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蓝色的梦》

(2010-12-31 17:10:40) 下一个

一个人静静地守侯着一只蜡烛,角落里DJ播放着一只只曲子,飘忽间一只熟悉的旋律流动起来,缓缓波动的河水,青翠连绵的原野,欢快嬉戏的水上人家,翩翩起舞的少男少女……

 

提琴的震颤,圆号的雄浑,大管长笛的对鸣,嘎然声止,一阵竖琴的流淌,多瑙河,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

 

多瑙河真的是蓝色的,周围的空气,远处的山峦统统笼罩着一层蓝色,洁净的天空更是蓝得看不到尽头,奥地利,维也纳,水花飞溅,雾气蒙蒙,不断变换飞舞的五彩云霞,还有那半隐半露的山间别墅。

 

蓝色的多瑙河悲鸣起来,隐约间听到了伏尔加河上那可怜的老马踏碎冰面的踢踏声;一个满头乱发的少年沿着混浊的河水无目的地闲荡着,半个西瓜,一根香肠就是一顿午饭,高尔基的童年,大学,在人间,曾经是那样的向往。

 

顿河上的哥萨克骑兵,密西西比河的杀戮,亚马逊河的巨鳄,一青一白的尼罗河,刚果河,瑞木河,恍惚间想到了许许多多的河,平生见过的河,书上看到的河,还有课本地图上的河,长长短短,宽宽窄窄……。

 

什么时候头脑里对河流有了形象的概念很难说的清了,最早的记忆应该是父亲最爱唱的那首歌里的河了;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 像黄河之水,汹涌澎湃,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

 

曾经很羡慕父亲能够生在那样的乱世,国难当头,好男儿扛枪为国,血洒疆场,轰轰烈烈也不妄为一生。生在和平年代,总是听别人的故事,听大人的教诲,心里感到十分的窝囊,总希望天下能够再大乱起来,自己也有个见天日的机会。

 

亲眼见一见黄河成了从小的一个梦。

 

第一次坐火车过黄河,为了看到黄河,深夜不睡一直坚持着,等到天亮也没见到河。问大人,大人说;早过了黄河了,呼呼隆隆特别响的时候就是过黄河大桥了。

真正见到黄河是多年后的事了。光秃秃的两岸,浑浊的泥水,脏兮兮的渡船,和梦境中那个万马奔腾般的大河相去甚远。直到看过壶口,看过第一桥外的上段,看过独一无二凌汛期的河面,知道了越来越多的故事……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管我怀着多么崇敬美好的愿望去想像她, 苍老,污浊,荒野,凄惨,还有许许多多说不出的感觉,心中总是一种郁闷,想哭,哭不出来,只是一种呜咽。

 

蓝色,飘渺无定的蓝色,一直在心中流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