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老应

用调侃去书写思考,以故事来叙述理论。
个人资料
正文

旅日谈吃

(2011-12-09 23:01:29) 下一个

07年3月底到4月,我们去日本正是樱花盛开的时节。全日本从关东到关西一片嫣红粉白。再没有一个国家的人对一种花有像日本人一样的痴迷,到处可以看到小群的人们在公园集结流连,身着正装礼服带着宗教般的虔诚,欣赏那凝固的凄艳和落英的缤纷。

我的大舅子在东京当教授,关东自然是他开车带我们玩,关西我们则买了一周的JR Pass乘火车自助游。关东主要的节目是开车往北边城外走,遇庙参神、进寺拜佛。庙是神社,肃穆压抑,供的是日本先人的英灵。有点像小时在乡间见过的地方神怪庙宇和大户祠堂的综合。佛寺则与国内的没什么两样,没有版权问题也就无所谓山寨了。

初出城时,路上车子多得像甲虫,停停走走,几段路一个站,过了无数个“有料”的收费路口。待到远时才畅快起来,却见丘陵起伏,棕黄之中夹点绿意,山都不甚高,树也只是杂木林,没有电影里北海道那种味道。路过一个叫“鬼怒川”的小镇,心中偶有所感,似是那里见过,想想却是不可能,不觉已经错过了。旁晚到了一个疑似乡村的小镇洗温泉。所谓“洗温泉”其实是过一天典型的日式生活。不知道为什么要跑得那么远,也许非如此不足以远离尘嚣。

既然是花了大价钱来洗澡的,我们一到就换上日式浴衣泡澡去。水也一般,池子类似福州温泉大池,石板砌就,大家裸呈相见,只是没那么多人。也有室外的,可以看见旁楼阳台,躺在自然石坡上温水从身上流过,静静的独自一人仰望天空,可以想些人生意义的什么大问题。我们大俗人,傍晚、早上、走前泡了三次才觉得赚回票价。

晚餐是重头戏。待我们洗澡回来,桌上已经摆满了菜式,火锅宴。一和服妇人跪在门前等着。脸上粉涂得极厚,像粉刷过的墙,漂亮或半老徐娘都不沾边。我疑惑问:“怎么就没有顺眼的?” 回答说:“你不是要见正宗的日式伺候,这年头年轻的都不会了。” 说着,那妇人就要上前烹菜。内行人一看,这二十年经验的侍女想忽悠老外了。用日语呵斥一番。重来。侍女躬身退出,跪于门外,细敲两声,拉门,敛眉,含笑,施礼,膝行向前,挽袖烹菜,一招一式,手抬高度,臂弯角度皆有规矩。

这“洗温泉”吃的是仪式,菜就一般啦。桌子上碗碟摆的满满的,连一撮葱花,几勺沾料都用碗盛着,真正下到肚子里的并不多。

日本没什么名川大山,吹上天的富士山,远观一眼也就足矣。怀古的,到大阪城的天守阁了解丰臣秀吉的档次,逛奈良凭吊鉴真东渡的影响,去神户想像一下黑船开国情景,十中也有七八了。川端康成的《伊豆的歌女》让我们去了一趟伊豆半岛。匆匆路过,那山和旅店都是没影子的事了,只是从火车观赏旁边的美景,伊东港湾环抱着点点渔帆在夕照之下清新纯净的如同那个歌女一般。

风景古迹都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称道的地方,这次去日本就定位为民俗游,看老百姓吃什么有特色的饮食。怀石料理、神户牛肉,也就那么回事,不算日本饮食特色。生鱼片、寿司、甜不拉和这里餐馆没什么两样。我们在奈良走错了路,闯到一个乡间小饭馆,看到四五个穿着粗布衣服的老人围着桌下可以烧炭的热地方,颇有些古风,吃的是像糍粑一类的糯米团。到了京都和各处游客的点心店看到的传统零食也就是各种不同的糯米团。据说日本人对大米感情深厚,对不同的产地的大米能够吃出不同的味道来。老百姓日常吃的,也就是米饭和拉面。米饭没说头,下饭的有鱼干、腌菜和纳豆。那纳豆可是日本一名吃,比中国腐乳还家常。那是用黄豆煮熟发酵而成,豆子之间发粘能拔出丝来,吃的时候用筷子搅得均匀粘稠。我们在车站餐厅,看到一中年男子,身着西装,神色专注,面带柔情,如伺候情人般的细心,用筷子足足搅了五分钟,才叹一口气,心满意足地享用。

拉面是最普及的快餐了。面条有荞麦和乌东两种,汤有酱油和味噌两类,上品是用骨头熬的,下品就是酱油或味噌冲开水了。面上盖上些菜蔬和大片的肉,然后冠以各色美名,拍上照片贴在门口,五光十色令人垂涎欲滴。吃了时候才知道,原来日本人刀工极好,又照顾到你的健康,肉是切的极薄,入口还没感到油水便已经没了。我们在东京银座五十年老店吃过,山小屋的九州牛骨汤面吃过,京都火车站快餐店吃过,乡间小店里吃过,车站食堂似地站席上吃过,算是普查研究了解了一下民俗。吃了十天下来,觉得像进了寺里修行一样,面有菜色,肚子里是饱的,但又总觉得欠了点什么。回家后赶紧买了个大蹄膀吃了才缓过来。

灌了近十天的清汤寡水,离日前我们定了“河豚宴”,日本有专门的河豚料理,可以减少风险又能解馋,要打电话预约。刺生,凉拌,煎煮,火锅,灸骨泡酒,全是河豚制作,三人一席下来约两百美元,还是值得这个价。味道怎么样?像无鳞的鱼,肉更细腻些,没想象的那样好。不是说:拼死吃河豚吗?好吃的人,至少还是要吃一回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玄米 回复 悄悄话 神户牛,河豚宴,你这算是豪华游了,真正的民俗饭,你得到山里的旅馆才能吃着,那才叫个难吃呢。
清汤寡水的饭菜,你得在日本修行十年才能欣赏得了,那时候保你看到猪蹄膀就饱了。
据说日本人的味蕾比别的民族多一个,所以味觉敏感,不能吃太重口味的东西。哈哈,信不信由你。
很欣赏的眼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