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1月9日 使徒行传第二十八章

(2011-01-09 12:30:33) 下一个

使徒行传第二八章

28:1 我们既已得救,才知道那岛名叫马耳他。
28:2 土人看待我们,有非常的情分;因为当时下雨,天气又冷,就生火接待我们众人。
28:3 那时,保罗拾起一捆柴,放在火上,有一条毒蛇,因为热了出来,咬住他的手。
28:4 土人看见那毒蛇悬在他手上,就彼此说:“这人必是个凶手,虽然从海里救上来,天理还不容他活着。”
28:5 保罗竟把那毒蛇甩在火里,并没有受伤。
28:6 土人想他必要肿起来,或是忽然仆倒死了;看了多时,见他无害,就转念说:“他是个神!”
28:7 离那地方不远,有田产是岛长部百流的。他接纳我们,尽情款待三日。
28:8 当时,部百流的父亲患热病和痢疾躺着。保罗进去为他祷告,按手在他身上,治好了他。
28:9 从此,岛上其余的病人也来得了医治。
28:10 他们又多方地尊敬我们,到了开船的时候,也把我们所需用的送到船上。
28:11 过了三个月,我们上了亚历山大的船往前行。这船以“宙斯双子”为记,是在那海岛过了冬的。
28:12 到了叙拉古,我们停泊三日,
28:13 又从那里绕行,来到利基翁。过了一天,起了南风,第二天就来到部丢利。
28:14 在那里遇见弟兄们,请我们与他们同住了七天。这样,我们来到罗马。
28:15 那里的弟兄们一听见我们的信息,就出来到亚比乌市和三馆地方迎接我们。保罗见了他们,就感谢 神,放心壮胆。
28:16 进了罗马城,(注:有古卷在此有“百夫长把众囚犯交给御营的统领,惟有”)保罗蒙准和一个看守他的兵另住在一处。
28:17 过了三天,保罗请犹太人的首领来。他们来了,就对他们说:“弟兄们,我虽没有做什么事干犯本国的百姓和我们祖宗的规条,却被锁绑,从耶路撒冷解在罗马人的手里。
28:18 他们审问了我,就愿意释放我,因为在我身上并没有该死的罪。
28:19 无奈犹太人不服,我不得已,只好上告于凯撒,并非有什么事要控告我本国的百姓。
28:20 因此,我请你们来见面说话。我原为以色列人所指望的,被这链子捆锁。”
28:21 他们说:“我们并没有接着从犹太来论你的信,也没有弟兄到这里来,报给我们说你有什么不好处。
28:22 但我们愿意听你的意见如何,因为这教门,我们晓得是到处被毁谤的。”
28:23 他们和保罗约定了日子,就有许多人到他的寓处来。保罗从早到晚对他们讲论这事,证明 神国的道,引摩西的律法和先知的书,以耶稣的事劝勉他们。
28:24 他所说的话,有信的,有不信的。
28:25 他们彼此不合,就散了。未散以先,保罗说了一句话,说:“圣灵藉先知以赛亚向你们祖宗所说的话是不错的。
28:26 他说:‘你去告诉这百姓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
28:27 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
28:28 所以你们当知道, 神这救恩如今传给外邦人,他们也必听受。”(注:有古卷在此有
28:29 “保罗说了这话,犹太人议论纷纷地就走了。”)
28:30 保罗在自己所租的房子里住了足足两年。凡来见他的人,他全都接待,
28:31 放胆传讲 神国的道,将主耶稣基督的事教导人,并没有人禁止。


  二八1、2 船员、乘客上岸后,便知道到了米利大岛。岛上一些土人看见船难,又目击受害人在水上挣扎上岸。他们有非常的情分,生火接待这群刚抵岸的人。因为下雨、天气又冷,他们全身湿透又冷。

  二八3 保罗帮助生火时,被毒蛇咬伤。那蛇显然是在浮木之间冬眠。木放在火上,毒蛇迅速苏醒,爬出来袭击保罗。咬住他的手意思不只是盘绕着保罗的手,而是真的咬了一囗。

  二八4~6 起初,当地的人就论定保罗必是个凶手。虽然他已经逃难,天理还不放过他,他快便要肿起来,或是忽然仆倒死了。然而,保罗没有因被蛇咬而产生任何病症。他们就转念,认定他是个神。另一次清楚显示人心、人性善变和易变的一面。

  二八7 当时,米利大岛长是部百流。他在海滩附近拥有不少的田地,这群遇上船难的人就在这里登岸。这个富裕的罗马官尽情款待保罗和他的朋友,提供住宿给他们三日,即是说,直至他可以安排长期住所给他们过冬。

  二八8 神不会不报答这个外邦人的善意。约在那时,他的父亲患热病和痢疾躺着。保罗进去,为他祷告,按手在他身上,治好了他。

  二八9、10 这个医治神迹的消息很快便传遍整个岛上。随后三个月,患病的人被带到保罗面前,全都得了医治。米利大的百姓为向保罗和路加表示谢意,到他们离开的时候,多方的尊敬他们,把他们往罗马时所需用的送到船上。

  二八11 过了三个月的冬日,航海回复安全。百夫长和囚犯上了亚力山太的船,……是在那海岛过了冬的。这船以丢斯双子为记,即是加斯图和波勒士。异教徒水手相信他们是保佑水手的神。

  二八12~14 他们从米利大出发,航行约八十哩,到达叙拉古──西西里的首都,位于西西里东岸。船在那儿停泊三日,再前进往利基翁──位于义大利西南隅,即足趾部分。过了一天,起了有利的南风,让船员可以沿着义大利西岸向北走一百八十哩到达部丢利──那不勒斯湾北岸。部丢利离罗马东南面约一百五十哩。保罗在那里遇见基督徒弟兄们,得与他们共处七天,享受相交生活。

  二八15 我们不知道保罗抵达部丢利的消息怎样传到罗马。无论如何,有两班弟兄出来迎接他们。一班从罗马向东南面走四十三哩,到达亚比乌市。另一班向东南面走三十三哩到达三馆。保罗看见罗马圣徒关爱他们的感人场面,感到非常快乐、兴奋。

  二八16 进了罗马城,保罗蒙准,和一个看守他的兵另住在一所私人住宅。

十、保罗在罗马被软禁及向犹太人作见证(二八17-31)

  二八17~19 保罗依照要先向犹太人见证主的政策,请犹太人的宗教首领来。他们来到他租用的房子里。保罗便向他们解释案情,告诉他们虽然他没有作什么事,干犯犹太百姓和他们祖宗的规条,却被锁绑,从耶路撒冷解在罗马人手里受审。外邦官长找不出他犯了什么错,想要释放他,但犹太人喊叫不服,保罗只好上告于该撒。上告目的不是有什么事要控告犹太国的百姓,而是藉此可以保护自己。

  二八20 因为保罗没有犯什么罪得罪犹太百姓,才请罗马犹太人来见面说话。其实,他是为以色列人所指望的,被这链子捆锁。上文解释过,以色列人所指望的是指向犹太先祖所立的应许得成就,特别是弥赛亚的应许。这些应许的成就包括叫死人复活。

  二八21、22 犹太人的领袖明言不知任何有关使徒保罗的事。他们没有接着从犹太来论他的信,他们的同胞也没有来报给他们说,保罗有什么不好处。无论如何,他们真的想多听保罗的意见,因为知道他与基督信仰有关,这信仰又是到处被毁谤的。

  二八23 稍后,一大群犹太人来到保罗的寓处,多听他的事。他利用这个机会,向他们见证神国的道,以耶稣的事劝勉他们,为此他引摩西的律法和先知的书。

  二八24 他传讲的信息,有信的,有不信的。(不信比单单不接受他的话更强烈,表示正面拒绝。)

  二八25~28 总括来说,保罗眼见这福音,又再一次被犹太国人弃绝,便引以赛亚书六章9至10节,先知受托要把这话向百姓说,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向他们传佳音,他们却不愿听,使保罗再次心碎。看见犹太人这样拒绝福音,保罗就向他们宣告要把福音传给外邦人,他表示他们必会听受。

  二八29 不信的犹太人议论纷纷的就走了。加尔文指出,保罗引先知的话,说他们不是,激怒那些弃绝弥赛亚的不信分子,促使他们气愤填胸,要与接受他的犹太人对立。这位改革家实际地应用了这事例:

  最后,基督的福音引起争论,而这些争论既从人的固执产生,任何反对这说法的都只是徒然反对。事实上,要与神共享太平,我们就要与蔑视他的人争战。

  二八30 随后,保罗在罗马在自己所租的房子里住了足足两年。凡来探访他的人,他全都接待。他可能在这段期间写了以弗所书、腓立比书、歌罗西书和腓利门书。

  二八31 他放胆传讲神国的道,将主耶稣基督的事教导人,并没有禁止;他享有一定的自由。

  使徒行传就这样结束了。有人认为事出突然。无论如何,开首勾画的传道模式现已完成。福音已传到耶路撒冷、犹太、撒玛利亚,及至这时的外邦世界。

  使徒行传结束后,我们只能从保罗日后的著作推断他生平的事迹。

  很多人都相信他在罗马住了两年后,其案呈上给尼禄,并且宣告无罪。

  然后,他便启程,开始第四次传道旅程。到访之地可能有以下几处,但次序不一定如此:

  1.歌罗西和以弗所(门22)

  2.马其顿(提前一3;腓一25,二24)

  3.以弗所(提前三14)

  4.士班雅(即西班牙)(罗一五24)

  5.革哩底(多一5)

  6.哥林多(提后四20)

  7.米利都(提后四20)

  8.在尼哥波立过冬(多三12)

  9.特罗亚(提后四13)

  没有资料显示他为什么及在何时何地被捕。但我们肯定他又再次以囚犯的身分被带到罗马。这次监禁远比第一次严厉残酷(提后二9)。朋友大部分都离弃他(提后四9~11),他并且知道自己离世的时候到了(提后四6~8)。

  传统说法指他在主后六十七或六十八年在罗马城外被斩首。

  关于保罗的颂词,请看他写的哥林多后书四章8至10节,六章4至10节,及十一章23至28节,及我们对这些总结的注解。

附篇——使徒行传的信息

  读完使徒行传,最好能回顾早期基督徒的原则和行事方式。个别信徒以及他们所属的地方教会有什么特征呢?

  首先,第一世纪基督徒只为主耶稣而活,是清楚可见的。他们整个人生都以基督为中心。他们生存最基本的原因是要见证救主,热心积极的奉献自己,投入事奉。在人类疯狂地挣扎求存的世界里,有一群热心的基督徒,组成结实的核心,他们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对他们来说,万事都只隶属在这荣耀的呼召下。

  朱伟慈的评论很好:“门徒在神的祭坛上燃点着圣洁、炽热的热诚,受这火的洗礼。火焰在中央,生命中每个目的和机能,都从火支取力量。这火在众使徒的心灵中,就象大船上火炉里的火,带动这船经过大风暴,及巨浪席卷的汪洋。什么也不能阻挡他们!什么也不能阻碍他们前进。一种强大的力量贯通他们的行动举止。他们有热、有光,因他们得着圣灵的大能给他们施洗。”

  他们传讲的信息以主耶稣基督的复活和荣耀为中心。他们见证复活的救主。人们杀害弥赛亚,但神已叫他从死里复活,坐在天上至高荣耀的宝座上。万膝都要向他跪拜,跪拜那位坐在神右边,得着荣耀的人子。除他以外,别无拯救。

  门徒身处憎恨、困苦和贪婪的环境中,向万人彰显爱,以仁爱回报逼迫,为攻击他们的人祈祷。他们向其它基督徒显示的爱,催使敌人感叹说:“看这群基督徒何等彼此相爱!”

  他们牺牲自己的利益,为要使福音得以广传,这点使我们印象深刻。他们不会把物质财产看作是属于自己的,反而把自己视为神的管家。哪里有真正的需要,就会有金钱迅速送到,应付需要。

  他们争战,不是凭肉体的武器,而是靠着神有大能推翻城堡。他们知道自己不是与宗教或政治领袖作战,而是在灵里与天上邪恶的势力作战。所以他们凭着信心、以祷告和神的话装备自己,奋勇向前。基督信仰跟伊斯兰教不同,基督信仰不会用暴力来传播。

  这些早期的基督徒与世界分别出来。他们在世生活,但不属世。他们要见证神,就与不信的人保持联络,但他们从不因享爱世界罪中之乐而对基督不忠。他们以客旅和寄居者的身分穿州过省,要为万人带来祝福,却又不让地上的污秽沾身。

  他们会忙于参加政治工作吗?会为当时的社会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吗?他们认为世上一切的恶疾、弊病都从人的罪性而来。一个人要解决问题,就要找出原因。政治、社会改革治标不治本。惟有福音能够一矢中的,改变人罪恶的本性。因此,他们不会弄错,不会找次要的救法。无论得时不得时,他们不断地传福音。福音所到之处,化脓的伤囗都会消失减少。

  他们遭受逼迫并不感到希奇。受逼迫,是意料中事,这是一向教导他们的。他们不会替自己报复,甚至求平反,只向神申诉,因为神判事公正。他们不求逃避人生试炼,只祈求放胆向跟他们接触的每一个人宣讲基督。

  门徒面前的目标是把福音传遍世界。对他们来说,无分本地或外地宣教,世界就是禾场。他们传福音,却不止于传福音,即是说,他们不单满足于把灵魂带到基督面前,然后由他们自己挣扎求存。相反,他们把归向基督的人带到地方教会聚会。当中,他们得以学习神的话,在祷告中成长,并在其它方面坚固自己的信仰。然后接受挑战,出外向别人传讲这佳美的信息。

  建立地方教会能让福音工作可以长久进行,并向周围地方伸展。会众属于本地的,即是说他们在当地自行管治、维持和传道。教会之间,彼此独立,但有灵里的相交。教会自己支付开支,没有中央财库或母机构。

  基本上教会是信徒属灵的避难所,不是接触非信徒的中心。教会活动有擘饼、敬拜、祈祷、研经和聚会。福音聚会不会以这些形式在教会举行,而是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传福音的机会──在犹太会堂、市集、街上、狱中和逐家探访。

  教会都在信徒家中聚会,而不在特别为聚会而设的建筑物。教会因此有很大的流动性,在逼迫时期,可以迅速、轻易的不公开聚会。

  开始时绝无宗派。众信徒都是基督的肢体,每个地方教会都代表整体的教会的模样。

  教会里并没有圣品人和平信徒的区别。没有人在教会里拥有全权教导人、传福音、给人施洗或主持圣餐。教会晓得每个信徒都有恩赐,也有使用恩赐的自由。

  那些领受恩赐作使徒、先知、传福音的、牧师和教师的,都不求抬高自己,成为教会不可缺少的职员。他们的职事是在真道中建立圣徒,让他们也同样可以天天事奉主。新约时期领受恩赐的人特别得到圣灵膏抹,作为事奉的装备。这让没有学问、极平凡的人也可以在他们身处的年代发挥影响力。他们不是今天所说的“专业人士”,而是受膏的带职传道人。

  使徒行传记载宣讲信息时,通常都伴随着有奇迹──神迹、奇事,和各种圣灵的恩赐。在较早篇章中,这些奇迹似乎是比较显着,但其实神迹是贯彻整卷书的。

  地方教会开始运作后,使徒或其代表就任命长老──属灵的监督。他们牧养羊群。每间教都有几位长老。

  “执事”这名不是使徒行传里特有的教会职员。“执事”的动词用来描述为主执行的事奉──不管是属灵的事奉,还是世务的事奉。

  早期信徒洗礼是在水里的浸礼。一般印象是信徒悔改后,很快便给施洗。每星期的第一天,门徒就聚集在一起,擘饼记念主。这种聚会可能不及今天的那么正式,似乎是跟一般饭餐或爱筵一并进行的。

  早期教会爱祷告,犹如是系于神的救生索。祷告是认真、有信心又迫切的。他们也禁食,为要把能力完全集中在属灵的事上,不分心,不打盹。

  经过祷告、禁食,安提阿的先知和教师才把特别的传道计划托付巴拿巴和扫罗。二人在此之前也曾事奉主。这次托付不是正式的按立礼仪,而是安提阿的领袖承认圣灵确实呼召他们,表示了教会在巴拿巴和保罗履行的工作上同心合意。

  出外传福音事奉的人不受自己的教会控制。圣灵怎样带领他们,他们就怎样事奉。但他们必会向自己的教会报告,述说神怎样祝福他们的劳苦。

  在此,教会不是一个结构紧密的组织,而是一个活的有机物,时常顺服主的带领而行动。教会的头──天上的基督──指挥肢体。他们也保持受教、有流动性和机敏。所以在使徒行传找不到僵硬的事奉模式。我们喜见事奉有弹性,不死守规条。例如,没有硬性规定使徒在某处最多可逗留多少日子。在帖撒罗尼迦,保罗可能留了三个月,但在以弗所他停留了三年;完全视乎建立圣徒独立、继续地事奉基督要花多少时间。

  有人觉得使徒把注意力集中在大城市,倚靠当地的教会,把福音传开至乡郊。是真的吗?使徒有没有这种定规不变的策略呢?还是他们天天遵行主的吩咐──不管是重要的中心区还是偏远的小村庄?

  无疑,从使徒行传中,我们得着深刻的印象,就是早期信徒仰望、倚靠主的带领。他们有所牺牲,全都为主的缘故。他们无人无物,只有主自己。所以他们仰望他,寻找每天的方向,从没有失望。

  巡回传道的基督徒工人通常以二人一组上路。伙伴通常是个年轻弟兄,象学徒一样学习事奉。众使徒时常寻找可造就的忠心年轻人。

  有时主的仆人自己养活自己,例如:保罗以制造帐棚为业。有时有肢体或教会奉献,支持他们。

  另一种深刻的印象是属灵领袖也得到与他们同工的圣徒承认。圣灵授权他们说话带有权威,也是这位圣灵给予其它信徒有属灵的本性去顺服这权威。

  门徒依法服从地上的政府,除非政府不让他们传福音。他们顺服神,不是顺服人。他们承受官方的惩罚,不反抗,更不会密谋谁翻政府。福音先传给犹太人。以色列国拒绝这信息,佳音才传给外邦人。“先传给犹太人”的命令在使徒行传历史中实践了。今天的犹太人和外邦人在神面前是平起平坐的──彼此没有分别,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

  早期教会的事奉带着大能。百姓因为害怕神不喜悦不义,所以不轻易承认自己是基督徒。教会中的罪很快就会显现出来,在某些情况下,神会严厉惩罚犯罪的人。例如:亚拿尼亚和撒非喇。

  研读使徒行传,得出最后一个叫人折服的道理就是:假如我们都效法早期教会在真道、牺牲、一心爱主、不厌倦事奉上的榜样,在我们一代,福音就得传遍世界了。
学习材料来自神家,感谢主的恩典。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