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走出幻觉,走向成熟: 皇帝的新装 (zt)

(2010-07-04 14:16:39) 下一个

  能够为你钱袋负责的人只有你自己。二选一,独立的担负起责任,还是离开? --------金融帝国


  五年前我离开了有形的实体市场,在家中通过虚拟的网络来完成非现场交易。最近因为一些原因,我又回到了阔别五年的现实市场中。这五年来我养成了一种与以前截然不同的交易理念,本以为现在的这个行业也会有很大的改变。但遗憾的是,这个行业与五年前根本没有任何的不同。

  在我看来,这个行业中的每一个人都在说着一些或许幼稚、或许言不由衷的话。并且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来共同演出这场盛大的闹剧。我希望本书能够像那个童话中天真无邪的孩子一样,告诉大家皇帝根本就没有穿衣服!

  在期货市场的交易大厅中,我听到最多的一个句话就是:注意隔夜风险,建议短单操作。所谓期货营业厅中的研发部,就是在做着为了自身利益而向交易者灌输有利于增加成交量的思维方式。他们通常是大学金融系刚毕业的学生,虽然没有任何实盘经验,但熟悉经济学上的理论。自然他们就以一种固有的方式来解释行情,并让初学者们感到他们的博学。基本上来说,他们就是用最快的速度搜集所有基本面的信息,然后告诉你上涨或者下跌是受什么消息的影响。最后再说一些相反的消息,告诉你注意风险,不建议过多的持有隔夜单。当然如果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消息,那就说是受技术性买(卖)盘推动(打压)……偶尔他们也会谈谈支撑位和阻力位。有意思的是,他们的说法和我五年前在股市上听到的股评惊人的相似。那时大盘在一千多点,对于股评而言,就是向上看50个点是阻力;向下看50个点是支撑。无论是在牛市还是在熊市中,似乎他们认为大盘就应该静止不动。除非是大盘运行到顶部或者底部,否则他们是不会意识到趋势的存在。要知道市场总是在发威的时候比最有想象力的预测者更加有想象力!有人说期货的获利方法不外乎是:用小的仓位来赚大的波动;或者是用大的仓位来赚小波动。这话说得一点不错,期货交易者通常会找到风险与仓位的平衡点。似乎期货公司最不乐意于看到交易者用轻仓来应对“巨大”的隔夜风险,自然他们更乐意把交易者引向重仓与短线的深渊。

  在一个能容纳数百人的四星级宾馆的大厅内,我听到几位资深分析师举行的一场大型报告会。我个人感觉,这种以招揽客户为目的的报告会,一定会给潜在客户一些最好的服务。事实上,这时期货公司最大的利益不是什么手续费,而是得到大众的认同和满意。分析师讲到:趋势是你的朋友,逆势交易是最可怕的事情……所以牛市只能做多,熊市只能做空……牛市逢回调买入,只会买贵、不会买错……只有顶部能够做错一次,而之前你能做对N-1 次……完全正确,讲的很到位,这样冠冕堂皇的话,让我都迷惑了几分钟。请注意:“只会买贵,不会买错”是什么意思??!!我的理解是,亏损了不要走,即使跌了也只是贵了而不是错了。天哪,这是和趋势作朋友吗?典型的逆势交易!趋势的朋友应该是:在牛市中持有多单,每逢超过一定幅度的调整时平多出来,等到整理结束后再以更高的价位买入。资深分析师?居然没有搞清楚正确率与赔率的问题吗?典型的“求势不舍价”的草包思路!

  此后我又听到了很多看似冠冕堂皇,实质非常荒唐的说法。这种报告会对交易者更具有杀伤力,他们是用对真理的曲解来误导交易者。最后,我收到了几份打印出来的研发报告。理由、论据都很充分;观点也很明确;保护性止损也被考虑到其中。但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基本上都是理论上可行,而可操作性不大。报告中所有的内容都在试图证明自己比市场聪明,而对市场未来的走势指手画脚。也许分析师只能是一些能够看懂行情与市场为敌,并且最终能够战胜市场的人吧。

  当读者看到这里时,也许会对这个“乌烟瘴气”的行业愤愤不满。但大家可曾想到过深层次的问题吗?这到底是谁的错呢?我个人觉得无论是研发部还是分析师都没有错,错都在交易者自己的身上。想想看,当你去商场购物的时候,哪一个商家不是说自己的商品质量好、价位低?你见过哪个商家告诉你某某产品的质量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你见过哪个商家告诉你什么地方还有比这里售价更低的商店?商家都是求利的,自然所有的宣传都是利己的宣传。人通常就是这样,在社会上聪明,可一进入市场就糊涂起来。研发部和商家并没什么不同,他们既不是你的朋友;也不是你的敌人;确切地说,你们应该算是博弈关系。如果没有商店你去哪里购物?如果没有期货公司你又去哪里下单?消费者绝对不会把自己的利益寄托在商家身上,但交易者却经常把自己的利益寄托在期货公司身上。

  几年前我在朋友的一家手机店做过一个试验。我对消费者讲解的时候,以我全部的专业知识向他们介绍各款手机的优势和弊端,希望他们能够结合自身的需求来进行最优的选择。遗憾的是,消费者并没有被我的真诚而感动,相反他们更乐意于从“油嘴滑舌”的店员手中购物。要知道,没有弊端的完美手机(质量最好、功能最全、款式最新、价格最低)并不存在,但消费者想要的就是那种完美的幻觉,所以那些靠销量为生的店员就必须成为制造幻觉的高手。

  再和大家讲一个故事吧。我曾经听到我的朋友向广告公司抱怨KT板的质量越来越差的时候,说出了这样的几句话:“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消费者相对于质量而言更注重价位。如果消费者更乐意于买入价格高而质量好的产品时,产品的质量就会越来越好。当你向广告公司划价的时候;广告公司也会向厂家划价;最终厂家只好降低成本。”这说明:永远是需求在决定供给。

  分析师的所作所为其实很简单,不过是为了迎合交易者的需求。确切地说,是在迎合人性。也许真正资深的分析师,也曾遇到过我卖手机时的那种矛盾吧。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给交易者想要的东西,而不是交易者需要的东西。交易者喜欢做高难度动作,那么分析师就帮你尝试;交易者喜欢占市场的便宜,那么分析师同样帮助你;交易者希望次次正确,那么分析师只能宣传“一针就灵”。在这个行业中发展有两条路可走:要不就做研发、要不就做实盘。为什么两者就不能兼容呢?答案很简单:交易者是敢于承认自己看不懂行情的人,所以才会出现什么止损点;分析者是必须宣称自己看得懂行情的人,否则他们就失去了在台上滔滔不绝的价值。最可悲的就是想取两者之长的人,结果只能是不伦不类的荒唐。比如,找到10条基本面向好的理由,然后设置一个只有百分之几波动幅度的止损点。

  在我看来,对于多数中小投资者而言,趋势跟踪是一种最好的策略。几乎每一本关于交易的书籍都会或多或少的介绍趋势的重要性。但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很少有书籍能够阐述趋势跟踪的副作用。如果你采用趋势跟踪策略,那么基本上就等于告别了高正确率。任何的交易方法都是有其优势和弊端的。遗憾的是,整个行业中的全部角色都会向你宣传优势,而对弊端进行绝对的回避。如果交易者不能对一种方法的弊端有足够心理准备的话,那么就几乎不可能把这种交易方法坚持下来,自然也就绝对不可能体验到这种交易方法的价值。大量的交易者都是在相信顺势而为能够获利,但却并不清楚会经常出现“买在天花板、卖在地板价”的成本时,而贸然进行趋势跟踪。几次让你无法接受的“荒唐”亏损后,你就会离趋势跟踪思维而去。你付出了成本,但却没有足够的信念等到丰收的那一天。《亚当理论》是对 “顺势而为”阐述最为深刻的一本书,但书中对低正确率的弊端同样丝毫没有提及。

  98年我就对止损策略的好处深信不疑,这要感谢许多交易书籍对我的启发。但遗憾的是,这些书籍只是告诉我止损的好处,而没有让我知晓止损也是可能无法避免的出现连续无效的事实。2000年的牛市运行的非常复杂,其间出现了很多次有惊无险的快速大幅回落。我在每一次大幅回落时都采用了止损策略来保护自己,但市场总是一次次的嘲笑我。身边的人都因不知死的逢低吸纳而一次次的占到便宜,这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三次无效止损后,我终于放弃了止损策略,结果就是那唯一一次没有止损的交易,让我亏损了6位数的资金。这就好像一位医生给病人开具了一付药方后就离病人而去。医生并没有告诉病人此药需要服用多长时间才能见效,也没有告诉病人在见效以前会有什么样的副作用出现。结果病人在服药后,不但丝毫没有见到病情的好转,反而又出现了众多可怕的不良反应。这时病人已经无法再向医生咨询,怀疑与恐惧使得全部治疗最终前功尽弃。君子算战先算败,一味以获胜后的利益来怂恿君主开战的军师绝对不是什么好军师。

  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操盘手”分析软件。他那“B点买入,S点卖出”的指标确实直观有效。从本质上来说他与SAR指标并没有任何不同,也同样属于趋向指标的范畴。我相信如果交易者能够坚持使用这套系统,数年后绝对能够赚取不小的财富。但这套交易系统从宏观上来看,必然也是正确率低于 50%的系统。这套软件在销售中一边夸大了系统的神奇(通过展示最优案例),一边又对低正确率的事实只字不提。那么我相信,使用这套系统的交易者,很可能在经历了几次左右挨打后。将能够大赚一笔的买入信号忽略,或者因忽略卖出信号而惨遭深度套牢。最终的结果就是,系统测试能够获利,但使用的交易者却出现亏损。由此看来,获得能够让你获利的交易技术,要比获得能够让你获利的交易信念简单得多。顺便说一句,股市过去两年的直线上涨并非常态,我所说的低正确率是从更长的时间跨度来看。还有一点挺有意思,对于趋势跟踪来说,买入点应该在阳线的上方,卖出点应该在阴线的下方。但该软件买卖点的标注正好相反,从而使交易者在视觉上产生一种可以赚得更多的错觉。

  其实这些只不过是这个行业中误区的一小部分,更多的误区我会在后面慢慢详细阐述。比如说,交易竞赛比拼收益率等等。这些都只能让交易者离最终的成熟越来越远。这里点到为止的讲出这些,只不过是告诉大家:在这个市场上唯一能够信任、能够依赖的人只有你自己。如果你真的想成为一名交易者,那么就必须担负起为自己的出路和钱袋负责的使命。请相信我,这个行业上的每一种角色都有自身的需求,而绝对不会有人真心的为你着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