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谁的天堂:中国留学生的美国梦 (第十五章第三节) 

(2010-05-21 08:16:43) 下一个

第十五章

面试三个星期过去了,乔治亚大学没有任何消息。雨鹃给招聘委员会主席莫罕教授发了一封电邮,催问一下情况,莫罕教授回信说,系里正放春假,招聘委员会需要再碰头一次,到时候再跟你联系,再等几天吧。这封电邮象是一个好的征兆,可雨鹃并不敢从这封信上臆断什么,还是继续接受其他学校的电话面试和校园面试。

雨鹃还飞往佛州和加州去面试,没过多久,佛罗里达那所大学很快给雨鹃寄来了录用通知,乔治亚大学的录用通知也几乎同时到达。两所大学同时录用,雨鹃惊喜交加,原来还担心找不到工作,现在却犹豫不绝去哪里,但是就雨鹃所研究的专业来说,乔治亚大学背景比较强,雨鹃想去乔治亚,跟邝野商量,邝野也觉得乔治亚不错,不象佛罗里达那样热,也没有频繁的飓风,最主要的是气候好,不冷不热,自然灾害很少,乔治亚什么水果都有,消费也偏低,养小孩很便宜,事情就这么定了,他们决定去乔治亚。

到了乔治亚大学,雨鹃被分配讲两门课,而且还有一次性的五万美元科研启动资金,雨鹃跟学校签了六年的合同,到第六年为止,她必须评上终身教授,否则雨鹃不能再续合同,必须找工作走人。

刚开始给学生上课,雨鹃非常紧张,毕竟她是第一次以一个助理教授的身份站在美国大学的讲台上,学生们在课堂上非常活跃,经常提一些雨鹃意想不到的问题,雨鹃由于平时博览群书,很快就能给出令学生比较满意的回答,半个学期下来同学们对雨鹃教学反应都很好。

雨鹃原以为美国人之间的工作关系会比中国简单,但经过半年的工作,她发现一点都不简单,美国人更含蓄,才不象我们想象的那样直率,平常左一个谢谢右一个谢谢,左一个棒右一个好,但在系例会上平时说你好话的人却不手软了,该说你什么就是什么,平常的谢谢、感激之类的话全没了。

 

雨鹃初来乍到,一个叫克里的老教授就给她上了一堂非常生动的课。克里教授非常热情,每次遇到雨鹃总是热情地跟雨鹃打招呼,使雨鹃对他产生了好感,一天克里教授拿来两篇文章,让雨鹃帮忙看看文章有没有抄袭之嫌,雨鹃觉得克里教授给了这么大面子,一定认真查,于是她就按照文章的注释一个一个地查,终于查出文章有多处段落都是抄袭的,甚至有的段落一字不差地照抄原文。雨鹃夜以继日地干,两周就交了差。老教授克里对雨鹃极尽恭维奉承之能事,把雨鹃夸得天花乱坠,使雨鹃很自然地得意了一回,刚来系里老教授就这样评价自己,雨鹃真是春风得意。

放寒假回国,雨鹃在北京一所大学做演讲时,还啧啧称赞美国人际关系简单,接受报纸电台采访时也不住感叹在美国好做科研。没想到,当雨鹃回到美国时,她的系里闹翻了天。系主任辞职,高就另外一所大学,大家正手忙脚乱要找一个系头。

当雨鹃跑到系秘书丽芝那里打听原委时,丽芝非常有礼貌地说,我认为你比我更清楚。丽芝的话让雨鹃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雨鹃进而又发现,系里其他老师不再象以前对她那么热情,都以一种异样眼光看着雨鹃。

回到家里雨鹃怎么也想不明白丽芝的话里话,直到第二天雨鹃去上班时,才从她的科研助手那里搞明白,系主任因为两篇文章有抄袭之嫌,只好宣布辞职,而发现他照抄的人正是系里的初生牛犊不怕虎--雨鹃本人也。雨鹃不知道克里教授拿给她的是系主任的两篇文章,那两篇文章分明标的是学生的期末文章嘛,打在一般的白纸上,雨鹃的科研助手说是克里教授让他的科研助手一个字一个字从发表的期刊上打下来的。雨鹃突然觉得克里教授是那样卑鄙,很想找他去理论,但想想事情已经发生了,去理论又有什么用。从此以后,不管人们让她干什么,雨鹃都是小心翼翼,前思后想才做决定,到后来新来系主任找她谈话时明显流落出对她的不满,说她不热心公共事物,只专注搞科研,而且还暗示雨鹃,凭这一条,雨鹃评终身教授会有一定难度。

在这么不景气的美国能够找到工作让雨鹃兴奋了很长一段时间,觉得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印证,更令雨鹃兴奋与自豪的是她认为她来到了英雄有用武之地的美国,来到了世界上学术气氛最好的地方,经过半年多的观察,雨鹃发现美国的学校并非是块净土,有时竟然乌烟瘴气。雨鹃听说,这个学校的技术部门的头刚上任不久就把她手下跟她本人有着同样技术的人踢了出去,学校后来安排这个人去学校教师培训中心,可是学校培训中心的主任也不愿意接收,这个人就象一个皮球被踢来踢去,直到校长发怒,图书馆的技术部门才接纳他。象这种事情,不计其数,总之,雨鹃失望了,这是全世界人民都向往的自由之地,竟然也如此污浊。

失望的雨鹃无法形容她内心的感觉,也许她对于美国有着过多的期待,也许她听了过多传媒误导性报导,也许她了解的美国只是表面上的美国,总之,雨鹃失望了。这个失望带给雨鹃的是很大的痛,她那么仰慕的美国大学应该最能代表自由、民主、公正的美国,然而它不仅没有弘扬自由民主的美国,反而也充斥着阴暗、低级和庸俗的东西,看来在许多人心目中占据美好形象的美国大学对于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并没有免疫力。在刚刚工作的第一年,雨鹃就领教了令全世界人民都仰慕的美国大学的民主、自由的学术空气是什么样子,雨鹃非常感慨:看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敢说它有真正绝对的民主。

现在的雨鹃已经没有选择,为了生存,为了刚刚开始的事业,雨鹃告诫自己要适应美国大学的现实情况,她命令自己必须适应,不适应也要慢慢适应。她知道自己再也不要对美国的大学有什么过高的期望值,否则自己会跌到最深的失望之谷。

然而,克里教授给雨鹃上完生动的一课以后,并没有放过雨鹃,即使雨鹃把两只耳朵堵起来,把两只眼睛蒙上,她也不能逃避那些是是非非,只要你是这个游戏中的一员,那么你必须得出牌,必须完成这个游戏,你不出牌都不行。

事情源于学校成立了远程教育部,它从国家教育部申请下来了三百万美元的基金,用于发展大学的远程教育。按计划,雨鹃所在的系有五门课需要搬到网上教,其中有一门是雨鹃现在正在讲而且下学期还要讲的课。这门课原来由克里教授教,克里教授教了很多年,这是一门基础课,上的学生最多,但是克里教授最讨厌这门课,终于来了一个新手,所以他就把这门课给踢了出去,于是雨鹃就成了这门课的新主人。

远程教育部招聘了很多人来完成这项庞大的基金工程,他们雇佣了程序员、图片与音响编辑、项目总经理,唯一他们没有雇佣的就是教材专家,因为教授们就是教材专家。如果你想把一门课搬到网上去,那么这个教授就是提供教材内容的人。为了鼓励教授积极参与、合作,远程教育部将给提供教学内容的教授八千美元,作为他的个人收入,放到他的工资当中。

克里教授得知这个消息后,马上找系主任拜伦教授去谈,他的想法是雨鹃教课,他则提供教课的内容。在美国,一般情况下谁教课,选什么教材就由谁说了算。很明显,克里教授是冲那八千美元去的。当系主任找雨鹃谈时,雨鹃很生气,但是没有表现出来,她跟系主任说要好好想想。回到家后,雨鹃气愤地跟邝野说了一通,但也没有研究出个更好的方案。于是,雨鹃就把电话打给莫罕教授。

莫罕教授来自伊朗,是个和善的人。由于他是当时招聘雨鹃的人,雨鹃有什么事都愿意找他去谈。当雨鹃把事情的原委说给莫罕教授听时,莫罕教授却说,这是个自由的国度,只要你认为不公平的地方,你就需要争,你需要战斗,没有人能救你,只有你自己能救你自己。

雨鹃原以为莫罕教授能给她出个万全之策,没想到他要她战斗,要她抵抗。雨鹃想用一种不直接对抗而又能保护自己利益的方法,结果雨鹃没有找到两全齐美的办法。

雨鹃于是又诚恳地去找系主任去谈,拜伦教授是个不折不扣的美国白人,雨鹃并没有从他那里得到什么公证的评判,他说克里教授可以那么做,毕竟他讲了那么多年的课,他的教材内容最系统、最详实、最能给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雨鹃是新来的,在教课上还没有克里教授有成熟的经验,所以雨鹃应该采纳他的教学材料。之后,拜伦教授又说,我最喜欢亚洲人,工作非常刻苦,勤奋,出了成果也多,而且比较尊重领导,尊重领导的意见。

 

雨鹃却说这样做有欠公允。克里教授提供的教材是1998年编的,很多内容都已过时,恐怕很难用得上,拜伦教授却说,我相信克里教授选择1998年编的教材自有他的原因,他连续五年被学校授予金粉笔奖,如果他讲课内容过于陈旧,恐怕他很难获得学生的欢迎,也不会获奖。

雨鹃最后还坚持说,这样做很不合适,拜伦教授却说,现在经济不景气,我们有一个专业已经连续两年招生不足,如果情况持续恶化,那么我们将砍掉这个专业,而且还说现在有课讲,有工作做就该感谢上帝了。拜伦教授的话引起雨鹃极大的反感,因为现在雨鹃讲的一门课就是这个专业的基础课。尽管雨鹃认为自己新来乍到,忍为上,但是她还在做最后的斗争,就象莫罕教授说的那样,一直斗到底,她不想这么快地屈服投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