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长亭怨慢·渐吹尽枝头香絮赏析

(2011-04-28 03:38:15) 下一个
〖原文〗  长亭怨慢
  姜夔
  中吕宫  
  予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①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予深爱之。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②!
  日暮,望高城不见③,只见乱山无数。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④?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⑤、无人为主。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⑥。

〖注释〗

  ①桓大司马:桓温(312-373年),字元子,东晋明帝之婿,初为荆州刺史,定蜀,攻前秦,破姚襄,威权日盛,官至大司马。吴衡照《莲子居词话》说:“白石《长亭怨慢》引桓大司马云云,乃庾信《枯树赋》,非桓温语。”
  ②树若二句: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李商隐《蝉》:“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③高城不见:欧阳詹《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诗:“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
  ④韦郎二句:《云溪友议》卷中《玉箫记》条载,唐韦皋游江夏,与玉箫女有情,别时留玉指环,约以少则五载,多则七载来娶,后八载不至,玉箫绝食而死。 ⑤红萼:红花,女子自指。
  ⑥算空有二句:贺知章《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杩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李煜《乌夜啼》词:“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王安石《壬辰寒食》:“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此处化用以上句意。并刀:并州为古九州之一,今属山西,所产刀剪以锋利出名,杜甫《戏题王宰画水山图歌》:“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松半江水。”

〖简析〗

题解

  《长亭怨慢》,词调名,姜夔创制,自注工尺旁谱。
  此词为告别合肥情侣而写,作年约在绍熙二年(1191年)。姜夔记合肥情事的词章多借柳抒怀,因“合肥巷陌皆种柳”(《凄凉犯》序);如《琵琶仙》、《浣溪沙》、《醉吟商小品》、《点绛唇》等,或以柳起兴、或化用前人咏柳诗句。本篇词序也特地用桓温、庾信咏柳之句,借以托兴。上片先写合肥柳色浓深、飘绵坠絮的暮春景色,暗喻别绪撩乱,以下记日暮渡头景象,又拈出长亭柳树寄慨,“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翻用李贺诗句,使用寻常口语方言,于伊郁中别饶蕴籍,特别亲切有味,向为人所称道。过片描写行舟渐远,顾瞻眷恋,并自伤旅况凄寂。以下又折入别时伊人的细语叮咛和作者自表爱情的坚贞不渝,化用韦皋故事,写得情深意挚。结拍用李煜词意抒离情绵芊,却仍关合柳丝。全词绝去秾艳雕饰,而以清刚峭拔之笔,作敲金戛玉之声,浑灏流转,深曲动人。

评解

  姜夔在二十岁时游合肥,曾与歌女二姐妹相恋,怀好甚笃,其后屡次来往合肥,数见于词篇。据今人夏承焘考证,光宗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姜夔曾往合肥,旋即离去。这首词大约即为是时所作。南宋时合肥街巷两侧多半种柳,这首词通篇与柳树有关,正是合肥的特征。本篇为告别合肥情侣而作,全词描写长亭依依惜别的情景,上片写暮春景色和江边渡口景象,写合肥柳色浓深,柳絮飘飞殆尽的暮春景色,渲染愁情的纷乱无绪。下片写舟行离去和女子的叮嘱,抒写无尽的离愁。情笃意挚,深曲动人。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阅人”四句突发奇想,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诗意,引申出柳若有情柳亦老,翻出柳树无情正青春之意,埋怨阅尽人间离别的长亭柳树无情寡意,竟长得一片青春翠茂,借怨无情之柳的冷漠抒写有情之人的离愁,反衬有情人因离愁而憔悴之难堪。“谁得似长亭柳”几句,陈廷焯评这几句曰:“白石诸词,惟此数语最沉痛迫烈”(《白雨斋词话》)。

〖词律〗

  长亭怨慢:双片九十七字,前片六仄韵,后片五仄韵。前片第一、第七,后片第二、第九、第十一句领字皆用去声。前片第五、六句为四言对句。
  (前片) ●○●、 ○○○▲。 ●●○○, ●○○▲。 ●●○○, ●○○●, ●○▲。 ●○○▲, ○●●、 ○○▲。 ●●●○○, ●●●、 ○○○▲。 (后片) ●▲, ●、○○●●, ●●●○○▲。 ○○●●, ●●●、 ●○○▲。 ●●●、 ●●○○, ●○●、 ○○○▲。 ●、●●○○, ○●○○○▲。(注:○: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声韵 ▲:仄声韵)

〖作者〗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在他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和金朝南北对峙,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复杂。战争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使姜夔感到痛心,但他由于幕僚清客生涯的局限,虽然为此也发出或流露过激昂的呼声,而凄凉的心情却表现在一生的大部分文学和音

乐创作里。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一生布衣,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
〖译文〗  我喜欢自己作曲,开始时随意写下长短句,然后再调整,配以乐曲,所以前后片有很多不同。桓温大司马曾说:“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几句话我异常偏爱。
  当春风渐渐吹尽枝头上的柳絮,掩映在绿荫深处是处处人家。远处的兴岸迂回曲折,黄昏时分,船帆少少的,也不知都到哪里去?我见过太多的离别场面,没有谁能象那长亭边的柳树。柳树若是懂得人间的情意,它一定不会年年依旧青青。
  天色渐渐昏暮,高高的城楼已隐约不见,眼前只是一片连绵纵横的层层乱山。我象韦郎一样离你而去,但你要记得,我把玉环留下给你作信物,你在分别时也一再叮嘱让我早早归来,免得红花没人怜惜。如今纵有锋利的剪刀,也无法剪断我心头丝丝缕缕的愁绪。

〖集评〗

许昂宵《词综偶评》

  韦臯与玉箫别,留玉指环,约七年再会,以其地在江夏,故用只,后遂沿为通用语。

先著《词洁》

  “时”字凑,“不会得”三字呆,“韦郎”二句,口气不雅;“只”字疑误,“只”字唤不起“难”字。白石人工熔炼特甚,此一二笔容是率处。

吴衡照《莲子居词话》

  白石“长亭怨慢”引桓大司马云云,乃庾信《枯树赋》,非桓温语。

麦孺博《艺蘅馆词选》

  浑灏流转,脱胎稼轩。

孙麟趾《词径》

  路已尽而复开出之,谓之转。如:“谁似得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此首写旅况,情意亦厚。首句从别时别处写起。“远浦”两句,记水驿经历。“阅人”两句,因见长亭树而生感,用《枯树赋》语。“树若”两句,翻“天若有情天亦老”意,措语亦俊。换头,记山程经历,文字如奇峰突起,拔地千丈。乱山深处,最难忘玉环分付,“第一”两句正是分付之语,言情极真挚。末以离愁难消作收。下片一气直贯到底,仿佛苏、辛。

沈祖棻《宋词赏析》

  小序桓大司马云云,见庾信《枯树赋》。《世语新说·言语篇》:“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琊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赋即用其语,特加繁富耳。吴衡照《莲子居词话》乃云:“非桓温语。”岂未见《世说》耶?
  首句记时,二、三句记地,即苏轼《蝶恋花》“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意,同为一往情深。四、五两句写景,景中有情。“阅人多矣”,语出《左传》。文姜云:“妾阅人多矣,未有如公子者”。以下翻用庾赋,语意新奇,感情深挚。换头“日暮”二句,写天色,亦暗点心情,“望高城”两句谓关山间阻,会合无由,但远望高城,聊抒离恨,已极可悲,况并此高城,亦望而不见,所见者惟有乱山重叠而已。高城且不可见,又况此城中之人乎?“韦郎”以下,谓对景难排,无非为去时玉环有约耳。:“第一是”两句,乃分付之语,没齿难忘,情蕴藉而语分明,而愈蕴藉愈缠绵,愈分明愈凄苦,则虽有并州快剪刀,其於“离愁”,亦还是“剪不断,理还乱”也。

〖赏析〗

  作者:缪钺
  据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中《行实考•合肥词事》的考证,姜夔二三十岁时曾游合肥,与歌女姊妹二个相识,情好甚笃,其后屡次来往合肥,数见于词作。光宗绍熙二年(1191),姜夔曾往合肥,旋即离去。《长亭怨慢》词,大约即是时所作,乃离合肥后忆别情侣者也。
  题序中所谓“桓大司马”指桓温。《世说新语•言语》载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前所种柳皆已十围,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而题序中所引“昔年种柳”以下六句,均出庚信《枯树赋》,并非桓温之言。此或是姜夔偶然误记。按此词是惜别言情之作,而题序中只言柳树,一则以“合肥巷陌皆种柳”(姜夔《凄凉犯》序),故姜氏合肥情词多借柳起兴,二则是故意“乱以他辞”,以掩其孤往之怀(说本夏承焘《合肥词事》)。
  上半片是咏柳。开头说,春事已深,柳絮吹尽,到处人家门前柳阴浓绿。这正是合肥巷陌情况。“远浦”二句点出行人乘船离去。“阅人”数句又回到说柳。长亭(古人送别之地)边的柳树经常看到人们送别的情况,离人黯然销魂,而柳则无动于衷,否则它也不会“青青如此”了。暗用李长吉诗“天若有情天亦老”句意,以柳之无情反衬自己惜别的深情。这半片词用笔不即不离,写合肥,写离去,写惜别,而表面上却都是以柳贯串,借做衬托。
  下半片是写自己与情侣离别后的恋慕之情。“日暮”三句写离开合肥后依恋不舍。唐欧阳詹在太原与一妓女相恋,别时赠诗有“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之句。“望高城不见”即用此事,正切合临行怀念情侣之意。“韦郎”二句用唐韦皋事。韦皋游江夏,与女子玉箫有情,别时留玉指环,约以少则五载,多则七载来娶。后八载不至,玉箫绝食而死(《云溪友议》卷中《玉箫记》条)。这两句是说,当临别时,自己向情侣表示,怎能象韦皋那样“忘得玉环分付”,即是说,自己必将重来的。下边“第一”两句是情侣叮嘱之辞。她还是不放心,要姜夔早早归来(“第一”是加重之意),否则“怕红萼无人为主”。因为歌女社会地位低下,是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其情甚笃,其辞甚哀。“算空有”二句以离愁难剪作结。古代并州(今山西)出产好剪刀,故云。这半片词写自己惜别之情,情侣属望之意,非常凄怆缠绵。陈廷焯评此词云:“哀怨无端,无中生有,海枯石烂之情。”(《词则•大雅集》卷三)可谓知言。
  姜夔少时学诗取法黄庭坚,后来弃去,自成一家,但是他将江西诗派作诗之艺术手法运用于词中,生新峭折,别创一格。男女相悦,伤离怨别,本是唐宋词中常见的内容,但是姜夔所作的情词则与众不同。他屏除秾丽,着笔淡雅,不多写正面,而借物寄兴(如梅、柳),旁敲侧击,有回环宕折之妙,无沾滞浅露之弊。它不同于温、韦,不同于晏、欧,也不同于小山、淮海,这是极值得玩味的。

摘自百度百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