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坐落在美国山区小城的孔子学院

(2010-05-24 03:48:13) 下一个
“对于那些土生土长的美国孩子们甚至一般的美国老百姓来说,孔子学院的出现意味着一个从天而降的学习中文,了解中华文化和知晓中国的机会。他们所能吸取学习的,是从我们那些默默无闻的来自中国的中文老师身上感受的一切。这些活跃在基层美国学校的中文老师才是美国孩子们心中的孔子,是中华文化的代表。“


“2004年孔子学院诞生,始于一个美好的愿望: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这不单是一个文化机构的初衷,而是一个崛起大国的渴望。很多孔子学院的挂牌,都有国家级领导人的身影。在这一背景下,截至2009年底,国家汉办已在世界上88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





朱静老师在美国基层的山区小学教授中文



2010年的农历二月二,我们应邀到附近的阿尔弗雷德大学观看中国杂技表演。这是自我们的中文教育及“中文角”与驻阿尔弗雷德大学的来自祖国的孔子学院结盟之后的第二次大的联谊活动。在刚刚过去不久的农历春节,孔子学院促成了我们本地最震撼的首次春节演出活动。来自国内的专业艺术家们的精湛表演在这座小城的历史上留下夺目的一页。孔子学院在我们小城举办的中文书展和直接与本地教育机构和学校的交流已经极大地促进了本地的汉语教育。



美国当地很多中文教育工作者在异国汉语教学的探索中找到了来自祖国孔子学院的强有力的支持。毫无疑问,孔子学院的出现及时满足了美国人民了解中国,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的热情。这种学习的渴望在我们公司的“中文角”的发展得到验证。在短短的几年我们的学生和学汉语的同事们越来越多,达到每年600多人次。随这越来愈多的中美间的商务旅行,人们渴望有朝一日能够用汉语同中国人交流,企盼也能写上一手龙飞凤舞的中国书法。对绝大多数美国人,热别是美国那些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们来说,中国文化和汉语还是犹如天方夜谭那么神秘。我们的文字在他们看来是一种神奇的图腾.神奇而难以理解可望而不可即。



今晚的演出由一个享誉北美的华人杂技艺术团精彩奉献。在阿尔弗雷德大学所在的山清水秀的小镇上。人们脚步匆匆,跨过那有点新英格兰风味的美国小城的条条街道,不约而同地走向大学的艺术中心。先前数次孔子学院弘扬中华文化的演出活动已经在这座大学城和附近地区刮起了一股中华文化的劲风!阿尔弗雷德大学坐落在一小时车程外的一个小镇上。峰峦叠翠的山谷镶嵌着宝石般的大学的校舍,沿山而建的教学楼和宿舍就像一幅艺术地毯随这山势铺开。最令人惊叹的不是山涧奇景,而是该大学最著名的陶瓷专业。这里是美国的景德镇。中国的孔子学院的到来真正为这个小镇的百姓带来了龙的传人和龙的文化。



当晚中国风格的杂技团的青春迸发的俊男少女们以极其狂野的高超技艺征服了全场的观众。这些纯朴正直的本地居民和大学生们被中国年轻的艺术家们震撼,欢呼,跳跃,赞叹,鼓掌,人们站在剧场,在演出后久久不愿离去。在驾车返回的归途,我沉思在对这场演出的回味。我喜欢那高难的杂技表演。但真正在我心中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精彩的杂技,而是那一个又一个纯真的本地儿童们对演出现场来自武汉的年轻汉语女教师的尊敬与爱慕!从一双双大大的湛蓝,棕褐,幽黑和淡黄色的瞳孔中我看到了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爱和尊敬。他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同他们的中文老师朱静用汉语打招呼,互致问候。在孩子们的心目中,老师就是代表中国文化的英雄。这就是享誉当地百姓的孔子学院的朱老师和张老师,还有黄院长和刘院长夫妇。


2004年孔子学院诞生,始于一个美好的愿望: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这不单是一个文化机构的初衷,而是一个崛起大国的渴望。很多孔子学院的开幕仪式,都有国家级领导人的身影。在这一背景下,截至2009年底,国家汉办已在世界上88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丛网上检索孔子学院,你常常会被孔子学院那么多的气势磅礴与豪华的高大中华民族的建筑所震撼。但我身边所见的孔子学院竟是那么的简陋和朴实,与北京和世界主要大都市的孔子学院形成如此鲜明的对比。



阿尔弗雷德的孔子学院坐落在一所教学楼的下层。几间普普通通的办公室。从大学校区的外观你丝毫感觉不到在这所4层楼的底层竟然卧虎藏龙。想象不到这几间小小的办公室竟能在方圆几百甚至几千英里掀起中华文化的强劲风潮。这朴素的学院办公室唯一能让人联想起孔子学院的宏大气势的就是门口孔子的雕像和办公室内来自国家汉办的一架架的中文书籍和教学音响材料。办公室内来自遥远中国的学者们和本地炎黄学者们的亲情令我们感动。他们在远离祖国的大洋彼岸的山区,艰苦创业,卧薪尝胆,探索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的传奇故事催人泪下,感人肺腑。这所眼见为实的孔子学院,就像一条盘旋在群山中的巨龙,将我的的思绪带到了两千多年前大洋彼岸的中国得春秋时代。回想当年孔圣人偕72弟子走遍中原齐鲁大地弘扬有教无类,不禁联想当代阿尔弗雷的孔子学院在美国山区艰辛办学的故事不正是当年孔夫子孔圣人所走过的路吗?

 

来自九省通衢大武汉的年轻的朱静老师在这所孔子学院已经工作一年多了。和她的来自中国的同事们一起在这个位于美国东北部的山峦起伏的地区经历了种种挑战和酸甜苦辣。语言文化的不同,生活环境的差异,美国当地学校系统的特殊性使她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未在国内开过车的朱静和她的同事张老师,来美国后才学会了驾驶和美国的交通道路法规。开始工作后,她们每天要开上两三个小时的车程,到这个山区的基层小学去教授中文。很难想象得到这位国内的优秀的大学老师是怎样开始她美国中文教学的艰辛之路的。我们这些教过老美中文的人对那种艰难有深刻的体会。四声发音和汉语拼音已经够令老美头痛了。那神秘莫测的中文字体的读写,对美国人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更不要说是教授给小学的美国儿童们。


如同在美东山区的大风雪中开车那样,凭借坚定的意志,经过一年多地摸索,学习,实践和与学校孩子们的直接交流。严寒中的坚冰被这种对事业的热爱所融化。艰辛的探索和实践使奇迹发生了。美国学校的孩子们经过朱老师和张老师的培训,竟能像中国孩子那样开始听说读写中文了!听着那纯正略带英文口音的美国孩子的普通话汉语,看着那金发碧眼的学生们熟练地书写着一个个汉字,在美国多年的我除了心中的震撼和对我们现代美国版的山村女教师的崇敬之外,所能想到的就是怎样将这感人的故事讲给孔子先生听听。这是隐藏在孔子学院总部气势宏伟的建筑之后的感人故事。分布在全球各个天涯海角的孔子学院的志愿者们用他们年轻的生命在抒写现代版的孔子办学的传奇!有什么办法能够把两千多年后的传奇故事告诉给孔夫子哪?我想孔子若真的得知了美国阿尔福蕾德孔子学院的故事,一定会欣慰地眯起眼睛仰天大笑,然后再问我乘马车到阿尔弗雷的要走上几年?


对于那些土生土长的美国孩子们甚至一般的美国老百姓来说,孔子学院的出现意味着一个从天而降的学习中文,了解中华文化和知晓中国的机会。他们所能吸取学习的,是从我们那些默默无闻的来自中国的中文老师身上感受的一切。这些活跃在基层美国学校的中文老师才是美国孩子们心中的孔子,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对于美国的孩子们和普通民众,孔圣人就像是西方文化中的耶稣。而具体的中华文化的点滴就只能从中文老师的一言一行和音容笑貌中获取。像朱静老师那样具有中文英文教学经验,熟悉美国的教育体制,通晓美国基层学校的文化传统并能够直接和美国的学生们沟通的教育工作经验,将是中国在21世纪走向世界所不可或缺的宝贵人才。


像所有的人一样,辉煌的业绩背后是普普通通人的生活。酸甜苦辣,冷暖悲欢,情感人间,油盐酱醋。异国他乡的生活对孔子学院的教育工作者无疑是严峻的考验。除了投身每天所热爱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外,还要做中华文化的促进交流工作。朱静和她的同事们也面临常人所面临的挑战。在异国他乡思念父母亲朋,渴望人间关爱和亲情。真心希望国家汉办和孔子学院的领导者们能够对远在天涯的中文教育工作者给与更多的支持的关注。我们当地华人和我们的社区在与孔子学院的合作中也将对远离家乡的朱静和她的孔子学院的同仁们给与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衷心希望他们在美国生活得更好而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天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9)
评论
tudou! 回复 悄悄话 回复zWiserman的评论:
而 "有现任和退休的政府官员与他们交朋友" 是不应该成立的!

太孤陋寡闻了.我和这些大学生一起去的!这里我们搞美,中之间的活动,都要请美国政府官员.
一眼看 回复 悄悄话 美国媒体认为孔子学院实际上是中国文化渗透的步骤之一.语言文化教学是不应该由中国政府出资,出教材,出人...赞助的.现在已经发现有些所谓志愿者实际上是国安部的在编人员,也就是特务.
tudou! 回复 悄悄话 向孔子学院的老师致敬!
老师们对美国小朋友的这种起萌教育,会对今后几十年的中美关系产生影响.我曾经有一位同事,他是邓小平去美国访问时少年仪仗队的成员,一直有美好记忆.
美国政府官员和民间人士,也在做这方面的工作.目前,国内名牌大学的大学生,有许多交换学生机会来美国,有现任和退休的政府官员与他们交朋友.
anahiyiyi 回复 悄悄话 有没有美国人认为是孔子思想的传教是对他们的文化和宗教的侵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