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87)
2012 (45)
2019 (3)
虎(妈)的风波未平, 郎(弟)的又起了...
朗朗白宫钢琴演奏事件早就该尘埃落定。这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实在微不足道,却引来各路人士的不同声音。 白宫发言人还得亲自出来消除误会。俺不懂音乐, 虽说从没喜欢过知名度如此高的朗朗,但也忍不住想说几句废话, 绝无恶意贬毁朗朗之意, 也绝不对他的音乐才能品头论足。
虽然知道他早就红遍全球了, 但一直拉不起兴致了解他和他的音乐(更喜欢classy一点的)。但这次媒体吵得我当真去听了回他的演奏 (只能听,不能目睹他的表演,更受不了他的摇头晃脑)。还把当年郭兰英的演唱顺带温习了一遍。同时也看了他面对媒体的表现和博克上的发言。
选了也弹了,其实弹啥都无可非议。音乐本身是无国界的,它是人类共享的知识财富和精神财富。音乐家能用自己的才智更好地理解、诠释给听众,这本身是件十分美好的事情。 同时,他们自己身上的内涵、素养以及人格魅力也是他们能吸引人的重要因素, 否则家的title难以持久。另外,著名音乐家之所以不同于普通人, 还有一个名人效应问题。 因为是公众人物, 一言一行都会受到大家的关注。
作为知名钢琴演奏家, 对曲目的背景, 如何演绎, 在何种场景演奏, 压根儿不应成为任何问题。也许大家还记得前苏联大提琴大师Rostropovich的那段经典故事。当苏联的坦克压进布拉格的那一刻,他的音乐会如期进行,他演奏起捷克大作曲家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那场景那镜头让一代大师的形象永远载入史册, 他的精神连同他的音乐一样风骨永存。
对朗朗来说这次进白宫赴宴演奏本是件高兴的, 太容易handle的小事,应不具任何政治背景和因素。结果却引来一片争议。问题的症结何在呢?
主要是事后他的回答不得体,模棱两可,立场暧昧,给人以轻佻之嫌。所以授人以柄了!他可能本意觉得这首曲子并没啥可挑剔的。坚持这个说法就行了, 也相信他确实这么想的。但他的论据画蛇添足,不让人信服。为啥非说不懂背景?给人感觉要么无知, 要么此地无银三百两。真是越描越浅薄啊!
也许他真不懂,真无知。但他作为钢琴演奏家在决定要弹这首曲子时,临时扫盲只需几分钟,他没有理由不去了解, 也不应该不懂!为什么要死死抓住这个“不知道”不放呢?还把老妈扛出来。唉!这并不值得荣耀。他演奏李斯特的music的时候难道也会脱口而出我不懂背景, 因为我妈还没出生?
如果是为了敷衍媒体和大众而假装无辜的话则更无法取得大家的信任。一普通80后这样的回答也许能蒙混过关,但朗朗有别于普通80后, 难道他诚心不想做钢琴家, 也就满足于一普通80后? 据他经纪人说近年在世博等地多次弹过这首曲子,反响很好。他完全没必要面对大众含糊其词, 激起两派人争锋对峙。
曲目的选择问题,这个仁者见仁。没必要揪着作文章,希望是他挑的也相信他的挑选并无他意。 个人觉得还是有欠慎重考虑之嫌。魏京生之流在这方面大作文章是很恶心让人不齿的。但从另一个角度,这不是一般的音乐会,这首曲选得是不是很合适? 是否容易引发不必要的敏感?因为是在人家的国土上作客(虽然朗朗已经是美籍华人了?),这首能引起国人共鸣却未必让美国人熟悉的小曲从礼节上讲也不够大气。俺家D听了,马上表态不够tasty,不喜欢。说这曲子跟迪斯尼儿童电影的音乐歌曲档次差不离,跟这个Formal场景有点不match。文化差异, 也要适当考虑人家的口味,不能光想着让中国人民自豪和骄傲。礼仪上的问题,客气点不为过。中国有那么多民乐,象黄河,茉莉花, 春江花月夜之类的,不也挺好吗?愚者之见,弃之也罢。
是啊,人家大度, 一笑置之,我们也不应反应过激,斤斤计较。 但朗朗呢,从这场小小的演奏带来的关注里应该看到什么?
也许,这就是艺人和艺术家的区别?
文章连接论坛:我的中国
也许人们对郎朗的期望值过高.要把他的艺术和做人分开看.艺术造诣高并不意味着其他方面也同等拔高了.同理,受人尊敬的普通百姓到处都有,但他们未必有什么出众才华因而默默无闻,并不受媒体追捧.
当然,希望郎朗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谢谢留言, 兔年快乐!
历史是一面镜子,文革的根源在于独裁者利用和玩弄人的狂热,那里还容你有半点异议.虽然国内政府仍然把媒体控制得牢牢的, 但大家已经不象以前那么容易轻易上套乐.
春节快乐!
我真擔心有朝一日,文革還會真的在中國重演。。。
難道有的中國人真的那麼希望中美開戰?那麼希望郎朗從此不再演出或不再有選曲自由?或者那麼希望中國大亂?劉因全又是何許人也anyway?
-逸寬
大可不必如此政治化.郎朗的路自己走.
“他演奏李斯特的music的时候难道也会脱口而出我不懂背景, 因为我妈还没出生?”
我赞成此话。只是没讲出来。问题是我相信他讲的是可能的真实。当然啦,有很多人认为可能不是真实。
你我都是属于恨铁不成钢之意。是善意的批评。与恶意者撇清。。。
谢谢精彩文字!
-逸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