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挥一挥手

居美国华盛顿, 就职政府部门, 花甲年岁,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个人资料
华府采菊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感慨于留学生的回国

(2014-10-31 16:25:17) 下一个
说是清华的1937年统计的回国率达98%,相应的对照如今?
不是说那时的留学生如何的爱国,得从多方面来看。第一是回国的出路极好,无论从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来说, 比之“学留”,回去好多了;第二那时我们的长辈们还是很恋家的;第三读书人的光宗耀祖出人头地思想也蛮严重,当然报效祖国也一定是一项。

无论哪条,学而留在国外,一点也不能满足,所以我们的先辈留学生, 读完书就自然而然地回国了。

解放初期,国内应该说是一派生气,国家建设欣欣向荣,留学生们尤其是理工的,眼看着自己学的专业可以大展身手了, 磨拳擦掌的不少,当然回去一些人命不好那是另外一个故事,咱不去说。

刚刚改革开放那阵,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国内外巨大的差别, 使得留学生想方设法留学变学留,其实没什么错,人往高处走嘛。

而现在,这种差别越来越小,做完博士后,回去至少一个副教授,而留美国,拼死拼活未必能找到个助理教授的位置, 所以回去就回去, 弄不好整个正教授干干呢。

真正令人佩服的是那些抗战最艰难时回去的,比如我就知道在美国拿了PH。D。,回国去的是浙江大学,在贵州,若是贵阳呢也罢了,好歹是省城,可浙大在遵义,实在不行遵义也算得上个城市,但还得往下乡下走, 要知道浙大的理工部分在湄潭,那是中国几乎最穷的省贵州的一个小城市遵义旁边的一个县!!那才叫作共赴国难的了,那个社会地位是虚的经济地位是不好的,光宗耀祖可能家人是看不见的,唯独报效国家是实实在在的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easycity 回复 悄悄话 其实,中国人共患难不是问题,难得的反而是共安乐。
我现在在美国,老婆孩子热炕头,乐不思蜀。但是真要是中国有抗战那样的危难,贵州遵义湄潭的浙江大学我是坚决不去,前线当兵和敌后游击队不敢保证有那么高的觉悟。但是中国军队的后勤部门,军工部门,民政部门,我一定会去。最低当一个汽车司机也会在国内。
当然,我也一定会坚持老婆孩子留在美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