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漂的时候听讲座,介绍下一站格陵兰小镇帕缪特(Paamiut),三言两语就介绍完了,不到5分钟,可见没什么惊艳的景点或者非看不可的兴趣点。主持人又开始唠叨加拿大的那几个已经去过了的站,讲述历史上美国跑过去的保皇党如何跟魁北克的法国人勾兑。因而一开始,我们对格陵兰这个西南角的小镇毫无印象,然而玩下来,帕缪特成了我们非常喜爱的地方。
到帕缪特要乘接驳船上岸,游轮准时到了小镇的外海,7点一过接驳船就开始运作。船上说金卡以上的都有优先权,不用拿票。我们已经混到白金卡了,应该可以捷足先登。实际上根本用不着,8:30以前登接驳船是不叫号的,算是“早鸟”福利吧,所以我们的白金优先权也没用上。这时乘接驳船的多数人是参加tour的,手里拿着黄票,很少散客像我们那么积极。他们的tour就是乘小船去游“峡湾”看冰山和鲸鱼。清早船进港时我在环行甲板看了一眼,认为这一带山岭太平缓,水道两侧没有高峰耸立,哪里算得上峡湾?接驳船驶进小镇的水湾,看到的景色平平。
这个小镇只有不到1300居民,以前是格陵兰最大的鳕鱼场,鼎盛时代有上万人,镇里的基础设施都是按上万居民的规模修建的,有飞机场。后来因为过度捕捞,渔业由盛转衰,人口大量流失。旅游业也没有兴起,港口根本没有tour贩子,纪念品商店也没见着。
我们和其他散客在大路上走,漫无目的,不知道有什么景点或者兴趣点。这条大路通向小镇中心广场,有个如同积木般的教堂,童话中的模样,据说是挪威样式。
教堂院子里是墓地,埋葬的都是近年来的逝者。西方不忌讳死人活人住一起的,公墓修在城中心并不鲜见。大街上迎面走来一群参加”City Tour“的游轮客,由当地因纽特导游率领,去看镇上的学校、幼儿园、医院、博物馆、图书馆、和体育场等公共设施。
镇子里有个绿油油的足球场,格陵兰还有这种草地?我们专门凑近了看,是假草。事实上整个格陵兰都没有一个真草地足球场,据说因此不能成为FIFA成员,有点儿强人所难哈!
镇子很快就逛完了,教堂附近的高坡上有个用木头搭建起来的瞭望台,是小镇的制高点,成了大多数游轮客奔赴的下一个目标。
沿着木阶梯上坡,坡顶的瞭望台就是一个几米高的木架子,上面只容得下两人。人们在木梯入口排起了长队,一次上去一对。我们不愿在这里傻等,就在坡顶四处走动,居高临下欣赏镇子里五彩六色的木房民居
这地方距离海岸线太远,高度不够,看不到海岸的景色。环视周围,更高的坡上有个信号塔,旁边是个平台,我们过去爬上平台,景色好多了
更靠近海岸线的坡上还有个平台,上面站着几个人,我凭直觉认为那里视角更好。怎么过去呢?仔细观察发现有一条公路通向几段民房的木梯,木梯又通向平台,不是野路子。从这里去要先下坡走上公路才行,反正今天有的是时间,慢慢走呗。上了木梯经过一排民宅,当地人淳朴友善,当游轮客络绎不绝地从人家前院走过时,人家不但不恼,反而笑脸相迎,频频问好。终于到了这个平台,能够看见海湾了,也能看见游轮的一部分。又发现悬崖边的视野更加开阔,没有路了,要自己找路。坡地上没有任何树木,灌木都没有,岩石上夹杂着草地苔藓,走起来像踩在松软的地毯上。不难走,一点都不滑,坡地也不陡峭。
登高望远,峡湾风光尽收眼底,海湾中遍布大大小小的岛礁,海水蓝绿静谧。这里不应该称为峡湾,而应该叫岛礁湾,水湾里低矮的岛礁星罗密布,居高临下观赏正合适。
悬崖边的景色令人叫绝:礁石小岛屿散布在碧绿的海水中,远处游轮泊在水中,全须全尾
用长焦镜头拉近了看“挪威星辰号”游轮
在这里消磨了很长时间,帮几个欣喜若狂的船员拍照,把游轮、景色和人拍同框,海员立马就发回家给妈妈看。后来我们试着探索了另外几个方向,都没见有通路或者有木梯的制高点,作罢,乘接驳船回去吧。此时回去的游轮客众多,码头排长队,一大群白鸟飞过来,在码头对岸的悬崖上停下来,那里大概是它们的巢穴。当时没有搞清楚是什么鸟,领导一口咬定是海鸥,没什么稀奇的。后来才知是一种白尾鹞Northern Harrier,这里是它们的栖息地。后悔死了当时听了领导的话,没有把长焦拿出来拍照。
回到船上去餐厅吃饭,座位安排在船尾,边吃饭边看景。能够看见小镇所在的海湾,景色优美,突然看见了一大块浮冰,顺着潮水缓缓移动,刚才没看见是因为被窗户框挡住视线了,现在浮冰的位置移动到我视线之内。浮冰呈现一种晶莹剔透的蓝色,摄人心魄。吃完饭就拿长焦去船舷边拍,这块浮冰距离近,能拍到细节
这一拍就上瘾了,远处还有一块蓝冰,像只卧状的猫,把长焦加上了倍增镜,架在脚架上拉近了拍
更远处还有两座高大的冰山,洁白无暇,现在长焦也够不着了,不过这个方向是游轮起航后的必经之路,行进过程中会靠近冰山。果然,随着游轮的行驶,冰山越来越近。游轮与冰山的相互方位不断变化,冰山的形状也变化莫测,背景的山峦起雾了,光线也出现暖色,构图有多种可能,妙趣横生。
返回纽约的航程中重访帕缪特小镇,这次游轮到达的时间更早,6点接驳船就开始运作。这次我们倒没有争当“早鸟”下船,而是在船的顶层甲板上用长焦镜头寻找浮冰和冰山。群岛在晨光中的景色太美,那种静谧和优美是别处难以见到的
用谷歌地图研究帕缪特周边的地形,小镇的西部有无数的岛礁,如果能在岸上找到一个制高点往西眺望就好了。
但是在谷歌地图上却查不到任何观景点。我们上岸了就往西方走,先在公路上朝海湾的方向走,一路上有溪水或者水洼的地方都有雪绒花,不过跟在Nuuk看到的不同,此刻看见的雪绒花都是湿湿的,黏在一起,像酒精棉球。
我们继续往海边走,无路可走就自己在坡地上走出一条路来。岩石和苔藓交织的坡地倒是不难走,但是烦人的事来了:只要离开公路走上野地,蚊虫就扑面而来,往眼睛鼻子里钻。走到海湾边一看,景色大不如上次来在高坡上看到的美,原因是我们所处的位置太低,这里真要到高处俯瞰才能体会到岛礁湾的妙处。
这次探索只持续了不到两小时就戛然而止,开始下雨了,我们返回码头乘接驳船。照例排长队,2000多游轮客上岸,瞬间将小镇人口飙升两倍。当地因纽特人都出动看人,幼儿园老师带着孩子来港口看稀奇,孩子们都身穿鲜艳的背心,手拉一条绳子,一串一串地走在路上。
港口正在起吊一辆看似刚到港的新救火车,排队的游轮客和孩子们都在兴致勃勃地观看起吊过程
我们返回了游轮,把希望寄托在起航出湾时拍冰山。但是吃午饭时,这个希望破灭了,大雾瞬间铺天盖地而来,吞没了一切,小镇从眼前消失了,岛礁冰山都消失了。游轮起航,在茫茫大海中行进,窗外是一片混沌世界。
太阳出来了,将雾气驱散了一些,冰山若隐若现
船头居然出现了雾虹!帕缪特总是给人的惊喜不断
小镇北部68英里处有一条巨大无比的入海冰川叫the Frederikshåb Glacier,直接从冰盖上延伸到大洋中,崩析下来的冰山和浮冰随着潮水漂向四面八方。有的被海水浸泡多时,已变成晶莹的蓝绿浮冰,也有新近脱离冰川的大冰山,千姿百态。游轮行驶向前,每每遇到了冰山,船长都要在广播里发通知,还要放慢速度,把船靠上去一点,让大家看得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