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海归,海待 与 海草---怎么定位

(2010-02-10 13:11:19) 下一个
首先声明:本人不带有任何歧视, 只是对客观的现实一种平铺直叙.
2000年前回国的人,只要在海外转过回去的,都叫海龟(归)---值钱,各种优惠政策都有.
但等到我准备出国时,一朋友就警告:及时回呀,别到时候成海带(音同待业的"待").
前2天与一在美的同学聊,谈及去留时,她毫不犹豫说"2年多啦,准备回了,不然到时候位置没了,想回也回不去了"
"别成海带就可以了."
"海带,没有东西回去就成海草了."
额滴神啊~~~~~.
以前,不把一个人放在眼里就说:"是哪里的一颗葱?" 而现在,就换成:"从哪来的一根草啊?"
所以,本人就是海带草---最差的,以免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反正只要按时回,位置还在滴.
但是,海龟,海带或海草,到底怎么定位?
拿做基础研究的来说,现在想回去做PI,要有IF起码大于10的文章才引进;Nature,Cell, Science最好,肯定没有问题. 否则事情难办,我一师姐1995年来美的,去年回去才给一副教授,理由是文章不够,最高分的才7点多.她说不想再飘了,副教授就副教授. 可回去后发现,比她年龄小多了的,文章也比她好的大有人在--郁闷.
隔壁一在美读本科又拿了Ph.D,现在非常想回去,总找不到合适的;问了我国内的形式很多次,我也详细地给他说了.从刚开始要求的人才引进到现在只要一教授职位就可以,自己的要求是降了,可还是没有消息.我问了问他的文章,也觉得悬.
我说:"要是你早几年回去,就凭美国的Ph.D,就是人才了."
其实,出来得越早的,回得越晚的,越是有本事的.
唉,机不可失.时势造英雄.
但是,海龟,海带与海草,凭什么金标准划分好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