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小磨坊

欢迎来访,敬请指点..
个人资料
正文

左微 : 行走于中美教育与语言交流的女学霸

(2017-08-22 17:34:13) 下一个

2017-08-17 张西 张西工作室

人物简介:左微,1985年底出生于湖南长沙。本科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和对外汉语专业,留学美国五年获得华盛顿大学教育学、英语学和经济学三个硕士和英语学博士学位。目前在华盛顿大学西雅图校区教授研究生教学法课程,并担任教学咨询师。著有《美国留学实用指南》一书。

 

她,是学霸,从小就对学习有浓厚的内在兴趣。在复旦,因新闻专业空闲,选修对外汉语作为第二专业。

张西:跟我讲讲你的家庭情况。

左微:我来自一个很普通的工薪阶层家庭。妈妈在医院工作,爸爸在公司做仪器销售。他们对我采取了一个很好的分工,爸爸负责后勤和饮食,负责身体健康,保证我每天吃好;妈妈在生活上照顾我,保证家里有好的学习环境。他们尽能力提供他们能提供的最好条件。

他们采取的是不会大事小事都管,只要大方向比如学习很努力就可以了,别的东西他们不会管得特别多。所以,我其实从小到大一直可以玩很多。跟我们当地的小孩放学就去玩,玩到差不多吃饭,吃饭时还看看动画片,看完动画片以后,自己就很认真地学习,然后睡觉。就是说在我很小的时候,他们给我一种自由,可以决定自己想要跟谁玩,玩什么东西,不会特别去干涉。他们知道我的成绩很不错,因为我对学习很有兴趣,而且是一种内在的兴趣。

可能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吧,包括后来的主持、演戏等都是在复旦大学以后发展的爱好。以前可能最擅长的就是学习——我对于学习充满了内在的兴趣,也特别想把它做好。别的爸爸妈妈要管着小孩,压制逼迫、督促他们学习。我非常自觉,知道自己玩好,吃完饭,看了卡通,那就应该去学习,不需要他们管着。所以在当时我们家住在四楼,邻居老说,你看左微家的灯总是亮到很晚,左微在学习。我们家的那盏护眼灯已经成了一道风景。

    张西:你是哪年出生的?

    左微:我是1985年底,可以说从小到大成绩很好。我觉得在中国成绩很好的小孩很有“特权”,因为老师会很喜欢你,你会成为班长、班干部,因为你成绩很好,同学们可能也想跟你成为好朋友,这样可以问你问题。在那种有点众星捧月的感觉,老师喜欢、同学喜欢,自己也特别有信心,所以我觉得是一种学习的良性循环。

    张西:你是从一年级就学习好吗?还是从三年级或几年级以后。

    左微:我成绩一直特别好。还记得小学一年级开始写文章,第一篇文章写春天,我的小作文就拿了98分。有了很好的开始,没有经历很多的挫折,开始树立信心,然后更加所向披靡,我觉得真的是感觉到了学习的乐趣。

      现在看来,那种学习特长和技能可能就是死记硬背,然后比较少心得、比较少思维性、批判性,多是机械性的记忆。但是在很小时你背得很好、背得流畅,把课文默写出来,你考试就考得很好,大家就会鼓励你。所以我觉得现在很多人批判中国的应试性教育使人失去了学习的乐趣,但我很幸运的是应试教育的一个受益者。如果不是应试教育,如果是一种百花齐放的素质教育,可能放在当时的我来说,我并不是最出挑的一个,可能是会被泯灭和埋没的一个。在应试教育下,我很擅长读书,成绩也好,有学习的乐趣,做自己很擅长很喜欢的东西。后来中考考到我们的重点高中,高考考到复旦大学,都是非常顺利,不需要爸妈操心。

张西:那个时候爸妈有没有给你报各种班,补习班?

    左微:尝试过,比如那种奥林匹克数学的培训班,报了一个课程,上了几次以后,觉得没什么意义。一是内容不是特别难或者有意思,二是学费当时挺贵的。因为爸妈工薪阶层,觉得花几百块钱学,而且周末要去很远的老师家,尝试了一下,知道怎么回事以后,我觉得意义不大,就没有再去。

    张西:你上复旦大学为什么会选新闻专业?

    左微:本来是想报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当时复旦的国际经济贸易在湖南省只招一个人,我是湖南15万考生中文科的第40名,有一个文科生的分数比我高已经报了国际经济与贸易。所以我不得不换一个别的专业。当时摆在我面前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新闻;一个是会计。我和家人商量,有人建议我去学会计,就业比较稳定,是一门技能。我觉得学新闻很好玩,比较适合我的性格。我爸妈没有什么特别的偏好,我说选新闻吧,他们说OK,那就学新闻吧。

    张西:但是新闻是什么你还不知道吧?

    左微:对,我只是觉得新闻是跟人家聊天、采访,就像电视里看到的,报纸上读到的那些,很精彩的人生。

    张西:我注意到复旦大学毕业的同时,你还拿到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这个文凭,怎么会是这种情况呢?

    左微:因为到了复旦大学读了新闻专业以后,一方面觉得很好、很广博、很自由;另一方面有一种说法“新闻无学”。

    张西:新闻无学,是这样,没什么好学的。

    左微:对,不需要学。复旦四大闲系之一就有新闻系,学得很轻松。这样情况下,我还需要有一个技能,当时学校有很多第二专业,如会计、法律等不同的第二专业。我觉得对外汉语挺好的。一方面我想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从湖南到上海后,发现大家英语都特别好。作为一个湖南很拔尖的学生到了上海以后,可能会很自卑,因为英语说得并不好,所以我迫切地想要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提高英语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跟外国朋友聊天。聊天你要提供什么呢?你能够教他们什么呢?我觉得这也是学对外汉语很直接的动力,教人家怎么学中文。这样我可以跟你学怎么教英文,你可以教我怎么练习英语。

第二个原因就是想多学一门技能,而且是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技能。对外汉语教书跟做新闻相似都是交流,跟学生交流,帮助别人,所以我觉得很适合我的个性,既可以用也是自己感兴趣、很擅长的东西,所以就学下来。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决定,这个技能真的是帮我找到一些工作实习机会,认识了很好的朋友,包括我现在的先生。

她,因语言,与先生结缘于校园。自此相识、相知、相爱,一路相随到美国。

张西:最重要的是聊聊,把我们小茶聊出来了。

左微:对,觉得很重要,挺好的。

张西:小茶当时在复旦做什么呢?

左微:小茶当时在复旦学中文。

张西:然后你就一对一教他了。

左微:我当时走过复旦学校那个草坪,看到他坐在那儿,从背面看我觉得他是个外国人,而且肯定是一个北美或者是欧洲的外国人,英语就算不是母语也说得跟母语差不多的外国人。我就跟他聊天。他当时来中国两个星期,其实不会很多的中文。然后我就在他很懵懂的时候说,你想中文学得很好吗?你想知道复旦有没有什么好吃的餐馆吗?你想了解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吗?那么你跟我成为朋友吧,就这样搭讪,然后就成为了语言的搭档,接下来的十多年,从语言搭档到男女朋友,走到现在,我觉得是很特别的缘分。

    小茶是我的先生,他是我多年的男朋友,很好的朋友,我的美国文化和语言上的导师,鼓励我的坚定的战友,他还是我的语言搭档,我们做过很多年的语言搭档。所以小茶他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我们两个人是一起成长过来的。当时他刚来两个星期对中国文化基本上什么都不懂,而我对于美国的了解仅通过美国电影,都是彼此文化的肤浅了解,然后到互相融合,教授对方,在错误中成长,在实践中锻炼。

他家在密歇根,爸爸妈妈都是陶氏化学DOW的员工,就是一个美国的中产阶层家庭,然后家有三个孩子,他有个大八岁的哥哥,大四岁的姐姐,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小茶宝宝。

    张西:他比你大几岁?

    左微:他比我小,是1987年4月出生,比我小一岁。当年他爸爸妈妈被调到上海工作带着他和姐姐,所以他在复旦读语言。我跟他认识以后,第一眼就被这个美国男孩的自信和幽默、开朗吸引住,觉得他非常开朗,微笑时让你感觉他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微笑。

他学习很认真,很拼命地学习中文,他的笔记本上写满了汉字,可能是抄十遍或几页的那种。我觉得从他身上学到了更加努力。

我们俩成为语言搭档以后,我会带他去复旦的小饭馆,他会带我去上海外国人常去的西方酒吧、饭店、景点。我们俩真的就是把自己所知道的一面给对方展示出来,让彼此看到一个更全面的世界。说实话,作为一个在读的本科生,每个月的生活费毕竟有限,上海外滩那些地方,你作为一个中国同学可能根本不知道有那么多迎合西方人的餐馆、饭店等地方,他是通过同学、爸妈知道,然后带我去那些地方,看看上海西化的一面。然后我会带他去看看普通的中国学生的日常生活、去的地方,把我的朋友介绍给他,一起卡拉OK,一起吃麻辣烫,学校里打乒乓球那样的生活。我们彼此各自知道的一面都展现出来以后,看到了一个更加全面的、更加好玩的、更加有意思的上海。那样的一种情意就是从学校的同学开始,从语言搭档开始,后来都觉得彼此喜欢。难题是我家里不是很同意,尤其是我妈妈,爸爸还好,但我妈不是很同意,一个外国人比我还小。我就直接去说服妈妈,就像八年抗战一样的走过这条路。

    张西:那后来妈妈怎么同意了,看到他第一面什么感觉?

    左微:第一面觉得这个外国人很可爱,娃娃脸,人很高,普通话也是洋腔洋调,很好玩,但觉得还是不靠谱、不成熟、不稳重,不够有事业心,就是一个小孩。后来我到了美国以后,很多年的学习期间,每年圣诞节我们都去他家,我会告诉爸妈小茶家里怎么样对我,视如己出、一视同仁,很关心我。然后小茶也是,比如那时候我不会开车,去什么地方买菜他都会送我接我,很照顾。我觉得说多了以后,妈妈的强烈反对变得比较微弱,微弱的反对后来就变成没有什么特别反对。2012年小茶因为汉语桥比赛得到美国华盛顿州冠军代表美国去观摩比赛,当时就在湖南卫视长沙,也就是我的家乡。跟我爸妈见面后进行了一次开诚布公的谈话,聊了他对我的感觉,他以后会怎么样更加努力。我妈妈也把她的担忧、她的考量很开诚布公地交流,爸爸更多地聆听,后来心结就解开了。妈妈看到小茶真的很真诚,多年走来哪怕是个中国人也不一定十年对你不变心。因为人都是一样,都会有诱惑、有矛盾,她可能真的是被一个真诚的心感动了,便同意我们在一起了。

张西:你们俩彼此是初恋吗?

    左微:都是第二个。我觉得初恋什么都不懂,还是蛮单纯,不谙世事时认识。在学校里经过那么多年,复旦大学、华盛顿大学,我们有时候相互对比两所大学,不同的生活,相同的互相鼓励,一起玩,我觉得玩对我来说很重要,找一个玩伴,找一个志气相投,互相支持的玩伴对我很重要。

    张西:当初那个选择是正确的,新闻无学太好了,因为新闻无学你有空多学一个专业。

    左微:也有可能——因为如果选一个很难的专业,可能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学别的东西。另外一点是我这个人比较喜欢学习,所以到了华盛顿大学,我也读了很多不同专业的学位。爱学习,同时学习相关感兴趣又擅长的东西,这是我的一个特点。我在复旦学了两个专业,在华大读了三个硕士学位,都是既感兴趣又对自己未来会有帮助,能够充电。

    张西:那你是怎么到华大的呢?

    左微:到华大其实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小茶,他在西雅图,那是2010年,我看了一下美国所有的大学,在西雅图最好的就是华大。现在看起来,真得很勇敢,甚至有点后怕。因为我当时申请就是想要跟他在一个城市,如果说我在美国东部,我们俩隔那么远,就像上海和新疆的距离,异地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我觉得一定要在一起,我看同城市最好的大学就是华大,就申请了这一个大学的研究生,别的大学都没有申请。

    张西:孤注一掷。

    左微:对,孤注一掷,破釜沉舟的感觉。选择华大的第二个原因,除了要在西雅图以外,去美国读研,提高自己学历是我肯定要做的事情。华大是西海岸最好的公立学校之一,跟伯克利齐名,在世界很多排名是前五十。其实我觉得常春藤这种名校的光环,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面都根深蒂固,我也不例外,当时也很想去追求八所常春藤之一,但是我理智地考虑后觉得追求那个的话,感情上会面临长距离,所以我没有考虑申请,放弃了常春藤的梦想。现在看起来,也不一定是坏选择,因为每个选择后面都会带来它的好处。在西雅图从2010年9月开始到现在读完学历,感情上、工作上、职场和朋友方面,我觉得也走出了一条名字虽不叫常春藤,但不亚于她的精彩之路。

    张西:是的,是你自己的常春藤。

    左微:而且华大学费很贵,他们开玩笑说是公立常春藤。哈哈。

    张西:我记得复旦毕业之后,你没有去工作,而是选择去新东方教英文,是这样吗?

    左微:在复旦毕业以后,做了很多的事情。先是加入一个网络销售科技产品的公司,做他们的管理培训生,因为当时工资很高,而且可能解决上海户口,竞争很激烈,在全国选13个人。进入管理培训项目以后,觉得不是很适合,工作3个月左右我就辞职了。那种每个人就是螺丝钉一样的感觉不适合我。辞职以后,去《纽约时报》的上海分社做新闻助理编辑,中英文的采访,然后翻译,做资料剪辑等等,做了将近4个月。后来去新东方——每个中国学生对新东方都有特殊的喜欢,很多人作为学生在那里上过新概念、托福等课。我对新东方有一种蛮质朴和真诚的感情,成为新东方老师,我觉得是一种蛮光荣的事,可以在台上口若悬河把知识传达给更多的学生,是一件挺好玩,很有益的事,而且工资也不低,反正趁着年轻,可以去多一份经历,我就在新东方干了一年半左右。总之那两年尝试过不同的东西,做过职场培训,新闻媒介和英语培训。然后就申请华大了。

    张西:你刚到华大,刚到美国的时候,觉得和中国差别大吗?

    左微:挺大的,毕竟世界上有几个上海呢?从上海到美国一般的城市或者哪怕是美国前十大城市之一,都会觉得有点像到了农村的感觉,没有那么多的高楼大厦。西雅图这个城市的美丽需要时间来打磨,就像一杯香浓的美酒一样,刚去不觉得怎么样,不繁华,有些房子旧旧的、矮矮的。再加上除了美好的夏天以外,其他三个季节都是灰蒙蒙,下着雨阴沉沉的,那种感觉让心情也不是特别好。刚刚来华大我觉得很辛苦,因为开始没有奖学金,我申请的是教育专业,教育是华大出了名的穷系,非常少有奖学金,把我在新东方工作一年多积累下来的所有工资、积蓄,全都用来交学费、生活费,那种压力很大,因为不知道能否读完,不知道能否申请到第二年的奖学金。各种各样的压力,新环境压力,经济压力。

    张西:你有没有想过在经济上让小茶来帮你?

    左微:没有。原因是他一直是一个学生,他的学费是他爸妈出的,所以我觉得也不存在他可以帮我,只能靠自己。

    张西:小茶家是在西雅图吗?

    左微:密歇根。

    张西:当时他在西雅图做什么呢?你一定要到西雅图来。

    左微:他在读书,读艺术大学。

    张西:他学艺术的。

    左微:对。他哥哥在波音做工程师,他跟随哥哥来西雅图,我是跟随他来西雅图。

    张西:那小茶现在主要做什么呢?

    左微:他现在在华盛顿西雅图的一个网络游戏公司,做游戏测试,这跟他学的艺术很相关。

    张西:他自己除了学艺术没学过其他专业吗?

    左微:他在复旦学中文不算专业。来到西雅图以后,他就上了这个艺术大学。他还是蛮喜欢编程、电脑、网络游戏,反正就喜欢这些东西。

    张西:他看上去性格蛮温和,而且他跟你跳舞跳得也蛮好的。

    左微:就那种很包容吧,小茶有时的包容让我自己都觉得自愧不如。对中国的文化他会去尝试各种各样的东西。我用他的经历鼓励我,多尝试不同的东西,不喜欢就别做了呗,但需要尝试。

张西:你们俩是去年9月份刚结婚是吧,还是10月份。

    左微:我们是2014年9月拿的结婚证,2015年6月博士毕业后,我家人过来在他的家乡举行了美国的婚礼,2016年10月在湖南长沙举行了中国的婚礼,可以说结了三次婚。

    张西:搞得真是够漫长的,很好玩。

    左微:一年一次。

    张西:那以后还会再搞一次婚礼呀。

    左微:我觉得等金婚、银婚、钻石婚什么的吧,挺有意思。

    张西:有没有想过要小宝宝?

    左微:可能一两年的事情吧。

 

她,是时间管理高手。喜欢把自己全部的潜能发挥最大化。学生、老师、主持、话剧、写书,做自己感兴趣的,享受不同角色带来的成就感与快乐。

    张西:在华大读书期间,你的生活规律是怎样呢?我感觉你好像神一样,一天到晚都不睡觉,能够做这么多的事情,你的作息时间能公布一下吗?

    左微:我觉得学得很轻松、很快乐。早上7点多起来,8点钟吃个早饭,有课就去上,没课去图书馆。最开始没有工作,也没有奖学金,就是一个全职的学生。到二年级开始拿奖学金,是那种每周给学校工作20个小时换奖学金。到第五年就是最后博士写论文那一年,除了20个小时和上一些课程写论文,我还在西雅图太平洋大学当中文老师——对外汉语的老本行发挥出来,当了他们的第一个中文老师,开设中文课程,教了两个班,那时每星期每天早上要去那教书两个小时。

    现在回顾起来,我觉得越忙可能状态更好,因为全职学生的时候是学习、图书馆,健身房,餐厅或者在家,比较枯燥的生活,觉得没有把自己全部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后来有了20个小时的工作以后,要兼顾工作和学习。到第三个阶段,工作、学习、在外面当老师,有了更多的职责以后,我觉得反而现在过得更好。我记得很清楚自己把时间表用不同的颜色块涂。红色20个小时是上班;蓝色需要去教书;黄色一定要在图书馆;写论文是绿色;还有去健身房、跳舞课或者游泳,我会用不同的颜色按不同的内容标起来。课程表密密麻麻的颜色,看起来很开心。

     在很忙的时候,我一直秉记这几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一定要锻炼身体,你不可能从早到晚一直这样像个机器一样,像个螺陀一直转,所以我每天一定会去健身房,或者每天一次,或者一个星期三四次,去游泳、打羽毛球,就一定会去放松一下;第二个是一定要注意营养健康,这也是我爸爸妈妈传授的,一定要自己做好东西或者是吃好的,不要省钱,不要偷懒,要吃好东西,所以我很注意自己的健康;第三个就是劳逸结合,有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别人可能看起来好辛苦,但是我自己喜欢,也不觉得那么累,就很开心。而且把时间切小块,安排好,管得好可以做很多的事情。

    张西:现在我有点内疚,当时《海外剩女》中文版排演确实花去你很多时间,因为大家都是第一次,都不知道怎么弄。

左微:挺好玩的,我觉得每段经历都有特别之处。不是《海外剩女》我也不可能认识您还有那么多好朋友,我觉得真的是一个非常美好的经历,包括到北京演出,大家一起特别好玩,我很在乎一个东西好不好玩,很喜欢有意思的事情,比如在西雅图中文电台主持、《海外剩女》排演都是好玩的事情,喜欢的事情,就可以付出时间。

    张西:那你晚上通常几点睡觉?

    左微:11点到12点,我尽量少熬夜。

    张西:你的时间管理真的挺有一套的,很清晰,条块分明。

    左微:就是不断调整。人就像一个载体和容器,当你的能力和精力小的时候,你做十件事情可能已经是你的极限,不能再做了,你的能力和精力提高以后,你做了二十件事情,发现原来我做二十件事情也可以,没有问题,还是可以该睡睡,该玩玩,然后你以后可能可以做二十五件事情,所以我觉得人的精力和潜能是无限的。在累的时候肯定也非常有压力,那我让自己放空,或者少做一些事情。比如说中文电台,我已经坚持做了四年,但在我最辛苦博士资格考试的时候,我停了两个月,我跟台长讲我真的没有时间每周做一个采访或者到电台,我没有时间继续做节目,不能够保证节目质量,需要放一段时间假。人不可能一直说YES,都不是神仙,你总会有说NO的时候,所以我也学会去拒绝和取舍。

    还有英文版《海外剩女》的排练如果大家都比较有效地去尊重别人的时间,把自己的事做好,更好高效地配合,我觉得会很好。

    张西:我看你的《微的会客室》做得蛮好的,这跟你复旦大学的新闻专业还是有关系。

    左微:有关系,因为学的是新闻,后来走上了英语、教育方面的路。其实“微的会客室”是《微博士美国留学分享》这个微信平台下面的一个子品牌,包括文章、采访都是一个系统。我把自己做过的两个事情:一个是新闻;一个是教育,给融合起来,所以做起来比较得心应手,擅长又最感兴趣。那期海外剩女节目真得很好玩,有时观众会留言或者朋友去看,说好热闹、好开心。

    张西:那你觉得你现在做的是不是最有意义的事?

    左微:把“最”去掉的话就是。我觉得最有意义对每个人来说不一样,对同一个人来说,什么是最有意义的也不一样。我现在华盛顿大学的教学中心做教学指导,我的工作不跟本科生直接接触,只跟老师和研究生TA接触,帮助老师更好的教学,解决教学的问题。我们做教师培训,去教他们新鲜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更加地互动。这些东西教了老师以后,他们会用到自己的教学中间,改变他们的教学态度、教学任务、作业设置等。我觉得挺有意义的,因为我们服务的只有一个老师,但这个老师会教那么多的学生,可能他们的改变会影响很多的学生,所以这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事情,这也跟我博士学教育、学英语相关。这种英语教学是一个跟个人打交道的工作,因为做培训接触很多老师,聆听他们的问题,给他们解决方案。我是从学生中间走出来的,作为一个国际生在美国在华盛顿大学打拼了五年,现在的工作不直接跟学生接触,我觉得多多少少有一点点遗憾,所以我现在办自己的微信平台以求可以采访学生,写文章直接给学生,这也弥补了遗憾。把自己的工作和业余时间、兴趣爱好相连接,融合到一起,我觉得挺有意义的。

    张西:你的那本《美国留学实用指南》现在卖的情况怎么样?

    左微:几千本吧。

    张西:你对未来有什么设想吗?

    左微:首先未来肯定有新的身份要当妈妈,这将是一个很大的改变。工作上目前没有大的改变继续做下去,继续做采访,继续写书。也许可以再出一本书用自己的经历见识去帮助更多的人。生活上肯定会更加地注意养生,注意健身,减肥健身。我现在更加追求自己内心的声音,让外界看了我的分享后,自己内心更加的平静、满足、快乐,这个是我下一步要去追求的。

张西:现在工作稳定,博士毕业了,是不是时间没以前那么紧张了?

    左微:这个问题特别好,张老师您可能不知道,我现在在学韩语。因为华大的所有员工都可以在上班之余每个学期上六个学分的课,所以我就最大化地利用它,去年入职开始学习韩语,你付出了多少,就能收获多少。如果想要做到很好,你可以无止境地把时间投进去。自从我学习韩语,每天除了生活、工作、采访,和小茶一起外,都要花时间去学习韩语。我觉得忙是一种常态,是一种我很喜欢的东西,要是很闲什么都不做的话,反而觉得有点无所适从。忙而不是瞎忙,意义不大的事情肯定不会去做,现在留下来的就是真的自己喜欢,然后有意义的事情。

 

她说,“在安静的时候聆听自己心里的声音,找到自己真的感兴趣,可以让你坚持下去,在遇到困难时不会放弃,在开心时不会得意忘形,可以长久地有热情去做的事情非常的重要。”

 

左微:我觉得海外留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挑战困难,找到自己的过程,没有路是一帆风顺的。在出国留学过程中,大家一定要做好心理的准备,不管你过去怎么样的优秀或者怎么样的平凡,到了新的地方、新的环境,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所以我觉得非常重要的就是要挑战困难,不要轻易放弃,找到自己更擅长的东西。就是强调你要去抵抗,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强。第二点,我想鼓励大家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很多时候我们会跟风、随大流。什么是流行的,什么是赚钱的,什么是时尚的,那些东西适合你吗?在安静的时候聆听自己心里的声音,找到自己真的感兴趣,可以让你坚持下去,在遇到困难时不会放弃,在开心时不会得意忘形,可以长久地有热情去做的事情非常的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感兴趣,然后去做。

    张西:那具体到比如如何申请?会不会有捷径?对于教育的这种困惑你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指导意见?

    左微:捷径比较少,但可以跟已经留学的人学长学姐们多聊天,听听他们的故事,哪些好,犯过什么样的错。申请其实有很多套路,比如如果你英语足够好,完全不需要中介。中介做的事情,可能你从来没有做过,也看不懂,他会给你一个样板。如果你英语足够好,自己申请没有什么不一样。但如果你从没出过国,英语也不好,肯定需要他们的帮助,就是另当别论。学校看申请会看你是不是很真诚地去学习它,真正的感兴趣,真正的想要学这个东西。然后专业上你是不是有潜力、有韧性、有学术能力,其他还要有公益心,志愿者活动,领导能力。我们这种传统上的学霸不是特别行得通,要多方面均衡在美国更受欢迎,领导力很看重。

    张西:在你这么多的求学道路中,你认为最有挫败感的是哪个阶段?是什么事情?

    左微:就是刚来美国的第一年。第一年没有奖学金,没有工作,只是学习,学习当时也不觉得很简单,因为参与到美国人课堂上的讨论还是一件挺难的事情,要开口重新找回自信,尤其前三个月。这种调试期很辛苦,跟西雅图灰蒙蒙的雨一样,心情很郁闷,对自己会没有信心,觉得我到底怎么了?为什么在复旦特别好,到了这边就什么都不行了?会自我否定,自我怀疑。当时我就一直去跟同学聊天,去老师办公室,申请各种各样的工作,做了好多努力和尝试,慢慢地一点一点才把自信找回来,那段时间挺难的。

 张西:找工作有没有拒绝你的时候?

    左微:肯定有,我申请了70多份工作。

    张西:拿到的工作有几份?

    左微:一份,语言中心的助教。

    张西:当你被拒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

    左微:开始被拒的时候很郁闷,觉得为什么?为什么他们都看不到我的能力,都不认可我呢?到被拒的中后期已经麻木了,觉得“OK,就是又被拒了一次”,不会像当初反应那么大,被拒绝已是常态。后来给你个面试,就欣喜若狂,好好准备。所以我觉得就是把自己的所谓的面子或者自我期许降到最低,从最开始不想把自己放到尘埃里到后来面对现实,这样心里比较好受一点。现在已经比较强大了。

    张西:内心强大,玻璃心是没用的,一碰就碎。到一个新的环境,需要花时间让人家认识你,认可你。我觉得第一个学期,尤其前三个月,可能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段比较困难的事情,至于具体困难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但是都不会很简单。

    张西:你周围的华裔学生有自杀的吗?或有得抑郁症的吗?

    左微:抑郁症有,自杀没有。

    张西:你看到得抑郁症是一个什么状态?

    左微:有一个男生是参加一个社会活动认识的,他就告诉我们他有抑郁症。当时完全不相信,因为看起来聊天什么的很正常。但是他说到抑郁症的感觉,描述他的内心,我觉得是真的。他讲到可能几天都不想出去,一天都不想吃饭,然后不想跟任何人说话,想躲起来,爸妈电话都不想接,那种深层的孤独感。因为我对抑郁症不了解,听他讲以后觉得跟正常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那种既封闭又希望被了解,但是自己又不走出去,挺难的一个状态。

    张西:后来他怎么样,你有关注过吗?

    左微:后来他就去了华大的心理咨询中心,他说可能也没有什么太多用处,还是自己锻炼,就是自己去吃好吃的,自己慢慢调整。

    张西:他现在还在华大?

    左微:快毕业了。

    张西:对,我希望你以后也能够关注这一类人,也许在你那个《微的会客室》应该设置类似内容,可能会对更多的学子有帮助。

编者语:与左微初识于话剧《海外剩女》,作为演员,她的表演自然、有感染力。作为主持,她的音质清澈,从电台、访谈到各种现场节目主持,都能轻松驾驭。作为学霸,她拥有两个本科,三个硕士,一个博士头衔。她把工作与兴趣融合,尽可能发挥自己最大潜能。她喜欢分享,热心公益,希望自己的经历与见识能帮助更多的人。

  编辑:苏醒   责编:明泽

张西工作室网站:http://zhangxistudio.com

张西工作室微博:http://m.weibo.cn/p/1005056184049797

版权所有,如转载请注明转自张西工作室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