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没有孤单

享受人生,善待生命,珍惜佛报,永存敬畏。没有豪放的美国梦,却期待一个充满能量的小宇宙,有你,有我,为大家。
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80后大学生看颐和园

(2011-01-05 06:40:49) 下一个
最近城里逛颐和园风,刚考完final,空闲下来在youtube上模模糊糊看了一边--短路的链接偶没找到--然后又把颐和园影评汇总给看了,还是不懂为什么有人把这部电影当做三级。到底算三级还是3D,当然各有各的想法,尊重至上,理解万岁。

我,80后大学生,典型但非随波逐流,平凡充实,学校里的好孩子,内心却充满着对制度的叛逆,时而浮躁时而沉静,选择一个安静的午后独自在家的躺椅上看完了颐和园,差点流泪,心澎湃,我不是被余红一个人打动,而是被他们所有人的生活精神状态打动,我知道(导演也说)余红是非典型,没有代表性。



我羡慕那个年代的大学生,我崇拜那个年代的精神----热烈,真性情,积极,自由,杂而不乱,我无法想象这边的叔叔阿姨们曾经在大陆有过那样炽热的经历,有着那样青春洋溢的年华,即使一无所有,即使出身平凡。被触动,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为纯净懵懂爱情的执着,不仅仅是因为他们那一颗颗纯洁的爱国心,而是被他们的自由状态所感动-,因为我没有过。



想想我的大学生活,我们这一代的大学,真是压抑,被制度束缚下度过了四年,大家都过得憋闷。我们没有那样的舞会,让大家交谈交友释放解压,我们没有那样自由的兴趣小组,现在的协会,学生会组织都束缚在制度下,“受党委和共青团委的监督,向上负责”,做些活动不痛不痒,流于形式,应付官方,根本没有多少学生愿意参加,要参加多半都是为了评奖学金,多挣几个积点。 大学里也别谈什么民主,选学生干部,得和辅导员关系好,并且站对队,申请助学贷款,多少非贫困非农村的同学假冒申请,大家都挣一只眼闭一只眼,某些领导开个讲座,怕没人去听,还非得强制同学去听,比如每个班或者每个学院派多少名额。大家离校园离大学精神越来越远,对物质却越来越近,周末晚上学校门口的豪车也越来越多。其实,我一直有一种莫名的苦闷,直到大学毕业都觉得有种说不出的堵,不明白如今的大学为什么离我期待的有那么大差距,离父母给我讲述的大学生活有那么多不一样,看了这部影片,貌似明白了一些道理,原来我们是那场事件的牺牲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