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缀

定格瞬间 记录心情
个人资料
点缀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派克其人——看电影《乞力马扎罗的雪》

(2014-07-07 16:39:11) 下一个







派克其人
——看电影《乞力马扎罗的雪》


看老电影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画面,只有单调的黑白两色,而倍显岁月的沧桑与厚重,也是因为电影开始时,在字幕阶段的那一段高昂的音乐,所令人顿生的一种庄严之感。那时候没有电视,电脑,没有多媒体,那时的人能够走进影院,想必是一种很高端的荣耀与享受了。所以那个年代的电影也益发张扬出它的个性,令人们在它的面前无法不肃然起敬。即使是到了今天,当我们面对老电影时,便会产生出一种神圣的感觉,让我们能够在老画面与老故事面前,无法不正襟危坐,也无法不感叹在人性的层面上,那些老电影所释放出来的亘古不变的正义与原则。

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之巅,被一些地质学家尊称为非洲之王。同时,它还是世界上最高的独立山峰,从海拔900米高的平原上中拔地而起,直升至海拔5895米(19336英尺)的高度,它耸立入云,顶端的冰雪终年不化。美国的文学巨匠海明威于1936年就借此山的名字发表了一部短篇小说,叫做《乞力马扎罗的雪》。不用说这个片名很文艺,也颇有些神秘与诗意。这部小说因为用了这样一个诗情画意的名称而更有名气了,而这座雄伟之山的壮丽景观,也使这部小说具有了更大的灵性与魅力。可谓大作家的小说与非洲的名山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到了公元
1952年,好莱坞把海明威的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还沿用了小说的原来名字。这部电影的公映,又极大的提高了那座山和那部小说,以及小说作者的知名度。把小说的故事用电影的语言讲述了出来,显然是对这部文学作品的极大肯定,可是作家本人对电影剧本却大有异议。尽管如此,电影毕竟有电影的特点,它的长处正是以文字形式出现的小说的所不具备的。电影能把故事的画面直接送入观众的眼球,让观者在视觉感应中对故事里的人和事有了感性的认知与理解。当然,电影的不足也是无法回避的,它在对故事的叙述中就没有小说来得详尽、自然与更有条理。

特别是这部小说是海明威开风气之先,以意识流的手法写就的,而电影在这方面的改编上,就很明显地有些力不从心了。同小说对比,剧本看上去是有了形似,却看不见神似。这部影片在开始的时候,进入故事的速度很慢,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就抓住观众的心。特别是影片开始时的那几段情节,沉闷而单调,毫无引入如胜之处,也不知道要表达什么,不免让人有索然无味,看不下去的感觉。要不是基于对海明威的礼敬,以及基于对格里高利•派克,以及另外两位女星的喜爱,这部影片很可能在一开始就会被人敬而远之了。

不过,当咬牙坚持看了这几段情节之后,才让人有了慢慢进入佳境之感。派克扮演的男主人公,有四段情。到了后来观众便发现,第二段情的女主人公辛西娅,她对派克的爱无私无我得令人动容。而最后一段情的女主角海伦,也跟海伦非常相似,只不过她比前者更智慧一些,所以辛西娅的悲剧没有在她的身上发生。而对于这一切,作为当事人的派克都是后知后觉,特别是对最后一位妻子海伦,到了他行将就木的那一刻,他才知道海伦对他的好。这些情节都很生动,从中让观众感受到了海明威原著的震撼之力。

因此可以说,这部影片的改编得并不好,特别是影片从开始到结束,派克这个人物自始至终都在那里躺着,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是以倒叙的方式展开的。这种编排以电影手段展现出来后,难免会显得头重脚轻得厉害了。这是影片的硬伤,有损于它的效果。可是从演员来说,从原故事的立意与结构来说,还是很不错的,这两方面的结合,抵消了不少改编上的不足,从而也让这部影片还是具有了相当的可看性。当年好莱坞大影星们的演绎也是非常出色的,他们那生活化的,自然,朴实的表演风格,弥补了影片在表现手段上的一些呆板与不足。

同时,影片的剧情也能让人悟出一些故事之外的某种人生道理。比如派克这个人物年轻有为,这本身是一件好事,但也是坏事。由于太顺利了,就容易骄傲,就会抵御不住纸醉金迷的诱惑,因此也就很容易迷失自己。例如对于爱他的人,他就不会太珍惜和太尊重。一事当前,都是要遂了他的心愿,要满足他的怎样怎样的想法与要求才行。而对于他身边女人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却是莫不关心。他的这个致命之处让他最终失去了辛西娅,那是他的最爱。间接着,也让他失去了幸运之神的眷顾。

为什么会这样呢?恐怕这还得从源头上说起了。那就是做为一个男人,他似乎是已经具备了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能力了,可是在女人面前他却不是一个成熟的人。这不是说他在生理上不成熟,而是说在性格与心态上还不成熟。这个缺陷对于与他相爱的女人来说,就是一种巨大的灾难了。他的第一个女人,那个年纪轻轻的女孩愤愤然地逃离他时,对他的严厉声讨就可以看出,由于他的缺失,他给那个小女子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由此可见,如果一个男人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在感情上,愿意并有能力保护一个女人的话,还是不要涉入情网得好。否则对那个爱恋他的女人没有什么好处,到头来恐怕是除了伤害还是伤害,伤害了一个,还会接着伤害另一个。最后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就像派克在生命垂危之时,他所有的回忆与梦中的场景都是与悔恨与自责有关联,他在良心上过不去。他不怕死,可是让他带着遗憾去死,那可是对他的莫大惩罚了。

不过在电影里,派克最后没有死,他终于能够在感情上把海伦当作海伦,而不是当作辛西娅接受了。海伦也守到了云开日出,不仅得到了派克这个人,也得到了他的心。这个结尾据说符合当时美国观众的愿望,他们喜欢以这样的方式收尾。可是海明威却不喜欢,因为小说中派克最后是死了的。毫无疑问,小说的结局才是故事发展到最后,不可避免的状态,也只有如此,人物心中的苦闷才能得到最合理的释放与超越。影片的结尾违背了故事的自身逻辑,这个硬加上去的皆大欢喜,没有给电影在艺术上加分而是减分了,这是电影屈服于票房压力,取悦于观众意愿,而自降身价的明显一例。

影片中保留了小说中关于乞力马扎罗山的一个谜语,这是派克的叔叔临终前给他留下的一个遗嘱。目的就是要让他找到谜底,从而得到自我救赎。幸运的是,影片结束前,派克终于领悟出了谜底,那就是他的叔叔告诫他,不要迷失自己,如果迷了路,迷失了自我,就必须回到原先起步之地,从那里再重新开始。这个谜语在电影开始时就以画外音出现,虽然并没有说这是一个谜语,但是却埋下了一个重要的伏笔,那个豹子死于乞力马扎罗山峰上的疑问,给了观众一个极为深刻的印象。

从小说的构思来看,这个谜语的设计无疑是很有些亮点的。可是由于故事中的主人公的身份是一个记者兼作家,而恰恰是在这一点上,影片所呈现出来的剧情却没有多大的可信度。所以这个故事在水准上,并没有因为有这个谜语的设置而有所提升。又因为如此,派克这个角色就无法脱离塑造上的局限,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显得苍白有余,真实不足了,这也是这部影片不能完全打动观众的一个根本原因。与其说派克是一个作家,还不如说他是一个纨绔子弟,或是一个花花公子更为妥当。因为在影片里,派克的一举一动难免不给观众留下这样的烙印。

因此,如果这部影片不是那么刻意地,把派克的身份定位于一个职业作家,而且还是一位名作家的话,如果就把他当作一个迷失自我的普通人来刻画,并且能把他生活的内容再充实一些的话,那么作为一个励志故事而言,派克的经历也许会更具有某种共性和说服力,也会更有意义。可见,派克究竟是何许人?这个问题并不是无关紧要。如果对他的定位得当,派克的生活面就会丰富得多了。那么这个人物就活了起来,整部电影也就会跟着活了起来,自然也就会更好看了。因此,那个未死的结局,让海明威很恼火之外,他对这部影片在其它方面的耿耿于怀,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毕竟《乞力马扎罗的雪》不是一般的雪。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数学题中的小明' 的评论 :

说的不错。这部电影是彩色的。我在开头部分说,老电影的一个标志是单调的黑白两色,那是泛指的,是从广义的角度说的。这部影片算是拍得比较晚了,所以不是黑白片。不过因为我表述上的不够严谨,容易给人造成一定的疑惑,就像你提出的疑问一样。对此,我深表歉意,也多谢你的询问与指正!

数学题中的小明 回复 悄悄话 这部电影是彩色的。难道还有另一个黑白版本的?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acme' 的评论 :

多谢!你不是没有品位,是它的开头的确不怎么样,看派克的那个表情和眼神,如果没有读过小说,还会以为是什么惊悚片呢!之后紧接着的倒叙,讲述派克是如何受伤的桥段,那个衔接和表现手法,还真是有点儿档次很低,很不入流的感觉。要不是名作家的原著,还有格利高里·派克与两位女明星的担纲主演,这部电影还真是不值得看。。。关键就是派克的那点剧情根本就支撑不起这个故事。所以,我就用了“派克其人”作标题了,意思是编导对这个人物的定位有问题。。。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acme' 的评论 :

我没有用人物的名字,而直接用了演员的名字,这样简单一些。但是就让你有点疑惑了,很抱歉。
acme 回复 悄悄话 你的题目是派克其人,文章走题了么?
acme 回复 悄悄话 写的好!
也 confirm 了我觉得开头看不下去的感觉是不离谱的。我以为是我自己没品位。呵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