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换一下话题,聊一下最近读到报纸中关于摄影的一些事情。
Vivian Maier 的照片我永看不厌。她的书已经出了好些日子,非常好的一本,而且价格也很亲民。和网上绝大多数看得到的 Maier 的照片一样,都是出自 John Maloof 的收藏。
但最近又有一些出自 Jeff Goldstein 收藏的照片上了报。
还有请看这儿。
去年画廊开幕时我去看过。和 Maloof 的数码打印不同,Goldstein 的都是请高人光学放大的。 感觉比数码暗房难多了。挂在墙上,效果比屏幕上看到的要好很多。 不过 Maloof 打印的效果也非常好。
Vivian Maier 的故事很让人感叹。一辈子执着的拍了那么多照片,有些拍了后几十年未冲洗,可能她自己也不会奢望她的片子会见天日吧。
记得好像是摄坛的一位高人转引一位大家的理论,大意是,一件作品一旦公诸于世,就有了自己的生命,话语权完全移交给公众,可以有不同诠释、理解,是控制不了的,就像“作者已死”一样。 而且时常有些旁观者,有惊人的洞察力,能够给原作赋予常人想不到的寓意。
Vivian Maier 可能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吧。 她真的是“作者已死”, 对自己的照片完全没有取舍、参与,所有权力统统放弃, 一切概不负责。 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经过 Maloof,或 Goldstein 的过滤,完全不清楚 Maier 的原意是什么。
也有人作了些探索,
还有这儿。
大博物馆对 Maier 有疑虑,也多半是有些偷懒或力不从心。没有作者的配合,从海量的照片中客观、完整的再现 Maier 的 vision, 基本不可能。
不过,利用现成的照片,重新组织,弄得好,会给作品增色不少。 这和DJ作 mixed tape,或者更直接点,电影里将现成的歌曲、音乐按情节重排,有相同之处。一些无关歌曲,组合在一起,有时会产生惊人的效果。 好莱坞电影这方面做到很成功。国产电影最近看得少,印象深的是好多年前看的娄烨的《颐和园》。
摄影上极端的例子是 Larry Sultan和 Mike Mandel。他们从 jet propulsion lab、警察局、联邦内务部等档案库里的照片,抽出若干,再创作,组成一部惊人的质疑所谓摄影真实、客观的
The evidence project。
还有 画册在这。
Robert Frank可能是属于有史以来对照片取舍、编排最有心机、最为苛求的那几位吧 (华兄介绍过)。两万多张底片,只选出了83张照片,出了一本骇世的《美国人》。 他有极强的自我观念,跟很多人相反,他一贯反对杂志编辑、策展人对照片的干预。
最近他在50年代为生计替《纽约时报》作广告拍的一组照片,在这么多年后,
又上报了。
这些是他在《美国人》之前一年拍的。感觉是受雇于人,无法完全表现自我的理念。
即使在这种广告、唯美的限制下,他冷眼观世的态度,还是一目了然。 不过,依我之见,即使这些也是 Guggenheim 赞助,都不会被他选入《美国人》。
回到PS。最近纽约的MOMA为 Cindy Sherman 开回顾展, 一直要开到六月 (对不起,Sherman 的这些大图找不到)。
她是摆拍、演员、服装、观念的大师。不论我们对她的片子是喜是厌,MOMA的回顾展,会在摄影史上留下不大不小的记号。
请看这儿。
还有这儿。
以及这儿。
她以前一直用胶片,最近也用数码。
这最后一张是用 Photoshop, 先把她自己变丑,然后叠加在一张冰岛拍的风光片上。 觉得她跟哪谁一样,现在是一心想作宫廷里挂墙的巨幅油画。
俺非常羡慕咱们这儿几位玩闪灯的大师。要有那技术,再琢磨一下摆拍,而且现在Sherman 带头 ps,说不定真能弄出一些想不到的好玩的东西。
谢谢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