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挥一挥手

居美国华盛顿, 就职政府部门, 花甲年岁,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个人资料
华府采菊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再说说五十年代大型厂矿的一些特性

(2021-11-20 12:38:32) 下一个

若是建在当时比较偏远的地方, 一定会成一个独立的小社会, 又视其大小, 这社会也可大可小, 举钢铁企业为例, 鞍钢因其初始期间的缘故,整个鞍山市就是围绕着这个企业转圈圈的。

而当时的三大钢铁公司的另外两个, 情况就很有不同了,包钢的包头, 是个内蒙的”大城市“, 就此而已, 所以城市就得依靠企业来支撑,但又由于企业太大,搞得和地方相互交叉,分不大清楚了。

武钢又是另一种行情, 武汉本身城市太大, 比武钢要大得多,而且武钢所在的青山, 又不是离三镇太远,于是, 别的钢铁企业很容易形成的”东北话社区“, 武钢就基本没有, 加之建厂初期, 还是有大批湖北本地人加入进来, 所以, 您到青山红钢城区逛一圈,听到的绝对是武汉市骂“个把门的”远多于国骂“他-妈-的”更多过东北“妈-那个疤子”。

但, 有些倒大不小的钢铁企业,又孤零零地位于贫下中农的包围之中,万把员工,比如在下以前呆过的舞钢,该企业来前, 这块地盘最大的地方企业也许就是街上那个供销社!

四帮人马作为创建元老, 来自酒钢的392厂, 齐齐哈尔钢厂, 包钢和武钢, 392和齐钢其实是一家人, 因为最先规划的大型轧机是放在齐齐哈尔的, 不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而是第一次变化几乎是第一次计划同时进行的, 所以392的元老就是齐钢的人,包钢来的很多原先就是鞍钢调去的, 武钢来的人情况有点不同, 除了五十年代从鞍山去的人, 还有不少原武钢的“老单身”,大多是河南人, 五十年代招工去了武汉, 按照中原的习俗, 在老家娶个农村老婆,二十年牛郎织女的生活, 等到有个调回离家近点儿的地方, 赶紧来了。

结果, 语言没有混合,还是东北话,到底河南本地调来的那些人员, 他们的子女几下子都学会了一口东北话。至于外来员工学会河南话的不多, 下一代里, 赶上了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过的,一个二个的河南话说得”老中“了!

一个题外的事, 七十年初期, 全国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酒泉齐齐哈尔包头武汉调来的哥儿们,嘴里淡得出鸟来,而河南那几年不知何故,资本主义有点泛滥, 自由市场相当繁荣,原来的这个小镇,鸡蛋只卖四五分一个, 十月里的当年小公鸡, 斤把左右, 八毛钱你拿走, 两三斤的野兔, 一块大洋就是你的啦!

这些口操外地口音的人,多少年没见过这价格的东西了啊!价都不问, 几个月以来, 鸡蛋涨到六分了。但最早来到那些人, 着实也补足了前两年在原地缺下的营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