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看盘的艺术——对新闻的分析和反应 (ZT)

(2010-06-13 17:35:33) 下一个


看盘就像是坐在50尺中线的座位席上观看超级杯美式足球赛那样,同隔天看报纸报道的人相比,多的是一份临场的感觉。你可以亲眼看见盘势的跃动,感觉到浮在空气之上的电流传动,更可以感受到股市之中的热情与激动。
什么是看盘

  看盘是由投资者们做的事情,他们花大量时间看着从股票交易所自动行情报价机报告的个股交易纪录,并分析吸收与之相关的新闻和消息。随着商业新闻频道的开通,很多人在家里从电视上观看股市行情。其他人通过报价终端或互联网来观看,但还是有一部分“交易所看护人”在他们的经纪人当地的办公室里盯着电子报价屏。下面列出的是纽约证券交易所自动报价条显示的一笔数量为700股,以98.02美元成交的IBM的交易;同时被列出的还有能用电气、美林以及惠普的交易。

  大多数的股票经纪人也就只能窥一窥行情而已,而只有少数人会专注于其上,或者说他们的确有看盘的技术。大部分专业机构交易员以及一些职业基金经理人也会研究行情变化。杰克·德雷夫斯就是这样一位狂热的看盘手。他在公司的每个办公室,甚至会计室里都设置了行情报价屏。他不想因为恰巧离开他的办公桌而错过任何重要的交易。哈顿公司的杰西·利弗莫尔(Jesse Livermore)和杰拉德·罗布也经常看盘。当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楼面内的专业经纪商在各个交易区,不论是在主厅,蓝厅还是车库都有行情报价屏。

  随着时间的流逝,优秀的看盘手能培养起一种对市场的感觉,能够告诉你股票走势是正常的还是不正常的。然而实际上做得不错的看盘手很少。因此你用不着知道所有人的意见,也不用理会他们对自己所看好的股票胡吹滥棒。“能用汽车要涨了”他们会自信满满地大喊,只不过因为他们看到了已经发生的通用汽车大额的交易量。股市中的看盘好手就好比能够参加超级杯比赛的橄榄球选手那样,都是稀有动物。

看盘是情绪化的

  看盘有可能非常的情绪化。有时候,一支股票保持上窜到包括你在内的每个人都确信它能够“直穿到顶”的那一点。这种时候最需要原则了,因为这支股票很可能快见顶了。当一支股票的优点明显到每个人都觉得好的时候,基本上你也应该确信,每个想买入它的人都已经买到了。请记住,在股市中占大多数的意见很少有对的。

从行情分享领先股和落后股

  优秀的看盘手在将领先股从市场中的落后股中分享出来方面做得更好。比如,市场在跌了好几个星期后最终反转并开始反弹。此时,只有最好的看盘手能够发现牛市行情下的真正领先股。机敏的看盘手会集中看那些首先向上移动的股票。他们同时还跟踪交易的次数和交易规模以发现哪支股票已经进行了最大建仓。他们能够从价格的变化中辨别出最早启动的股票。由于很多股票倾向于与行业类一同移动,老练的看盘手通常还会关注同一组类其他重要股票中的至少一支,以寻求确认的力量。比如,如果惠普显现出反常的力道,你应该看看是不是康柏、戴尔或IBM也同样显示了强劲的价格和成交量行为。

  那些在反弹中反应迟钝、或者成交量寥寥无几的股票则属于落后股。

  在多头市场的短期调整中,看盘手应该注意那些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能够成功抵御别的股票抵御不了的卖出热潮的股票。

  盘面分析家也会寻找那些原本默默无闻却突然在成交量方面暴涨的股票。也就是说,他们总是对异常活动特别警醒。优秀看盘手关注成交量比关注价格要多。连续几波两万股一笔的交易远比一大堆每次200到300股的交易要重要得多。

不平凡的买家

  一笔20000股,交易价格从前次交易上升0.3美元后达到50美元每股的交易意味着它涉及的金额达到一百万美元。这意味着有买家愿意出每股多出30美分的价格买这些股票。由交易的规模,你可以相当肯定的认定,这决不可能是被街坊邻居诸如王大妈李大婶之类的普通股民买走的,而很可能是被某一消息灵通的专业投资者看上了。

  如果你还认为单靠看盘就能找到简单的致富之术的话,那我再次向你保证,这套方法不管用。经验丰富的专业投资者都知道,投资人是很容易被上敲的大单子吸引的,因此千万别太过迷恋于完全可能是陷阱的盘面。

  盘面分析的实质问题在于,它反应了所有的交易,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不是每个你从盘面上看到的行动都是好的而且值得买的。那些经营大单子的专业投资者经常会买到大量平庸甚至劣质的股票,还有可能在错误的时机买入正确的股票。这时候看盘变成了从一大堆没用的东西里面筛选出宝石的事情了。另外,那些程序交易者的市场操作也会造成价格扭曲。

大单交易代表着机构交易

  在机构投资者主宰市场的时代,每天都可以看到大单横飞。这些每笔10000股到50000股甚至更多的大单是由大宗股票行(试图为大宗交易寻找到买方和卖方的机构经纪公司)来撮合的。Morgan Stanley Dean Witter,高胜(Goldman Sachs)以及其他高度资本化的公司经营大宗交易业务。大宗股票经纪公司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而且有时为了吸引更大的承销业务,债券业务或其他经纪业务,他们可能不惜以大单买卖亏本做引子。

  有时这些商行会同时代理大单撮合的双方,同时充当买方和卖方的经纪人。在这种情况下的某些时候,若能知道交易所内的专业经纪人是否为自己公司的交易账户买入股票,那将会很有价值的。如果真是这样,通常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是对市场有信心的一种体现。

  那些对一支从前一次交易下跌的股票吸筹(为他们自己的交易账户买入)的大宗股票经纪行会尽可能快地在随后的几个交易日中抛出他们持有的股票。如果大单交易价格较前一次交易保持不变,或者只有1/8点的上下浮动,对一般投资者来说这很具有迷惑性和误导性的,而对于新手来说则是骗人的诱饵。做市商和机构经纪人有时候会利用这些大单交易将其他投资者吸引到自己的股票上来,以便一旦获利便可清仓结利。通过以1/8点价差交易的大单对冲,“作出”的随意的颧精细的行情图都使大宗交易的分析变得更复杂。

掌握股票叫价代码

  一个好的看盘手应该掌握大多数主要股票的叫代代码。所有的股票都有一个叫价代码,比如通用汽车是GM,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是T,艾克森美孚是XOM。

  代码很容易掌握,不过由于每年都有那么多新股票,你得总是忙着跟上所有这些新名字。很多这种新登记上市股票,特别是在纳斯达克交易的,能变成市场周期中激动人心的领涨股。

分析上敲和下压

  一个有用的判断整体走势的工具是分析一支股票的上敲和下压。投资人可以将一段时间内盘中从前次交易报升1/4点或更多的大单交易同下压1/4点或更多的总交易进行比较。现在股票是以十进制进行的,这使得对评估的解释起来更困难一些,但是概念还是有效的。

  当一支股票以买入价交易时,个体投资者(散户)通常可以静待盘面上出现头一两笔大单交易。如果技术过硬,小散户的优势在于,他们可以一直等到价格变化的幕后力量强劲到股票开始突破底部形态的时候才买入。相比之下,机构买家由于模样上的劣势,通常被迫提前进行买入。

  对于大卖单,投资者则应该小心,并不是每一笔大卖单都意味着不好。如果一笔大的挂单能够被吸收,通常一支股票倒有可能上升。那些吃下大报跌单的专业经纪人通常会尽量在随后的报升中清空他们的头寸。

股票是在底部还是已经启动?

  当你眼睛盯着盘面的时候,有一个保持镇定的简单方法。当你看到引起你注意的盘面活动的时候,经常参考线图,看看这支股票是在建底还是已经远远过了买入和反转点。如果已经延伸就不要理它了。追涨股票就像犯罪一样得不偿失。

  如果股票在底部,那就该应用CAN SLIM方法。日前盈利是否到了一个可观的水平?近3年盈利记录是好还是坏?你是否已经验证了其他CAN SLIM标准。

  半数以上盘面上看起来不错的股票不能通过CAN SLIM检验从而证明是不完善的平庸投资。不过,确认盘面走势的做法迟早会给你指点一个满足所有可能的飙股标准的黄金机会。

每周浏览股价图并列出买点

  另外一个有效利用盘面的方法是首先每周回顾一本详尽的线图册,并将符合你的技术和基本面标准的股票做一个列表。然后慢慢摸索你考虑买进的反转点。同时还要注意在你考虑之列的每支股票的平均日成交量,这样你能够容易地查看到任何值得注意的成交量增加。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每天你看盘的时候都要带着这份购买清单。不定哪个时候,你的清单上的一两支股票就会突出盘面,向你的买点靠近。当股票以你的买入价格成交,而且你预计日交易量会起码高于平均的50%以上的时候,也就是你准备买入的时候了。而且在买入点的需要越多越好。

看盘的其他奥妙

  还有其他一些看盘手应该认识的小技巧和市场习惯。比如,有些股票半天才交易一次,有些则全天都不发生交易。还有的时候,股票会以很快的方式回升,制造出一种空头回补的氛围。明眼人还能看到一支股票在报价盘面中反复交易的现象。这在很多成交量成交而价格几乎不变化的时候会有发生。

  在市场的步调变得很慢时的盘面被称为“冷场”或“呆滞”。部分交易员的信条是:“不要在行情清淡时卖出。”在某些时候,交易活动实在是太频繁了,为了节省时间,冗余数字通常被从报价盘中略去,只剩下价格和成交量。以前,机械报价器或老式纸带报价器移动的声音会提醒看盘手注意整个市场步调的加快或放慢。现在我们使用的电子报价屏运作起来半点声响也没有。

  在训练有素的看盘手眼中,还有一些市场会反应出缓慢平衡的巧妙吸筹活动。比如,有时在放长假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那些努力不缀的人会悄无声息地买入,而其他的不太勤奋的人心早就飞了,因而也就错过了发生的事情。

  看盘手知道在纽约,中午用餐时间附近的交易会比较清淡。他们也知道市场会在一天的最后一小时内才显现出其本来面目,也许是由跌转涨,强势收盘,或者突然转弱,搞得连早些时候形成的收益都保不住。

传言莫听

  我从不根据提示、传闻或所谓内部消息买进股票。这种做法很不可靠,但还是有争先想要得到的诸如此类的传闻或内部消息。再次提醒,市场上大多数人相信的或做的事情是没有用的。无比小心,不要掉入这种典型的市场陷阱中。

  有些咨询机构或商业报纸的专栏大部分被小道消息、传闻提示以及个人主观意见和内部消息之类的东西充斥着。在我看来,这些机构或专栏既不专业也不老练。股市中有比这远要可靠而安全的收集信息的办法。

  伯纳德·巴鲁克强调了将事实真相同传闻、“内部情报”以及一厢情愿的观点分开的重要性。他的原则之一是,谨防那些提供此类消息的人,不论理发师、美容师、侍者或是任何其它人。

热市中的看盘风险

  所有股票交易应该在交易所中实际交易发生后的数分钟内从报价屏上显示出来,但是,有时候交易量实在太大,以至于即使是高速报价器也无法跟上交易活动的进展、导致报盘滞后。这个时候的买卖可能面临额外风险,因为一旦你要输入你的交易指令,你会发现“滞后报盘”使判断现场的实际价格变得更难。

注意年底盘势诡变

  在期权到期日,某些期权对应股票价格会发生一定扭曲。而每年的12月,有时直到1月甚至2月初,股市也会发生明显的年底扭曲。

  年末是买入股票最变化多端的时候,因为有大量交易是出于税收考虑而进行的。这个时候很多低级别烂股会突然显得强劲起来,而原本市场的领先股反而碌碌无为或开始进入调整。一段时间过后,这种反常的情况开始消失,真正的领先股重新现身。

  大盘的清洗调整偶尔也会在新年过后开始,这大大增加了炒股的难度。行情一天涨,一天跌,然后又是一个大涨,让人觉得这是伪造骗人的把戏。因此,1月份我宁愿出去度长假。中小盘股价格攀升造成的1月效应能造成一个误导性的假指标。不过,它顶多只在一段时期内有用。此时坚持自己的原则非常重要,不要被很多这种不可靠的指标影响了。

重大新闻解读

  当国内外的重要新闻对股市造成冲击的时候,优秀的看盘手会更多地分析他们对市场的具体影响,而不太关心一件新闻属利好还是利空。比如,如果一则新闻看起来很糟,可市场并未受到影响,你肯定会觉得更有信心。因为盘面告诉你实际市场也许比大多数人所预期的要更强。另一方面,如果非常利好的消息到达市场时反应却寥寥,看盘手应该知道的是市场基础也许比原先所认为的要弱。

  对利好或利空新闻,市场有时会反应过度,有时甚至逆向而为。1983年11月9日,有人在周三的《华尔街日报》上刊登了全版广告,预测说美国将面临无法控制的通货膨胀,并再次陷入1929年式的大萧条。这则广告出现在一波市场中期调整的中间,而其过于显眼刺耳的内容反而立即激起了市场的反弹,并持续了好几天。

  另外,要注意有两种现象是截然不同的。一种情况是市场因为显而易见的超级利空消息而下跌;另一种情况则是市场在根本就没有利空消息的时候下跌的好不凄惨。

  经验丰富的看盘手会做长期记录。他们保持了关于过去所有重大新闻事件以及市场的反应的记录。这些事件包括艾森豪威尔心脏病突发,古巴导弹危机、肯尼迪总统遇刺、越战爆发、阿拉伯石油禁运以及对诸如工资和价值的控制一类政府行为的预期等。

新闻与旧闻

  不论是利好还是利空消息,只要被炒过几次,都会变成旧闻。旧闻对股市产生的影响往往同它刚刚开始的时候截然相反。

  当然,这同那些集权国家的宣传和消息封锁发生作用的原理完全相反。在那里,3人成虎,谎话被重复的次数越多,它看起来就越像是真理。而这里,如果消息被广泛知道或预期到,它的作用在有经验的投资者面前就会大打折扣,大大削弱其真正公布时的影响。

  对股市新手,新闻可能是模棱两可、令人困惑的。例如,一家公司可能公布坏的季度盈利报告,可是其股价反而在新闻被公布的时候上扬。这种事情发生,常常是因为新闻事先已经被知悉,而一部分专业投资者可能在坏消息公布的时候决定买入或补仓。“在坏消息时买入”被某些聪明的机构投资者奉为名言。而其他人则认为他们可以在这个时候跟进,以为原先在不好的时机买入的大量头寸提供支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