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陀再世

一个中国医学生(CMG)在美国的生活。。。
个人资料
JoshuaChow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罗丹的雕塑(组图)

(2010-08-28 08:40:13) 下一个
70年代上初中时碰到一位很耐心的美术老师,他有一个课外美术班,在那个读书无用的年代,有这样的美术老师是非常的难能可贵。我很幸运,能碰到这样专业性很强的好老师,我参加了他的课外美术兴趣小组。从画石膏像的静物素描开始,学习视角和采光的素描绘画表达。老师从头教起,如何拿笔,何从下笔,线条,运笔等等。对于我的每份作业,老师都会仔细琢磨并指出如何提高的宝贵意见。老师常常带我们去参加市少年宫的美术活动。我的第一套画国画的笔墨纸砚,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南京东路的"朵云轩"里买的。老师的家住在上海淮海路的妇女用品商店楼上的大厦里,每每去他家,都能看到精美的西洋画册。。。两年后,我换了一个中学,很遗憾 , 此后就再也没有遇到过那位我的艺术启蒙老师。 现在回想起来,那位美术老师对我一生教育的贡献比数理化老师还大。因为那美术老师开启了我对各种事物形态的敏锐观察能力,这对我以后所从事的医学影像学和临床病理学打下了良好的美学基础。他应该是我的求学生涯中遇到的第一个贵人。。。

艺术的春天在80年代又回到了中国大地。我几乎是带着崇敬的心情去观摩在上海展出的各种西洋画展,其中有巴黎卢浮宫的艺术作品,时而会看到一些雕塑作品。 同时期,短臂维纳斯被重新引进。十九世纪著名的法国雕刻家,近代欧洲雕塑巨匠,西方传统雕塑艺术的集大成者 - 罗丹和他的著名雕塑作品也被许多报章杂志介绍到中国。没有几年,罗丹的《思想者》和《接吻》在神州大地有点妇孺皆知的味道了。90年代赴美后,更是近入了艺术的天堂。我参观了很多美国及世界著名的博物馆, 其中主要的有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New York),芝加哥艺术研究所(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洛杉矶的盖帝中心(Getty Center),和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第一次看到罗丹大师的雕塑是在美丽的加大洛杉矶分校(UCLA)的北部校园(North Campus)的Franklin D. Murphy雕塑园(Sculpture Garden)。雕塑园里陈列着世界各地著名艺术家的户外圆雕作品。其中有罗丹的《行走的人》(Walking Man)。走近罗丹的雕塑, 有被他的作品的艺术魔力所震撼的心灵感受,那粗框的线条充分体现出男性阳刚的魅力。右肩后腰上有部分的缺陷,让你觉得作品好象还没有完成,并不是十全十美。罗丹一生好象很讨厌十全十美,因为凡是人都是有缺陷的,这充分体现了他的人文主义精神。
 





06年的合家北加州游,让我们全家来到了美西名校斯坦福大学。没想到,斯坦福的罗丹的雕塑作品数量仅次于法国巴黎。在那里,我看到了罗丹的《加莱义民》和《地狱之门》。





今年七月,在离家不远的洛杉矶郡美术馆的杰拉尔德康托(B. Gerald Cantor)雕塑园里又兴奋地发现了许许多多罗丹的雕塑作品, 其中有《巴尔扎克纪念像》和罗丹自己的雕塑。杰拉尔德康托雕塑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罗丹雕像的收藏馆。现在有近40个罗丹的雕塑作品装点着这个公园式广场。你可以不必作为一个罗丹学者来这里欣赏这些作品。在探索洛杉矶郡美术馆的画廊之后,你来到这个亲切的花园,一个很棒的地方,可以去放松和休整。。。





注解: 奥古斯特·罗丹的《青铜时代》,这件他呕心沥血18个月才完成的作品,在沙龙第一次展出时,由于雕像高度写实,显得非常逼真,当时几乎所有观者都无法接受这件作品。一些评论家甚至“谴责”罗丹,说《青铜时代》是直接从真人身上翻铸出来的。为表明事实并非如此,罗丹拿出了模特照片以及铸造模板等证据。然而,这仍然不能改变很多评论家的看法。 罗丹决定让那些怀疑者相信,艺术家双手能够塑造出逼真的人体。据说,罗丹在沙龙评委会和评论家面前,用了约半天时间塑造了一个雕像。在场的人,无一不被罗丹高超的技艺征服。于是,人们逐渐开始接受罗丹。那件雕像,也在之后20年时间里,被罗丹不断加工与修改,最终被命名为《行走的人》,成为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行走的人》中塑造的是一个人大步向前的动态。雕像没有头部和双臂,但在这残缺的躯干下,观者能感觉到作品中蕴涵的无穷动能,一人坚定地走在风云叱咤的大气里。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一行走的动作,就会发现,这样的动作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这似乎违背了自然。然而,对于自然,罗丹始终将其奉为艺术家心中的女神,认为只有怀着对自然恭敬之心,并真实表现自然的艺术家,才是真正优秀的。而那些为了愉悦人的眼睛,改变自然,将丑陋画成美丽的艺术家,完全是失败者。

《地狱之门》以变幻的新奇雕塑手法曲折地反映着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这些悲惨离奇和扭作一团的形象是罗丹所注目的那个时代灰暗层面的抽象写照。罗丹自已说:“当我没有强烈的感情时,是不会动手塑造的。”他虽然按照但丁的诗篇,但所有被他捏成的形象都具有能够识别的现实典型意义,罗丹通过地狱之门“揭示了法国现实生活的悲剧,正如米开朗基罗以”最后的审判“来对现实生活作出最后判决一样。《地狱之门》是罗丹一生中最有雄心,最为非凡的事业。历时37年,至死没有完成。其规模之大,难度之深,技巧上的成熟程度,更大大超过数百年前的艺术家。 罗丹在这件宏伟的作品上不断工作达37年之久。为完成此作,他画了无数草图,直到他去世前一年,还在修改这座《地狱之门》上的雕像。《地狱之门》体积为635×400×85厘米,原计划它应安装在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的入口处,后因政府战后财政紧缩,也没催他作完,直至他死后,也无法把原作翻铸成铜像。现存的《地狱之门》翻制品是由日本的罗丹艺术鉴赏家出资铸成的。最顶上的是《三个幽灵》,他们站着,头部互相接近,三只手臂都指向下面的地狱,《思想者》的两旁是一些轻罪人,渐下罪孽越来越大。下边分两扇门,一边是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在走入地狱,一边是想吃人肉的饿鬼,其余部分包括地狱各色各样的恶人、奸贼、暴君、淫妓等等。罗丹在设计《地狱之门》铜饰浮雕的总体构图时,他花了很大心血塑造了这一尊后来成了他个人艺术的里程碑的圆雕《思想者》,它是被预定放在《地狱之门》的门顶上的。后来独立出来,被放大三倍,约有2米高。最初他曾名它为《诗人》,意在象征但丁对于地狱中种种罪恶幽灵的思考。但是罗丹没有受到真实性的局限,他完全按照自已的理想,把这位诗人,塑造成一个强壮有力的男子,他屈身低头沉思,那深沉的目光以及拳头触及嘴唇的姿势以及绷紧的肌肉,表现出一种极度痛苦矛盾的心情。他注视着下面地狱所演的悲剧,对人间痛苦的原因进行思考。他同情、怜爱人类,但又无法对那些罪犯下最后的裁判。罗丹说它是“最痛苦的罪人和最不幸的审判者”。罗丹对于人体的特殊处理是以思想感情为基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个思想者并不是但丁,而是罗丹自己。 如果说《地狱之门》是罗丹艺术总汇,为罗丹自己创造的一个“世界”,那么《思想者》将统帅全局,成为这个“万恶的世界”的目击者和痛苦思想者,不论它是象征着但丁也好,是隐寓着他本人的世界观也好,这尊雕像已成了罗丹的复杂思想的化身。当思想界充满对现实的苦闷和对理想探索时,它成为一种鼓舞理性思考和人类进步的象征。1917年,巴黎人民在为罗丹举行葬礼时,把这尊《思想者》安置在他的灵柩安厝处的“伟人祠”前,充分表达对这位艺术家不朽的艺术业绩的崇敬。

1886年,罗丹的又一件辉煌的英雄纪念碑组雕《加莱义民》。这座群像组雕标志着他的现实主义艺术的杰出成就。1884年,罗丹正埋头于《地狱之门》的创作时,接到加莱城一位朋友的来信,信上说该城正筹划建立一座忠魂碑,拟请他制作雕像。罗丹异常兴奋地接受了加莱市这一委托。本来加莱市政当局只要求罗丹制作义民之中一个叫欧斯达治·德·圣、彼尔的烈士像。罗丹研究了历史,发现了当时为拯救全城生命而被处绞刑的义民,除欧斯达治外还有五人,于是他决定塑造一组六个义民在交出城门钥匙走向断头台时的情景。经与市政当局再三协商,罗丹接受了只收一个像的报酬但塑造六个像的协议。义民赴难这个事件,源出于法国的历史年鉴:14世纪百年战争中,英王爱德华三世围攻加莱市,加莱城被英军围困近两年,人们因饥饿而发生恐慌,市民的生命危在旦夕。后经过谈判,双方媾和,英方提出媾和的条件是,加莱城内必须选出六个高贵的市民任他们处死,并规定这六人出城时要光头,赤足,锁颈,把城门钥匙拿在手里。消息传出后,全城一片震惊。只有欧斯达治和另外五个义士挺身而出,以一己的牺牲,挽救全城。这是表现崇高自我牺牲精神的悲壮故事。罗丹选择这一题材再一次表明艺术家的正义感。而罗丹在艺术上不朽之处,是注意了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表现,把注意力集中在这六个市民离城赴难的那一时刻。《加莱义民》组雕上六尊雕像,前边三个一组,后边三个一组,他们身材相似,都站立着。中间一个头发稍长,眼睛向下凝视的,是最年长,最有声望的欧斯达治,他那刚毅的神情,显示了他内心的强烈悲愤与牺牲的决心。左边站立的一个紧闭双唇,两手紧握城门钥匙,显得情绪激动,他视死如归,步子走得十分坚定。右边的一个身体转向右侧,略微抬起右手,似乎在对旁边的人说着什么。后边一个两手抱头,陷入无比的痛苦之中。另一个年纪较轻的,用手遮住眼睛,眉宇间流露出对死亡的恐怖。最后一个人最年轻,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不安。但他们都受到欧斯达治的鼓舞,紧紧站在一起。群像被排列在一块象地面一般的低台座上。《加莱义民》复活了那一场慷慨悲壮的历史,歌颂伟大崇高的理性精神。当时,市政当局看了《加莱义民》的草稿,认为感情过于悲痛,希望罗丹修改。但罗丹不满足于通常作英雄纪念碑的惯例,他力图再现当年事件的真相,因此没有作大的修改。后来由于资金不足,一再拖延,直到十年后的1895年,这座组雕才在加莱市的里席尔广场上正式揭幕。这件作品不论就其结构,或就其对纪念性形象的理解,以及对英维人物的阐述,都具有革新的意义,显示罗丹艺术的光辉。罗丹的思想与作品是极其一致的,充满了忧郁、苦闷、伤感,及对命运的挣扎。他所塑造的人物都是忍辱负重、现实生活的内涵写照,他的艺术力量不是外在的呼喊,而是理性意义的表露,是内心情感与思想的自然爆发。这正是能够启发观众、打动人心的魅力所在。

罗丹的创作态度是非常严肃的,为了将这一伟人的精神充分表现出来,罗丹重读了一遍巴尔扎克的主要著作,寻找并研究有关文献资料。研究了法兰西剧院的巴尔扎克半身塑像,又到巴尔扎克的故乡都兰尼等地体现生活。当时法国已对中国的造型艺术产生兴趣,东方美术中的达摩祖师、钟馗以及佛雕像中的架裟僧披等,都给罗丹以新的启示。在此基础上,罗丹又以现实生活中的相似者为模特儿塑造了七个巴尔扎克裸体人物,最后选择了巴尔扎克习惯于穿着睡衣工作,在深夜写作时沉醉在创作激情的情景与神态,巴尔扎克身披宽大的睡袍,身躯微微后倾,整件作品,没有细节,没有身段,没有四肢,只有略微有点夸张的形象,在蓬松的头发下面,是充满着的人类智慧和创作的高昂头颅。 《巴尔扎克像》,形神俱备,是一个全新的人体雕塑理念,当作品于1898年在沙龙展出时,激起了广泛的社会抨击。说它是“印象主义”,是怪异的、病态的表现,脱离现实的人体的塑造型式。有的尖刻的批评者甚至把这尊雕像说成是“麻袋里装着的癞蛤蟆”。作协拒绝接受它,作协主席——诗人扬·爱卡德因拒收订货而气愤得辞了职。作家左拉、法朗士、画家莫奈、劳特累克、音乐家德彪西等人,联合起来支持罗丹,并发表了宣言。最后,罗丹不堪忍受这种长时间的争执,毅然决定把作品运回自己的工作室,退还了稿费。但他坚信:“假如真理应该灭绝,那么后代就会把我的《巴尔扎克像》毁成碎块,若是真理不该死亡,那么我向你们预言:我的雕像终将立于不败之地。”1939年,这座雕像终于被铸成铜像矗立在巴黎,此时,罗丹已逝世2周年。 罗丹认为《巴尔扎克纪念像》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纪念碑作品之一。罗丹说:“它是我一生中创作的顶峰,是我全部生命奋斗的成果,我的美学原理的集中体现。” 事实上,现今广大美术欣赏者也是这样看待的。具有划时代成就的艺术大师,往往难于得到同时代人的承认,直到他预示的思想和方法为社会所接受时,人们才认识他是一位先躯,然而他已经不在人世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