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6月29日 以 赛 亚 书15章-16章

(2010-06-29 03:52:33) 下一个
摩押的哀歌(Ⅰ)以赛亚书十五章一节至十六章十四节 1论摩押的默示: 一夜之间,摩押的亚珥变为荒废,归于无有; 一夜之间,摩押的基珥变为荒废,归于无有。 2他们上巴益,又往底本,到高处去哭泣。 摩押人因尼波和米底巴哀号, 各人头上光秃,胡须剃净。 3他们在街市上都腰束麻布, 在屋顶上和宽阔处俱各哀号,眼泪汪汪。 4希实本和以利亚利悲哀的声音达到雅杂, 所以摩押带兵器的高声喊嚷,人心战兢。 5我心为摩押悲哀; 他的贵胄逃到琐珥,到伊基拉·施利施亚。 他们上鲁希坡,随走随哭; 在何罗念的路上,因毁灭学起哀声。 6因为宁林的水成为干涸, 青草枯干,嫩草灭没,青绿之物,一无所有。 7因此,摩押人所得的财物 和所积蓄的都要运过柳树河。 8哀声通问摩押的困境; 哀号的声音达到以基莲;哀号的声音达到比珥以琳。 9底们的水充满了血,我还要加增底们的灾难, 叫狮子来追上摩押逃脱的民,和那地上所余剩的人。 十六1你们当将羊羔奉给那地掌权的, 从西拉往旷野,送到锡安城的山。 2摩押的居民在亚嫩渡口,必像游飞的鸟,如拆窝的雏。 3“求你献谋略,行公平,使你的影子在午间如黑夜, 隐藏被赶散的人,不可显露逃民。 4求你容我这被赶散的人和你同居。 至于摩押,求你作他的隐密处、脱离灭命者的面。” 勒索人的归于无有, 毁灭的事止息了,欺压人的从国中除灭了, 5必有宝座因慈爱坚立;必有一位诚诚实实坐在其上, 在大卫帐幕中施行审判,寻求公平,速行公义。 6“我们听说摩押人骄傲,是极其骄傲; 听说他狂妄、骄傲、忿怒;他夸大的话是虚空的。” 7因此,摩押人必为摩押哀号;人人都要哀号; 你们摩押人要为吉珥哈列设的葡萄饼哀叹,极其忧伤。 8因为希实本的田地,和西比玛的葡萄树都衰残了。 列国的君主折断其上美好的枝子; 这枝子长到雅谢延到旷野,嫩枝向外探出,直探过盐海。 9因此,我要为西比玛的葡萄树哀哭,与雅谢人哀哭一样。 希实本、以利亚利啊,我要以眼泪浇灌你; 因为有交战呐喊的声音临到你夏天的果子,并你收割的庄稼。 10从肥美的田中夺去了欢喜快乐; 在葡萄园里必无歌唱,也无欢呼的声音。 踹酒的在酒酿中不得踹出酒来;我使他欢呼的声音止息。 11因此,我心腹为摩押哀鸣如琴;我心肠为吉珥哈列设也是如此。 12摩押人朝见的时候,在高处疲乏,又到他圣所祈祷,也不蒙应允。13这是耶和华从前论摩押的话。14但现在耶和华说:“三年之内,照雇工的年数,摩押的荣耀与他的群众必被藐视,余剩的人甚少无几。” 本段预言的作者表现了对摩押人厄运的极大同情。这里没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态度,第十五章是篇真正的哀歌,不像十四章那般嘲弄巴比伦;而是像“我心腹为摩押哀鸣如琴”的痛苦呼喊(十六月11;参十五5;十六9),使这篇“论摩押的默示”与别不同。耶利米书四十八章也是相同的例子,重复了一些同样的字眼,而其结论根本就是一篇盼望的预言。解经家便引用此处作为证据,支持以色列的先知是较领国的先知优越。例如摩押人聘请先知巴兰去咒诅以色列人(即使他发现自己没法完成任务,民廿二至廿四章),而这里一名以色列的先知竟会为摩押的苦难哀哭。但在其他的地方也表达反摩押的激烈情绪,正如有关他们名字来源的故事(创十九3—37),以及大卫对待摩押战俘的事迹(撒下八2)。在申命记廿三章三节,特别指出他们不可入耶和华的会;而以赛亚书其他提及摩押的地方(十一14;廿五10),都怀有敌意。所以我们可以假设这些神谕反映了某时期,当摩押的苦难是如此深沈,以致以色列人也为他们一洒同情之泪。另外对他们强界主权的尊重(申二8—9),及对摩押人路得的温柔接待(得一至四章;太一5),都是指向同一方向的事情。但无论如何,在一连串论及外邦国家的神谕中,包括了此段摩胛的哀歌,令这些猛烈攻击的预言,转化为对上帝管治世界其他地方的命运,作出较为有深度思想的诠释。 这里形容的灾难,很难确定它等同于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它看来不像是犹大的失败。有些经文(王下三21—24;代下二十22—23)描述了一次犹大的胜利,但如果犹大为其所战胜的军事对手而哀哭,这便有点奇怪。摩押人像耶路撒冷一样,因着向亚述人进贡,便逃脱了主前七○一年西拿基立的毁灭。但是,当代的亚述史记却记载了一桩战败在入侵者手上的事,这些敌人可能来自南方或东方(正如赛十一14与结廿五8—11的预言)。在十五章一至四节所载的地名,描述了一条从南方来的路线,圣经中曾数次提及这种突袭,例如在基甸传说中的“米甸人、亚玛力人和东方人”(士六至八章);示巴人向约伯的家产的进袭(伯一13—15),无论上帝拣选什么作为他怒气的杖,都是极其厉害的。 这篇哀歌的地理也是不可能准确地重建,第一至四节有一个相当清楚的结构,基珥(Kir,或基珥哈列设Kihareseth,十六7)是摩押南部的主要城市,底们已被认为是中部地域的重要城市,而米底巴、尼波(摩西在此山眺望应许之地,申卅四章)、希实本与以利亚利都是在北部地区。故此这场入侵看来像是在夜间向南方边界的袭击,而迅速地蔓延至全国的范围。“柳树河”是在南方与以东接壤的边界,第七节便图像化地描绘了这场侵略的结束,当时入侵者满载摩押的掳物而归。大多数惊恐的摩押人没命地逃亡的地方,都是位于死海南部的荒芜地带,各自有适当动人的名字:琐珥即“细小”(创十九22);伊基拉即“(待宰的)牛犊”(撒上十六2;耶卅四18—19);鲁希,另一块“小”地方;何罗念即“洞穴”;宁林即“豹”。这些地点大多不能确定,但其意义却更重要。 本段的语言与形像异常生动有力,像“哭泣、哀号、悲哀、眼泪汪汪”及其他相同字眼的累积,便突出了摩押人与以色列人,双方哭丧者哀国的深切。“哀号”(helil,参十三6)是含意特别丰富的字,共出现了三次(十五2,8)。其他哀伤的表现包括剃净胡须与穿戴麻衣(十五2—3)。哀伤的情景到处可见——“在街市上……在屋顶上和宽阔处……达到雅杂(不详)”。“青草枯干,嫩草灭没,青绿之物,一无所有”(十五6)。这当然不指字面的意思,而是进一步表明摩押被打败的定局(参四十6—8;诗卅七2;一○三15)。“底们的水充满了血”(9节)同样地使人想起埃及的第一灾(出七10—24),和玛拿西时代耶路撒冷的情况(王下廿一16),而不是指及大屠杀对国家供水系统的实际影响。最后,第九节的狮子(像廿一8;参见标准修订本的注译),引起了许多的讨论:新英译本从经文中取消此字,代以“我看见一个异象……”。有些人将此“狮子”视作尼布甲尼撒(耶四7),有些视作犹大(创四十九9)。这当然是以可怕的警告来作为哀歌的结语:最坏的还会来。或许“余民”的观念会影响经文抄写的传统(正如六13),但单以现在这段经文来说,阿摩司书三章十二节可算是最接近和可怕的相同例子: “牧人怎样从狮子口中抢回两条羊腿,或半个耳朵,住撒玛利亚的以色列人……他们得救也不过如此。” 摩押的哀歌(Ⅱ)以赛亚书十五章一节至十六章十四节(续) 摩押曾是大卫王国的属土,神谕的第二部分(十六1—5)便以此黄金时代,来暗喻战败的摩押人盼望的可能来源。先知首先说及摩押的逃亡者向以色列君王进贡,正如从前摩押王米沙进贡“十万羊羔的毛,和十万公绵羊的毛”(王下三4)。从琐珥、伊基拉等地,就是逃亡者藏身之处,往耶路撒冷最快的路线是经由死海的南端,“从西拉(即以东)往旷“(1节)。在此我们看见“锡安的女子”,即耶路撒冷的保障,与“摩押的女子(居民),在亚嫩渡口”,就是位于中部的主要城市,所表露的惊惶与无助,这二者之间形成的强烈对比。然后他向自己的百姓说话,呼吁他们向“被赶散的”摩押民,显出公义与怜悯,并预言压迫将会结束,最后会建立一个永恒慈爱、信实、公正与公义的国度,而他们亦有份于此。这篇讲话大部分的语言都是与以赛亚书较早的篇幅相近(参一26)。“寄居者”或“入教者”(4节)的权利与优惠,都是与十四章一节有关连地讨论。而分别在于此处所有的观念与态度,都是应用在摩押人身上,而这在一连串针对外邦的神谕中,显得特别异乎寻常,不过却因而有其重要性。 在以赛亚书中,这里首次出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神学名词:“慈爱”(希伯来文hesed),标准修订本作不变的爱(Steadfast love),钦定本作慈惠(mercy),新英译本作互信(mutual trust)。希伯来文有几个字都可用作“爱”,而此字经常与“信实、忠心、虔诚”连在一起,因此便与其余的不同,hesed是一股维系群体、家庭与其他关系的力量。特别在诗篇中时常提及的诗人,就是敬虔者,向上帝及上帝慈爱的敬虔,不论环境怎样(诗五7;十八50)。在本段及其他经文的处境中,这都集中来形容耶路撒冷大卫的宝座: “耶和华赐极大的救恩(yeshu‘Ot)给他所立的王,施慈爱给他的受膏者, 就是给大卫和他的后裔,直到永恒。” (诗十八50) 这不是以赛亚传统中常见的名词,但却也有一些美丽的例子: “大山可以挪开,小山可以迁移, 但我的慈爱必不离开你, 这是怜恤你的耶和华说的。” (五十四10;参五十四7—8) 摩押在紧急之时,降服於大卫王权之下,是一种混合的祝福:这可以为他们带来公义与保护的盼望,但同时也标志了他们骄傲不羁的结束。第六节使人怜悯地想起,摩押的覆亡是由自己的狂妄自大所致。“夸大”是罕见的希伯来文,但其意义却是十分清楚,无需如新英译本作“力量”般测度。这个字出现在约伯记十一章三节,那里指约伯几乎是亵渎的“戏笑”(参新英译本)。这里说话者(“我们听到”)可能是对上文提出的求助,作出耶路撒冷的回应。 第七至十一节是另外一首哀恸的诗,重新回到哀歌的主题。在标准修订本中,哀号者不像十五章二节与八节,是指摩押人,而是所有目睹摩押厄运,富同情心的见证人:“让人人为摩押哀号”。这是连接着先知在十五章五节所发出的呼喊,及他在十六章三至五节的代求。希伯来的经文实际上并不是如此怜悯:“因此摩押人必为摩押嚎哭,人人都要嚎哭”(参钦定本)。但这可能是后来文士的改动,在许多的可能性中,我们较易想像文士将此段论及摩押的经文,从友善改为敌意。耶利米书的另一个相同例子(四十八29—33)进一步表明本诗原来是指其他人民,大概是先知的犹大听众,要为摩押哀哭,而不是指摩押人本身。这首哀歌是在描述他们的罪恶之后而出现,意思即是说:“如果摩押不是这么的骄傲就不致于被侮慢。” 哀歌的最后部分为摩押葡萄园的被毁而哀哭。此意象生动而贴切地代表了摩押的土地,其中部分是因为摩押与亚扪人祖先罗得醉酒的传说(创十九30—38),另外部分原因无疑是因着在摩押曾一度种植上好的葡萄,虽然没有什么高品质的葡萄种植遗迹存留至今。此处正如第五章,所用的语言都是暗喻与典故。首先“吉珥哈列设的葡萄饼”,当然是指“以葡萄饼驰名的吉珥哈列设”,这是旧约屡次提及的甜点(例何三1;歌二5),以此渴慕地怀念昔日欢乐的日子之舒适与侈华。 “西比玛葡萄树”(8,9节)曾经一度通国种植,更伸枝海外,为经济力量与繁荣的象征,现在却悲哀地被毁灭。在此所提及的地名:希实本、西比玛与以利亚利,都是位于流便与迦得的地域(书十三15—28),就是在摩押的北部。“列国的君王折断其上美好的枝子”这句话,一点也不能作为辨别侵略者的线索,但他们的战号,就在葡萄收割的时候听见(9节),生动地标志着摩押覆亡的开始。收割的感恩庆典经常是先知希望的预言(例九3),和其他充满欢欣的诗歌的主旨,例“你使我心里快乐,胜过那丰收五谷新酒的人”(诗四7;参诗一二六6)。可是今年的“葡萄欢歌”(10节)却会被“战号”(9节,两字同为希伯来文hedad)所掩盖,而田间、葡萄园与酒醉将会沉寂无声。 最后一节的哀歌(11节)引进了美丽而神秘的意象,标准修订本作“琴”,很难用来哀鸣,也不常与悲伤连在一起。有些人把希伯来文修改为”像哨子一样哀号“,但这动词有时可作“深受感动、激动”,这通常指忙碌城市(赛廿二2)、世上的万国(诗四十六6)、仇敌(诗八十三2)及海中的波浪(赛十七12;五十一15)。在此及他处(耶卅一20;歌五4),则应用在“灵魂或心肠”,其意思应为“箭袋”(耶路撒冷译本)或“像琴(弦)一般地颤动”(新英译本)。 吉珥哈列设(Kir-heres)这名字明显地是指吉珥哈列设城(Kir-hardseth,7节),而其名字的变化应是一种文字游戏。Heres意为“打碎陶器的碎片”,所以吉珥哈列设应意为“化为碎片的城市”(赛三十14)。 第十二节看来像是十五章二节的散文阐释,不论摩押作多少的祷告与悔改,都不会改变其终极的命运。另一位先知奉上帝之名,放弃其祷告的权力:“所以你不要为这百姓祈祷,不要为他们呼求祷告,也不要向我为他们祈求,因我不听允你。”(耶七16)。以赛亚书刊号其他地方亦有提及,上帝与敬拜者对无效的祷告与礼仪的厌恶(例一14—15,四十七12—13)。 最后一句“论摩押的话(神谕)”(13节)也是反面的,这包括了上文所说的话,及对将来的新预言二者之间不寻常的对立。目的是要把整篇神谕转为一篇毁灭的信息,因为其含意是指前头带有一线同情与盼望的信息,现在都过时了。这个附加的意思可能是由改动第七节的同一个人所作(见前),加添的要点是在时间的尺度上:“照雇工的年数”,十分准确地计算时间与交账的日子。同样的惯用语也出现在论亚拉伯的神谕之后(廿一16—17)。两者都带有“余民”的观念,带有极其微弱的盼望:没有一位摩押或亚拉伯的文士,可以像一位犹大文士那样,有机会对六章十三节或七章廿一至廿二节作出改动。

学习材料来自神家,感谢主的恩典!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