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07)
2013 (179)
2014 (312)
2015 (483)
2016 (242)
2017 (225)
2019 (110)
2020 (257)
2021 (215)
2022 (337)
2023 (175)
2024 (161)
文革期间是指哪年? 1966 到 1976吗? 这时期许多小知识分子,中知识分子的房子都变大了。-f2022f-♂(0 bytes) (2 reads) 05/09/2025 22:18:54
我的一个邻居兼同学,父亲是江南造船厂的一个小职员,该厂的旧支援,即国军时代甚至伪军时代就在厂里当过工作过,收入还不错,每月有八十几块人民币,虽然参加过一贯道,不过文化革命中没挨过整,老妈没工作过,因为六个子女,老大和我大姐同学,老二先与我二姐同学,后留级和我个同学, 老四和我先同班,后读一年留一级,最后晚我三年小学毕业, 亏得春雷一声震天响,上了中学没有留级了,否则还得读几年难说, 老刘和我弟弟同学。
一家住一里一外套间,大约二十五六平方,八口人人均三平方多一点, 很挤,在上海是常态。
老大老二初中毕业实在考不取任何学校,包括高中中专技校乃至半工半读学校,正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到上海来动员年轻支援新疆, 老大老二双双带戴着大红花去了。
一下子家里成立六口人, 人均成了四平方。
毛主席大手一挥,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很有必要,碰巧这家人中的三个碰上了一片红,老三是个女孩, 深度近视眼,不下乡学校街道都没催促, 老四老五呢,家里想得开, 大家都取,阿拉不好不去,去黑龙江农场吧, 好歹一个月还能拿三十几块,养活自己没有问题。
于是这家人当六兄弟姊妹中, 两个新疆两个黑龙江,不过都不是插队,经济上都不需要父母补贴,这下家里经济情况大为改进,老头子那八十几只老洋,只需养四个人啦!
更有甚者,八个人的住房便成了四个人的住房, 人均面积立马double一下乘以二,从1969年起,变成人均六平方出头了, 到了1970年前后,三姑娘被分配到街道大集体单位上班去了,经济情况进一步盖上了。
到了1972年, 阿六头毕业了,按照上海那几年的中学分配规定, 上海的四档是: 外工(外地工矿),上工(上海工矿),外农(外地农村包括农场兵团和插队),上农(上海郊区农场货插队)。
伊拉屋里倒好,四个外农,一个上工, 阿六头石骨挺硬的上工档子,分到上海材料所食堂。
因为阿六头和阿拉阿弟从小同学, 好些同学开阿六头玩笑,阿六头, 喊衲娘再养两个小人,还可以分上海工矿!
这就是人均住房增加的原因。
又一次春雷响在了十月里,政治情势的变更,毛主席的最高指示不高了,知识青年钻尖打洞想方设法回城回家啦!(估计有人气得恨不得活了回来?)
阿大没回上海, 阿倪头拖家带口五个人回到了爷娘屋了,阿三嫁出去了, 阿五从黑龙江回上海,还好寻的男朋友家里有个阁楼,阿四头回来后一直为房子就是找不到女朋友,因为阿六头一直在上海呀,有房子也得让他先用。
这一来, 资本主义真的复辟了,形势大好的1976年10月前的人均六平方,又回到了比1962年牛鬼蛇神纷纷出笼时代还要小了, 如今这一套25或26平方的房子, 住了阿爷阿娘,老二一家五口,阿四头光棍一条,阿六头夫妻二人,两只手正好数得过来,人均刚过2.5,而那时上海的困难住房标准是人均2.5。
不知道后来咋样了, 只晓得这栋房子现在还在,只是重新改建国, 南北面都扩出来一些, 三层变成了五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