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泪水中的思念

(2012-10-17 18:27:41) 下一个

   雨住了,房檐的水还在嘀嘀嗒嗒地往下落。静夜无风,越落越慢的雨滴声显得格外清脆。烦乱的思绪随着雨滴的缓慢渐渐平复下来,一滴,一滴,又是…… 一滴。
   母亲近来有些耳背了,打电话,经常打岔,你说东她说西。想着曾经干练刚强的母亲,突然间真的老了,不免有些心楚。古人讲;“父母在不远游”,而今身在异国,远离母亲,这种感受更加切肤。母亲耳朵有些失聪,唯一的沟通也有了障碍,心中的牵挂与思念比这雨后的长夜更加浓重。 
  
回国时,会尽量和母亲在一起,听她讲些以前想讲,我却没时间听的老话。母亲讲到自己年轻时的得意,会兴奋得脸发红。带母亲去北大校园转转看看,母亲头一歪;“哼,我年轻时要是上了大学”。 言外之意,肯定会比你们个个都强。
  
小时候对新年有一种掰着手指数日子的“盼望”。 一盼有鞭炮放,二盼有好吃的。记忆里新年最好吃的不是年夜饭的丰盛菜肴,而是年后该吃的吃了,该喝的喝了,剩下的那些舍不得倒掉的残羹剩饭。几种菜底儿倒在一起,放些剩米饭,一起加热,干着也行,加些水也不错。京城里管这种东西叫“烫饭”“烩饭”也叫“折箩”。既然有叫法,说明京城里吃剩饭的人家不在少数。而且越是剩到最后越觉着好吃,特别爱吃剩鱼汤泡饭。现在多好的东西吃到嘴里,也找不到那种剩鱼汤泡饭的满足感。
  
饭菜剩了,母亲从来舍不得倒掉,总会热一热下次吃饭时端上桌来。每次的剩菜饭,母亲也总会放在她自己面前,别人让她吃新炒的菜,母亲又总会说;她爱吃剩菜。听到母亲这样说,有时候我也会跟着来一句;“我也爱吃剩饭菜”。现在想起来,母亲的爱吃剩饭剩菜,是把新的饭菜让给别人吃;而我的爱吃,是真的从口感上就喜欢的爱吃。不知当时这些不懂事的跟话,在母亲听来是什么滋味儿。

   一次和母亲闲聊,说起了口腔卫生。我说牙刷除了每次用后要清洗干净,更要经常更换,最好每月换一把新的,要不然里面会窝藏很多有害的病菌。人在抵抗力弱的时候,这些病菌会趁虚而入,对身体造成危害。母亲说;她的牙刷从来都是用到快秃了才换,但凡能用总舍不得扔。起身到卫生间看看,母亲的牙刷果然很旧,牙刷头的毛都有些歪斜。心中一阵愧疚,对疏于照顾母亲的起居有些不安。
  
下次探望母亲,带足了12把最适宜老年人用的牙刷和与之相配的牙膏;嘱咐母亲一定要每月更换,千万不要舍不得。万一口腔生病,牙齿受损,所用的费用会比这几把牙刷多的多。母亲一生节俭,用费用的比较或许会说服母亲。事情做过,心里安定了,这件事也就不太挂在心上。一次偶然,又看到了母亲的牙刷,依然显得有些老旧。打开侧边的小抽屉,一排没有开封的牙刷,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那里。心里说不出是酸是热。问母亲为什么不定期更换牙刷。母亲张开嘴,敲着整齐的上牙说;“你看我这么大岁数了,上牙一个没掉。 我比你们讲卫生,刷完牙我都会把牙刷牙缸洗得干干净净。那像你的牙缸,里里外外就从来没干净过。”看着尚且可用的东西丢掉,在母亲是一种难以容忍的行为。

      母亲很有主见,一次母亲左臂莫名奇妙地肿胀起来,肿得透明。父亲不在京城,我们又很小。是母亲自己一个人半夜去的医院。到医院后,整条手臂发烫,又查不出病因,眼看着还有漫延的趋势。医生对母亲说,现在只能用冰袋降降温,别的毫无办法。要想保住性命,截肢是最为可靠的。那个时候联系不到父亲,生死关头只能自己决定。母亲决心,死也要死个全尸,不信没有抗不过去的命。靠着母亲坚强的信念,医生的倾心救治,母亲保住了自己的胳膊。说到此处;母亲会把手臂伸出来,一张一合攥攥拳头。“你看到现在什么事儿也没有。要是缺一条胳膊怎么活呀”。
 
   母亲心善,乐意帮助人,与同事的关系都很好。很多人找母亲借过钱,而母亲一次也没有向别人借过钱,这也是母亲得意的一点。那个年代,家家差不多,不找人借钱说明会过日子。 唯一的一次,别人向母亲借钱,母亲没有借给,这让母亲一辈子心有不安。
  
母亲同事中有一位嫁给留苏中国学生的俄罗斯人,平时和母亲关系极好。别人带的食物,她从来不动,唯独母亲带的食物她会吃,自己带的茶叶,咖啡每天沏好了一定让母亲喝,不喝就会生气,还时常做些俄式小点心让母亲带回来给我们吃。母亲会学着那位俄罗斯妇女的腔调说“ XX你是个好人”说完,母亲会得意地笑个不停。母亲向这位俄罗斯朋友学了不少俄语,时不时地会卖弄一番。
  
当时这位俄罗斯妇女的丈夫受到了冲击,工资也被停发。她想把自己的两个子女送到苏联去,身边钱不够,开口向母亲借钱。那个年代,人人的头脑绷得很紧,稍有不慎就会遭到不测。俄罗斯妇女的丈夫是“苏修特务”,情况复杂。何况父亲还在外地,能否返京尚不知道。在朋友的信任与亲人的安危之间,在那个特定的年代,母亲做了一件违心的事。后来母亲向父亲说起此事。父亲说;“一个外国人,在中国举目无亲,向你开口借钱有多难啊”。父亲理解母亲,并无责怪,只是一种感叹。母亲一直希望能见到这位俄罗斯朋友,但至今未能如愿,这件事成了母亲难以释怀的一块心病。
 
  
与母亲聊天,每到吃饭时,会想些小时候爱吃的东西让母亲做。母亲这时候就会笑得合不拢嘴;“这么多年不做了,肯定做不好了”。母亲一面思索着需要的材料,我一面拿笔记下来。让年迈的母亲为你忙碌也是对母亲的一份安慰。母亲觉着还能为你做顿饭,让你吃得高兴,她会觉着自己还很年轻,很健壮。其实不用我说,母亲算计着该是我去的日子,早早地就开始做这做那,恨不得一次把你喜欢吃的东西都端出来。不去餐馆吃饭,是我们母子的一种默契,小时候没少让母亲受累着急,现在能给母亲做一顿可口的饭菜,是一种心底情愫的流淌。母亲的心态应是一种笑容下的凄楚,自己快做不动了,还能给儿子做几顿饭呢。

   母亲还有一件稍有遗憾的事,就是没有让记者给我照相。有一次母亲带我在天安门广场后广场散步。两个人拿着相机,跟着母亲左看右看,看得母亲有些发慌。正准备加快脚步逃跑, 被两个人拦住;说他们是画报社的记者,准备找两个小孩,一男一女照个合影做封面。女孩已经找好了。看到您的小孩儿,觉着很合适。那个年代,很多事情说不清,现在打着灯笼都难找的事,那时在母亲看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坚决拒绝掉了说不定一个封面,也能成为影视童星。但我对娱乐圈向来不感兴趣,对那种混乱和自以为是甚至有些鄙夷,签约演员提线木偶似的生活让人同情。母亲的决定无比正确。

    从小就没出息,除了吃的,眼里看不到别的东西,可能是求生的欲望太强了,总是处在觅食的状态。母亲和父亲带着我逛街,沿途看到卖吃的就要。为了制止我的缠闹,母亲远远看到有卖吃食的店铺,就说和父亲悠我一个,让我闭上眼睛,两个人一人一只手, 我双腿一蜷会悠出去很远。 “一个,两个,三个……”,母亲嘴里数着数,直到悠过了食品店的门口才让我睁眼。后来这一招不灵了,母亲就对我说;“你要什么就不给你买什么,不要才会买”。听了母亲的话,我一直使劲闭着嘴憋着,只是用眼睛滴溜溜地东看西看,脸憋得通红。一条街走到头,大人早把这事忘了。我认真地抬头问母亲;“我一直什么也没要,你们怎么什么也没买呀?”父母听后大笑,赶紧回头买了好吃的给我。

     在断断续续的絮叨中,看到了年轻时的母亲,童年时代的我。“父母在不远游”,而今隔山隔水,只有在键盘敲打的回忆中,寄托对母亲的思念。

也曾
依偎在母亲身前
也曾
眷恋那种母爱的温暖。
无忧的童年
全在母亲的操劳
健康的成长
靠的是母亲身传。
自尊自立、
自奋自强
一辈子不求人
一辈子不抱怨。
思念里满是欢笑
思念中充满温暖。
日暮残阳
树梢已见枯萎。
银发飘飘
微笑中
也在期待那种依恋。
寒风隔窗
吹尽满树白雪。
步履蹒跚
守望中
也在渴望那种相见。
思念突然沉重
沉重的思念
化做胸前的泪花点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每天都是好晴天 回复 悄悄话 “我一直什么也没要,你们怎么什么也没买呀?”父母听后大笑,赶紧回头买了好吃的给我。
聪明的孩子,
江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花儿朵朵的评论:
素不相识,却能垂泪,感动于你的留言。
花儿朵朵 回复 悄悄话 跟着你的思念流泪……情浓于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