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介绍 《如影随形》
(2006-03-28 21:40:45)
下一个
如影随形 by 冯华
“那要看怎么去定义‘虚拟’这个概念。一个人从小到大,内心所想的是一回事,但人们要求他的与对他训练的又是另一回事,你说到底是内心真正所想的是虚拟,还是人们训练出来的是虚拟?按照惯例,当然符合规范的、被训练出来的行为及面孔是真实的,而内心原本真实的东西则成为虚拟。一个不敏感的人,在社会的长期训练之下,不仅习惯于这种违背原始真实的虚拟,而且渐渐混淆了真实与虚拟的界限,并且将本能的真实压抑到最低限度,直至完全适应了规范为止。而一个敏感的人,则在真实与虚拟的矛盾中不断冲突,反复挣扎,而且在极度混乱的时候,会想方设法用某种方式来提醒自己,究竟哪一部分自己是真实的,哪一部分自己是虚拟的。这些提醒的方式可能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来表现,但不管以何种形式,在外人眼里,这些行为往往代表痛苦、折磨,令人觉得不可思议,就像吸毒成瘾的人被毒品控制住一样,除非接受治疗,否则无法终止,而且即便是治疗,效果也很有限。”
“所谓‘心理变态’、‘双重人格’,其实只是本来普遍存在于几乎每一个人身上的心理问题,在积累了某些不良诱因,并受到某种特定条件的激发时,形成了极端的特例,两种面目势力相当,互相试图占据优势,等到本能的真实——往往这种本能的真实在长期的压抑之下,其实已经发生了扭曲、变形——取胜后,就容易表现出反规范化的行为。”
“一个人的心理结构始于童年,但童年是一个人力量最弱小的阶段。如果他身边的人们都用既定的方式规范他,他怎么有能力进行判断,怎么有力量进行选择或是反抗?”
“错误的方式代代沿袭,最后错误也就成了正确,只有与错误表现相同的行为,才会被认为是正确的。即使有时候父母亲发现孩子有问题,传统式的教育又对父母亲们造成误导,认为问题不应该暴露,只能隐藏,盼望能够靠着时间的推移或是某种奇迹或是外部世界,来自动地改善或解决这些问题,这就和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道理是完全一样的。”
---引自 http://www.shulu.net
自言自语:这篇文章里表述的观点正是我一直关注和想要表述的。文章中让陈志宇用了一种很极端的方式去报复反击他内心的‘黑屋子’,但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敏感的人都只如普克或米朵那样挣扎逃避或者寻求忘却而在梦里受到煎熬和困扰。象林红那样想得明白的人毕竟不多,这除了性格和环境使然,也不排除当初林红因着挣扎而学了哲学。不那么敏感的人内心的格斗也许稍微少些,或者时间短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