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宋孝宗北伐之无功

(2010-03-15 00:02:41) 下一个
宋孝宗北伐之无功

宋孝宗是南宋时期难得的好皇帝,对义父高宗赵构至孝,上台伊始就为岳飞等主战派平反,清除主和派,锐意北伐,收复中原故土。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一心有大作为的皇帝,在众多主战派谋臣的帮助下,北伐大计却没有成功,并终其一生,对金国忍辱负重,俯首称臣,到死也没有翻过牌来,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按理说,不应该。皇帝好,臣子忠,这是中兴之象啊,然而事实出乎人之预料,宋孝宗北伐虽一生不忘,到底是没有成功。

宋孝宗的北伐之无功,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是时机选的不好。孝宗刚刚上台,最首要之任务应是稳固统治,积蓄力量,加强武备,伺机北伐。然而孝宗年轻气盛,急于进取,刚一即位就举兵北伐,实在是操之过急了。

当时金国的皇帝正是有“小尧舜”之称的金世宗,金世宗是金国很有作为的皇帝,金国在他的治理下,政权比较安定,国力有所恢复,宋孝宗可以说是遇到了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此时北伐中原,胜算可想而知。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宋孝宗用人不当。宋孝宗北伐,任用张浚(非陷害岳飞之张俊)为主帅,实在是失误。张浚这个人,志大才疏,其人虽忠,其志虽坚,但他明于势而短于术,才能不行。可以说,由他亲自指挥的战役,没一次是不失败的。最早有川陕之战,不听曲端之言,大败于金军,宋军主力损失殆尽,赔了南宋朝的老本不说,还把曲端给害死了。后来又不听岳飞之言,任用文官吕祉统辖刘光世的部队,致使淮西兵变,一部分宋军投降金国,高宗就曾说:“宁可亡国,也不用此人。”宋孝宗又用这样的人统帅宋军与金军作战,结果再一次战败,被迫割地求和,再次受辱。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高宗赵构的牵制。赵构是有名的逃跑皇帝,一心只为保住皇位,偏安江南,甚至不惜杀害岳飞,与金人求和。对他来说,就要和平,不要战争,为此什么屈辱条件都可以答应,做了太上皇后,这个毛病也没改,宋孝宗又非常孝顺,不能不听赵构的话,所以在北伐的事上,表现得也不是绝对的坚决。

总结起来看,其实宋孝宗还是个人能力不行,尤其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其实当时的宰相史浩已经把形势说的很明白了,“然陛下初立,应以自治先行,方可图远。如今内乏谋臣,外无良将,贸动干戈以攻大敌,谁能保其必胜?如能侥幸获胜,自当痛快;若然不胜,则重辱社稷,以资外侮,后果那堪设想?”孝宗不听,不用史浩之谋,非用张浚这种无才之人,最后结果就象史浩预料的一样。

孝宗其实和他的义父高宗一样,都是不能审时度势之人。高宗时有灭金国之机,若听岳飞之言,金国早纳入宋朝的版图了,高宗不听,十二道金牌招岳飞、韩世忠、张俊等撤军,失去一次收复故土,扩大版图、中兴大宋的机会。及至孝宗受禅,形势已完全不一样,宋金两国休兵多年,如宰相史浩所言,‘内乏谋臣,外无良将’,根本不具备攻打金国的条件。此时金国皇帝易人,政治清明,宋金两国实力相当,谁也吃不掉谁。孝宗不能看清形势,仓促北伐,终至无功。

宰相史浩的办法才是北伐成功唯一可行的办法,“内修政事,外固疆圉,上收人才,下裕民力,乃选良将,练精卒,备器械,积资粮,十年之后,事力既备,苟有可乘之机,则一征无敌矣。”太可惜了,这么好的谋略没有被皇帝采纳,可惜,可惜,真可惜!

——————————————————————————————————————

深宫禁事,宋高宗竟用处女选太子 

文章摘自《历史密码III》
作者:文裁缝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本书简介:悲情霸王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是为了堂堂王者的尊严,还是为了一个名叫虞姬的女子?是他悲悯众生以已之死结束战争,还是他根本没有机会过江东?一代枭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为何有皇帝之实而不要皇帝之名?

北宋灭亡后,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率领一干人马逃到江南,于公元1127年在南京应天府称帝,改年号为建元,史称南宋。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后并没有励精图治、加强武备,反而偏安一隅,贪图享乐,对金国采取退让求和的政策,向金主交纳岁贡、布帛等,并重用秦桧等人,在外交上力主求和、安于现状,排斥主战派韩世忠、岳飞等大将的抗金策略,并听信秦桧谣言,免去韩世忠军权,赐死抗金名将岳飞,以割地、纳贡、称臣的屈辱条件,与金朝订立了“绍兴和议”,金国见南宋朝廷软弱腐朽,更加肆无忌惮,屡屡南下犯界,而高宗胆小怕事,一旦金人来犯就仓皇出逃,派主和派大臣黄潜善、汪伯彦等人与金人和谈,南宋朝廷就这样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后来,宋高宗自觉国家风雨飘摇,军国之事日重,便把皇位让给了养子赵昚,是为宋孝宗,自己做起了太上皇。关于宋高宗传位于赵昚,历史上留下了许多传说故事,其中最为人所知的就是高宗用处女选太子的故事。那么历史上是否真有此事?宋高宗又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手段来立太子呢?

原来,宋高宗赵构即位后,虽然后宫妃嫔如云,但儿子却只有元懿太子一人,可是元懿太子却在三岁的时候就死了。据《宋史》记载,元懿太子一出生就体弱多病,而刚刚继位的高宗面临金国的不断骚扰,于是率领群臣和后宫诸人不断南逃,疲于奔命,后宫嫔妃也跟着他东跑西颠。太子得不到安定的时机和优良的医疗条件治病,就这样在战乱中染着重病活到了三岁。高宗为逃避金兵侵犯,先设都城在南京应天府,后又迁都临安(浙江杭州),从此稳定下来,然而这时太子元懿已经死了,赵构也由于连年逃窜惊吓过度而失去生殖能力,从此再没有子嗣。

为了大宋朝廷后继有人,宋高宗只好在皇族中选嗣。需要说明的是,宋朝自赵匡胤传位于胞弟太宗赵光义之后,一直是太宗赵光义的后代做皇帝,太祖赵匡胤一支的儿孙们反倒默默无闻了,这种情况延续到高宗赵构。所以当高宗赵构准备收养皇儿后,朝野大臣们纷纷上书,请求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据史书记载,当时大臣李回进谏说:“太祖不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太宗,是因为兄弟二人手足情深,陛下如今要立嗣,不妨效法太祖。”还有的大臣直接指出,太祖赵匡胤的后代如今默默无闻,如同凡夫俗子一样,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为了宋室江山的千秋大业,应该从太祖一支中选嗣。

高宗赵构见没有别的办法,同时为了博得一个好的名声,便接受了群臣的建议,在太祖赵匡胤的后裔中选嗣,于是就按着辈分的大小,在“伯”字辈的皇族中挑选了七岁以下的男童十人,再经仔细查看后,最后留下了一胖一瘦两个小孩,胖的是伯玖,瘦的是伯琮。赵构本来决定“留胖去瘦”,但恰在此时一只猫从二人身边经过,伯琮站着没动,伯玖却飞起一脚踢去,赵构看了很不高兴,说:“如此轻狂,怎能担当社稷重任!”于是便留下了伯琮,将他以候选人的身份养育在宫中。

伯琮于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生于秀州(今浙江嘉兴),他的大世祖是太祖赵匡胤的第四个儿子八贤王赵德芳。伯琮入宫后,天资聪颖,博闻强记,异于常人,很受赵构的喜欢,得到后宫的重点培养,高宗派人以行宫新建书院为资善堂,作为伯琮读书的地方,并派学士富才赡作为赞读。伯琮也很争气,尊师重教,勤奋好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快便成长起来。然而,高宗在立太子这件事情上却一拖再拖,这其中有一些内在的隐情,主要是高宗的母亲韦皇后不喜欢伯琮。她一心想要立寄养在后宫的赵琢为太子,而深受赵构重用的秦桧则主张立伯玖为太子,因为伯琮对秦桧充满敌意,坚决主张抗击金国。
后来,伯琮被封为普安郡王,伯玖被封为恩平郡王。二人才能不相上下,赵构虽然内心喜欢伯琮,但外在阻力很大,在立谁为太子的事情上踌躇不决。直到韦太后死后,高宗赵构才决定用“处女”选太子。于是他派人给伯琮、伯玖分别送去初选入宫的美女十人做丫环,过了一阵又把她们召回来,经过检查,发现给伯玖的那十个都已破身,而给伯琮的那十个仍然是处女之身,于是高宗便下令立伯琮为太子。

在封建社会,皇子皇孙地位尊贵,有个三妻四妾本是极为平常的事,贪婪女色、留连宫闱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宋高宗何以竟用这种方法来确定太子人选呢?原因有二:一是北宋以来,理学兴盛,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观念,要求士大夫克己守礼,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动,禁欲主义成为伦理纲常的基本要求,朝廷上也要求皇族大臣清心寡欲、修身养性,从而形成了一种道德评判。所以伯琮的不近女色就成为道德高尚、品质端正的代表,受到高宗的钟爱。二是高宗本来就喜欢伯琮,伯琮对高宗赵构非常有礼,孝敬有加,对高宗的教诲言听计从,时时流露出对高宗知遇的感激之情,而且伯琮对时局形势的分析、外交国策的建议每每让高宗深以为是,还曾帮助他识破了秦桧暗中谋划让自己的儿子做宰相的计划,展现出卓越的才华,所以高宗内心早已决定立他为太子。高宗深知伯琮不是好色之徒,宫闱生活尚称严谨,因而采用了“处女”考验的办法,也幸亏伯琮听从了老师史浩的建议,在美色面前严格自制,经受住了这次“处女”考验,从而登上了太子的宝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