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里的诗

家居琐事为难处, 枕上闲书得趣时
正文

承诺的摇摆

(2005-02-09 08:10:53) 下一个

光涌柴门静,云横远路平。
连山飞欲去,暮色急如争。
(一里:《动》)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争。为生而争,为死而争。在为生而争的一面,营营碌碌为儿孙为钱财为荣誉忙了一世。为死而争的一面,吃斋打坐祷告忏悔,乃至于得道飞升,各有各的追求,各有各的承诺。

争来争去,我们争的不过是一种叫幸福的感受而已。 幸福是一种满足的进化过程,当你推开终点之门时候才发现门后面其实一无所有。 满则倾。于是下一轮的进化又开始了。欲望的螺旋是永远在往上,不仅肉身如此,灵性也如此。  尽头在哪里, 没有人能知道。与幸福相伴随的是痛苦, 伴随著,充实著整个过程,无穷无尽。拉磨的骡子望着前面那根永远也够不到的红萝卜,生活却过得得简单而充实。对于心灵和肉体双重的需求,于是我们想到神,于是我们需要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神就是那根红萝卜。 神以各种面貌出现,在灵与肉之间, 在追求与承诺之际,我们摇摆不定。信不信神,信什么神,为什么信神,这是一个站在神的门槛边观望的人最容易问到的问题。

漠漠的黄沙吹不散千年的沉寂
歌声却徜徉于荒驿
随风而来,随风而逝
捉摸不到一点痕迹
 
喧闹的尘世点缀着匆匆过客
幻象的繁华用俗媚堆积
耀眼的金身里面香烟缭绕
希望只是欲望无情的掩饰
 
姗姗而来的鸠摩罗什近在咫尺
悲天悯人的情怀印证着智者的寻觅
笔下流淌的不仅是大乘的经文
曼陀萝花泪水凝成静谧的时刻
 
一行行诉说通向光明经历
飞天洒下花瓣缤纷什色
拾级而上,喜怒悲欢
我终于无言以对唯有沉默
(一里:《大乘》)

在灵和肉的结合处,神给了我们最终的承诺, 欲望进化的链条上永远的解脱。简单地说,佛家认为你将会在无穷的轮回中解脱, 上帝和真主则保证你的原罪洗涤干净天堂之门将为你打开。 每个人最终将要达到这个终点,这个终点就是死亡。  当我们带著一生的修行来叩响最后那扇神秘之门的时候,这扇门后面是什么呢? 

神在终点的答案当然只有承诺。对于这个承诺,东方和西方给与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承诺方式。

在1563年海德堡问答中,开宗明义的第一问就说:“在生和死两者之中,我的身体、灵魂都不属于我自己,却是属于我信实的救主”。神是如何掌控灵与肉的呢,当然就是审判和复活。 在神的面前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对主崇拜是永生快乐和磨难的唯一订单。所以西方的承诺是这样的:你按照神的意志来完成你生命的过程,到了最后你将被神收下, 从而进入你想象不到的永远快乐, 或者相反,你被神抛弃,进入毁灭。这过程(也就是一个人的生命历程吧)之中的一切所做所为, 只要是信实,都是可以被赦免的。这个承诺的效果是,出于对死亡的不可知性,我们由此而得到心灵的平安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当然前提是对神的无条件信仰。

而东方通向心灵澄静的途径是不同的。 神是在每个人的心中。 只有当你不再持著,走出自己的时候才看得到自己心里的那座神。《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鸠摩罗什译)中是这样说的:“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把文度敏思,问我沉孤夕,一旦走出相的迷区,你就超脱了轮回,进入一个光明的世界。这当然也是,承诺的前提也是信仰。 你必须按照佛家的原则艰苦修行来达到心灵平静的目的。

用信仰作为承诺的收据,人们的心灵之旅从此平安喜乐,光明澄静。然而对于我来说,我在承诺中摇摆不定。 我在阅读经典中得到某种愉悦,在问我之中填补某些空白。此时此刻,心灵没有拘束,也没有归属。
 
 在音节跳跃之际
 瞠目张皇
 在意像流逝间隙
 步履蹒跚
 我凝化成石子
 渐渐圆转柔润
 静静地享受着时间的洗刷
 千年不动
(一里:《石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平沙落雁 回复 悄悄话 仁兄诗文都厉害,有空不妨到http://www.talkskyland.com/list.asp?boardid=46一坐,可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