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上海市电车线路图(红线有轨电车、兰线无轨电车),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战胜利租界收回后,公司被中国当局接收,同年11月上海市公用局将英电发还英商继续营业。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上海全市实行车辆靠右行驶,驾驶员座位左侧车门封闭,改由车身中段的一扇门上下。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九月上海地图上的无轨电车线路(图,红虚线),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4月,英电电车专营权合约期满,上海市府批准按照原约延长7年。当时上海租界不复存在,英电、法电原有特权已经消失,经营势头大减,对于车辆设备更新不感兴趣,处于观望状态,经营发生亏损。民国三十七年统计:英电共有有轨电车机车107辆,拖车107辆,线路8条(1、2、3、5、7、8、10、11路);无轨电车128辆,线路6条(14、15、16、17、20、24路)。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上海电车、无轨电车、公共汽车线路说明表
当时上海无轨电车车型共有三种,即Thornycroft1925型、“603”型及“603T”型。
这是改为充气橡胶轮胎的无轨电车。
但解放前,上海电车的主角一直是有轨电车,上海有轨电车的发展达到顶峰,拥有有轨电车运行线路
12条,运行里程近
70 公里。行驶在上海主要街道上的有轨电车是上海的一张名片。而无轨电车只是配角。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上海的公共交通仍分别由英商、法商和华商等公司经营,英电法电的资方无心经营,使企业亏损严重。1952年11月,上海市军管会征用英电,1953年11月,上海市府也将法电收归公营。 1953年12月上海市电车公司成立,正式经营管理上海的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业务。
这是1949年的17路无轨电车,至打浦桥。
1951年7月l日,上海公交职工自制成功第一辆1000型无轨电车,
自制成功的简易无轨电车,车身用竹蔑制成
1953年7月,开辟1条线长5.30公里的21路无轨电车。
50年代上海街头的无轨电车
1956年上海公交的票价改革:有轨电车起价0.03元,共5级,按0.03元进级(3分、6分、9分、1角2分、1角5分);无轨电车起价0.04元,共4级,按0.03元进级(4分、7分、1角、1角3分);公共汽车起价0.05元,按0.05元进级(5分、1角、1角5分、2角….),公共汽车、电车月票统一为公共交通月票,定价每张6元.。这样的票制一直执行至80年代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