,突然不惜抛头洒血,与上帝的使者作持死抗争。   火烧望海楼、血溅贵阳城,一件件触日惊心的教案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             三大教案   纵观自鸦片战争以后清季教案的发生情况,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北京条约》签订以前为"渐激期";自《北京条约》签订到义和团运动结束为"暴烈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八章 太平上帝   一个原本礼拜孔子、笃信文昌的乡塾先生,一朝忽然改拜了上帝。他以上帝次子的身分,唤起千军万马,创建了地上天国,并为这个天国的子民创造了太平上帝。           就神的蹊径   鸦片战争爆发前的第四个年头,即道光十六年(1836年)的春间,广州城里正举行府试(考秀才)。这天,布政司门前的双门底大街上,有两个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第七章 扭曲的十字架   雍正皇帝禁教的理由之一是:"苟千万战艘来我海岸,则祸患大矣!"   一百多年后,他的话不幸成真。             上帝的新时代   一次我信步走到一个城门口,城墙上似乎永恒地写着:"洋人莫入"……我看到了墙上写的那句话,可是我不顾一群在场中国人的惊诧,闯进了城门。这是鸦片战争的炮声"在天朝呼啸"的时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六章 一抹淡虹   圣经上说,虹是上帝与人类立约的标记。上帝的使者搭起中西文化交流的虹桥,只是这座桥未免单薄了些。   在传教士传播福音的同时,中西文化交流也以他们为媒介逐步展开。上帝的使者身兼文化大使,在中西双方搭起了一座美丽的虹桥。   最早,唐代景教士带来过西方医术,能治眼疾,甚至能施穿颅术。他们还曾"广造奇器",但究竟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第五章 分合之道   西方上帝说,人的世界须依赖神的世界,中国圣人则在人神之间划下一条隔离的鸿沟。           大环境与小气候   纵观自唐朝贞观时候到鸦片战争前夕1200余年间上帝在中国的历史轨迹,可以勾勒出三个峰谷过程的轮廓图。             高峰与低谷   第一个峰谷过程,从唐贞观九年(635年)阿罗本来华到元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