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摄影纪实

以摄影关注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
正文

急!土沟乡中心校师生饮水困难,急需帮助!

(2010-04-10 09:26:16) 下一个

土沟乡中心校师生用水情况报告


      土沟乡位于四川省凉山州金阳县境内,金阳县与布拖县、昭觉县三县交界处,是在大山环抱中的一个小乡村。乡中心校创办于1981年,是土沟乡唯一的六年制公办小学。现有120名学生,其中寄宿生50余名,学校教师9名,包括本地公办教师以及一名支教志愿者。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在各位慈善人士爱心帮助下,学校的硬件设施逐年改善。尤其是通过《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和当地政府部门的精心规划,新修的教学楼于05年投入使用。学生宿舍正在修建中。但目前学校无食堂、办公室、图书室、实验室、管理室。尤其是水、电、交通等因素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发展。
       全乡境内仅有一条通往县城的86公里长的泥土盘山公路,颠簸崎岖。路好的时候班车从县城到这里,一般要走4个多小时。一路上晴天灰尘飞扬,雨天泥泞不堪,经常无法通车。雨季时,班车师傅有时甚至提着锄头上路,以便在车轮下方挖出泥石。
       因为地处偏僻,土沟乡一直没有通电。学校的用电之前是和附近村民一起共用一个小型水力发电机,微弱的灯光不足以照明。后来在索玛花公益助学网的努力下,给学校资助安装了一台三千瓦的小型水力发电机,勉强供应学校的照明用电。
      尽管条件艰苦,但吃苦耐劳的教育者还是与山区同学们共享生活。
      然而近几个月来,我国西南旱情严重,我校的用水也产生了极大的问题,非常严重。
      学校所在村庄的饮用水是从后山距学校5000米处引来的一小股筷子粗细的泉水,先经过了三组、二组才到一组、乡政府、医院和学校。这股水所要供给的用户量很多,一组上面有40户村民,下面有30户村民,中间还有乡政府、医院,所有人、牲口的用水都要靠它解决。学校更是离不开它。
         
       学校给孩子们做饭的地方,地上是那根从乡政府接过来的水管。已经没有水了。
       因为条件有限,只有一根水管,无法分点分股饮用,只好相互等让取用。干旱季节,水少人多,村民们、政府、医院、学校只好将水桶标着序号排队接水。挑水的成群结队,接水比春节时买火车票还难。村民们的水桶仿佛在喊叫“我家牲口急着去喂”,单位上水桶也仿佛在喊叫“哪时才有水煮完这顿饭”。
         
       老师拿着水桶到校外去提水
         
         
      孩子们好不容易在乡政府排队接到的水,用来做饭。

       这里的人原本样样朴实大方,讲到水这方面来人人都变得自私了,印证了“物以稀为贵”的真理。这里的人第一要务自然也成了挑水,世上本没有定时间喝水的人和牲口,但这里已经出现了。

                                                                                     学校蓄水用的水桶已经空了很久。

       对于一个教育系统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老师、同学们都得按时上课。上课的时间不允许我们等候按序号挑水,学校人数众多也使用水量远远不止一桶、两桶。学校近来煮饭缺水的情况经常发生,只能用干粮充饥,这样的日子真地好想立刻解脱。全校师生都在张口等着喝水吃饭,什么个人卫生、环境卫生更顾不上。学生的脸像花猫似的,衣服上一层又一层灰尘脏得发光。值周老师强调个人卫生时,同学们愤愤地说:“老师,喝的水都成问题,哪来个人卫生?”老师哑口无言。打扫教室、过道得让老师们、食堂先洗好菜,再用洗菜水均分给同学们到公共区点洒。每个月班主任带队组织学生清洗个人被褥,要到5000米以外的水沟。
        
         
     
       从乡政府接来的干净的水只用来做饭。其他的用水,老师和孩子们提着脸盆和胶桶外出去取。


       没办法只好跑去挖坑挑浑浊的水,一天、两天能坚持但能坚持到一生吗?看到一个个的学生端着浑浊的水洗脸,看到一个个学生洗好的衣服全沾满泥土,看到学生边流汗边扫地,脸像花猫似的,衣服像黑皮衣亮得发光,看到炊事员每天要背起沉重的大水桶长跑五、六个来回,之后汗流浃背地煮饭。这一幕幕令人有心酸却无奈的情绪。
         
         
       这些水用来洗碗洗手
         
        
       还要带点回去备用
        
        
       孩子们很开心
         
       端着水走山路回学校
         
       那一壶水放在老师宿舍备用

       水源问题对师生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及学校环境卫生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特别孩子们的个人卫生无法治标,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更难确保。现在全校师生好似一支崩溃在沙漠里的队伍到处寻找一滴水,盼着天降甘霖。
         
       孩子等着接水,正对着水桶发愁。

       每年的干旱季节,那一股山泉出水量减少,师生们的用水都会成了重大问题,尤其今年特别严重。为学校常年提供安全饮用水迫在眉睫。经我校师生和来乡支教的几位同志实地考察,在学校附近大山上发现一处泉水,可作学校生活用水。水源离校约500米,其水流有拇指那么大,用水管引到学校足以供学校全体师生使用。
         
       志愿者和当地老师到山上考察水源
         
         
       新找到的水源

       由于学校经济条件有限,没有用来购买相应材料的钱。然而,对我校来说,现在急需改善饮水条件,保障师生的生活,以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更好的开展。为此,我校全体师生特向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寻求帮助。
       要想一蹴而就改变学校的现状是不可能的,但只要有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支持,有社会各界关心,我们就充满希望。我们一步一步努力,学校会越来越好,山区孩子终究能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落后的山区教育事业会慢慢好转,山区的孩子们会有一个更好的明天。

                                                                                        四川省凉山州金阳县土沟乡中心校校长 吉牛果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