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07)
2013 (179)
2014 (312)
2015 (483)
2016 (242)
2017 (225)
2019 (110)
2020 (257)
2021 (215)
2022 (337)
2023 (175)
12月2日凌晨4时36分,97岁的马建策走完了他生命的最后一程。在三女儿马开蓉家里,他闭上眼睛,安详地离开了人世。昨日,马建策的生前同事和好友陆续赶来,希望在今日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再见他最后一面。
作为一名前西南农业大学的教授,马建策几乎将所有时间都放在了教育事业上。他曾参与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的编写工作,他的名字曾被《中国当代科技名人成就大典》收录。每年生日,他几乎都能收到学生寄来的贺卡;他教育子女:“不打人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
穿越战火 有情人终成眷属
马建策是四川泸州人,1937年,他毕业于江苏南通学院农科农艺系。后来,抗日战争爆发,当时马建策正在南通学院任助教。“父亲当年已经和母亲订了婚,母亲是江苏人,在一所医院当医生。”马开蓉回忆说,在这种情况下,爷爷连发数封电报,称自己病危,要求父亲速回泸州。
无奈之下,马建策与未婚妻分离,于1937年8月13日踏上了从上海到重庆的客轮。战火纷飞中,马建策乘坐的客轮遭到日军袭击,“幸好父亲躲过了子弹。”半个月后,他抵达重庆,在一所学校任教。战火隔断了他和未婚妻之间的联系,彼此甚至不知对方是否还活着。“当时,外婆曾对母亲说,找个人重新嫁了吧,那个四川男人音信全无,都不知道是不是还活着。”马开蓉回忆说。
然而,马建策的未婚妻并没有放弃。1942年,她辗转来到重庆,多方打听马建策的下落并最终找到他,两个人随后结为夫妻。“当时由于战乱,母亲不得不在脸上抹上灰,装成逃难的人,一路走过来非常不容易。”马开蓉说。
“不打人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
结婚后,马建策曾在川内多所高校任教。马开蓉说:“父亲和母亲工作都忙,常常没有时间照顾我们。家里有5个子女,几乎都是两个保姆在照顾。”
全心扑在工作上的马建策,在教学上一丝不苟。“那时候,在学校里,父亲很受学生欢迎,他讲究教学的艺术,不死记硬背,不强制要求,而是采取启发式和点拨式的教学方法。”即使在90岁高龄以后,他仍常常在生日那天收到学生寄来的贺卡。
“父亲对我们要求很严,有时候也会说重话,叫我们站到门背后去反省,但有一点,他从不打我们。”马开蓉说,6岁时,一家人住在重庆,父亲给她一块钱,让她过江去买橘子。年幼的她贪玩丢了买橘子的钱。“我非常害怕,一块钱在当时也不算小数目,我想回家后父亲肯定会打骂我。”
然而,让她意外的是,父亲并没有惩罚她,甚至连重话都没说一句。“他说,教育不能打人,不打人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马开蓉说,“我始终记得他的话,不打人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
爱读书 “要科学不要彩电”
新中国成立后,马建策一直在西南农业大学(后与西南师范大学合并为西南大学)任教。他自学进修了测量学,又能熟练使用英文和日文,在学校里颇受欢迎。因为工作热情,他一直到74岁才退休。1979年,时年65岁的马建策还参与了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测量学》的编写工作;1986年,他主编了《城乡建设测量技术》并出版……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马建策多次在相关学术杂志上发表文章,并受到高校、科技部门的表彰。
老人喜好读书。马开蓉说,1980年,在美国的姑妈要给父亲买一台彩电,遭到父亲的拒绝。“父亲说,要科学不要彩电,你给我多买些书回来吧。后来,姑妈就给他买了几箱子书回来。”
12月2日凌晨4点36分,因为肺炎引起的肾功能衰竭,老人安详地闭上了眼睛,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父亲走得很平静,他最后说,我该走了,你母亲在那边都等我10多年了。”马开蓉说。(原载于《成都商报》)
我看您写的很多回忆您这一生,非常愿意看。
看到您拍那些花,做辣椒酱让我感觉到有您这些,使我生活不浮躁。
祝福您健康!
生活幸福!
如果旅游来英国请联系00440754195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