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唐山发生了里氏7.8级强烈地震。一座百万人的大城市,瞬间夷为平地。这场灾难对于到了被开除球籍边缘的中国来说,无疑是在本已千疮百孔的身躯上又猛然剐去一块肉:242419生命轰然消失,超过16万人永留伤残,7000户家庭断门绝后——这些数据是在“伟大领袖”驾崩三年以后,新华社才吞吞吐吐对外披露的。与地震发生时的报道(我摘录附后)对比,形[
阅读全文]
《文化沉思》:儒文化与权势崇拜
巴山野客
大一统儒文化占主导的中国社会生态,从古到今,充斥着浓厚的权势崇拜(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一般世人缺乏对真理、知识本身和独立文化人格精神的崇拜,透着很浓的“经世致用”实用主义心态,真正崇拜的是掌握了这些社会资源的人(政治精英、经济精英、知识精英)所具有的一种社会权势地位,在意的是优越的[
阅读全文]
![](http://i3.cqnews.net/cqtoday/attachement/jpg/site82/20110913/002215b850530fd8c40d46.jpg><br><br>学生列队迎接老师(圈内) 网友图<br><br> 9月11日,重庆天涯等社区几乎同时出现了一则名为《如此谢师简直让人伤不起啊》的帖子,帖中图文并茂地记录了教师节当天,60余名大学生着统一服装,在北碚某餐船上列队迎接老师的事情。教师节要表达对老师的谢意无可厚非,但这样的方式是否适合呢?这样的排场是否太大了?两天来,网友们不断跟帖进行着讨论。<br><br> 准备4个小时 就为一老师<br><br> 9月11日,网友“乱舞苍穹”在大渝社区发帖说,9月10日,他在北碚某餐船上吃午饭时,看到一群年轻人在隔壁包厢里准备东西,“开始以为他们是在举行同学会,因为每个人都穿着海魂衫,看起来像大学生。他们从下午3点开始吹气球,布置舞台,还排练节目,准备得很隆重和热闹……”下午6点左右,这些学生准备完毕,并整齐地在餐船通道上排起队伍,看起像是在迎接某人。接近7点时,一位中年男子来到餐船前,有几个学生立即抱着鲜花跑到男子面前迎接,并喊了声“老师”。<br><br> “几十个人列队就是为了等一位老师。”网友感叹说,尊师重教是美德,但将形式弄得这么隆重,是否过了点?<br><br> 坐满7桌 花费5000余元<br><br> 昨日下午,记者从发帖网友拍摄的图片中看到,这场宴会的地点在江边的一艘大船上。几经周折,记者了解到,图片中的大船位于北碚区正码头(嘉陵江边),餐船的名称是“江舟渔港”。<br><br> 该餐船上的一位值班人员见到了当时的情形,她介绍,9月10日下午2时左右,几十名年轻人一起来到船上,说有重要活动举行,要求订一个大包间。订好房间后,他们便开始搭建舞台、吹气球、排练节目、练歌,直到下午6点左右,他们才布置完毕,纷纷列队站在船外,说要等人。“后来有位男子在大家的欢呼声下来到餐船上,这群年轻人纷纷喊他‘秦老师’。”该值班人员还介绍,听说“秦老师”是学生们的导师,大家进包厢后,边吃饭边表演节目,一直持续到晚上9点才散席。该值班人员表示,她是第一次见到这么隆重的谢师宴,宴会坐满了7桌,打8.8折后,共消费了5000余元。<br><br> 学生自愿 费用AA制<br><br> “我们都很尊敬老师,所以才想到把宴会举办得隆重点,来表达对他的尊敬。”昨日,记者联系上现场一名学生张华(化名)。她告诉记者,她今年26岁,是某高校研二的学生,她只肯透露自己的专业属于设计类,秦老师是她的导师。<br><br> 对于宴会,张华说,随着教师节到来,秦老师的所有学生聚集在一起,准备为老师举办一次不同寻常的谢师宴,感谢他对大家的教育。于是,10日下午1点左右,60余名学生一起从学校出发,步行30分钟后,到达餐船,随后开始布置会场。<br><br> “我们不仅是请老师吃饭,还为他准备了节目,所以提前到达,想将宴会现场装扮得漂亮些。”张华说,大家都很认真,布置好会场后,便商量列队站在门外等待老师,想体现出对老师的隆重欢迎。张华说,此次宴会共消费5000余元,费用是AA制。昨日,记者尝试联系秦老师,但未能成功。<br><br> 网友声音<br><br> 迎接朋友<br><br> 需要这么隆重?<br><br> 网友“荒天”:学生准备一下午来迎接老师,虽说是自愿,但也会让老师有点hold不住吧。<br><br> 网友“飞行员”:学生们攒点生活费不容易,举行这么隆重的谢师宴,还是有些过了。 <br><br> 网友“高房子”:其实学生们明白,自己和老师已经是朋友,但是,迎接一位朋友需要这么隆重吗?<br><br> 网友“诺兰”:这么大的排场,估计老师吃饭都觉得不安心。<br><br> 网友“龙丫”:花费一下午的时间准备宴会?这么费时费力,下次老师还敢让你们请客呀?<br><br> 记者 韩守刚<br><br> 探讨<br><br> 老师:一张贺卡就够了<br><br> 学生表达对老师的谢意本无可厚非,但是将排场弄得如此隆重,是否有些过了呢?记者昨日随机采访了几所高校的老师和学生,他们对此也有不同的见解。<br><br>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副院长杨尚鸿认为,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良师益友、非常纯洁的关系,即使学生请老师吃饭,也应该是一切从简、形式随意,不应该讲究排场,感觉像是上下级的关系。他表示,如果有学生请他吃饭,并列队等待,他一定会对这些学生进行批评,正确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风气。 <br><br> “学生请客吃饭,应该能免则免。”重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李瑞芬说,学生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当他们要请老师吃饭时,老师应尽量推辞,或者主动付款。因为,学生想感谢老师的方式很多,可以发短信问候或者送张贺卡,不必一定要请吃饭,用不着讲究排场来体现对老师的尊重。 <br><br> 学生:别把尊敬变得形式化<br><br> 重庆大学外语学院大二学生何强昨日就此事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学生请老师吃饭,是因为尊敬老师,他也经常请老师吃饭,但从来没有这么隆重过。“并不是没用心”,何强认为,如果每个人都穿一样的衣服,列队等待老师,会将这种尊敬变得过于形式化,反而拉开了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大家都穿便装,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岂不是更轻松自在些?”<br><br> 西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大四学生谭建也看了这则帖子,他表示,能看出学生们很尊敬这位老师,也可以发现这位老师的确是位好老师,但是完全没有必要“煞费苦心”地准备宴会。他认为,作为老师,更希望看到学生的成长和成功,换成他,他会把一张全国竞赛一等奖的奖状送给老师。<br><br>)
新闻来源:重庆商报于September12,201
学生列队迎接老师(圈内)网友图
9月11日,重庆天涯等社区几乎同时出现了一则名为《如此谢师简直让人伤不起啊》的帖子,帖中图文并茂地记录了教师节当天,60余名大学生着统一服装,在北碚某餐船上列队迎接老师的事情。教师节要表达对老师的谢意无可厚非,但这样的方式是否适合呢?这样的排场是否太大了?两天来,网友们不[
阅读全文]
新闻来源:中国新闻网于September12,2011
就为一句不靠谱的话——“只要按时缴纳功德钱,你就能当上国家主席。”这样的话相信绝大部分人都觉得可笑,可是龙陵县新和村退休老教师赵良却10年来不疑有他,每月都按时缴纳钱,直到去世。龙陵县公安局日前侦破了这起诈骗案,原来让赵老师受骗多年的人竟是他曾教过的学生李顺国,他诈骗了自己的小学老师10年,涉案金额多达[
阅读全文]
天马流星拳练功指南
首先申明我并不是星矢的fans。之所以学习天马流星拳,完全是因为这招和其他小强的招牌拳法相比,稍微容易些。我心中真正向往的是紫龙的庐山升龙霸。这招威力巨大,杀伤力强,而且在发招时伴随着青龙的影子,实在是“酷毙了”。可正因为威力大,所以对身体的要求很高,需要强壮的体魄和超人的承受能力。就连紫龙为了能承受这招,也不[
阅读全文]
中国人痛恨汉奸。骂一个中国人为汉奸,是非常恶毒的话。但是中国的汉奸非常多,这是因为有文化根源的。
影响中国人最厉害的就是儒家学说。出人头地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核心目标。为了达到出人头地的目的,儒家给出的方法是修齐治平的道德修养方法和学识还有头脑、身体等方面的天赋。
但是儒教的潜规则是书本里不写,现实当中真正行得通的。那就是武力。你[
阅读全文]
为什么中国盛产汉奸
中国人痛恨汉奸,骂一个中国人汉奸,是非常恶毒的话。但是中国的汉奸非常多,是有着文化根源的。
影响中国人最厉害的就是儒家学说。出人头地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核心目标。为了达到出人头地的目的,儒家给出的方法是修齐治平的道德修养方法和学识还有头脑、身体等方面的天赋。
但是儒教的潜规则是书本里不写,现实当中真正行得通的[
阅读全文]
阿凡达
孔丘及其儒家是一切罪恶源头的铁证
孔儒的“四书五经”早就有人郑重地指出,“六经皆史”。“六经”讲的全都是“官”的历史中的事情,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即说的全都是所谓的“政治”...即孔子及其儒家所有的“经典”,全都是为了宣扬天命的、礼乐的、血统论的等级主义的文告和教条,一方面是极尽天命的、暴力的恫吓,另一方面则是百般地加以花言巧[
阅读全文]
佛教起源于约2500年前的印度地区,当时当地还没有文字的记载方式。因印度河文明毁灭后,落后的雅利安人只有口头相传的作品。再次出现文字约在列国时代之初,流传至今的最古文字是阿育王(约200BC)所刻的铭文。所以,佛教的原始传播方式是靠口传。先是佛陀传讲给他身边跟随的人听。佛陀死后,就靠他的弟子用口传的方式,把从佛陀那听来的再传给别人。
佛经最初[
阅读全文]
在苏联阅兵式上,步兵,炮兵,装甲兵,战略导弹部队依次出场,但在游行最后却走出几个西装革履的人,一个旁边观看的人问:“这几个人是谁?”另一个人回答:“计划经济委员会的。”
(含义就是嘲讽这几个官员的破坏力比核弹还大)
1克里姆林宫,勃列日涅夫拿起通往埃及总统府的电话:“我是勃列日涅夫,我要和萨达特总统的遗孀讲话!”
“遗孀?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