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07)
2013 (179)
2014 (312)
2015 (483)
2016 (242)
2017 (225)
2019 (110)
2020 (257)
2021 (215)
2022 (337)
2023 (175)
STV_SHSTORY
介绍《上海故事》栏目的创作花絮,发布关于上海的珍贵影像资料,讲述记忆里的上海故事,呈现这座城市的文化历史底蕴和人文情怀。
如今,站在陆家嘴金融区抬头仰望,是一道道不断刷新的“天际线”,回望几十年前,住房困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上海老百姓,一家三代甚至四代挤在区区几平方米的阁楼里,床上、地板上都睡满了人,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这是大量上海市区居民住房情况的真实写照,而为了解决这一困难,上海启动了旧区改造的民生工程,三十多年来,旧区改造的持续推进使得棚户区一片片消失,多位一体的住房保障政策让居民的住房条件今非昔比。
共和国成立后,上海依然存在大量危棚简屋,许多人依然生活在条件极其恶劣的棚户区。
▲ 住房困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上海最大的生活难题
1950年,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时任上海市长陈毅指出:“目前经济情况开始好转,必须照顾工人的待遇和福利。”在此背景下,上海的曹杨新村“1000户”工人住宅(实际建造1002户,即曹杨一村)和“两万户”住宅应运而生。曹杨新村既不是欧洲式的街坊,也不是老上海的传统里弄,而是郊区型花园式的居住区,这是政府主导的大型城市公共住宅建设的首例。此后,在上海乃至全国都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工人新村建造活动,这批住宅后来被称为老公房。
▲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曹杨一村
在建国后的20年里,我国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以租养房”的公有住房实物分配制度,城镇居民的住房主要由所在单位解决,各级政府和单位统一按照国家的基本建设投资计划进行住房建设,住房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少量靠单位自筹。
住房建好后,单位以低租金分配给职工居住,住房成为一种重要福利,这种制度模式在当时消费水平较低的社会发展阶段,较好地满足了职工的基本住房需求,但是在这段时间里,我国政府坚持以发展生产为先,住房基本建设投资规模逐年削减,因此,住房供给不足问题不断显现并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1959年国庆节前建成的闵行一条街,其在建筑形式和风格上有别于以往,成为这一时期工人住宅建筑的新样板,当时建造的还有天山一条街和张庙一条街。
▲ 1959年闵行一条街建成
▲ 1960年天山一条街建成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蕃瓜弄是上海市第一批被列为改造的棚户区,1964年7月,第一期新工房竣工,部分居民欢天喜地搬入新居。
据统计,1983年,全市人均住房面积在4平方米以下的共有45.5万户,占全市160万户的28.4%;全市有38万平方米的危房急待改建,棚户、简屋322万平方米,占全市住房面积的13.7%;全市煤气气化率仅为49.2%,由解放初的全国第一位下降至第11位。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居民的住房条件十分困难,旧区改造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1984年,为了向中央汇报上海新一轮城市规划的思路和举措,上海城市规划局会同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内参片——《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该片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上海市民居住条件的窘况。1984年7月,“改造上海、振兴上海”作为全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务院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影像资料
住房形势严峻的上海在那一时期又迎来了知青返沪的高峰,住房困难进一步加剧,住房矛盾进一步突显。1983年,中国第一栋鸳鸯楼在普陀区落成,作为大龄青年的结婚过渡房,之后各个区以及大的企业单位也先后建起了一批鸳鸯楼,切实解决了大龄青年们的住房困难。
▲ 位于普陀区的中国第一栋鸳鸯楼——新俪公寓
即便这样,住房困难依然是当时上海最大的生活难题,因而一部分上海居民也动起了换房的脑筋,他们在电线杆上或公交车站旁张贴小广告,在马路边、到公园里去碰运气,在房屋不能上市交易的计划经济时代,换房成了当时百姓解决住房困难、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的唯一途径。
▲ 换房小广告
1984年,西凌家宅的居民终于搬进了新公房,他们再也不用挤在狭小的空间里,再也不用睡在地板上,再也不用在公共走道里烧饭,据当时的新闻资料显示,西凌家宅地区改造牵涉到3000多户居民,54个企事业单位,建成后的西凌家宅住宅小区由15幢高层建筑和12幢多层建筑组成,这里已成为上海市区又一个新型居民住宅区。
▲ 改建后新落成的西凌家宅小区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正是国家经济体制从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期,1987年颁布的《上海市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办法》和1991年出台的《上海市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标志着上海市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拉开了帷幕。
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上海市民逐渐成为住房消费的主体,这大大推进了房地产一、二级市场的兴起与发展,带动了旧住房更新的实施,并扩展为整个旧城的大规模更新,上海开始有人住上了商品房。
1994年7月1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确定房改的根本目的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加快住房建设,改善居住条件,满足城镇居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
“三湾一弄”是“两湾一宅”潭子湾、潘家湾和王家宅与邻近的朱家湾、药水弄的统称。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先后对“三湾一弄”棚户区组织实施大规模的改造工作,吹响了旧区改造的前奏曲。
▲ 改造前的“三湾一弄”
1998年,潭子湾、潘家湾和王家宅被正式列入上海市区365万平方米危棚简屋改造范围,邻近的朱家湾和药水弄相继得到改造,而“两湾一宅”的改造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两湾一宅”地处中山北路以南,恒丰北路斜拉桥以西,苏州河以北,光复路以东,在这片49.5公顷的区域内,有147家企事业单位,其中市属大中型工厂13家,居民万余户,是上海中心城区面积最大、危房简屋最集中、影响最广泛的棚户区,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是全市之最。
▲ 潭子湾拆迁工程启动
▲ 药水弄改造工程启动
1998年8月10日,在王家宅召开的誓师大会拉开了“两湾一宅”首期动迁的帷幕,整个动迁工作持续到了1999年5月27日,“两湾一宅”终于圆满完成了万户动迁的浩大工程。1999年6月30日,伴随着几声巨响,“两湾一宅”最后的房屋化为瓦砾,标志着这块延续了几十年的棚户区从上海的版图上彻底消失。
▲ 1999年6月 “两湾一宅”动迁工程结束
▲ 在“两湾一宅”旧址上建立起来的大型居民社区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随着浦东的开发开放,上海进入了大建设、大变样的黄金发展期,上海第一轮大规模的旧区改造也随之启动,上海市政府确立了一个刚性目标,要在二十世纪末以前,拆迁改造二级旧里以下的危棚简屋365.6万平方米。
说起虹镇老街,上海人恐怕无人不知,这里曾经是上海中心城区里最大的棚户区,全市闻名的“下只角”,这里危棚简屋密集、生活环境脏乱,居住困窘的情况在上海曾经是出了名的。
1996年开始,虹镇老街启动旧区改造,随着旧改工作加速进行,这片“最后的棚户区”正在逐渐从上海版图中消失,“两次征询”、“ 阳光动迁”是近年来上海旧区改造动迁中实施的新政,虹镇老街的动迁公司把所有居民的基本情况、整个基地的安置房源和签约家庭的补偿方案全部公示出来,绝不暗箱操作,避免以往动迁中出现的一些弊端,坚决杜绝早走的人吃亏,后搬的人占便宜,前紧后松、首尾不一的现象。旧区改造工程使很多居民告别了棚户区,乔迁到新家园,动迁使生活变得更美好。
▲ 改造前的虹镇老街地区
▲ 虹镇老街旧区改造动迁安置小区——中虹家园
改善民生,安居为先,上海市政府正在加大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受益面,上海住房难的那一页历史已经翻过去了,“居者有其屋”这个曾经的上海之梦终将梦想成真。
作者:《上海故事》节目编导 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