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个人资料
正文

闻名世界74幅名画,最后一幅太震撼了,科普一下!(下)

(2015-10-26 20:00:52) 下一个
 

52、门采尔——腓特烈听桑索西长笛音乐会

写实手法体现于画面的每一处细节。幻妙的音乐,精致的灯盏,婉转的长笛,闪烁的烛光,每一种物象的和谐构置复原了一幅展现上层社会风貌的画面,朦胧的黄色调蕴含着几分诗的光华,将暖意聚焦于画面中心,暗褐色的背景逐步向外延伸,主体形象手持长笛,略带沉思,美妙的音符流淌着抒情的旋律,与豪华气派、雍容华贵的宫廷生活产生视觉与听觉的和谐之美。

 

53、列维坦--白桦丛,作者尝试描绘阳光照在桦树林中的光感和空气感,具有鲜明的印象派画风。

 

54、梵高--星空,有人能理解这幅作品吗?

 

55、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画中的纤夫共有11个人,约略分成三组。每一个形象都被列宾仔细推敲过,画过人物写生。他们的年龄、经历、性格、体力以及他们的精神气质各不相同。画家把这些性格作了高度的典型化,又都统一在主题之中。在画家本人的记述里,他对每一个人的背景都有详细介绍,各位有机会可以去看看。看来作画也要搞背景调查……

 

56、马奈晚年的代表作--福利·贝热尔的吧台,创作于1882年,这幅画是作者生前最后一次刻画他所熟悉和喜欢的巴黎喧嚣和豪华的生活。

 

57、委拉斯凯兹--宫娥,这是一幅超级有内涵的画,你能看出这幅画中的全部隐情吗?

 

58、鲁本斯--海伦娜.弗尔曼肖像,世界十大名画之一。佛兰德斯的鲁本斯、意大利的卡拉瓦乔、荷兰的伦勃朗和西班牙的委拉斯凯兹是17世纪欧洲大陆四位鼎立的大画家。

 

59、德加——女芭蕾演员

表现了舞女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60、拉斐尔--花园中的圣母

一天,拉斐尔在花园中散步,看见一位美丽的少女正在花丛中剪枝,艺术家被她那富于魅力的形象所吸引,立即敏捷地将这位姑娘的形象速写下来。不久,他用这位少女做模特儿,创作了这幅名画。

 

61、艾伊瓦佐夫斯基--九级浪,这幅画是根据俄罗斯民间传说创作而成的,你能看出这幅画妙在哪里吗?

 

62、雅克·路易斯·达维特--马拉之死,该画因马拉的特殊身份和简洁有力的形式而为人们所熟知。有人知道这幅画背后的故事吗?

 

63、莫奈--睡莲组图,作者用20多年的时间养睡莲、画睡莲,让全世界都跟着他为这种植物着迷。他的《睡莲》系列画作一直是收藏家追捧的精品。

 

64、爱德华·蒙克--呐喊

非常有名的一幅画,它描绘了一个面容近似骷髅的人,双手捂住耳朵,站在一条看不见首尾的公路桥上,似乎由于惊吓而大声呐喊。画家以版画的方式,把红、蓝、绿、赭石的色线,组成流动的河水与天空的形状,造成—种游动与飘忽的动态,给人以不安感,似乎是一场“恶梦”的再现。它象征着“世纪末”人们的彷徨情绪。

 

65、乔尔乔内--女占卜师,这幅画是世界十大名画之一,你知道这幅画背后的故事吗?

 

66、雷诺阿--伞,据说画面上左手提篮子的女人是以雷诺阿之妻阿林为模特的。

 

67、波提切利的代表作--维纳斯的诞生

画面上人物的体态和衣纹表现十分出色,人物与自然背景也达到巧妙的和谐统一。维纳斯是那样无动于衷地以羞怯和幽怨的感情在对待一切,她对于生活的未来不是充满乐观的信心,而是感到惆怅和迷惑,这也是波提切利矛盾世界观的反映。

 

68、路易斯·埃克托尔·勒鲁--维苏威火山爆发,画家以强烈的明暗对比手法,刻画了维苏威火山爆发瞬间人们的惊恐与绝望。

 

69、拉斐尔--西斯廷圣母,这幅画曾被网友PS得面目全非,罪过罪过……

 

70、毕加索成名作--亚威农少女,这幅画在以后的十几年中使法国的立体主义绘画得到空前的发展,甚而波及到其他领域。不仅在美术上,连芭蕾舞、舞台设计、文学、音乐上,都引起了共鸣……

 

71、梵高--鸢尾花,1892年,唐基(梵高的朋友)以300法郎的价格将这幅画卖给了评论家奥克塔夫·米尔博。他是梵高作品最早的赏识者之一,这幅画在他死后不断地买卖,1988年的拍卖会上,有人叫出了5300万美元的天价。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价值”的认识及衡量。梵高就是梵高!

 

72、约翰内斯·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美国女作家崔西·雪佛兰看到这幅作品时一下子被打动了,她将其改编为同名小说并立刻在美国图书排行榜上占据高位。导演彼得·韦伯看过这本根据名画改编的书后,又立刻将其改编为感人至深的爱情电影并大获好评。这张画超级神奇吧?

 

73、米开朗基罗--最后的审判,1535年末,教皇保罗三世不顾作者年事已高,要他为西斯庭教堂祭坛后面的大墙上绘制壁画。教皇这种疯狂的艺术剥削行为,使米开朗基罗身心俱悴。当时,米开朗基罗正经历着精神与信仰的危机,他选择《最后的审判》这一主题,展现了他的痛苦。

 

74、列奥纳多·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画面利用透视原理,使观众感觉房间随画面作了自然延伸。为了构图使图做得比正常就餐的距离更近,并且分成四组,在耶稣周围形成波浪状的层次。越靠近耶稣的门徒越显得激动。耶稣坐在正中间,他摊开双手镇定自若,和周围紧张的门徒形成鲜明的对比。耶稣背后的门外是祥和的外景,明亮的天空在他头上仿佛一道光环。他的双眼注视画外,仿佛看穿了世间的一切炎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