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9月25日 马太福音 第十一章

(2010-09-25 17:40:08) 下一个

马太福音 第十一章 注释

 11:1  主耶稣继续往各城去传道

 11:2-19  施洗约翰的问题与身分

 3          「那将要来的」:即弥赛亚。

            约翰有此疑问,可能因为耶稣所作的(2),不符合他心目中

            弥赛亚审判恶人、彰显公理的职事(参6, 太3:11-12)。

5          耶稣的答覆,见路7:22。

8          「细软衣服」:指宫廷华服。

9-14

所引经文(10)取自出23:20与玛3:1;「我」指神 ,「你」在此指以

色列人的弥赛亚。由於约翰是弥赛亚的开路先锋(「使者」),是预

言中那要来的以利亚 ( 14, 见约1:21注) 他的到来结束了旧约时代(

13),开始了新的纪元 (12)。 因此他比先知都大(9), 是人类历

史上至此最伟大的一位(11上)。 可是,他既作先锋,在世时未能亲

自跟随耶稣,参与天国的启奠(见12:28),所以比不上「天国里最小

的」门徒(11下)。

 12        「天国 ...... 著了」,原意可能是:「天国猛力伸展,而猛力的

            人(不顾一切把握时机的人)就争取到了。」(参路16:16)。

 16-19
正如孩童执拗,既不愿玩婚嫁的游戏(吹笛跳舞),又不肯扮演殡丧

的行列(举哀捶胸),同样当时的犹太人既不满意约翰的刻苦,又反

对耶稣平易的、满有恩慈的生活方式

 19        「智慧在 ...... 显为是」(见小字):在此可能指「神的智慧从

            它的成功表现上便证明出来」。

 11:20-24  耶稣责备不悔改的城市

 21        「哥拉汛」、「伯赛大」:均在加利利海附近,是耶稣常到传

            道之处。

         「推罗」、「西顿」:是旧约代先知常常痛加斥责的外邦城市。
22        「审判的日子」:历史上惨遭浩劫之日,更指世界末日审判之

            时。

23        「迦百农」:见太4:13。

            「升到天上」与「坠落阴间」(参赛14:13, 15): 表示从至高

            的尊荣地位降到最低的受罚境地。

     「所多玛」:见路10:12。

 11:25-30  耶稣的感恩与呼召

 25-26  神的启示临到谦卑人

 25        「这些事」:指耶稣和门徒传道治病的含意──天国的福音。

 「聪明通达人」:自以为是、题恃聪明的人(参16节「这世代

            」、23节「迦伯农」)。

           「婴孩」:谦逊、愿意受教者。

 27  神启示的媒介 ── 耶稣

 28-30  耶稣使跟随者得安息

 29        「负我的轭」:指跟随耶稣,从 领受教训。犹太文士常提到

            「律法的轭」,耶稣在此可能影射规条主义的无能与苛刻。

          「你们 ...... 安息」:跟随耶稣即走善道、得安息(参耶6:16)。

 一.施洗约翰下监(一一1~19)

  一一1 耶稣差遣了十二门徒往以色列家作特别传道事工后,就离开那里,往加利利各城去传道教训人。门徒以前也曾住过那些城市。

  一一2、3 约翰这时被希律押在狱中。他受尽挫折和孤独之苦,不禁开始怀疑。若耶稣真是弥赛亚,为何他容让他的先驱者被押下监,衰残不振?约翰此刻就如其它神伟大的仆人一样,对神暂时失去信心。因为怀疑,约翰便打发两个门徒去问耶稣,要知道耶稣是否真的是众先知所预言的那一位,还是他们应继续寻找神的受膏者。

  一一4、5 耶稣回答约翰时提醒他,所行的神迹奇事正应验了众先知对弥赛亚作的预言;瞎子看见(赛三五5);瘸子行走(赛三五6);长大麻风的洁净(赛五三4;比较太八16、17);聋子听见(赛三五5);死人复活(这不是众先知对弥赛亚的预言,但却超乎了一切预言的神迹奇事)。耶稣又提醒约翰,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正好应验了以赛亚书六十一章1节中对弥赛亚的预言。一般的宗教领袖往往注目在富有的和贵族的人身上。然而,弥赛亚却把好消息带给穷人。

  一一6 主再说:“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这番话若出自其它人便显得极其自负吹嘘。但出自耶稣的囗,便显出他是完美无瑕的。弥赛亚没有以威武出众的将军形象显现,却以谦卑的木匠在世寄居。他的和善、卑微、所受的屈辱,与众人心中一向以为的弥赛亚──威武善战──大相迳庭。所以,那些随从肉体的喜好,以貌取人之士大有可能怀疑耶稣是否真的王。可是,神的祝福却要临到那些有属灵眼光的人,因他们认拿撒勒人耶稣为所应许的弥赛亚。

  我们不应误把本节解释为给施洗约翰的指责。每个人的信心都需要随着时间,加以肯定和加强。这一刻虽然是暂时失去信心,但日后信心或会坚定不移,永远相信主耶稣的真正身分。故事中的一个小片段并非就是人的一生。就看约翰一生,我们便不难找到信心和忍耐不屈的特性。

  一一7、8 约翰的门徒带着主肯定自己身分的话走的时候,主便向众人讲论,越发赞扬施洗约翰。这群人曾经汹涌到旷野听约翰传道。为什么呢?要看一个人如芦苇般软弱、被群众意见之风吹动不停么?约翰当然不是这样的人!他确实是毫不畏缩的传道者,他竭尽己任,情愿受苦而不沉默,情愿死也不说谎话。那么群众出去是要看身穿华衣的王宫朝臣享受舒适奢侈的生活么?约翰当然不是这样的人!他不过是一个属神的普通人,他简朴的一生不过为责难那一大群属世的百姓。

  一一9 群众出去是要看先知么?约翰的确是先知──最伟大的先知。主称他伟大,不是指他性格高雅,说话具说服力,而是因为他是弥赛亚王的先驱者。

  一一10 本节清楚显示约翰应验了玛拉基的预言(玛三1)──主那使者被差遣走在主前面,预备百姓迎接主的来到。有人预言基督的来临,但只有约翰被拣选宣告主真正的到来。有人说得十分好:“约翰为基督开展道路,然后为基督从这路上引退。”

  一一11 “天国里最小的,比他还大”这句话证明耶稣是在谈及约翰的特权,而非约翰的性格。天国里最小的不一定比约翰强,但却有更大的特权。天国的民比宣告耶稣要来的那位更大。约翰为主准备他的道,这差事虽然大,但他一生却享受不到天国的祝福。

  一一12 约翰由一开始传道,到他被押下监,可见天国是努力进入的。法利赛人和文士极力对抗天国,希律王也曾捉拿主的使者,打击天国。

  “……努力的人就得着了”这句话可能有两种解法。第一,敌人设法得到天国,然后毁灭它。百姓拒绝约翰,预示了他们会同样拒绝王自己,并且拒绝天国。可是,这句也可解为:预备好迎接王要降临的人,听见天国的信息后反应热烈,竭尽所能要进入天国。这解法与路加福音十六章16节所述相同:“律法和先知到约翰为止,从此神国的福音传开了,人人要努力进去。”这里显示了一个景象:天国是一个被围的城市,各阶层的人击打城门,企图要进到城里去。可见进天国是需要属灵上努力争取的。不论采取哪个解法,总之约翰所传的道掀起了强烈的反应,影响深远。

  一一13 “因为众先知和律法说预言,到约翰为止。”由创世记至玛拉基书都预言弥赛亚的到来。约翰跨越这个历史的阶段,他肩负的责任不仅是说预言,而且是宣告所有关于基督第一次降临的预言已应验了。

  一一14 玛拉基曾预言说,弥赛亚来之前,以利亚要作先驱(玛四5、6)。百姓若肯领受耶稣为弥赛亚,约翰便完成以利亚的任务了。约翰并非轮回转世的以利亚──他曾在约翰福音一章21节中否认自己是以利亚。不过,他有以利亚的心志和能力,在基督降世前准备他的道。

  一一15 并非所有人都欣赏施洗约翰,或者明白他所讲的道所含的真正意思。因此,主再说:“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换句话说,便是叫人们留心听道。不要错过听道时的独特信息。如果约翰应验了关于以利亚的预言,那么耶稣就是那应许的弥赛亚了!耶稣在此夸赞施洗约翰,便是肯定他自己正是神所差派的基督。若接受施洗约翰,便会接受耶稣。

  一一16、17 可是耶稣讲论的世代既不愿接受施洗约翰,也不接受耶稣。有特权看见弥赛亚王来到的犹太人。对弥赛亚和他的先驱者都不感兴趣。他们不过是好刁难之辈。耶稣把他们比作任性乖僻的孩童坐在街市上,他们对任何玩意都不满足。他们的朋友想吹笛,他们拒绝跳舞;他们的朋友若想玩话剧,假装举丧,他们便拒绝捶胸。

  一一18、19 约翰来了,是个禁欲主义者,犹太人就指他是被鬼附的。相反,人子如常人一样吃喝。如果他们觉得约翰的攻克己身太过辛苦,他们应该为耶稣正常的饮食习惯而感到高兴。事实不然!他们称耶稣为贪食好酒的人,是税吏和罪人的朋友。当然,耶稣从没有过分饮食吃喝,只不过是那些人完全捏造事实吧了。耶稣确是税吏和罪人的朋友,但并非他们所想的那样。他与罪人为友,旨在把他们从罪中救出来,他从没有与他们一样犯罪,也没认同他们的过犯。

  但智慧之子,总以智慧为是。主耶稣当然就是智慧的化身(林前一30)。虽然不信之士诽谤耶稣,但他的工作和他门徒的生活使谣言不攻自破。就算大部分的犹太人拒绝认他是弥赛亚王,但他施行的神迹奇事,还有他使爱徒得到属灵的改变,都确实见证了他的权柄。

二.为加利利不信之城忧伤(一一20~24)

  一一20 权利愈大,所肩负的责任也更重。没有城市比哥拉汛、伯赛大和迦伯农更享有特权了。神儿子走遍满是尘埃的里巷,教训他所爱的民,并且在他们中间施行了最多的异能。虽然如此,但那些人终究冥顽不灵,拒绝悔改。不用说,主必然宣告它要承受最惨绝人寰的结局。

  一一21 耶稣先说哥拉汛和伯赛大。救主神虽苦囗婆心劝谕他们悔改,但他们一再拒绝耶稣。耶稣转向推罗、西顿,这两个城曾经因百姓拜偶像行恶,而受神的审判,被神拆毁。如果这些城的人曾被神授以特权看见耶稣的神迹,他们便会谦卑自己,深深痛悔。所以,当审判的日子来到,推罗、西顿所受的要比哥拉泛和伯赛大受的还轻。

  一一22 “当审判的日子,……所受的比你们还容易”一句显示地狱的惩罚是有不同等级的,正如天上的赏赐也有所不同(林前三12~15)。拒绝信服耶稣基督,是叫人下地狱最简单的罪(约三36下)。不过,在地狱所受的苦,其痛苦的程度是以享有的特权和所犯的罪来定断的。

  一一23、24 没有别的城比迦百农更受耶稣喜爱。耶稣遭拿撒勒人拒绝以后,便以这城为自己的家(太九1,比较可二1~12),而且他曾在这里施行一些最奇异的神迹──无懈可击的证据,证明他是弥赛亚。如果罪恶满盈的所多玛──同性恋之城──曾授以特权看见这样的神迹,城中的百姓必会痛悔,而且谨慎自己的行为。可是迦百农却享有更大的特权。迦百农的百姓应当悔改,并且欣然地认耶稣为主才是,但他们却白白错失机会。所多玛所犯的诚然是罪大恶极,但没有任何罪比迦百农拒绝神圣洁儿子更为严重。因此,在审判的日子,迦百农比所多玛所受的惩罚更重。迦百农得享特权升到天上,但审判当日,却必坠落阴间。如果迦百农的预言千真万确,那么,那些到处是圣经、福音传遍之地,他们中间不信的民就无法砌词推搪了。

  在我们主那年代,加利利有四个主要的城市:哥拉汛、伯赛大、迦百农和提比哩亚。耶稣宣告首三个城市要遭受灾难,但提比哩亚却得幸免。结果如何?哥拉汛和伯赛大彻底地毁灭了,她们确实的位置至今仍无法知晓,而迦百农的地点则仍未证实。至于提比哩亚,这城却仍然存留。这个预言明显地得以证实,而且又一次证明救主是无所不知,而圣经是由神启示写成的。

三.救主受拒绝的反应(一一25~30)

  一一25、26 加利利的三个城市不但有眼无珠,看不见神的基督,而且无心去爱他。耶稣知道他只是初尝被拒的滋味,日后还有更广泛的拒绝。他怎样面对执迷不悔的百姓?他怀着的不是痛苦、愤世或复仇的心,反而高声感谢神,说任何事都不能耽误神权能的旨意。“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谢你,因为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

  对于这节经文,我们要避免两种可能有的误解。第一,耶稣不是因加利利城必受审判而高兴;第二,他不是说神势利地把真理之光显明给聪明和谨慎的人。其实那三个城市有许多机会迎接主耶稣。可惜那些百姓存心拒绝顺服。他们既拒绝真理之光,神便挪开这光。然而神的计划终究不会失败。聪明人既然不会相信,神便向谦卑之士显明他自己。他以美食喂饱饥饿的人,叫富足的两手空空(路一53)。

  那些自以为聪明绝顶和不需要基督的人,要为看不见审判而苦恼。相反,那些承认缺乏智慧的人却看得见基督──“所积蓄的一切智慧知识,都在他里面藏着”(西二3)。耶稣为有些人蒙拣选得着他,和有些人定意不要他而感谢天父。即或面对庞大的不信之徒,他却为神驾御万事的计划和他的旨意而感到安慰。

  一一27 一切所有的,都是父交付基督的。这句话若出自别人囗中,便显得自大若狂,但出自主耶稣的囗,便是简单不过的真理。这时反对之声日形高涨,但主却似乎没有控制这种情况。是的,主的一生不过为要迈向最终的得胜,那将会是何等荣耀的得胜。“除了父,没有人知道子。”关于人子基督这奥秘,实在很难理解。人子结合了神性和人性,这种身分使人感到疑惑不解。例如关于死的问题。神是不能死的,但耶稣是神,而他却死了。不过,他属神和属人的本性是不能分割的。虽然我们可以认识他、爱他、相信他,但只有父才能真正知道他。

  “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同样,也没有人知道父。只有神有能力了解神。人不能凭着自己的力量和聪明认识他。但主耶稣却能够明白神,并向他所拣选的人显示神的样式。认识神儿子的人也会认识父(约一四7)。

  除了上述之外,我们必须承认,本节所揭示的真理,实在超乎我们所能明白的。我们仿佛从镜中看见模糊的影象。只有在永恒的国度里,我们这有限的心思方能完全欣赏神的伟大,方能明了道成肉身的奥秘。当念到父只显示给子所拣选的人看,我们或会以为神只是随意挑选他喜欢的少数人。以下的经文解释了这种解法的错谬。主耶稣邀请凡劳苦和担重担的人到他面前享安息,他邀请的对象是全世界的人。换言之,相信他是主和救主的人,就是他所拣选的人,他要向他们显出父的样式。不要忘记,耶稣受到蒙恩的加利利城的公然拒绝后,才作出这样无限怜悯的邀请。人的憎恶和顽梗不能消灭神的爱和恩典。麦根连曾说:“虽然以色列国正朝着神的审判走,要遭受苦难的折磨,但王最后说过要把救恩之门大大打开,可见他是恩典的神,即使审判即将临到,仍要施行怜悯。”

  一一28 来。来就是相信(徒一六31);接受(约一12);吃(约六35);喝(约七37);望(赛四五22);认(约壹四2);听(约五24、25);进门(约一○9);开门(启三20);摸耶稣的衣裳遂子(太九20、21);和藉我们的主基督接受永生的赏赐(罗六23)。

  “到我这里”——相信的对象不是教会、教条或神职人员,而是活着的基督。救恩是在基督里得着的。那些有耶稣的人,他们的救恩是神亲自作成的。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要真正来到耶稣那里,必先承认自己是背着罪的沉重担子。只有真正知道自己是失丧的人,才可以得救。相信主耶稣基督的人,必先向神悔改。

  我就使你们得安息。留心这里的安息是一分赏赐的礼物;这礼物是白白得到的,也是我们不配受的。这安息是得救恩而有的安息,而得救就是明白基督在加略山的十字架上成就了救赎的工作。而且,这也是良心的安息,是基于明白主为所有的罪人付了一次过的代价,便偿还了他们的罪债,并且神不再要求他们另付代价了。

  一一29 在本节和30节中,耶稣从邀请人们接受救恩,转移邀请人们事奉他。

  你们当负我的轭。这是指顺服他的意旨,让他掌管我们的生命(罗一二1、2)。

  学我的样式。当我们认他是生活上各方面的主,他便用他的方法训练我们。

  我心里柔和谦卑。法利赛人严峻苛刻、骄傲自恃,耶稣却刚刚相反。这位真正的老师心里柔和谦卑。凡负他轭的人,也要学习谦卑。

  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这不是指良心的安息(知道耶稣已偿还我们的罪价),而是对神和人谦卑,从而得着内心的安息。同样,当人不再争大,而事奉基督,他便会经历这种安息。

  一一30 “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从这节又可再次看见耶稣与法利赛人的分别。耶稣曾对法利赛人作出这样的批评:“他们把难担的重担,捆起来搁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个指头也不肯动。”(太二三4)耶稣的轭是轻省的,不会使人焦躁发怒。有人曾说,假如耶稣的木匠店铺外挂了牌子,那么牌上写的必然是“我的轭十分合适”。

  他的担子是轻省的。这不是说基督徒不会遇到困难、试炼、劳苦和伤心的事,不过我们不是独自挑着担子。我们是与神一同负轭,他是在我们需要的时候能施予足够恩典的神。事奉他不是受束缚,而是享有完全的自由。

  朱伟慈这样说:“信徒致命的错误是企图独自提起生命的担子。”神从没要人套上重担的项圈。故此,基督只有在人负轭的时候施予和经营!负轭就是两个人背负担子,分担颈上的不适;主是何等渴望能代替我们,挑起担子。他希望分担我们的劳苦,承受我们所经历的伤痕。基督徒生命得享安息,并且得胜,秘诀在于脱下“己”的项圈,接受主轻省的“轭”。

学习材料来自神家,感谢主的恩典!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