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我们为何要那么警惕方方和她的日记?

(2020-03-31 15:54:51) 下一个

我们为何要那么警惕方方和她的日记?

尹国明 军工圈 Today

来源:明人明察(mrmc678)

一、什么人喜欢用公开的日记体?
方方昨天在武汉日记里宣布,这是她的日记系列最后一篇。既然如此,那么对方方的日记系列也可以做个盖棺定论了。
看到这种面向社会公开的日记体,我一时间想到的是电影《邪不胜正》姜文饰演的蓝青峰和廖凡饰演的朱潜龙之间的那个经典对话:
朱潜龙:“那日本人靠不住,我靠谁啊?老蒋?”
蓝青峰:“更靠不住。”
朱潜龙:“一个写日记的人。”
蓝青峰:“正经人谁写日记啊?”
朱潜龙:“是啊。”
蓝青峰:“你写日记吗?”
朱潜龙:“我不写。你写日记吗?”
蓝青峰:“谁能把心里话写日记里?”
朱潜龙:“写出来的哪能叫心里话?”
蓝青峰、朱潜龙:“下贱。
当然,这段对话,只是针对那些知道自己的日记早晚要被公开或采用公开的日记体写作的人,真正写给自己看的私密日记,应该不在这段对话讥讽的范围之列。

 

对于公开的日记体这种题材,需要特别当心,看上去作者是在跟读者共享自己的日常生活信息,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读者会因此放松自己的警惕,更容易产生对作者的信任。也因此,日记体更容易藏私货。所以,在此也提醒读者,遇到这种日记体,就要先提醒自己是不是遇到卖文化大补丸的了。

二、方方日记的关注度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吗?
方方日记引起了很大的关注,也引发了很大的争议。就关注度来说,我并不觉得她的关注度只跟方方本人的名气和她这些日记的水平有关。当然,本人也不排除确实有很多单纯的人关注和认同方方日记。
不是她的日记因为她的名气而能够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而是她的名气因为这些日记得到某些话语权力量的支持,才能有这么多人关注,她的名气得以提升到今天这个水平。
互联网的热点形成过程,并非无迹可寻。持续的现象级热点,没有话语权力量的推动,很难维持。
至于这些力量是什么,可以看本公众号(明人明察)以前的文章。在此就提示一句:和推动中国谣言传播力超强的那些力量,即便不是完全重合,那也是有很高的重合度。公知就是这种力量推出的意见领袖,这一次为了支持方方,公知都倾巢出动,进行总动员了。
这么大的关注度,没有这些力量的参与与推动,你以为能有那么高的人气?真把方方当文曲星下凡了?
三、方方的日记里面有挺她的话语权力量需要的东西。
这些力量当然对方方日记中记载的她生活中那些琐事不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方方要通过日记来表达的“政治”,特别是方方通过“无中生友”提到的一些事,比如殡仪馆的那些扔的遍地都是的无人要的手机。

文人表达政治,是有其特点的。他们不会很明确的说出某种政治理念,甚至他们也会公开的否认自己有政治倾向,但他们字里行间,无不浸透着他们的“政治”,而且,往往越否定自己有政治倾向的人,政治倾向越激进。
方方在日记中要表达的政治,最直接也是表面就能看到的,是贬低中国抗击疫情的正面,夸大负面。
即便方方日记中也多少有一些正面的信息,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是能够让整体的负面看起来更真,所谓的“九假一真”效果更好。
这让人很容易产生悲情、焦虑、绝望的情绪,令人看不到希望。这一方面可以抵消中国人民透过抗疫提高体制认同度和制度自信心,一方面还可以带动民意要求不停的检讨、反思、谢罪。她的一些读者,如果一直沿着方方指引的这条路径走下去,很容易从疫情的问题反思走到否定体制,最后到达质疑民族和文化的终点。
很多人就是顺着这个路径成为逆向种族主义者的,能逆向到什么程度呢?希望中国继续被殖民的都有不少人。
前几天那些在赵立坚背后开枪的人,那些只允许美国人批评抹黑中国、不允许中国人质疑美国的人,也是这样的人。为了反体制,都连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一起反了。
这些人虽然从人数上,可能不是方方日记读者中人数最多的,但却是支持方方的中坚力量。他们支持方方,不是因为方方本人,而是因为方方表达了他们想要的东西。
因为方方就是也是本文前面说的沿着不断反思的路径一路到达否定民族和文化终点的人。
比如,她有一段文字是这样的:
唉,中国人一向不喜欢认错,也没有多少忏悔意识,更不会轻易产生负罪感。这可能跟文化和习俗有关吧?
请注意:方方这这段话指责的是“中国人”这个整体,而且强调“一向”如此,那就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这样的意思吧。这小小一段话,就同时完成了对中华民族、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同时否定。
中国人一向不喜欢认错吗?写在课本里的“负荆请罪”,不是知错就改的故事?
《论语·学而》中,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事是否不忠?与人交友是否无信?是否教人为而己不为?”中国人很讲究每日自省,反思自己今天有没有什么过错,及时改正。
不喜欢认错的是你方方吧。你方方在武汉疫情最严重、已经封城封路、公共资源最为紧张的时候,动用警局委派警察(后又解释为协警)送侄女去飞机场,你方方先是传播殡仪馆贬低手机,又传播李晓霞去世的谣言,认过错吗?不但死不认错,反而要把质疑你、提醒你的人,贴上“极左”标签。你忏悔过?还是有过负罪感?
至于什么忏悔,如果作为一种宗教仪式,中国文化确实没有这习惯,认错也不需要通过宗教忏悔的方式进行,但也不影响中国人对做过坏事有负罪感。西方基督徒倒是喜欢忏悔,一边忏悔一边杀人,因为忏悔而杀人都没有负罪感。难道这就是方方尊崇的认错文化?
方方应该对基督教或犹太教文化的认同度很高,虽然我不知道她是不是基督徒(犹太教讲究血统,方方想成为信徒还没资格),但一个人的话语体系,是不会随便用的。
她在日记中多次用过“哭墙”这个词,还在日记《开辟一个空间,让我们同哭吧》中这样建议:
前几天,读到一篇文章,看到很多网友在李医生的微博下留言,倾诉心情,把那里当成了一个哭墙。这不单纯是为了纪念李文亮,更是那些倾吐心声的网友们自己的心理需求。我想,目前疫情正在扫尾阶段,距清明节还有一小段时间,我们完全可以建立一个类似“哭墙”的网站,比方“哭网”。让丧亲的人们有一处地方,在那里挂上自己亲人的照片,为之点上蜡烛,去哭上一场。
中国人有自己的民族特点和民族文化,有自己的祭奠逝去亲人的方式,为什么还需要邯郸学步一样学犹太教搞一个“哭墙”,还要创新什么“哭网”。只是祭奠和哀悼亲人,需要这样吗?
有网友(应该还不是反对她的人,所以文字很客气)就不理解方方为什么要有这种建议,在微博这样劝方方:
犹太人当年为了放置约柜建造了第二圣殿,后被阿拉伯人毁掉建了圆顶清真寺,第二圣殿最后只剩下一段围墙,这段墙成为了犹太人的最后的信仰之地,也就是所谓的哭墙。方方把李医生的微博比做哭墙我认为十分不妥当,就好比美国人把在美墨边界建造的边境墙比做长城,意义完全不同,希望是方方老师笔误。
方方显然并不是笔误,她一边贬低中国文化,一边建议要在中国建立“哭墙”。
在网上和方方呼吁建立“哭墙”的都是什么人?有几个正经人?带头的那个媒体,在美国政客用“武汉病毒”、“中国病毒”污名化中国之后,在自己微博上挂出带有“武汉病毒”的字样。
连中国人都不爱,还会爱武汉人?
连中华民族和民族文化都反的人,我是没有见过不反体制、不反国家的。这里的体制是指毛主席那代人创建的新中国体制,这里的国家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就是新中国。
反体制容易反民族和和民族文化,太多的人给我们做了示范。
为什么很多人并不赞成方方的一点是方方总是盯着负面,渲染失败主义?虽然我觉得这种批评多少有些停留在表面,但总是渲染失败主义,确实容易让人看不到希望,容易引导这些人从失败主义走向对体制和国家的失望、绝望,如果这个人继续沿着那条路径进化,可以从反体制变成反民族和文化的中坚。
方方对抗击疫情的整体评价,其实就是两句话,一句是“只有结束,没有胜利”,另一句是“错,错,错”。
方方要通过对抗击疫情的否定性评价要达到什么目的呢?请注意下面这段文字:
有时候想,一届政府,如果不把民生放于至上位置,再来一次X冠病毒,依然会延续今年的灾难;一众官员,如果眼睛不看百姓,只盯着上司,垃圾车拖食品的事情,同样会一而再。没有以人为本的概念,也不站在百姓的角度思考和做事,是现今官员很大的问题。仅用官僚主义来形容,恐怕不够。这也不全然是人品问题,而是他们身处于某个机器之中。这架机器的快速运转,导致他们的眼睛,只能盯着他的上级,而无法看见芸芸众生。正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这段文字对政府和体制的评价都有了。其中的“这架机器”是指什么?当然是指新中国的那套体制,这也是中国能够尽快控制疫情的制度保障。“仅用官僚主义来形容,恐怕不够”,又是指什么?除了质疑和否定体制,难道还能有其他可能吗?
这就是方方日记中被一些势力重视的“政治”。
如果承认中国抗击疫情取得了胜利,那就等于承认了新中国这套体制的优越性。
这是一些人不能接受的,不但自己不能接受,也不允许别人接受。
为了否定新中国体制的优越性,最彻底的办法就是不承认这场抗疫取得胜利。只有结束,没有胜利的潜台词是:只有失败。
既然只有失败,那么新中国这套体制不但没有优越性,而且是应该继续彻底否定,推到重来的。
他们的逻辑就是这么简单粗暴。他们需要方方,热捧方方日记,就是要强化这样的逻辑,因为方方日记也能够提供这样的逻辑。
四、方方的双标与选择性问题
中国也并不缺少反思,缺少反思的正是方方这样的人,他们从来不反思自己,当然更不肯认错,这样的人最喜欢要求别人反思。
反思绝不能通过方方的那种方式进行,否则,非但不会把问题的原因找出来并解决掉,而且还会把中国体制的优势所在给反思没了。看看支持方方的那些人,如何崇拜西方的体制,就知道他们反思的终点是什么,要反思的目的是什么?这些人,玩的一手好双标,在中国,时代的一粒尘,落到每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为了英国的群体防控辩护时,时代的一粒尘,落到每个人身上就是一个数字了。
这些喜欢玩双标的人,那么支持方方,当然方方和他们有共鸣、共通之处。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虽然方方表面上针对那些有问题的官员,但她的方式很容易把追责问题官员引导到质疑和否定体制上,当然这正是支持方方的那些话语权力量所希望的。失职渎职官员的责任,当然要追究,但借此否定和质疑体制那就是性质不同的两回事了。要没有这套体制,中国比现在的欧洲和美国还要惨,付出的代价更大。
意大利人口只有六千万,确诊人数已经接近中国的最高峰值,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中国。
美国只检测了三四十万,就已经有六万多确诊病例,并且在爆增;但这并不妨碍支持方方的那些人,继续支持这样的体制,继续在中国宣传西方的体制优越性。
在中国的疫情还很严重的时候,他们告诉我们,西方的体制不会出现这么严重的疫情,理由是西方的自由体制可以让信息及时披露,西方发达的医疗体系,可以很快就控制住疫情。他们喜欢通过比较证明西方体制的优越性。
当中国通过自己的体制优势,迅速控制住病情,成为世界疫情中最大的安全岛之后,而西方那些国家,却因为瞒报和懈怠,先是欧洲,后是美国,成为疫情的“震中”,情况比中国疫情最严重的情况更严重时,他们就反对比较了,指责中国人猛夸自己国家棒,是对灾难和逝者的亵渎了。
如此双标,怎么说怎么有理。支持方方的中坚力量就是这样的人。这些人要中国不断的反思,借此让更多人质疑和否定中国的体制,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让中国疫情的代价更低,而是不惜让中国人民付出更高的代价也要在中国搞他们认同的那套体制。他们这样做,不是为了中国变得更好,而是要让中国变得更坏。
双标和选择性不可分离。方方之前在网络上引起关注,还是2017年,是因为她的一部小说,选取一些土改中存在的负面问题并放大,拼接成土改的整体图景,让人只见乌云不见阳光。方方日记对这次抗击疫情用的手法,也是一样的。这叫选择性。
巧妙运用选择性,即便选择的每一个元素都是真的,那么得出的整体结论,或者给人的整体印象,也会是与事实截然相反。就如同西方国家进行选举民意调查,如果刻意的筛选对一方有利的作为分析样本,完全可以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而你还不能说选择的样本本身是假的。只是立场先行,精心选择而已。
这一套话术,方方这样的知识分子最喜欢用。因为这样做的技术含量还没有魔术高,所以非常依赖话语权的支持,压制住质疑的声音,才会有奇效。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这套话术很容易就会被击穿。方方受到的质疑越来越多,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因为互联网自媒体时代,话语权已经不能跟传统时代那样地高度垄断了。
五、一些人为什么那么依赖双标和选择性?
凡是喜欢玩双标和选择性的,对其要传播的东西,无论是事实还是理念,我认为是首先要存疑的。
美国是双重标准玩的最没有顾忌的国家,被中国网民戏称为世界“驰名双标”。  
不是他们不知道玩双标有违客观,也不是他们不知道玩双标容易被人看穿。而是不得不,是没办法。   
因为要把黑的说成白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把恶的说成善的,或者相反。离开了双标,这个游戏就没法进行。
2月25日上午,柬埔寨首相洪森揭露西方国家的双重标准时说,之前中国湖北武汉“封城”,一些国家说,中国“侵犯人权”。现在他们自己“封城”,说这是采取防疫措施,这就是赤裸裸的双重标准。
有什么样的美国,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美国人。精神美国人,也离不开双标。
什么样的人是精神美国人?赵立坚事件就是照妖镜,有兴趣的可以留意一下。支持方方的中坚粉丝,和赵立坚事件中围攻赵立坚的重合度很高。至于方方本人,后期也是发过声的,她用一句“中美政客们在相互指责对方”来概括中美之间的这场舆论战,一个“相互指责”,看上去不偏不倚,让人以为这是一个第三方国家的人做的评价。至于美国政客多次用“武汉病毒”、“中国病毒”污名化武汉、污名化中国,平时最喜欢标榜自己爱武汉的方方,平时最爱批评的方方的,却没有一个字批评美国,令人忍不住怀疑,方方对武汉的“爱”是不是止步于美国,当然也谈不上爱中国了。
双标是一切伪善者的通行证。识别一个人是真实还是伪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这个人有没有双标。
方方允许自己质疑和批评一切,但是却不允许别人质疑和批评自己。她质疑别人就是行使言论自由,别人质疑她,就是“极左”。方方就是一个双标爱好者,堪称国产“驰名双标”的一面旗帜。
总之,喜欢撒谎、喜欢欺骗的人,双标就象毒品一样,一旦上瘾了就离不开了。
美国政客蓬佩奥就是喜欢撒谎,喜欢欺骗的代表人物。   
蓬佩奥针对一名学生就美国对沙特这样争议国家的外交政策进行提问,回答道:“我曾担任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局长。我们撒谎、我们欺骗、我们偷窃。我们还有一门课程专门来教这些。这才是美国不断探索进取的荣耀。”
在新冠疫情问题上,他对中美使用的双标有多么严重。
方方也不能逃离这个规律。她一方面以反特权形象吸引关注和支持,一方面自己享用特权。不但享受特权,还忍不住炫耀的心理说了出来。   
不但说了出来,还不能容忍别人对她提出质疑,提出质疑,就各种政治大帽子。
方方的双标程度,未必比蓬佩奥逊色。
于是问题来了:你相信双标之下会有真相吗?
六、方方日记中的内容真实性成分有多大?
很多支持方方的人,支持的理由之一是,方方日记,真实记录了抗击新冠肺炎背景下的武汉。
方方日记中,当然不会没有真实的武汉抗疫元素,但其中含有真实的元素,就等于方方日记真实的记录抗击疫情中的武汉了吗?
何况,方方并没有参与武汉的抗疫一线,出现在她日记中的很多信息是根据道听途说而来。有人就做过这方面的统计:

方方用“只有结束,没有胜利”和用“错,错,错”给武汉的抗疫定性,能够真实反映抗击疫情的全貌? 这样的定性如果反映真实,岂不是凉了那么多为疫情付出的人们的心?何况与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抗疫的评价也不一致。
反正,我看方方的日记的感觉是……每一页上都写着“我爱武汉”、“我真实记录”……仔细看到半夜……发现一篇篇都写着一个“伪”字。
 “伪”并不意味着内容全是假的,那是“伪”的低水平、入门级,很容易被人揭穿,停留在“谣言”的层次,太low 。“伪”的存在价值,在于看上去像真的,要比真的还“真”。“伪”的最高境界,是每一个元素都是真的,但串接起来之后,整体画面与真实的场景大相径庭。单看是真,整体是假。
方方的日记显然还没达到这样的境界,否则就不会那么多人出来揭露她了。一篇质疑他的高中生文章能获得十万赞,可见质疑方方日记的群体有多大,这也间接说明方方的作“伪”距离理想境界还有多远。
这也不能全怪方方,方方完全可以为自己辩解一句:不是自己不努力,实在是臣妾做不到啊。
辩解理由我都替方方想好了:
伤痕文学的黄金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并不适合于互联网自媒体时代。伤痕文学成功的关键在于话语权高度垄断于伤痕文人手中,不能有太多质疑和争论。
方方有点生不逢时,她已经这么努力,也赶不上吃口热乎的,这个时候玩伤痕文学,就是把自己放在火山口上。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话筒,如果不实事求是,不能做到客观公允,信用破产只是时间问题,哪怕是方方得到那么多媒体和头部自媒体的助力。
只是方方的信用需要充值的速度来的确实快了一些。
方方可能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人心变化会变化这么快。她对此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所以就粗暴的把对自己的质疑和批评自己的声音贴上“极左”标签,把反对自己的日记上纲上线为反对改革。
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抗疫形势的发展跟方方的日记基调差距越来越大。
在疫情初期,既有面对新型未知病毒的信息很少,也有武汉当地官员自身的问题,疫情形势严峻,人们缺乏安全感,更因病毒未知而恐惧放大,因医疗资源被挤兑而不能覆盖感染人群而恐慌,因有人逝去而悲伤,因武汉已经封城而焦虑。
这个时候,伤痕文学,渲染悲情,放大焦虑,释放愤怒,比较容易被接受。
但是在当地的失误得到纠正,疫情已快速得到有效控制,抗击疫情日益好转,到最后基本取得胜利(距离完全胜利的差距是境外输入防控能不能经受住考验),人们的信心得到恢复,相比较境外的那些西方国家对待疫情的态度,中国的整体表现更是可圈可点,让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的体制有了更多自信。方方日记还在那里专注负面、忽视正面,反思体制,自然会让质疑越来越多。
因为随着形势越来越好,方方距离真实越来越远,就越来越容易被更多的人识破看穿。
随着中国疫情形势越来越可控,西方国家的疫情形势越来越失控。于是难免会有比较,这一比较就有了伤害,是对方方们的伤害。
同样的疫情,不同的体制表现为两个不同的结果。这是一场公平的考试,如果说有区别,那么中国的考试事件在前,因为一些国家或疫情还没有大规模爆发,或在隐瞒疫情,中国完全面对一种新型未知病毒,并没有可资参考借鉴的经验,完全是闭卷考试。
有了中国的经验比较教训在前,西方国家是开卷考试(美国这种疫情起源国最大嫌疑人除外)。
只要不持有偏见,在这场疫情对全世界的考验面前,两种体制的表现差异,是很明显的。
这一点连民进党创党大佬都看到了。在“黄智贤夜问”中,台湾地区前“立委”、民进党创党元老、前“监委”叶耀鹏认为,中国大陆和西方国家所运行的不同社会制度,究竟孰优孰劣?此次疫情爆发便是最好的证明。叶耀腾认为:“大自然很微妙,用微小到都找不到的病毒来检测你们的能力,测验你们的制度。”这是一场制度的PK,比用战争的方式要好太多了。
很多人面对正在发生的事实,在实事求是方面,连民进党创党大佬都不如。      方方的日记就拒绝这种比较。因为这不利于得出她想要的结论。
当中国表现明显好于西方时,方方的支持者们在忙着反对在中外之间进行比较,更反对把结果的不同归因于制度和体制的不同。 
这些人不是不喜欢比较,他们是又喜欢,又不喜欢。喜欢通过比较来证明中国各种不行,中国的空气不行,中国的医疗不如西方,中国的孩子不如外国的孩子......
他们只是不喜欢那些能够证明中国优于西方的比较。
方方不喜欢比较吗?说中国人一向不喜欢认错,可能跟文化和习俗有关的不是她,这不是在做比较?
对于疫情,支持方方的粉丝只同意在疫情的第一阶段进行比较,也就是拿疫情严重时候的中国,跟疫情还没有大规模爆发的西方国家比(美国除外,原因同上)。
因为他们都对中国体制不认同,那么对这个体制表现好的地方,他们不愿意承认。对于发生在这个体制中的问题,才是他们需要特别关注的。不但要关注,还要放大。
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他们批评中国,揭露中国在疫情抗击中的问题,有问题当然可以揭露和批评。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批评的目的是什么?
批评中国的目的如果是为了让中国变得更好,让中国的体制更完善。这种批评即便是尖锐一些,恐怕那些批评方方的人都不会反对,这些人也并非没有批评过,我们称之为善意的批评,但这种批评是支持方方的人所反对的,因为达不到他们的目的。
还有一种“批评”,是为了彻底否定中国的制度合理性,最终目的是将毛主席那代人创建的体制彻底颠覆,并以西方国家为模板,重建体制。这就是这些年一些人一直以来鼓吹的,要融入西方主流文明,主要学习英美体制。
西方诸国这次面对疫情的考验,整体表现怎么样,我们已经看到。欧洲已经泛滥成灾,意大利6000万人口,确诊人数已经和中国最高峰值差不多,死亡人数超过中国。美国确诊人数已经超过10万,还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增加,而且这还是仅仅检测了50多万份的结果。美国的人口才是中国的四分之一。从突破1000例到100000例,仅仅用了两个多星期的时间。在中国全力抗疫的时候,美国长期把自己的确诊人数压制在地板上,办法就是不检测就等于不存在。一旦放开检测,数据就爆炸式增长。这说明,美国隐瞒疫情,不是短期的,也不是地方政府,而是全国性的一个长期政策。这跟方方们反复控诉的武汉抗击疫情初期的失误,区别是很大的。
我们也无意为武汉或任何一个地方或部门的失误渎职辩护,虽然中国的失误和西方的整体性失误没法比,但对于渎职官员应该追责。我们不能跟西方国家那样:
美国HIN1造成那么几千万人感染和几十万人死亡,也不追究责任人。2019年的大流感(是不是还有存疑),又造成几千万人感染和2万人死亡(奇怪的是,美国开始正视新冠疫情之后,听不到大流感了,好像消失了),也不见有人被追责。
疫情之外也是这样:2008年美国华尔街造成了次债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也没看到追责多少个美国官员、资本家和机构高管。
日本福岛核泄漏那样的人祸,竟然也没有看到多少官员和资本家被追责。
我们不反对对渎职官员追责,反对的是把问题非要引向体制,还要求中国学习已经被证明不如中国的西方体制。
方方及粉丝们因为不认同中国体制,所以就不认同中国体制的优点,只愿意突出缺点和问题。
这样的“批评”非但无建设性,而且有害。这已经不属于批评的范畴,这些人其实是中国体制的异见者。
一句话,这种“批评”,不是为了让中国变得更好,而是变得更坏。
我们支持的是第一种批评,反对的是第二种“批评”。方方的粉丝中坚,支持的是第二种“批评”。
如果说以前,对这种异见者“批评”的政治目的,因为有西方国家的发达光环,还不能看的十分透彻。但现在,在疫情的照妖镜下,一切伪装都已经剥去,这些体制的异见者现在都已经裸泳了。这个时候还看不清楚,那只能说不是太笨,就是真坏了。
方方的日记中可能什么都有,就是缺少建立在客观基础上的真实。
我们需要的真实是什么,是其中一个故事,一个细节的真实?还是要通过很多故事,很多元素,最后形成一个能够真实反映整个抗疫过程的真实全貌?
真实,是指整体意义上的真实,还是仅限于某一个片段的真实?
对于抗疫这样的宏大叙事,客观的真实应该既有空间上的要求,又有时间上的要求。
在空间上,真实的记录,应该体现选取素材的代表性,不能仅仅体现自己的个人偏好,以偏概全。
在时间上,真实的记录,要足够体现过程的变化,不能总是停留在失误的那段时间记忆里,当然也不能只限于正面的歌颂。
对于整体的驾驭,需要客观辩证,一分为二,既看到问题,又看到成绩,然后再来解决哪个为主的问题,既反映主流也不忽略支流。
方方日记的内容,恰好就是在这两个方面都出现了问题。
七、方方日记中的情绪是方方本人真实感受和情感的真实表达吗?
方方日记的内容做不到客观,难道是受她内心情绪的影响所致?
方方日记中充斥了焦虑、悲情、痛苦、绝望、仇恨,这些情绪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进展,抗击疫情取得基本胜利之后,方方日记中的这些情绪也并没有消失。
方方日记中有这些情绪是因为方方过于悲天悯人,见不得人世间普通人的痛苦,才会沉迷于负面情绪中不能自拔?那她就不会去否定土改。土改于谁有利?当然是千百万普通的民众;被谁反对?当然是民国的官僚资本、还有地主。方方并不同情普通的民众,也不理解民国的民生疾苦,为什么国民政府那么快就倒台?因为依靠官僚资本和地主,失去了民心,所以千百万老百姓用脚投票,比用手投票都有效得多。
一转换到土改问题,方方的真实立场就出来了,说明方方是站队在官僚资本和地主这一边。
方方现在仇官吗?当然也不是,她有很多朋友都是官员,给她提供特权的也是官员。方方不但不反对这些官员给自己的特权,反而很享受这种特权,还抑制不住炫耀的潜意识。所以,方方不但不仇具体的官员,她也不反特权。
难道方方只是反对渎职失职的官员以至于让她情绪不能自控?如果她真是这样,那她的作品不会放过对民国官僚腐败的揭露,也不会忽略对西方国家因隐瞒疫情和防控措施不力而引发更大痛苦的批判,但并没有。因为方方在日记终结篇中,借各国医生相互合作,她强调的是“不带政治偏见,没有国别意识”的“对人类的爱,对人的爱”,批评赵立坚和美国政客是“相互指责”时,方方是用的是世界公民的视角,方方对西方政府的渎职表示沉默说明她嘴里的“对人类的爱,对人的爱”也是假的。民国那些著名的祸害民众的事件,我是没看到方方有过浓墨重彩的批判,所以方方也不爱民国时代的人民。
难道是方方因为爱现在的中国人民和武汉人民,而在日记中有那么多负面情绪吗?
算了吧。美国都把武汉和中国这俩字跟新冠病毒粘贴到一起了,这是对刚经历过伤痛的武汉和中国人民最大的侮辱,这跟往武汉和中国人民的伤口撒盐有什么区别?这个时候,见过方方说过美国一个不字吗,为武汉辩护过一个字没有?这是爱武汉和中国止步于美国面前,还是为了美国可以不爱武汉和中国人民?
根据我们评方方系列第一部分提到的方方指责中国人一向不肯认错,没有忏悔精神,没有负罪感,方方对所有时代的中国人都不爱。
到此,我们已经用排除法,可以明确方方不爱武汉人,不爱中国人,也不爱人类。那么方方爱谁呢?最可能的结果,也是最可能的选项,她只爱自己,最多加上她的亲朋好友。
这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这样的人会为别人的苦难而痛苦?梦中或许会有。
方方自己又没有在这场疫情中经历伤痛,反而因为这场疫情,她收获了巨大的流量,名气得到了巨大提升,以及可以预见到会有可观的收入,难怪那篇高中生文章说方方是武汉这次疫情最大的受益者。
一个从疫情中受益的人,她有什么痛苦、焦虑、绝望?就因为她不能随便出小区?仅仅因为出不了小区就油然而生那么多负面情绪以至于不能控制,那方方完全可以去当志愿者啊,可是方方并没有去,说明方方也不是因为这个。
她的爱武汉是停留在嘴上,她对武汉人民的感情也仅仅存在于键盘。
她不会因为别人的痛苦而痛苦,不会因为别人的焦虑而焦虑。
有人说方方是在表达一个弱者的情绪。方方是弱者?这本身就不是事实,反而与事实相反。方方可不是什么弱者,她只是在渲染自己的“弱者人设”,是为了自己的文章能够被更多接受,是为了更多流量。方方是可以得到特权帮助的人,是可以有大媒体关注的人,她哪里弱了?  
至于绝望,她有什么好绝望的?想用特权就有特权,连提供特权给她的人都可以免受调查。还有那么多媒体支持她,而质疑她的声音却得不到一家媒体的支持,她是舆论战中的强势之人,要绝望,也是批评她的人更有资格绝望。
所以,绝望也是假的,除非她是绝望于自己的日记竟然不能帮助把这场疫情变成中国的切尔诺贝利事件。
至于仇恨,这个我倾向于认为是方方的真情实感。但这个仇恨是针对体制的,客观存在于方方的主观意识中,随着键盘自然流露。这个从她的那部长篇小说,从她否定土改,就能感觉得到。
分析到这里,只能得出一个结论,除了仇恨,和针对某一种情况的绝望,方方流露在日记中的情绪,是真的可能性不大。
上面用了各种分析,排除了方方本人为自己,或者为他人产生痛苦、焦虑的可能,那她还为什么日记要以这些情绪为基调?
仅仅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为了流量,为了眼球,所以拼了?
我认为不会这么简单,从她写出那部长篇小说,我就知道这是一个非常热衷于政治而又有明显政治倾向性的女人,她写那部长篇是为了表达政治,写公开的额日记体呢?难道还能有另外一种更合理的解释?
八、方方的日记,不能仅仅看作是一种文化现象,而是一种政治现象。
文化作为一种思想的载体,如果承载着反体制的政治使命,那破坏性是很大的
美国总统里根,在谈到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斗争时说:“最终的决定性因素不是核弹和火箭,而是意志和思想的较量”。这句话换种方式表达,意思就是:在制度安全方面,拿笔杆子的敌人,比拿枪.杆子的敌人,更可怕。
美国是最重视意识形态的国家。
美国人抓意识形态,做到了天天抓,月月抓和年年抓,自麦卡锡运动之后,意识形态工作从未真正有过松懈。
2013年3月22日,美国教育部下属机构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网站的 “每日语录”一栏中引用毛主席“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而不倦’”的名言,就因此遭到猛烈抨击。连美国参议员都出面要求教育部必须解释为何引用“共.产主义者”的话,最后该中心网站被迫删除这句话,换成了林肯的一个警句。美国教育部代理新闻秘书还专门公开表明态度,表示这次引用“很糟糕”。
美国是不会给反美国体制人士类似方方享有的言论自由空间的,但这不妨碍方方粉丝们继续抱怨中国言论不自由,认为美国等西方国家才是他们的自由理想之国。
方方们不但双标学美国学的惟妙惟肖,在对待不同观点的态度上,也是有样学样。他们可以批评一切,但别人不能批评他们。对自己是自由主义,对别人是限制自由的主义。
这就是自由派的言论自由本意。
如果方方们这些人真的掌握了足够的权力,他们是绝对不会允许质疑和反对他们的人享有他们今天这么大的自由空间。看看方方对待质疑和批评的态度,就不难得出这个结论。
喜欢双标者不但伪善,而且还特别专横。
不但专横,还善于伪装“弱者人设”。
支持方方的人,不要真的以为方方的“弱者人设”,方方不是弱者。她不但可以享受特权,而且从话语权看,她就是真正的强者,质疑方方的一方,才是弱势的一方。
知名博主网眼八分斋进行过统计,发现:
方方和方方日记有关的信息,海内外合计【13.7亿条】。按照长尾数据计算,则超过【30亿条】。
报道方方日记内容的海外媒体,含美国之音在内共计有【417家】,国内媒体网站新闻共计有【4761篇】,推特上的相关的信息【15278条】,国内参与的头部账号有【3479个】。
网眼八分斋的结论是:方方日记获得媒体领域广泛的支持。从可以动员的信息力量上,方方日记的力挺方占据绝对优势,属于集团军信息作战;质疑方属于信息游击队,虽然有自发的联动,但整体信息力量悬殊。
这就是我们在系列文章第一部分,为什么说方方日记的关注度,并不是自发形成的原因。
这是一场至少是大型规模的舆论战役。
方方背后是境外媒体、境外资本媒体和部分D媒。
质疑方方的一方,只有网民自己,背后只有自己的影子,手上只有土枪土炮、小米加步枪。
方方明明是强势人物,却启用“弱者人设”、“受害者角色”,明明得到那么多资本媒体,还有好几家央媒的支持,还时不时暗示自己受打压,控诉自己如何受限制,仅就这一点,就说明方方人不诚实。
这种人设,是为了塑造悲情,增强感染力准备的。如果人们意识到是一个是一个财政供养的厅级老太太,在不停的哀怨,控诉体制,那效果会好吗?为了文字渲染力,必须让自己示弱;不但要让把自己塑造为弱者,还要承担受害者角色。
这样,就为自己站在控诉者的位置上准备好了条件。
这些技术处理,还是很有效果的,让很多她的读者以为方方是和自己一样无助的人,拉近了距离,产生了共鸣。
方方写日记其实没有什么压力,质疑和批评她的倒是压力很大。自发的游击队面对正规军的联合作战,能没压力吗?
每次看到有方方的粉丝过来留言,说方方是多么需要勇气,为底层人民代言,我就觉得这粉丝太可怜了。被人侮辱了智商,还不知道。
这场疫情,已经把长期被舆论话语权用媒体铁幕遮蔽的世界真实一面,暴露在世人面前。
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中国的体制优越性,从来没这么清晰过。
疫情对全世界的考试,中国的答卷是最有说服力的,靠的就是毛主席那代人创建的体制优势,这个体制虽然经过很多改变,但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依然是世界一流,远超西方体制。
就是这个被方方们怎么都看不上眼的制度、看不顺眼的体制,因为中国应对新冠疫情的果断举措,引起了日本媒体的高度评价。有日媒对此评论称,中国强大的动员力是不可战胜的;还有日媒称,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已经是一个不可以作为对手的国家,从而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制度自信很重要,不是我们做的不如西方国家,而是在媒体的描述之下,总是让人感觉西方的月亮更圆。
这就是掌握了足够强大的话语权之后,事实真相就不那么重要了,因为话语权背后的力量需要的事实是可以通过媒体的话语权制造出来,可以对事实真相进行解构之后重新组合,形成所需的真相。
要不是这次疫情的规模和烈度,以及西方国家应对疫情的表现实在是乏善可陈,导致中西之间的强烈对比超出了媒体的驾驭能力,让真相终于从长期笼罩的媒体迷雾当中穿透而出,我们很多人还会对自己的制度缺乏自信。
为什么方方背后有那么强大的话语权助力,方方日记还是引发了那么大的争议,而且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大,小米加步枪的质疑一方,让方方除了野蛮的批发“极左”标签没有好办法,就是事实教育了人民,事实和道理不在方方那边。
别看方方这些人对别人批评起来头头是道,如果真让他们这帮人管理国家,以他们的水平,连现在的英美等西方国家都不如。
他们除了抄袭西方,模仿西方,看西方国家的脸色行事,从来就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东西。
他们要中国移植西方的制度,并不能够让中国变成美国,变成德国,变成英法,最好的结果是变成一个大号的乌克兰,甚至是被大卸几块的南斯拉夫。
其他先不谈,如果这次疫情之前,中国真的实行了西方的体制,那么中国付出的代价,会比现在大十倍,几十倍。意大利人口只有中国的二十分之一还不到,新冠肺炎患者已经超过中国最高峰值,死亡人数超过中国。意大利还是西方国家中医疗水平比较强的国家。
就照这个水平计算,中国的体制让人民少遭受多少痛苦,减少了多少家庭的破碎,让多少人由此避免失去亲人的痛苦。
方方们假装看不到这些,他们使用完美主义的标准,认为中国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认为中国抗击疫情只有结束,没有胜利,只有伤痛和苦难,连起码的实事求是都没有。
中国在疫情初期也有失误,但失误是局部的(这不等于放弃追责),而且是很快就得到纠正。西方的失误是全面的整体性失误,伴随着几乎整个过程。
中国的体制不完美,完美的体制根本不存在。因为不完美被集中放大负面一直控诉,一再否定,还要引导中国走向比中国问题更多的西方体制。
如果中国实行方方粉丝那样的西方体制,让他们管理这个国家,只能让损失更大,形势更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前面说方方们的“批评”没有建设性,只有破坏性。
因为他们的目的就不是为了中国更好。
只要看看这些人在中美的冲突中,站在哪一边,是和赵立坚站在一起,还是在赵立坚背后向他开枪,就知道答案。
对中国都没有感情,为了精神祖国就旗帜鲜明地站在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国籍所在国对立面,这样的人会为了中国变得更好而求变革?
一个方方并不可怕。方方问题的最为要害之处,还不在于她本人反体制,而是她作为体制人反体制。
方方是有级别的、从财政上拿工资的,住着湖北文联大院的房子,这也是体制内一定级别的人才有的权利。
方方的体制身份,是方方现在用心淡化的。因为她要以反体制身份,才能引起更大的流量支持。
方方日记的流量,需要力量去推动。只有反体制的身份,才能得到这么大力量的支持。
九、不忘前车之鉴,吸取别人的教训
端体制的碗砸体制的锅,这种现象在前苏曾经是比较普遍的存在,结果我们也都知道了,前苏从地图上消失了。
一战后十六个国家联合军事干预、二战强大如纳粹德国的进攻,都没有让前苏倒下;但是有了内部人反体制,前苏就分崩离析了。
前苏成为历史之后,西方媒体定调,把前苏解体说成是民意的胜利。其实这是彻头彻尾的谎言。根据前苏最后一次全民公投的结果,接近80%的前苏人支持保留联盟。

解体前苏是对民意的最大背叛;但是一向喜欢用民意说话的西方媒体,这次就不把前苏的民意当回事了。
前苏解体,西方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促使前苏解体的主要力量还是来自其内部,是前苏内部体制人让强大的前苏不战自溃。
1991年6月,美国一个社会问题调查机构在莫斯科做了一个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的调查,调查对象是掌握着权力的党政要员。分析结果是:12.3%的人具有民社观点,拥护改革;76.7%认为应实行资本主义。
前苏全民的77%败给苏联关键少数的76.7%。
前苏倒下了,真正陷入悲剧的是谁?当然是老百姓,他们失去工作,失去原来的福利,面对通货膨胀,甚至连食物都是问题,很多家庭变卖财产,仅为求一饱。前苏地区的人均寿命降低了四岁,这是只有一二战那样规模的战争才有的现象,想想有多么惨烈。
国家没了,精英们大捞一笔,俄罗斯等前苏共和国的寡头集团迅速形成。
继承前苏主要遗产的俄罗斯,一度虚弱不堪,这些年主要靠吃前苏的老本,以及依靠资源作为主要收入来源,这还是普京上台,重新掌握了关键的能源资源,在政治上比较成功的清理了体制内的亲西方实力,才止住了下滑,阻止了继续崩盘。
前苏解体是少数精英的狂欢,但更是多数普通人的灾难。
有前苏的前车之鉴,中国的普通民众对方方这种有着体制身份却反体制的人特别警惕的原因就在这里。
没有任何外部力量能够阻挡中国的前进,能够阻止中国的崛起。
只有内部出问题,才能让中国止步。
庆幸方方们还没有最终达到目的吧,否则,代价是不可承受之重。
警惕方方们已经有的能量吧,否则,未来的代价还可能不可避免。
爱这个国家,就绝不能允许前苏的悲剧在中国重演。
十、方方的日记在国外为什么那么受重视?
方方日记的危害性,还可以从美国对方方日记的重视程度及政治意图分析得出。
我们前文说过,美国是当今世界最重视意识形态的国家。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对美国来有利的,什么是有威胁的,美国从不含糊,立场坚定且分明。
美国这一次对方方日记重视到什么程度呢?不仅仅美国之音等美国媒体连续密集报道,方方日记还登上《洛杉矶时报》的头版,题目是“来自武汉真实的声音”。

不只是美国,方方日记在日本也很受重视,日本《朝日新闻》(日本三大报纸之一),也大量引用“方方日记”的负面内容。

照这个趋势,诺贝尔文学奖很快就向方方招手了。
国内已经有文化学者这么建议了,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唐翼明提议:下次诺贝尔奖应该颁给方方。
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方方日记重视到如此程度,当然是因为方方日记里面有他们需要的东西。这些国家这么看重方方日记,目的自然是要借方方日记全盘否定中国抗击疫情取得的成绩,以“方方日记”为依据,寻找中国“失败的证据”。
美国是西方的代表,所以分析时以美国为例。
对美国来说,疫情的严重程度隐瞒不下去了,每天的数字在翻着筋头暴增。美国确诊人数已经突破16万的事实,媒体也没办法屏蔽在舆论场主流视野之外了。
如果方方们用同样的标准审视这场中外抗疫行动,“血泪”、“炼狱”这些词用在美国和西方身上,显然更为合适。
这场疫情作为一场面向全世界的考验(考试),美国还有欧洲以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正在面临一场制度信任危机。
长期笼罩着经济高度发达、医疗高度发达、体制先进光环的欧洲、美国,被一场病毒引发的疫情搞的一地鸡毛。先是欧洲,后是美国,成为全世界疫情的“震中”。
看看下面这张昨天的中国以外世界疫情地图(最新数据又有快速增加,美国确诊人数超过16万,意大利超过10万),被发达国家霸榜了,中国现在是世界疫情中最大的安全岛。

西方虽然现在竭力避免把抗击疫情的表现差别和体制差别联系在一起,但在中国疫情严重之时,西方可是把疫情和体制捆绑在一起进行分析的,希望新冠疫情变成中国的切尔诺贝利事件,西方政客和媒体人都在等那一天。
但中国让他们失望了,也让中国的精神美国(西方)人失望了。剧本没有按照他们的设想演绎,最初想隔岸观火的西方,现在自己正在体验烈火焚身的感觉。
中国人还真没有幸灾乐祸的想法,那是美国人和精神美国人时常出现的想法,比如2008年四川发生大地震,美国明星莎朗斯通就公开说:“四川地震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是中国人的报应!”。中国的媒体和文化学者也有样学样,发明了“天谴说”:“这就是天谴吗?死难者并非作孽者。这不是天谴,为什么又要在佛诞日将大地震裂?”
美国一些政客还有美国一些媒体,正在忙着做两件事:一是如何帮特朗普政府推卸因前期的隐瞒和懈怠而导致疫情失控的责任;二是如何维护美国的制度光环不因疫情而褪色。
简而言之,就是:帮美国政府甩锅、维护美国体制神话。
为此他们正在行动:一是把疫情的发源地甩锅给中国。二是咬死中国应对疫情存在懈怠隐瞒造成了全世界的大流行。
这两个理由只要坐实了一条,美国政府就有了推卸责任的借口,还有了在危机严重时向中国提出索赔的主动权。
这跟中国一些文人和捧方方的市场化媒体正在努力做的事是不谋而合。建议中国给世界道歉,把中国初期的、局部的一些失误(还要考虑初期面对新型未知病毒时无先例可借鉴的因素)放大,把中国抗击疫情的整体表现评价为负面。

美国的体制形象要是在中国倒塌了,还怎么对中国民众进行所谓的启蒙,还怎么引导中国体制转轨以融入他们心中的“主流文明”大道。
美国形象不能倒,美国体制之光不能灭,这是中国部分文化人和媒体人的政治自觉,在这点上,他们和美国的政客、媒体,是高度默契的。

方方日记就是中国文化人和媒体人送给美国的礼物。
这一次新冠疫情,对美国来说,可能是美国南北战争之后,最大的危机。这个危机不仅限于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搞不好还会形成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
由于美国以及西方糟糕的整体表现,作为软实力的制度神话,一下子脱掉了皇帝的新装,会给美国带来意识形态的整体被动,让美国再次回到人权的被告席上,还会由此引发制度信仰危机。
美国国内的矛盾不可谓不尖锐,但美国凭借强大的媒体优势,建立起制度的光环,掩盖了内部问题,美国的政治安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此。
这次疫情已经让美国的制度合理性受到广泛质疑了,如果继续下去,还可能变成美国的制度合理性危机。
中国的抗疫成绩会让西方的这种危机加剧,因为形成的对比太过鲜明。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种伤害已经超出了西方话语权的解释和掩护能力。
只要中国的表现被各国人民知道,即使全世界的市场化媒体都在为资本主义辩护,但依然会阻挡不住人们的重新思考。
这才是美国和整个西方老板们最恐惧的。怎么办?
一种是特朗普那样,把丧事喜办,比如特朗普说只要美国新冠肺炎死亡人数控制在10万,就算美国政府做的不错了。

还有一种,就是抹黑中国,不承认中国抗击疫情取得成功。
第一种操作空间实在有限,所以现在更多用的是第二种。美国、欧洲、日本,都有政客和媒体人指责中国的数据不真实,说中国实际上并没有控制住疫情。
如果能够用舆论的力量让本国国民相信中国的抗疫并没有成功,西方的制度合理性危机也可以消弭大半,西方的制度神话还可以在疫情之后想办法修复。
别看西方在政府责任方面存在争论吵架,但在维护西方制度合理性方面,西方国家内部的各派主流政治力量都能联合起来,资本会在背后统一协调政客和媒体的立场。美国是资本最大的寄居国家,西方是资本的中心地带,制度问题关系资本的身家性命,必须严防死守,不容有失。
而方方日记对中国疫情的基本结论,无论是“只有结束,没有胜利”,还是还是“错,错,错”,以及对中国疫情的文学性描写“一城血泪”、“炼狱”,太符合美国等西方宣传机器的需要了,简直是想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还有什么是比中国的文化“精英”贬低中国,可以让西方国家的人民更容易相信呢?
方方日记有助于西方用来直接证明中国的体制不行,间接证明西方的体制还行。方方日记对中国疫情初期失误的夸大和突出(作者注:我们反对夸大失误并不是不要求追责),以及中国媒体一直把方方日记定性为真实的记录,方方日记很有可能会成为美国以后控告中国的锐器,被作为美国向中国索赔的重要证据。
综上,方方日记至少在三方面满足了西方国家的政治需求,至少可以一鸡三吃。
而且,方方日记中不含有任何对美国不利的信息和评价,对美国完全做到了绿色无害。
即使美国政客和媒体多次用“武汉病毒”和“中国病毒”这样的词汇污名化武汉,污名化中国,方方都没有批评过美国一个字。方方日记中连一个对美国不利的标点符号都没有,可以放心大胆使用。
方方不是这次才这样,而是一贯对美国如此。2013年,得知美国的小男孩对中国发出下面的仇恨声音时,看看方方多么大度,还带着掩饰不住的开心表情呢:

美国孩子可以不懂事,但孩子的三观不是被成人有意识灌输的?被人带到这样的节目中来,难道不是被美国媒体有意操作的?
方方的批判精神一遇到美国,立即归零。方方对中国有多苛刻,对美国就有多乖巧。连中国疫情严重时,华人从美国购买口罩捐赠回国,都让方方借“华人朋友”之口表达对不起美国医生:
在武汉疫情紧张时,华人扫空货架上的口罩,捐赠回国,而此刻的美国医生,却遭遇到口罩和其他防护物资的缺乏。有华人朋友说,我心里觉得好对不起他们。
这样的方方,这样的方方日记,在美国、在西方有理由不火吗?
中国的某些知识分子的主张,受到外国重视,成为算计中国的利器,方方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前几年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就有这么一批学者,发出了对中国不利的声音:
把南海问题交付国际仲裁这个主意,是北大一张姓教授在2012年6月14日在天.则南海研讨会上提出来的。
同是在这次研讨会上,还有很多类似主张,有兴趣者可以一看:
“九段线是我们47年以前划的,别人国家还没有成立。因为九段线是很重要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关于九段线谈判需要人家承认你的权利,你的权利是需要别人承认的,别人不承认这个权利是没有的”;“我们划分九段线没有具体经度纬度,也没有法律依据”、九段线“没什么依据,就是1947年单方面宣布”、“没有其他国家承认”、“没有依据,依据就是所谓的‘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我们国家拿出有些道理其实站不住脚。比如历史上的归属,这本身比较含糊”、“不管是清政府还是民国政府都没有实际控制这一区域,只是我们单方面宣布这一块是属于我们的”;
“由于南沙岛礁的法律地位低,不具备人类基于本岛生存的条件,所以我国不可能在南沙群岛确定领海基点,因此在南海南部不可能拥有宽广的专属经济区”、“黄岩岛面积太小了,且没有人居住”、“不能作为临海界限”、“因为太小而且远离大陆”、“处于菲律宾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之内,能不能作为基点去主张我们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很值得商榷”;
......
不说明国籍,你很可能会以为这些是美国的、日本的学者,是菲律宾、越南的学者在开研讨会,为算计中国的南海出主意。
他们还给自己这么“理中客”的说法找到了“充分”的说辞。理由之一:“站在全人类的角度看问题,我们要有一个全局观”。
前苏那个一手摧毁强大联盟的地图头的著名“新思维”,指导思想就是“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
方方在日记最后一篇中,用各国医生之间合作的事情作比较,把中国外交官反击美国污蔑化中国的舆论战贬低为“中美政客们在相互指责对方”时,也提到了“对人类的爱,对人的爱”。
用“全人类”利益压倒中国利益,这听起来比当年的“大东亚共荣”高大上多了。
用“全人类利益”、从“全人类角度”、讲“对人类的爱,对人的爱”,好像中国的国家利益一下子不那么重要了有没有?好像站在中国国家利益的对立面,形象一下子高大起来了有没有?
呸!!!
理由之二:“南海只是小问题,这种事态如果持续下去,可能让我们改革走向一条歧路。”
拿改革说事,方方好像也干过。方方把针对自己的批评者贴上极左标签之后,恶狠狠地警告:“我要一次又一次地说:极左就是中国祸国殃民式的存在!他们是改革开放最大的阻力!如果听由这股极左势力横行,放纵这种病毒感染全社会,改革必定失败,中国没有未来”。
反对他们就是反对“全人类”,反对他们就是“反对改革”,反对他们就是中国没有未来。
这次抗击疫情过程中,最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还不是美国政客,而是来自内部一些“中国人”的言行。
当然还应包括下面这样的:
1月23日武汉封城之初,台行政部门负责人第一时间宣布禁止口罩出口一个月,并警告台民众不得给大陆带口罩,“不要抱有侥幸心理,X光会让口罩现出原形”。当美国疫情形势严峻,台当局宣布未来将会每周提供10万个口罩给美国。
3月份的美台“防疫伙伴关系联合声明”,其中写着“共同对抗源自中国武汉的新冠肺炎病毒”。
谁才是对中国最大的威胁?答案不是已经很明显了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