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3)
2012 (1)
2019 (56)
不到半年时间去了两次,又恰好看到有人写香港,于是也拙笔两句。
虽然从小看过很多香港电视剧,但从没想过要去香港,也谈不上什么印象。
2006年,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公司让我去香港开会,后来我才知道是另一个部门的面试。从机场坐出租,进了岛我的眼睛都直了,两边的大楼高耸入云。虽然日本也有很多高楼大厦,但绝没有这样的高度和密度。住的酒店是香格里拉,对一个工作年头不多,没见过啥市面的我来说,豪华程度很高。中饭同事带我去了附近办公楼的馆子,一碗面要180港币。同事说这里是高档办公区,餐饮都很贵,平时去街边的大排档会便宜些。晚饭也是很高档的,我集中应付德国来的大头,山珍海味也味同嚼蜡。晚上回酒店,发现大堂出入很多短裙美丽女郎,当时还羡慕她们的时尚穿着,现在想想也说不好她们是干啥的。后来因为香港的老同事要调回德国,我也打消了去那里工作的念头,也许内心对那里的高傲冷漠有一些陌生感和抵触。
第二次去是2008年,与合作伙伴开workshop。我们的项目在日美英中都有workshop,香港是中国的第一站。这次酒店在铜锣湾附近,名字不记得了。到达以后,和同事先去附近小店吃了广东早茶,好吃实惠。晚上我一个人出去遛街,一个个时尚小店,一路逛到日本百货店sogo,与东京,上海,北京都不同,别有一番风情。几天里不仅会开得得意,每晚都是美食美酒,去了一个叫Lei Garden的餐馆,吃到了香港味的北京烤鸭,吃法不一样,但比正宗的北京烤鸭还好吃,我当时感慨山外有山。初次的上海螃蟹,绍兴酒加话梅,小岛上的大排档,都是在这次的香港之行完成的,最后一天还抽空去看了一场电影。这次的香港之行让我对祖国的饮食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
第三次去就是时隔快十年的去年年底,这次住的四季酒店,海景房,可以说是香港最好的酒店之一,也是我住过的除了纽约The Ritz-Carlton以外最好的了。这次会议不断,在会议之间穿着高跟鞋走街串巷,看到了繁忙的街市景象,包括香港中心车站,也看到香港各个证劵公司的高档办公室,只有两天时间,轻抚了香港最活跃的经济脉搏。这次的饮食因为有土生土长的香港老总的力荐,尝到了香港的本地味道。唯一的遗憾是四季酒店的免费按摩没有排到队,甚是遗憾。
第四次去没想到这么快就实现了,这次住在香港岛紧邻香港公园的Conrad,41层望出去绿树成荫。这次的饮食主要是西餐为主,Conrad的意大利料理和邻居Shangri-la的龙虾店都非常精致,最主要的是葡萄酒非常好,有香槟,红白葡萄,一位自身资深的证劵公司的hostess,不但精心选酒,还每次必细致介绍,产地保存方法等等。最后她交心说,如今的葡萄酒被中国人炒贵了很多,中国人不但买酒还买酒庄,让经济跟不上的日本顾客头疼自己的购买能力下降。
香港也经历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VP看到森林般的摩天高楼,高楼层层环绕的高速公路,不禁慨叹:日本落后了。
在海外接触过几个香港人,都很冷 - 接人待物没有大陆的热情,甚至有些怪怪的感觉b接人待物没有大陆的热情,甚至有些怪怪的感觉.
====================
同感!
殖民后遗症,丧失了文化和传统,只剩下对生活的挣扎感,所以,没有灵魂真是很可怕。
台湾如果不很快融入大陆,问题更加严重,会成为变态的自我i狂想症。
大陆大城市舒适程度已经甩开香港一百条街。
以前靠揩大陆转口油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如果,不是中央政府现在强迫一些中企依然照顾香港,基本就是个臭港了。
--------------------
其实人不太适应和喜欢巨变,翻天复地就是绝对的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