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上海百年收藏大家
市场导向采办货源 # k! I# t' M o5 t( o" I
$ C5 _3 R* s& P' I0 p6 P8 @ 关于货源采办,涉及从哪里进货和进哪些货的问题。经营跨国古玩贸易,必须要有强有力的货源支撑,卢芹斋每年经由西伯利亚回到中国,看货、订货,了解国内最新行情,并在北京、上海建立“
来远京号” “来远申号”,物色一批高手代为操作。例如,“来远申号”的管复初即是聘请来负责鉴定,大多数古玩要请他过目,再决定收购与否。由于
卢吴公司资金雄厚,出的收购价高,故而国内文物精品几乎任其挑选,有先睹为快的特权,很少有人能与它抗衡。由此,卢芹斋等在国内组织的严密供给网源源不断地向巴黎总部输送出古玩货品。
/ x8 `! K8 z; ?9 c, E 20世纪初,西方对中国的认识尚十分粗浅。卢芹斋凭借多年的鉴定经验,懂得中国古代艺术品的价值,他一度想引导欧洲人认识这些价值,但在当时几乎不大可能。因此,他不得不遵循市场的基本规律,以保证获利。来远公司开办之初,考虑法国人喜爱康熙三彩、法花、抹红、茄皮紫、孔雀绿等釉色的瓷器,还有青铜器、石雕、瓦器等文物。国内各地代理商就往上海吴启周处发这类货,一时间康熙三彩和法花等古瓷器价格涨得很高。1918年开始经营“美国庄”,为了迎合美国人的口味,国内京沪的三位古董商改为卢进铜器、石器、陶器和钧窑瓷器等。卢吴公司资金实力雄厚,其代理商在当时国内市场上总是出价最高,但是即便如此,国内的价格对于欧美市场仍不算高。
$ J4 i0 W& N' h6 d7 r7 T 当时大洋两岸书信来往频繁,常常夹有照片、图片,
一类是由来远“京号” “申号”寄往纽约、巴黎的,
是国内购办人向卢芹斋询问照片或图片中古物在欧美市场前景,未买下的古玩依据卢的回复决定是否购入,已买下的则根据预计的获利情况决定发货至欧美还是在国内出手;
另一类是巴黎或纽约的卢吴公司寄给北京或者上海的来远公司。此类图片中都是在欧美市场畅销或者获利颇多的古董,还有刊登在国外的出版物上被国外探险者掠去的中国古物,卢芹斋要求国内的供货人按图索骥,指定采办。如在一封来信中,就有这样的照片,其上所贴字条写着:“请办开光五彩各件花样仿照该照片碗式”。还有似乎是直接从出版物上剪下的佛像头部,有钢笔字迹:“如有如此一头请可办”。
“经营”成果 $ O: t& g3 i3 X 经过长期推广市场、指定采买古玩、及时疏通各方问题,卢吴公司在几十年时间里迅速成为当时中国向海外贩运珍贵文物数量最多、经营时间最长的在外影响最大的私人公司。其盈利无法估计。目前能看到的是卢吴公司开办之初的拍卖账本,即1912年底至1913年初4份伦敦拍卖账单。
综合来看,买卖中虽然时有亏损,但1月21日这次的毛利高于买入价,弥补前两次亏损的总和外还绰绰有余。在将近三个月(一季度)的时间里共拍卖了748项古玩,如果以这个量计算,一年(四个季度)可以达到大概2000项的成交量。据
杨文分析编号规律,推断如果这些编号是从来远公司成立之时(1909年)就开始累计的,那么1909年至1903年初的4年中平均每年有2000项的经手量。
3 l) a* N' M/ W2 G+ G r, _ 再看一本只有年份(1915年)未写明具体日期的账单,装订成册厚达77页。很显然,这是一整年的拍卖总计(以一年为单位是最常用、最便捷的统计结算方法),第1页列出“钱选花鸟”(画)等28种(有的一种之内不止一件),则估计此册所列古董至少在2156种以上,这个数字与之前的两个推算恰好可以相互佐证。这份账单总成交价为235,312.30法郎,则每种约为109法郎,这样的成交价实在不算小。我们稍列几种,且看拍出的是何种古物(表三)。从以上5份账目分析,不仅可以获悉卢吴公司的发迹内情,据此可了解文物流失的大致情况。
巨大的文物外流 ( C4 T; A y, o2 H , A# H' t( k& z6 j+ |1 C9 | 长年大规模的拍卖、销售活动使得卢吴公司备受外国文化势力的欣赏青睐。今天,卢芹斋位于巴黎的佛塔式建筑仍由其后人继承经营,他们与外界接触较少,对先祖故事并不张扬,只是特备英文简历一份,来访者可索阅,其文如
:“……在同行中,他(卢芹斋)是唯一能够懂得古物艺术价值与美学价值的人,而大多数商人判断中国艺术品优劣的标准只是看它是否有利可图并符合时人趣味……卢芹斋帮助他们懂得并欣赏文物上那些常被忽略的地方,因而在西方收藏家审美趣味的革命中他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卢芹斋为欧洲和美国的博物馆捐赠了许多藏品,他一生致力于把亚洲艺术最辉煌的一面介绍给西方。”然而,这样的“介绍”给他个人带来巨大私利,这样的“介绍”使我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即使从创立来远公司开始计算,
卢芹斋向欧美出口文物长达38年之久,运出的国宝不计其数。通运开办之初,张静江借舅舅庞莱臣藏画打通欧美艺术市场,庞氏旧藏大量流散海外。
& F) B, Q# O
, W4 a" S 杨仁恺先生1952年春主持故宫散佚书画征集、考证工作时就注意到卢芹斋,
在其编纂的《国宝沉浮录—故宫散佚书画见闻考略》里列举了数件流落在外,其流传均与卢芹斋有染的国宝:宋人摹本《八公像图》、宋李公麟的《华岩变相图》和《列仙图》、南宋米友仁的《云山图》、元初钱舜举的《王羲之观鹅图》、元赵雍临李公麟《五马图》之一,名《人马图》。
+ ^+ Z( |6 I# x: P1 Y8 F# P$ g( n* b& z1 | 还有两起轰动国内外的文物外流事件与卢芹斋有关。
一是1913年,世界级的
中国国宝唐昭陵六骏之“飒露紫”和“拳毛驹”被北京古玩商
赵鹤舫盗卖给卢芹斋。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以借展的方式将这两匹浮雕运到了博物馆展出,最终在1921年以12.5万美元从卢芹斋手中买下。
二是
1923年山西浑源李峪村出土的一批纹饰瑰丽、形制精美的春秋青铜器,流传颇为周折。1924年冬,
第一批被法国古玩商王涅克、葛扬以5万大洋买走。
1932年,第二批在公开出售竞标中被
卢芹斋以29万大洋夺得。然而幸运的是,在抗战前后国内学术界对不法奸商同仇敌忾、严加声讨的社会舆论和各部门严加防范下,
这批青铜器未能运出国门。
! I! C3 `% E+ b* T8 d4 ] 类似的国宝流失事件无法计算,绝大部分无从考证。虽然未必件件都是国宝,赝品也混杂其中,但真正的国宝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民国时期,卢吴公司是最大的古玩跨国贸易商,最具典型性。从它身上我们大致可以看到
清末民国巨量国宝流失背后的具体运作,以便于我们在今天的国宝回归热潮中,面对一个个“回流故事”,我们可以了解他们背后的真实情况和价值。而卢芹斋,作为近代史上沪上最大的收藏大家之一,他对中国这段历史的影响的某种程度上不仅仅在于文物的流散本身。
$ Y: w4 ]- U9 f$ a" K( Y$ f. Z
拜读了您在原创文章与博克,把俺评论都删除了?前辈真谦虚。请继续您的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