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5月17日 诗篇十八篇

(2010-05-17 04:06:18) 下一个

一篇皇室的感恩诗篇

诗篇十八篇一至五节

    耶和华的仆人大卫的诗,交与伶长。当耶和车救他脱离一切仇敌和扫罗之手的日子,他向耶和华念这诗的话,说:

        1耶和华我的力量阿,我爱你。

        2耶和华是我的岩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上帝,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

        他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台。

        3我要求告当赞美的耶和华,这样我必从仇敌手中被救出来。

        4曾有死亡的绳索缠绕我,匪类的急流使我惊惧。

        5阴间的绳索缠绕我;死亡的网罗临到我。

    标题宣称,大卫写这首长诗,是当他取得一切战争最后的胜利,并且成为耶路撒冷唯一的统治者的时候。除了一些动词的分别外,整首诗都可以在撒母耳记下廿二章找到。所以我们现在应该再次读一读大卫的故事,并且去发掘为什么他能写这伟大信心的诗句。当然,我们可以再次看到这篇诗能灵活地配合大卫的情况,我们能明白它如何被改编,供以后所有接续作以色列的君王所使用。

    一般的人通常会认为在圣经中每一段或每一节的经文只有一个原来的意思,并且我们可以如此说是“正确”的意思。但是我们所发现的并非如此,否则圣经只是死物而已,它会一如我们现在拥有的大量来自巴比伦或埃及的古旧宗教经典。旧约是上帝永活的话。在大卫的时代,这篇诗的意思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直至皇朝于主前五八七年终结,以色列被放逐至巴比伦,仍然有不少亮光从本篇和其他诗篇浮现出来。现在它们被发现是直接向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完全新和不同的社会环境说话。

    基督降生前一个世纪,死海卷轴发现了诗篇中新的深意,连大卫也不知道。再者马太福音十一章十四节;马可福音二章廿三至廿八节;约翰福音十章卅四至卅六节;使徒行传二章廿五至廿八节,以上的经文都认为旧约的经文,在基督的口中,已取得了新的意思。保罗能在一段原意并不明显的旧约经文中,揭示一些意思(参看加三6—9;四21—31)。然而同时,这篇诗是根植于圣经所启示的基本和永不改变的信息,就是上帝的爱。所以我们应该留意诗篇不只是古旧的文献,它们也是我们现代圣经之一部分。

    第一节并没有在撒母耳记下廿二章出现。一位希腊的思想家,因为他的神话和哲学背景,当他第一次听到这些话时,他宣称说:“说你爱你的神,那实在是一种幻想!”但是大卫爱他的上帝,因为上帝首先爱大卫。

    因为主在这个常常充满危险的世界,与及不可预测的人类中,他给予诗人安全。在这里,他所用的每一幅图画本身都是一个比喻。

    (一)主是我的力量。他帮助我反过来活出一个充满爱的生命。

    (二)他是我的磐石。随着时间的过去,这个意象不断增强!当人途经和探访那座接近以东建筑在岩石内的奇异的石城彼得(或称示拿)时,在这意象背后的观念便变得清楚了。我们记得彼得这名称的重要性,基督在上面建立教会的磐石,和其他等等。

    (三)山寨是人重新得回他的气力和主动力,再次向前出击的地方,正如士兵应作的一样。

    (四)他的救主拯救他脱离众多的敌人,并且给他shalom,平安。

    (五)我的上帝:所以这并不只是大卫所说的人类救主。

    (六)现在我们有另外一个作磐石的字,这是大卫能作为避难所的一种石,仿如置身在裂缝中,因为它是“我的裂缝”。

    (七)这种盾牌是五尺高,并且能够保护整个身体,直至眼部。

    (八)耶路撒冷的祭坛有四个尖角,分布在祭坛的四个角落。假若有人遇上困难,并且逃至这个祭坛并紧捉着其中一个尖角时,他便安全了(王上1—50)。

    (九)一个高台好像一个在他地中海的堡垒,建筑在悬崖峭壁上。

    我们看见,大卫现已学习到拥有在上帝爱顾中完全的信靠。(甲)他说,我呼求,只是这样;并且(乙)上帝应允我——我已得到了拯救!

    有些时候,我们会面对死亡的恐惧;或许我们的诗人正在讲述那种恶梦,就是在大卫时期的历史中,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受到的痛苦,害怕被绳索拖到下面的世界,因为死亡,被称为Moth,是一种神;所以这是一种人格化了的恐怖经验。这就是此处的图画之一,即第一个恶梦。另一幅图画描述那流经海底深处,而流入混浊的深渊,直至阴间最低处的急流。这种恐怖的异象,离开今日我们所忍受的科学幻想的恶梦不远。可将这急流称作匪类,或者是希伯来文的彼列。那是故意和任意破坏的神的名称。它们的灵魂,你可在那些讨厌的人物中遇到,旧约称他们为“彼列之子”。他们是本地的、强暴的、充满邪恶思想的匪类,他们不是为了剌激就是为金钱的原故,乐意去攻击或谋杀他人,例如耶洗别聘请他们作她卑劣的意欲,于贫穷的拿伯身上(王上廿一)。这些受聘的暴徒表现出那种无秩序的精神或混沌,如创世记一章二节的希伯来文称谓的(不过,上帝的创造计划从它开始)。所以两位美藉学者联合制造了“地狱之人”这个令人感到快慰的名称来描述他们!然而请注意上帝如何使用这些恐怖的受造物,来达成他的荣耀。在创世记一章,上帝从混沌创造光、宇宙和人类,并不是从无至有。从无而创造这观念并不合乎圣经。假若复活不是来自十字架,我们如何能明白基督复活的意义呢?

大自然的主

诗篇十八篇六至廿四节

        6我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向我的上帝呼求;

        他从殿中听了我的声音,我在他面前的呼求入了他的耳中。

        7那时因他发怒,地就摇撼战抖,山的根基也震动摇撼。

        8从他鼻孔冒烟上腾,从他口中发火焚烧,连炭也着了。

        9他又使天下垂,亲自降临,有黑云在他脚下。

        10他坐着基路伯飞行,他藉着风的翅膀快飞。

        11他以黑暗为藏身之处;以水的黑暗,天空的厚云,为他四围的行宫。

        12因他面前的光辉,他的厚云行过,便有冰雹火炭。

        13耶和华也在天上打雷,至高者发出声音,便有冰雹火炭。

        14他射出箭来,使仇敌四散。多多发出闪电,使他们扰乱。

        15耶和华阿,你的斥责一发,你鼻孔的气一出,海底就出现,大地的根基也显露。

        16他从高天伸手抓住我,把我从大水中拉上来。

        17他救我脱离我的劲敌,和那些恨我的人,因为他们比我强盛。

        18我遭遇灾难的日子,他们来攻击我,但耶和华是我的倚靠。

        19他又领我到宽阔之处。他救拔我,因他喜悦我。

        20耶和华按着我的公义报答我,按着我手中的清洁赏赐我。

        21因为我遵守了耶和华的道,未曾作恶离开我的上帝。

        22他的一切典章常在我面前,他的律例我也未曾丢弃。

        23我在他面前作了完全人,我也保守自己远离我的罪孽。

        24所以耶和华按我的公义,按我在他眼前手中的清洁偿还我。

在大卫的时代,近东的人民认为,自然的力量是他们各种不同宗教的神和女神的玩物。我们在此处理的是一篇引人触目的诗,它实际上来自大卫以前的时代,但是他必定喜爱它,并且引用它。然而在这里,他重复它之前,他在第六节作出一个伟大的信心声明。他说:他向上帝呼求,但是好像以利亚在何烈山,他听不到上帝在地震怒吼中和火花爆烈中的声音(王上十九11—12)。然而,事实上他的呼求已达到上帝的耳中,只是上帝不从地震中回答他,而是从他的圣殿中,并且以微小的声音回答他。

    这首有力的诗,应该一口气读完接着下来的各节。人不应该逐节的分析它,也不应该问各种不同图画的意思。它是至高者的诗。我们注意到,它被视为对上一首诗(诗十七13)呼求的回答——主阿,求你起来,前去迎敌!它所描述的庄严的打雷声,看来是首先以迦南语言朗诵而来,所以现在我们所有的是从希伯来文的翻译以来。但是以色列的歌唱者从异教的原诗中,在第十三节加上了上帝的名称,并且将一首有关自然的诗,改变成为一首从邪恶势力得拯救的歌。

    上帝的拯救行动是同样用这首诗的“神话”图画描述出来。因为上帝把我从大水中拉出来,并且把我放置在广阔的大地。但为什么他如此作呢?跟着来有令人惊讶的答案,对敬拜巴力的迦南人而言,他们并不知晓:“因为他喜悦我。”就算是在世界的灾难中,看来上帝仍“关怀我”。

    那些圣经解释者,说在圣经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上帝对个人的关怀和仁爱,不如对整个民族,直至到新约时代,他们的解释是何等错误呢!

    但是在完结这篇诗前,我们应注意一点,就是基路伯(第十节)在旧约中并不是一位天使,更不是中世纪画家的婴孩天使。基路伯(像撒拉弗一样)是一个半人半兽的可畏形像,或许当我们望着埃及狮身人像的图画时,这便更清楚了。基路伯是人类思想的创造物。它是人类宗教思想的代表,假若人类能随意制造,便以为神的形像应该如此。在我们的时代,在现今的印度,我们看见很多这样的代表,一切的头、手、脚,好像弯曲的蛇一样。但是在以赛亚书六章一至三节,我们看见撒拉弗事实上正在上帝面前跪拜和赞美上帝!在我们的诗中,纵使基路伯是一种邪恶的观念,基路伯却是上帝使用作彰显他荣耀的工具。于是这告诉我们,今日上帝甚至可使用世界上奇异的宗教观念,达成他的荣耀!因为我们的圣经信仰超越所有人类的宗教。我们应该常常记着,基督教不只是世界宗教之一,基督教的信仰(不是基督教“宗教”)是关于永生上帝,他创造性的爱、他的仁慈、并且两约所讲的丰盛生命,而丰盛的生命不是“宗教”(摩五4;约五至六章)!基督教既非“诞生于伯利恒”,以致“教会只有二千年的历史”——与印度教及其他宗教不同。在这里,诗篇是关于上帝藉亚伯拉罕给予我们的信仰,所以“基督教有远古的历史,远自当人类开始求告主名的时候”(创四26)。再次,我们主意到这篇诗使用神显现的言语图画,即是神圣的一位向人类思想显现,正如我们发现在西乃山上,上帝给予摩西律法时(出十九16—24)一样。因此我们可以推远一些,如此说——“上帝临到西乃——为了我”!

    在创世记一章一至三节,我们已得到一幅真理的图画,上帝创造光,即是说,他爱的尊贵目的,并不是从无至有,乃是从混沌而来,形成在天空上有风暴,在下有地震的状况。(让人类的想像力可以掌握到)。按照这个道理,我们学习到上帝对世上的人类态度,好像他对自然所作的一样。上帝接纳人的本身情况,有混沌的灵魂。他藉着恩典更新他,正如他更新地面一样(创九)。随即上帝给予他去作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当洪水退去,土地被更新后,挪亚需要耕种土地。所以,按照同样的道理,正如上帝与挪亚立约一样,他也与我们立约,惟独藉着恩典,保守他的子民,成为无瑕疵的和有用的子民。

上帝立约的爱

诗篇十八篇廿五至三十节

        25慈爱的人,你以慈爱待他;完全的人,你以完全待他;

        26清洁的人,你以清洁待他;乖僻的人,你以弯曲待他。

        27困苦的百姓,你必拯救;高傲的眼目,你必使他降卑。

        28你必点着我的灯。耶和华我的上帝必照明我的黑暗。

        29我藉着你冲入敌军,藉着我的上帝跳过墙垣。

30至于上帝,他的道是完全的;耶和华的话是炼净的,凡投靠他的,他便作他们的盾牌。

    之前,我们已注意到钦定本以很多不同的英文字来翻译希伯来文hesed,标准修订本尝试减少至几个字。我们也注意到,无论如何翻译这个字,它描述上帝与他挚爱的子民之间关系的本质,他们被约所“黏”着。无论如何,在这里,标准修订本很清楚表达hesed的基本意思,因为它解释作忠诚。在爱中上帝已将自己给予我们。那是他hesed的首先行动,但是现在他继续支持我们,就是他所爱的,每一天都在约中。那是他hesed持续的表现;换句话说,上帝是始终地对他所拣选的完全忠诚,所以我们对上帝的回应亦只有是hesed,就是我们的绝对忠诚。但是正如诗人所说,对于离开正轨的人,扭转(从字面解释)了上帝那奇妙得难以形容的hesed的人,上帝必相应地行动。

    现在随着而来的是一些启发性的句子,显示这一切道理。我相信“你必拯救困苦的百

姓”——因为你对他们忠诚;但是那些高傲人的目光,他们不敢以感恩正视上帝,上帝必定会处置他们。

    再次,我们看见上帝创造的工作,他永不停止创造。在这里,他被称为上帝,即是说,el,他是人类所有宗教的上帝。这位伟大的上帝实际上为我创造了显示人类生命道路的方法,为我作了我不能为自己所作的事。所以说,我没有火柴,没有自己的方法,成为世界的光;故此他为我燃点我的灯(参看太五1416)。类似这比喻的句子,在抽象的意念中,引伸了“光明”的观念,并且刚刚配合我弱小的生命。结果是我感觉到我能作任何他要我所作的事;我能应付一切敌人。我知道能如此,因为上帝的应许是真实的,这个词实际的意思是“经过火中的试炼,成为精金”。他的应许已“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当初期教会在基督的亮光下,表达路加福音一章四十六至五十五节尊主颂的字句时,他们乃是重新颂唱这些真理。

大卫的声音

诗篇十八篇卅一至五十节

        31除了耶和华,谁是上帝呢?除了我们的上帝,谁是磐石呢?

        32惟有那以力量束我的腰,使我行为完全的,他是上帝。

        33他使我的脚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在高处安稳。

        34他教导我的手能以争战,甚至我的膀臂能开铜弓。

        35你把你的救恩给我作盾牌,你的右手扶持我;你的温和使我为大。

        36你使我脚下的地步宽阔,我的脚未曾滑跌。

        37我要追赶我的仇敌,并要追上他们;不将他们灭绝,我总不归回。

        38我要打伤他们,使他们不能起来,他们必倒在我的脚下。

39因为你曾以力量束我的腰,使我能争战;你也使那起来攻击我的,都服在我以下。

        40你又使我的仇敌在我面前转背逃跑,叫我能以剪除那恨我的人。

        41他们呼求,却无人拯救,就是呼求耶和华,他也不应允。

        42我捣碎他们,如同风前的灰尘,倒出他们,如同街上的泥土。

        43你救我脱离百姓的争观,立我作列国的元首;我素不认识的民必事奉我。

        44他们一听见我的名声,就必顺从我;外邦人要投降我。

        45外邦人要衰残,战战兢兢的出他们的营寨。

        46耶和华是活神,愿我的磐石被人称颂;愿救我的上帝被人尊崇。

        47这位上帝,就是那为我伸冤,使众民服在我以下的。

        48你救我脱离仇敌,又把我举起,高过那些起来攻击我的,你救我脱离强暴的人。

        49耶和华阿,因此我要在外邦中称谢你,歌颂你的名。

50耶和华赐极大的救恩给他所立的王,施慈爱给他的受膏者,就是给大卫和他的后裔,直到永远。

    现在大卫将所有经过他脑海的思想放在一起。首先,那位曾为他作这一切事的上帝是磐石,此乃本诗开始的图画名称(第二节)。因此,他已帮助我能作任何他要我作的事,甚至应付一切敌人(第廿九节)。作为磐石,当然他从起初已在那里。诗人在第卅一节表达他的信念,但是他仍然使用另外一个字代表上帝,就是elah,这个形式出现于古旧的诗歌,例如申命记卅二章。但是当上帝的“古旧性”被强调时,它也在后来的文献中出现,大卫从大水中被救起来,他现在发现他的脚站在大地,就是上帝爱的确实,真实、实证的本质(第十九,册六节)。因此,他以东方庄严的比喻,和使人振奋的诗体语言,宣告上帝的能力(第一节)如何帮助他战胜一切的敌人;我们可以如此说,因上帝能力的奇妙,他感觉到心情轻松,高兴得跳起来。

    请注意那具吸引力的句子,就是假若我们按照标准修订本在第卅五节的注脚,我们可从希伯来文重新发现的:“你的温和(译者注:和合本已将原文意思翻译出来—标准修订本译为帮助)使我为大。”因此我们被带领去引用莎士比亚在话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名句,连贯第卅五节与第廿八节的字:

        那细小的烛光能照射多远!

        因此用好的行为照跃这顽皮世界。

    上帝所有尊贵和神秘的拯救能力,即那在人类生命作工的,现在都集中在大卫身上。因此,现在是第三次,我们听到这几个字:主是我的磐石。这次很清楚地,它们来自大卫的口;因为列国的元首是其中一个给予那位弥赛亚君王的称号,他坐在大卫宝座上的。

    最后,我们有一段副歌,由敬拜的群体颂唱出来。因为现在并不是大卫自己(或任何他的承继者)述说这段话。全体会众高声承认,所有这些奇事都是上帝自己作的,而并不是人,不是大卫,也不是任何一位继承大卫的君王,他们其中一人,可能就是现在于某些大节期中被尊称的对象。假若正是他登位周年纪念的日子,他统治上帝百姓的权柄,得到上帝的权能再次更新,而并不是由任何人类“君王的神圣权力”,所授予的这些权柄主要是来自上帝不动摇的hesed,及他对大卫后裔恒久的爱(参看路加福音一章五十四节,怜悯仍然是这个有生命力、活力的词另一个翻译,就是以赛亚书五十五章三节假设稳如磐石,对大卫恒久,肯定的爱。也可以参看保罗在罗马书十五章九节如何引用这段经文表达上帝的美意。)

    旧约与新约关连的结果就是如此,假若上帝已以这绝对的方式应许,藉着罪人大卫在外邦中称谢他,藉着那位完全的大卫的儿子,所作的岂不会更多!因为就是藉着他,新约得以宣称上帝在这篇诗所作的一切应许——直至永远。
学习材料来自神家,感谢主的恩典!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