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

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从古到今,游荡
个人资料
正文

京城往事(八)那年那月的京城百姓

(2011-04-27 07:46:14) 下一个

京城往事(八)那年那月的京城百姓

 

 

很久以前就想写这个题目,但是觉得实在是沉重,虽然现在生活悠闲轻松,但那一段往事还是记忆犹新,点滴在心。无意去评判历史,也无能力去断是非。只是把记忆中的一些往事写下来,算是个见证吧。

 

八十年代的最后一个春天,天气热的似乎比往年早,五月初就已感觉闷热了,街上的情形也与往年不同,交通显得拥挤,公共汽车在部分路段走的非常缓慢,象103路电车在从东单南口和长安街路口起,经过王府井到东四路口和沙滩前街美术馆为止这一段,因为车多路窄,白天都行的很慢是正常情况。但那段时间,很多的路段都象那一段儿一样拥堵。

 

长安街更是严重。10路和22路要经广场转向西,停经石碑胡同,过六部口,在电报大楼停一站,再到西单路口。这一段路是非常,非常拥堵。人流,车流挤满了马路,骑自行车的很多时候要推着走,但有一点是与往日不同的,人和人之间少了戾气,彼此间有了碰撞,都很大度,客气,相互讲一声,“对不住啊”,再问句:“没事吧?”就算过去了。若搁往日,一番口角是免不了的,严重的话,还会肢体冲突,展现一下尚武精神。

 

这种变化对很多人的心理影响是非常深刻的,没有谁来教化大众,是百姓自觉的道德提升。那一段时间,普通人(并非所有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称是典范,是理想国度才会有的景象。

 

也许有的人以为是夸张,但如果亲身经历其中的话,就不会怀疑了。有的人平时斤斤计较,此时也会破例捐助。胡同里有的人家做好了绿豆汤,煮好了面条儿,用大锅,大桶盛着送到广场,也有送草帽,白开水的。

 

北京街头胡同里的老太太们,是市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角色,很多的社会活动都有老太太们的参与,她们的慈悲心,善良,在此刻尽显无遗。有多少老太指挥着儿孙送吃食,送水,送衣被等物,无法统计。

 

在这段时间之前,胡同里的治安已经很不好了,或者说是败坏,也许更恰当。溜门撬锁的事是时常发生。老太太们的小脚侦缉队名号也开始叫响。时常被提醒要锁好家门,晚上要锁院门。家里有人上夜班的,或是有事晚归的,都会嘱咐家里人到时候开门,不得已的时候,只好拍打院门,叫醒靠近院门的人来开门,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因为偷盗实在太多了。

 

而自从学生们和社会各界行动起来以后,偷盗的情形急速减少,乃至绝迹,曾经有传言说,道上的从业人员歇业了,这段时间不作案。真假不论,但晚上不再关院门却是真的。也没再听说丢东西。

 

社会学家真应该研究一下当时的社会大众心理,是什么使得整个社会百姓阶层的道德水准有这么大的转变,并非个体,而是群体性的提升。这是竖立多少个孔子像,宣传多少回雷锋也达不到的水平。

 

没有街道办事处出面组织,没有居委会打旗宣传鼓动,市民完全是自发地行动。没有强迫,不参与,没人说你,长辈对年青人的举动大多是叮嘱,少有拦阻。真正的是一场全民自发的行动。平日里喜欢闹事的坏小子们,似乎是在某种精神感召下,也都安静,文明起来。胡同里打架吵嘴的不见了。还有过去女士晚上不敢单人出门走路,怕遇劫。但那会儿却不同,听一位女士讲,大街上到处是人,有什么不安全的?虽然没有组织和管理,却秩序良好,街上的警察都不见了,市民自发地维护各项秩序。也没听说有趁火打劫的。

 

有不少当时从外地来京的人,都称道京城的市民觉悟高,素质高。那个时期的京城百姓确实是如此。相信有经历过那段日子的人会认可这个评价的。

 

还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曾看到一条横幅,上面这样写着:不是大哥不仗义,是咱工人不富裕。

 

每次回想到那段时间的情景,依然心情激动不已,我相信如果当时事情是发生在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都会有同样的市民百姓,同样的情形。

 

多说两句,开始这个系列,只想写一些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不谈论大事。保持轻松平静的心态,唯有这次是个例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coolguy10000 回复 悄悄话 103, 老夫坐过上百次吧。 332到动物园转103.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