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看到一些上海老底子一些各行各业的照片,蛮好白相格,摆此地大家看看。
小皮匠,上海话中没有“鞋匠”或修鞋的,只有“小皮匠”,哪怕老甲鱼了,只要是钉鞋掌补鞋的,一律为“小”,此“小”非年龄,而是“职业称谓”。
这个大哥,只能这么说, 相信真实他的年龄可以坐我的阿爷了, 毫无疑问,这是个老山东,做大饼兼卖山东高桩馒头或包子,上海的这个行业是山东人的地盘,也难怪,山东人做面食有本事啊,见大蒸笼了吗?那肯定是蒸馒头蒸包子的。反正只要是山东人,年少的就是小山东,年长的自然就是老山东了。
这个小买卖不需要手艺:小书摊, 这二位里只有一个才是老板,小书摊的顾客怎么是大人呢?
是不是扬州人都得说扬州话是这行的规矩,“做什哩的”?“削头的”!
“小半仙”指点乾坤算尽人间新旧事,不灵不要钱,灵了你敢不给钱!至少给你一句“父在母先死”,自个儿去断句吧。
独轮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也算是当年的“差头”,只是不但可以“人货”两运,还可以人畜共乘呢, 您没见那辆车的一边是乘客另一边是一头猪?
卖烘山芋, 那小贩戴顶鸭舌帽,看来上海这种帽子流行了很多很多年头了啊
那个年头,很多人不远万里,从全国各地来到上海,为的是“吃一口饭”,上海也真的是大肚能容,阿狗阿猫凡来者总有活路,鱼有鱼路,各显神通,老乡帮老乡,这儿得说一句,那时的老乡见老乡,先是两眼泪汪汪,然后是拍拍胸膛帮帮忙,要不,剃头修脚扬州人,打铁外国铜匠无锡人,当铺朝奉宁波人,江西人补碗自顾自,木匠基本是宁波人和老广东。
地域老乡的帮村,连居住都不会离得太远,码头吃杠棒饭的是苏北与湖北,南京路店员居多是广东老板的老乡。
这些人都来自五湖四海,为着一个共同的活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老乡之间当然是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共同撑起了上海这个大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