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07)
2013 (179)
2014 (312)
2015 (483)
2016 (242)
2017 (225)
2019 (110)
2020 (257)
2021 (215)
2022 (337)
2023 (175)
2024 (161)
2025 (5)
先从抗战时西南地区的教育事业说起,四川云南贵州之类的西南地区, 抗战前虽有几所大学,但整体水平很低,除少数特别专业,如华西的牙科和四川大学的国文, 理工科较之上海北平,实在无法说得响嘴。这些地方的好高中毕业生,只要条件许可, 想法设法也要出川读个大学啥的,摆明了就是瞧不起自个儿家的大学呗,更进一步,有些人连高中,都觉得要到上海南京北平天津等地,脸上挺有面子的。举个例子, 我舅舅于30年代初期,受一个在南京中央大学读书的表哥的影响,跑南京来了,没料到我的这位远房表舅, 已被国民党枪毙在了雨花台, 我的舅舅只好自己跑上海读了浦东中学的高中,正当毕业抗战兴起, 留上海考大学似乎不易了,就这样,还是觉得回四川读大学有点掉价似的,想学工科就跑武汉去读了武汉大学土木系,说明什么?整个四川,除了华西的医科和数学,别的都不被人瞧不上。
那么整个西南地区的高等教育又是什么时候变得有点模样了呢?抗战。 抗战开始, 一部分不愿做奴隶的中国读书人,齐心合力辛辛苦苦, 把后来被日本占领地区的一大批高等学校, 搬到了西南西北,重庆成都贵阳昆明,甚至云南的遵义云南的个旧四川的李庄,都有了下江搬来的大学在那儿落脚。
这种没有办法时代发生的这种事情,起到的作用之一, 就是极大地带动了这些地方的现代教育事业, 不是说这些地方的人不重视教育啊, 不过这些地方的绅糧们所重视的“教育”居多还是“之呼者也”啊! 如此一来,学子们未必只会只需读圣贤书了,中等人家不出省也可以读有板有眼的理工农医了。
这就是高等教育进入西南西北主要是西南的后果,这个高等教育的”均衡“不是主动进行的,毕竟还是均衡了西南地区的高等教育。
但是,现代教育的种子,一旦在西南种下了,就发了芽会开花的,如今重庆成都昆明的高等教育也蛮如火如荼的, 究其根源,日本鬼子也有点功劳的呢。
西北,就是另一番风景,西北联大西北工学院下的‘蛋”比之西南联大交大等在四川云南就小得多,为什么?地域不能不考虑啊, 好比计划经济时代, 兰州大学也是乓乓响的吧,到了市场了, 又有多少人愿意去那儿呢? 什么都不好,干嘛去?这就是交大西了交就比不了上的交, 地域不同,一定得有具体吸引人的方式,才能使得西交大平行于上交大, 只是说说大话就是不行。
咋办?除非国家下本,哪个兔崽子愿从上海复旦大学调兰州大学,立马钞票加翻!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嘛,以前那种光荣倒是光荣了,可大米还是只有一个月三斤的具体日子,不是带几朵光荣花可以持久的。
如今,国家好像放弃了平均全国高等教育的伟大事业了, 劲儿只往北京使钱只往北京丢,亲爱的西南尤其是西北的老少爷们,好自为之吧,哥儿们管球不到你们了。搞得到钱算你能,没钱?凉快去吧,反正整个西北都蛮冷的。
结论:从长远出发,党国必须重视高等教育的全国一盘棋,不能不管教育均衡啊!现在不是口袋里有钱了吗?拿钱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