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7月8日 以赛亚书43章

(2010-07-08 03:38:47) 下一个

我是你的救主

以赛亚书四十三章一至十三节

        1雅各啊,创造你的耶和华,

        以色列啊,造成你的那位,

        现在如此说:

        你不要害怕!因为我救赎了你。

        我曾提你的名召你,你是属我的。

        2你从水中经过,我必与你同在;

        你趟过江河,水必不漫过你;

        你从火中行过,必不被烧,

        火焰也不着在你身上。

        3因为我是耶和华—你的上帝,

        是以色列的圣者—你的救主;

        我已经使埃及作你的赎价,

        使古实和西巴代替你。

        4因我看你为宝为尊;

        又因我爱你,

        所以我使人代替你,

        使列邦人替换你的生命。

        5不要害怕,因我与你同在;

        我必领你的后裔从东方来,

        又从西方招聚你。

        6我要对北方说,交出来!

        对南方说,不要拘留!

        将我的众子从远方带来,

        将我的众女从地极领回,

        7就是凡称为我名下的人,

        是我为自己的荣耀创造的,

        是我所做成,所造作的。

        8你要将有眼而瞎、

        有耳而聋的民都带出来!

        9任凭万国聚集;

        任凭众民会合。

        其中谁能将此声明,

        并将先前的事说给我们听呢?

        他们可以带出见证来,自显为是;

        或者他们听见便说:这是真的。

        10耶和华说:你们是我的见证,

        我所拣选的仆人。既是这样,便可以知道,且信服我,

        又明白我就是耶和华。

        在我以前没有真神(真:原文是造作的);

        在我以后也必没有。

        11惟有我是耶和华;

        除我以外没有救主。

        12我曾指示,我曾拯救,我曾说明。

        并且在你们中间没有别神。

        所以耶和华说:

        你们是我的见证。

        我也是上帝;

        13自从有日子以来,我就是上帝;

        谁也不能救人脱离我手。

        我要行事谁能阻止呢?

    另一个救恩神谕(参四十一8—10注释)是由常见的公式“耶和华如此说”作开始,但加上感性用语“(但)现在”,正如保罗的“但这(即现在已是在新纪元)”(例加三25)。另外,以色列离开被压迫的乱世的过程,可与创造的作为作比较(参五十一9—10注释)。

“不要害怕”是救恩神谕的第一个元素,而第二个则是上帝在过去为其子民所做的事情。正如在圣经语言常见的,在此亦将法律术语用于上帝的这些大能作为上。首先他要“救赎”其百姓;即是说要像律法上的亲属一般拯救他们、保护他们(参得二至四章)。其次,他会提他们的名,好像他们的合法父母或监护人(例创廿一3,四十一51—52;赛七14)。最后,他会买赎他们(3-4)。许多其他法律术语用于上帝拯救的作为:『立约』、『公义』、『辨屈』(例诗四十三1)与『相争』(诗卅五1)都是一些例子。

『救主』(3与11节)是另一个有法律含义的词语(例申廿二27;『拯救者』,或译作『救主』或『士师』较佳;士三9与士二16,17互相平行)。第十二节表明『拯救』可以包括了为一些人说话,像是在法庭上的辩护。撒母耳记与列王纪的两段经文使动词『拯救』的法律含意更加明显。这些经文显示,在法律争辩中的百姓,以这样的公式求诸于君王的公义:『我主,我王啊,求你帮助!』(王下六26;撒下十四4)。此公式于是出现于向上帝祷告的语言中(例诗一一八25),因着上帝的信实,并且只有上帝能够答允祷告,此公式甚至变为凯旋的呼喊,和撒那!(太廿一9,15)。

    第二节间接述及以色列在红海的胜利(出十四至十五),但“江河”一词却指向超越历史的真实。此词亦用于“登基诗篇”(例九十三),译作“诸水”,代表世界中所有的邪恶,均被上帝所征服(参四十一21及下文注释)。同样,在同一节中的“火”无疑是间接指向在埃及受奴役与压迫的“铁炉”(申四20;赛四十八10;耶十一4),并刚刚在四十二章廿五节提及的耶路撒冷被围困;但它又超越这些,还包括了在所有世代中受苦与殉道的“烈火的云”(例但三)。这甚至可解释为试验或锻炼我们的工具,例如在诗篇六十六篇十与十二节:

        上帝啊,你曾试验我们,

        熬炼我们,如熬炼银子一样……

        你使人坐车轧我们的头,

        我们经过水火,你却使我们到丰富之地。

    第三与四节表明“救主”安排了一次法律交易,使古列得到埃及,并另外送上南方的古实与西巴,以此来交换以色列的自由。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事实上这不是古列,而是他儿子刚比西斯在主前五二五年征服埃及。但作为表达上帝对其子民的慈爱,“看你为宝为尊”(4节),此先知信息已达致其功用。上帝会竭尽其无穷之力,将其子民从被掳之处带回。

    招聚流散的被掳者(5—6节)是“第二以赛亚”爱用的主题(另参四十九12、18、22),而这再次超越了古代历史的事实,因为直至现代,散居各地的犹太人才大规模地回到以色列。自从上世纪的锡安主义运动,这些经文才被应用在那来自南美、中国、美国、俄罗斯,和几乎世界其他每一处地方的犹太移民身上。第五节译作“招聚”一词的字根,是与现代希伯来文“集体农庄”(kibbutz)相同。

    第八至十三节的审讯语,运用了第三与第四节的律法意象,并以此论证除了耶和华以外,再没有别的救主。以前他的于民是瞎眼的,现在却看见了(8节),而且在世上列邦面前成为见证,证明他独有的拯救能方。注意用于不信者与假神的“救”(delivet,13节),对比于几乎唯一用于上帝的“拯救”与“救主”(11节):参卅七11—12,20注释。

    第十节的“信服”与“明白(看见)”在一起,重拾自本书较早章节中其中一个以赛亚式重要的主题:例如,第一章“忠信之城”,七章九节著名的相关语,或三十章十五节那美丽的信息:

        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

        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

    在这些篇章中(如四十五章),有对一神主义最强调的语句,其中一句在第十至十三节。首先,这些经文否认一切人手所造的对象可以称为神(10节);而其次,它声明除了耶和华以外,再没有其他“救主”(即神)。与回教不同,他们否定其他神的存在为主要教义,这甚至显示于一些回教国家的旗帜上,但旧约神学却不太关注在耶和华以外其他神只的地位,只对耶和华专一信靠与敬拜。犹太人至今的主要每日祷文“示玛”(Shema)总结此点如下:

    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上帝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爱耶和华你的上帝。(申六4—5)

“独一”此词是来自一些情诗的语言,例如所罗门的雅歌(六9),而不是来自哲学的论述。要爱上帝,完全地信靠他,是要爱他与信靠他好像他是唯一的存在者一般。偶像与假神都是无关重要的。

新出埃及记

以赛亚书四十三章十四至廿八节

        14耶和华—你们的救赎主、

        以色列的圣者如此说:

        因你们的缘故,

        我已经打发人到巴比伦去;

        并且我要使迦勒底人如逃民,

        都坐自己喜乐的船下来。

        15我是耶和华—你们的圣者,

        是创造以色列的,是你们的君王。

        16耶和华在沧海中开道,

        在大水中开路,

        17使车辆、马匹、军兵、勇士都出来,

        一同躺下,不再起来;

        他们灭没,好像熄灭的灯火。

        18耶和华如此说:

        你们不要记念从前的事,

        也不要思想古时的事。

        19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

        如今要发现,你们岂不知道吗?

        我必在旷野开道路,

        在沙漠开江河。

        20野地的走兽必尊重我;

        野狗和鸵鸟也必如此。

        因我使旷野有水,

        使沙漠有河,

        好赐给我的百姓、我的选民喝。

        21这百姓是我为自己所造的,

        好述说我的美德。

        22雅各啊,你并没有求告我;

        以色列啊,你倒厌烦我。

        23你没有将你的羊带来给我作燔祭,

        也没有用祭物尊敬我;

        我没有因供物使你服劳,

        也没有因乳香使你厌烦。

        24你没有用银子为我买菖蒲,

        也没有用祭物的脂油使我饱足;

        倒使我因你的罪恶服劳,

        使我因你的罪孽厌烦。

        25惟有我为自己的缘故涂抹你的过犯;

        我也不记念你的罪恶。

        26你要提醒我,你我可以一同辩论;

        你可以将你的理陈明,自显为义。

        27你的始祖犯罪;

        你的师傅违背我。

        28所以,我要辱没圣所的首领,

        使雅各成为咒诅,

        使以色列成为辱骂。

    第十四至十五节有关巴比伦倾覆的简短信息,是由独特的公式作引言(可与四十二5与四十三1相比),它有一个不寻常与多姿多采的景象,因着其如此不寻常,以致许多现代的释经家与翻译者(包括标准修订本,新英译本),藉着校勘经文来修改其意义。本段希伯来经文除了令人惊奇地出现了围攻的军队(“我已经打发人到巴比伦去”),另外亦似乎描述了恐慌的巴比伦人(或通常惯称为迦勒底人)乘船逃亡。其字面意义大约如下(参钦定本):

        因你们的缘故,我打发人往巴比伦去,

        我在他们逃跑时全部击败他们,

        迦勒底人在船上呼叫。

无疑,对一件尚在未来的事件的描述,在原本的细节上,会受着真正发生的事情所左右。根据希罗多德(Herodotus)的记载,古列在围攻巴比伦时,将幼发拉底河改道,以致其部队可以沿着河床来进入该城。在耶利米咏巴比伦的伟大讽刺诗中,可能间接提及此传说(五十至五十一章):

        住在众水之上多有财宝的啊,

        你的结局到了,你贪婪之量满了。 (五十一13)

        有干旱临到他的众水,

        就必干涸。 (五十38)

        ……城的四方,被攻取了,

        渡口被占据了,

        苇塘被火烧了,

        兵了也惊慌了。 (五十一31—32)

我们需记着我们不是在谈论历史,而是先知的信息;因着这缘故,可能最富启发性的比较经文是但以理书五章伯沙撒王的宴会,与圣约翰在启示录十八章的异象:

        巴比伦大城倾倒了!……

  先知和圣徒,并地上一切被杀之人的血,

        都在这城里看见了。 (启十八2,14)

巴比伦成为了一切不信上帝的与物质主义者(参诗一三七)的象征,它的倾倒,变成了虔诚者胜利的象征。故此,本段简短信息中较少传统的部分——“因你们的缘故”(14节)——将此事迁离古代历史的处境,并应用于现存群体的经验中。这印证了上帝创造性的能力,故他被拥戴为“你们的君王”(15节),正如在“海边之歌”(出十五)与“登基诗篇”(例诗九十三)一样。

    第十五至廿一节在圣经传统中开创了新观念。先知不但没有要求庆祝或记念逾越节,正如犹太人至今在每个春天所做的,先知反而呼吁他们忘记红海的神迹(16节),及打败法老的马匹与战车(17节)等古旧故事。经过旷野的新出埃及记即将发生,沙漠会出现江河,“好赐给我的百姓、我的选民喝”(18—20节)。与十四、十五节连在一起,这是指从巴比伦被掳的释放(四十八20—21是另一例),但这亦可表示今天在一些南美地区的“穷人教会”、与在苏联的犹太人的盼望。有关新、旧出埃及记之间对比的解释,可参四十一17—20。

    第二段落(22—28节)提出了从罪恶与刑罚劳役中所获得的释放,使它同样成为这些先知信息中的一个内容。那位带领其百姓从流亡巴比伦以至归回的上帝,亦会领他们从罪恶的捆锁中出来(25节)。罪是以宗教礼仪的用语来加以定义,正如在较早的先知传统中(例赛一;摩四)一样,先知以极端反讽的口吻,指责其百姓未能在复杂的圣殿礼仪中满足上帝:“燔祭”是焚烧整头祭牲的礼仪;“祭物”是焚烧祭牲的一部分,但大部分是供团体进食之用(参利七15—18);“供物”是指谷类、酒或一切不是祭牲的东西(利二);而“乳香”与“菖蒲”(或甘蔗)是制造香料的名贵进口货品(出三十34—38提供了制法),耶利米运用同样的论点,却不带反讽的意味(耶六20):

        从示巴出的乳香,从远方出的菖蒲,

        奉来给我有何益呢?

        你们的燔祭不蒙悦纳,

        你们的平安祭我也不喜悦。

    在廿七与廿八节中,作者申明其目的,圣殿制度的被毁是归咎于更基本的原因——“你们的始祖”的罪。对此最自然的理解是指发生在伊甸园的事(创三),也是约伯记中的普世现象(四17—19):

        必死的人岂能比上帝公义么?

        人岂能比造他的主洁净么?

        主不信靠他的臣仆,并且指他的使者为愚昧。

        何况那住在土房……

大概我们应想到的是以色列人自己的悲剧历史,即是雅各,从一开始已是一位骗子。正如开首时,雅各的十二位儿子,上帝的百姓,均是不诚实与不信的。何西亚亦申明同一观点,他提到雅各如何“取代”了其兄长以扫的故事(创廿五21—34;何十二2—4)。有了这样的祖宗,以色列人很难不是充满罪恶的。

    “师博”大概首先包括了众先知,除了较为显著的一些是例外,他们均领以色列人离开正道。有故事说到在犹大王约沙法的时代,有四百位先知传讲假话,只有一人说出真话(王上廿二)。其次再次,同样“师傅”亦可指以色列人的君王与祭司。不过,在此并不是重提旧事作为指责,而是解释为何耶路撒冷会变成废墟。此解释提供了希望,因为现在惩罚已过,新出埃及记即将发生。

学习材料来自神家,感谢主的恩典!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