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挥一挥手

居美国华盛顿, 就职政府部门, 花甲年岁,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个人资料
华府采菊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ZT。上海的“工房”

(2015-02-21 14:06:05) 下一个

长大于“工房”即工人新村的我,对于工房有着特别的感情--转载者



1949年后,上海人的住房里多出了“工房”这一类房子的概念。这个称呼应该是来自“工人新村”的简称,在这个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的新社会,住房建设当然应该是面向工人阶级的了,用这个称呼来做总称,也是符合三个代表的。其具体含义应该是:1949年以后建造的、由政府无偿分配给工人以及其他各种居民的集体式住宅。


最早的工人新村是著名的“2万户工房”,那是1952年大规模的兴建的,主要分布在沪西、沪东原来工人聚居区,拆除了工人自建的简易棚户,统一规划,房子都是两层的砖木结构,后部为披屋是灶间,一个单元住2-3户,共用灶间(大多没有煤气)及卫生。房屋的间距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真的很大,红瓦屋顶、黄色墙面,掩映于绿树,大方美观。


为工人造屋的同时,也在为公仆们建造住房。这种干部宿舍在北京称为“大院”,上海却没有这样大气的称呼,只是简单的叫某某新村而已,更神秘的就只是叫某某号。1956年前建的干部宿舍外貌有点学习老大哥的,屋顶比较平缓,有阳台,略有纹饰。有的在正立面有山墙式样的屋顶,下面是住房的中心入口,因此将上海人最看重的南面面积浪费给了楼梯走道。还是保留2万户工房的色彩,黄墙、红顶。间隔很大,有花园。4层或3层,有煤气、卫生设备。局、处级的干部宿舍都是仿照原来的公寓,有独立的厨卫,3、4房一套。而科级以下就全都是合用了,住房的房间很多是一室户。


50年代建的这种砖木结构住房所用的材料级别很低,木料全部是国产的杉木,虽然有不变形的好处,但是不耐摩擦,20年后地板几乎都已磨穿。而1949年前上海的住房几乎是不用国产木料的,杉木仅用于结构:搁栅、房梁等,地板至少是北美“洋松”,好一点的是澳大利亚的柳桉,最高级的有用胡桃木的,几十年过去依然坚挺。


1956年后,干部有增无减,宿舍造价要降低。于是开始出现一大批“新村”:东安、大连、广中等等,都是3层的,层高、间距、开间都缩小了。地板开始都是水泥的了,厨(有煤气)卫也都是2、3户合用的。入口都在朝北后立面,水泥楼梯上去,每层有个阴暗的过道,两面是住房,朝北的人家冬天苦不堪言。1949年后根据统一的标准:黄河以南地区是“南方”,不得装备暖气、不得统一供暖。上海人家冬天取暖的来源只好是阳光或者自己的体温,朝北的房间室内气温即使在白天往往也只有3、4度,每当想到这是夏天冷饮的标准温度,就不禁寒毛倒立。


大跃进以后上海的住房建筑却不再发展。1963年拆除了最大的棚户区:闸北蕃瓜弄,建起了一个工人新村。这个广为宣传的新村是6层高的水泥房子组成,钢窗,水泥地面,没有任何的装饰,最显眼的是没有了屋顶,水泥平顶从此流行。住户都是1、2室户,合用厨卫。没有宣传的事实是,这是60年代唯一的有规模的工房建筑。


70年代上海出身的“四人帮”在北京掌权,但是上海本身并没有什么变化。大批的青年去了外地,城市居住似乎不太紧张。可是1949年前留下来的500万平方米的棚户大多年久失修,几十万工人阶级住在这些“都市里的村庄”。市革会只是小打小闹,要各单位协调,拆除一些破烂不堪的,改建工房,这叫做“棚改工房”,4层为主,层高不过2米5,裸露着水泥的搁栅,看得见上一层的水泥楼板。有的连自来水都要到楼下总龙头来提取。有的稍好一点,有煤气和卫生,几户合用。


1973年后部分恢复工房建设,主要的式样是“74式”,没有阳台,前立面一排[排窗户,后立面有敞开的走廊,5或6层。外墙有的只是红砖。1975年后开始有了“75”、“76”式样,有了阳台,有了独用的厨卫,6层。这些工房统称“新工房”,以别于50年代的“老工房”。不过用料、质量之差还比不上老工房:木门窗大量使用“指接”的拼接木料,门板一律是纤维板,一受潮就变刑,力气大的人可以一脚踢穿。门窗框居然是水泥的。即使是钢窗也因质量差,容易锈蚀。外墙是水泥、石灰、黄沙粉刷,因为砌的时候砖缝大,极易渗水。地板是水泥预制板,往往因为砌墙质量差,距离对不准,两头只搭上10厘米。有的使用的大型砌块,更容易渗水。屋顶漏水更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


1979年大回城运动,以及出生高峰的来临,80年代初上海面临了巨大的居住困难局面,应付的方法依然是运动式的,各单位自行设法,插花般的建设工房。这仍然叫做“新工房”,但是质量、材料稍微好了点。式样上开始注重一户独用:正好适合了集体主义意识形态的退潮。为了节省面积和费用,设计上都是统一的“小厅大室”,进口一个局促的小厅,通往1或2个房间。清一色的水泥房子,灰扑扑的,为了好看,有的刷上了彩色涂料,可惜的是一两年后就面目全非,反而更难看。


还有一个应急的办法是给原来的老工房加高加大。2万户工房前面接一重,就多了一间。56式的干部宿舍工房外面接上一重阳台和房间,上面再加上两层,又可以多住人。74、75型过去有4层的,都加高到6层。好在上海6层以上必须装电梯的标准一直没有松口,总算没有出现象广东那样的8层房子。


作为全市统一的布局,80年代初起规划了曲阳、长风等几个大型住宅区,一时也成为新上海的标志。即便如此,到1986年,上海的人均居住面积仅6平方米,位于全国的第21位。还有2642万平方米的旧式里弄(老式石库门)、400万平方米的棚户。


90年代、尤其是1992年后才是上海自30年代以来的又一次大变化。大楼房子的迅速出现,以及单位分配房子的停止,使得“工房”这个概念成为历史,所有的1949年以来建的“工房”都称为“老工房”了。和过去上海的象征“石库门”一样,工房现在也正在沦为穷人的住宅。然而正如鸡肋,拆除的话要动迁的户数过大,保留的话则条件难以改善。作为1949年后上海历史的象征,“工房”将会继续保持下去,肯定会比象我这样当年建造它们的人寿命更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