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职父亲的博客

饱含着些微的感受,感受此生的每一点点滴滴的感动!
正文

中国孩子受教育目的成长脉络

(2010-06-03 02:40:27) 下一个

中国孩子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对成年后服务于社会的职业选择,来获得自生生存的物质基础,这是目前在国内借以人多而生存危机常理下的主要考虑方向,而非发达国家因社会保障体系完备宽松的生活环境中,受教育是考虑生活乐趣取向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贡献而获得可家族遗传的社会地位方面的精神收益。

本人粗略归纳了一下,孩子成年后生活在国内的职业方向大致有四个方面:

一、体制外下层:指的是不在国企保障范围内的,收入低,劳禄无闲的阶层;
    这种职业人的特征是,单纯以生存为目的,社会关系简单,所为对社会不会产生影响,家庭及个人的社会地位低下,思维简单,没有可遗存的物质、学识及社会关系沉淀,使后代不能在一个社会平台上成长,还得从零起探索,重复上一代的人生;从历史上看,这是中国社会得以延续的主体人群;

二、体制外上层:是在上一种阶层家庭成长起来的,因个人素质及成长环境特殊的少部分高素质人群,在体制内不甘心,为光耀族群而就体制外上层。这种人群吃苦耐劳品性纯厚,但缺乏历史视野及宏观思想,合适于具体事物操作,但因象一颗脱离了阶层原根的树,为减弱受风破坏,树冠不敢绽开,因而难有大成,稍有风吹草动便促其紧张易倒,精神备受压抑与环境挤兑,只能小心翼翼的珍惜现存条件;

三、体制内下层:或者具备一般的家庭社会关系,心智纯厚甘为人下无争平静生活;或者社会关系优越,但心智顽劣只能挤身此层。虽然收入不高,但因受体制保障,具备普遍性的社会地位,与体制外阶层相似,这个阶层是体制内的主体人群,也是决定政治方向所策重的阶层,因而也是受政治控制最为严格的人群,以此保障构成稳定。因具备了无忧的生存物质基础与社会关系,这个阶层相对讲时间精神有闲,因而具备了可上可下的弹性条件。

四、体制内上层:严格来说,这个阶层是为体制内下层凭空而设的,理论上是从体制内下层选拔出来的。为调动其积极与忠诚特质,必须体显出区别于被管理阶层的优越性,但因组织活动频繁,客观促其照章循矩,而个性无多,尽管是体制的护卫阶层,但因其优越性的悬位,使下众跃试,思想进而惶惶,促其同层结网互支以利,累资攀上以脱下。

综上,中国孩子受教育的成长脉络第一目的,便是体制内的下层,下,可自保,上,具资格。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