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国内教育
(2010-12-08 11:05:37)
下一个
国内同学女儿(五年级)前些天在语文课上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课,要写出读后有什么想法。她女儿说:“我觉得他们的做法不聪明,其实可以和敌人同归于尽,也可以假装投降后潜伏下来,或者。。。。。,怎么也比跳了强”。“你认为这样答能对吗?”同学问道,“可能不会吧,那想什么呢?”女娃无奈地翻看了后机的标准答案,自然是“为了正义事业视死如归,表现出了爱国主义”等等。
小姑娘生活在还算宽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又在首都北京著名的小学就读。刚作为选拔上的优秀学生从英国游学45天回来。马上就进入标准答案的另一个世界(她要将她所有在英国补做的国内作业一一标准答案校正一遍)。真是悲哀! 物质的迅速富裕而不能同自由的精神同步。
记得这里小学生的作文,老师是不修改的(懒啊!),而且还要写上肉麻的批示,写得多么多么好等!有次儿子的大作不幸被我窥到,读后我差点要晕倒。再看老师写的,说特别有创意,云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哭笑不得。
现在明白了为啥国内的娃从小说大人话,社会性强,精的多,想傻都不易。被逼无奈啊!自由思想,独立精神,这条路还真的很遥远。
读后感这种东西设立标准答案本来就很有疑议,虽然这篇课文的主题和思想相当鲜明。只是对思想尚未定型(知识结构还未丰满)的小孩来讲,这种过早的标致答案的灌输对独立思考的培养显然是有害无益的。我将这个故事跟家里两娃讲了,surprisely, 大娃(很大了)非常赞同和接受爱国主义,视死如归的论点,而小娃(七年级)竟然跟人家五年级小朋友水平相当(思想认识不到时候啊)。这种强制灌输的教育方式(包括无处不在的奥数)到底给娃们带来什么好处?
有人说我们不都这样过来的嘛。马上有人跟答,未必。有人偏在高考时发挥创意,结果,结果就不用说了。我以为,我们那个年代不同于现在信息网络时代,信息相对单一(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全方位教育就是好啊),为生存被同化也相对容易些。中国比以前牛多了,气也粗了,但愚民教育还没有同步改进。是啊,有人指出愚民教育也就是表现在考试上。现实生活中,中国孩子比美国娃不知精明到哪儿去了。难道这就是我们需要的结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