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桥

各次出游的流水帐
正文

我最佩服的一位民国军阀姨太太

(2025-09-15 13:04:58) 下一个

    话说70年代末,我考上了北京某大学。报到后到宿舍安顿,跟新舍友自我介绍:“我来自四川成都某部队”。一位Y姓舍友(光)说:“我也曾是部队子弟,父母曾是军医。但林彪事件后,全军解散,被勒令复原。我父母就选择复原到了我母亲的家乡--鱼米之乡的无锡。其实我跟你是老乡,籍贯是四川,跟D副主席(后来被称为改革总设计师)同县“。

 

    ”太巧了,我母亲也籍贯这个县,并且跟你同姓。没准我们是亲戚,你该管我叫表叔呢。“

 

    ”去你的。说不定我是你远房舅舅呢!不过我父亲的出生可不好,来自反动军阀家族。你母亲出生也不好吗?“

 

    ”我母亲出生地主,但没听说是这个军阀家族的。“

 

    一段时间后,我外公被落实政策,解除管教,来到北京我大姨家居住。一次我去拜访他时,问他是否跟同姓的Y军阀有什么瓜葛。“有的,”他说,“我曾经在另一个川军军阀T手下当军需官,跟Y的军队作过战。“ 这么说你不是Y军阀家的”?“当然不是。我如果是Y的家族成员,怎么可能在另一个军阀手下混饭吃?”

 

    外公介绍说,县城里的Y姓,分为三种:一是军阀家族,二是另一个Y姓大地主家族,其他杂七杂八归为第三类。而他们这一家正是第三类,属于小地主。至于D副主席的家庭,则不在县城之内。

 

    搞清了跟光只算半个老乡,我们终于可以以同学的关系相处。他常常到北邮去拜访他那嫁给北邮党委副书记的姑婆(他说还有一个爷爷辈在重庆大学当副校长),而我则每逢周末就常常去大姨家。

 

    我这个大姨,她的经历值得我另写至少一篇文章来详述。有一次我去她家,她正准备随团去美国考察。她拿出一张她年轻时跟另一女孩合照的照片说:“这是我中学时最要好的朋友,三十多年没联系了。她现在在洛杉矶当教授。我这次要去拜访她。”

 

    后来我跟外婆、母亲等人了解到,我大姨中学时有一个形影不离的闺蜜H,她父亲在军阀Y老宅当园丁(又说是管家)。这闺蜜长相一般,但极其聪明,是班上遥遥领先的学霸!但是在1948或49年,不到15岁的她被Y将军看中,强娶为妾。自从她嫁入Y家,我外婆就严禁我大姨去找她。豪门一入深似海,俩闺蜜从此嘎然断了联系。

 

    不久,Y逃往台湾,据说众多妻妾中他只带去H一人(这一点我不大相信,因为没听说Y还有妻妾子女留在大陆挨整)。在台湾,她为Y生下一个女儿后,在一方面极端困难、另一方面又面临安稳生活诱惑的情况下,不忘初心,不堕青云之志,毅然携女儿赴美国留学,而且进入MIT。毕业后,来到洛杉矶当教授。她走后,Y将军又娶一妻,90岁高龄又生一女。

 

    我大姨到美国见到了她,客气地会面一次,却没有预想中的好闺蜜久别重逢的激动。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早年的友谊早就淡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远大理想01 回复 悄悄话 大陆人和台湾人在她们在美国重逢时,见识,经历,和思维都截然不同,大家还有什么共同语言啊?民国时延安还就在延安,土八路范围有限。后来整个大陆都变成了延安思维,在人家眼里,大陆人都跟土八路似的,人家是美国的核物理学家,跟你谈什么?这就是不得不现实和真相。
dong140 回复 悄悄话 做了别人的妾,在闺蜜面前肯定抬不起头了
桃花潭 回复 悄悄话 肯定是杨森,只有他在90多岁生了一个孩子
SHWLY7H 回复 悄悄话 出生 还是 出身?
peter黑 回复 悄悄话 见到你大姨,就回忆起悲惨的少女时代,应当高兴不起来
parsely,sage,rosemary&thyme 回复 悄悄话 这个Y军阀大概率叫杨森。他的一个儿子,众多之一,诸多年前曾在国内做教授,据他说杨森妻妾众多,至于子女,杨森自己都数不过来。所以自己亲爹都不认识。哈哈。
格利 回复 悄悄话 属于自强自尊自立的一个民国女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