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三月二日 圣经约书亚记六章

(2010-03-02 03:57:06) 下一个

耶利哥城墙倒塌

约书亚记六章一至廿七节

    1耶利哥的城门因以色列人就关得严紧,无人出入。2耶和华晓谕约书亚说:“看哪,我已经把耶利哥和耶利哥的王,并大能的勇士,都交在你手中。3你们的一切兵丁要围绕这城,一日围绕一次,六日都要这样行。4七个祭司要拿七个羊角走在约柜前。到第七日你们要绕城七次,祭司也要吹角。5他们吹的角声拖长,你们听见角声,众百姓要大声呼喊,城墙就必塌陷,各人都要往前直上。”6嫩的儿子约书亚召了祭司来,吩咐他们说:“你们抬起约柜来,要有七个祭司拿七个羊角走在耶和华的约柜前。”7又对百姓说:“你们前去绕城,带兵器的要走在耶和华的约柜前。”

    8约书亚对百姓说完了话,七个祭司拿七个羊角走在耶和华面前吹角,耶和华的约柜在他们后面跟随。9带兵器的走在吹角的祭司前面,后队随着约柜行,祭司一面走一面吹。10约书亚吩咐百姓说:“你们不可呼喊,不可出声,连一句话也不可出你们的口,等到我吩咐你们呼喊的日子,那时才可以呼喊。”11这样,他使耶和华的约柜绕城,把城绕了一次。众人回到营里,就在营里住宿。

    12约书亚清早起来,祭司又抬起耶和华的约柜。13七个祭司拿七个羊角在耶和华的约柜前,时常行走吹角。带兵器的在他们前面走,后队随着耶和华的约柜行,祭司一面走一面吹。14第二日,众人把城绕了一次,就回营里去,六日都是这样行。

    15第七日清早,黎明的时候,他们起来,照样绕城七次,惟独这日把城绕了七次。16到了第七次,祭司吹角的时候,约书亚吩咐百姓说:“呼喊罢,因为耶和华已经把城交给你们了。17这城和其中所有的,都要在耶和华面前毁灭,只有妓女喇合与他家中所有的,可以存活,因为他隐藏了我们所打发的使者。18至于你们,务要谨慎,不可取那当灭的物,恐怕你们取了那当灭的物,就连累以色列的全营,使全营受咒诅。19惟有金子、银子和铜铁的器皿,都要归耶和华为圣,必入耶和华的库中。”20于是百姓呼喊,祭司也吹角,百姓听见角声,便大声呼喊,城墙就塌陷,百姓便上去进城,各人往前直上,将城夺取,21又将城中所有的,不拘男女、老少、牛羊和驴,都用刀杀尽。

    22约书亚吩咐窥探地的两个人说:“你们进那妓女的家,照着你们向她所起的誓,将那女人和他所有的,都从那里带出来。”23当探子的两个少年人就进去,将喇合与他的父母、弟兄和他所有的,并他一切的亲眷都带出来,安置在以色列的营外。24众人就用火将城和其中所有的焚烧了,惟有金子、银子和铜铁的器皿都放在耶和华殿的库中。25约书亚却把妓女喇合与他父家,并他所有的都救活了,因为他隐藏了约书亚所打发窥探耶利哥的使者,他就住在以色列中,直到今日。

    26当时约书亚叫众人起誓,说:“有兴起重修这耶利哥城的人,当在耶和华面前受咒诅,他立根基的时候,必丧长子;安门的时候,必丧幼子。”

        27耶和华与约书亚同在;约书亚的声名传扬遍地。

(一)

    最著名又最受歌颂的约书亚故事中,有关攻城的故事,贯穿着一至十一章的几个主题。从某一角度看,它是一连串攻城行动的第一步,每一次行动以一重要据点为目标。从这观点看,本章的叙述朝向第十一章的末了。从另一方面说,这一章是前五章的高峰。第二章记述该城的侦察工作。第三至四章中带领以色列人过约但河的约柜,本书在此最后一次提到,以后不再提及。接下去在第五章的末了部分,是耶和华军队之元帅,吩咐约书亚要尊重所站立的地方,这是上帝自己颁令的序幕,以此为第六章的开始。

    约书亚记中的各种不同的成分,在这一章里交织着。要估计这故事的特征的确不容易,这也是真的。“约书亚发动耶利哥之战”只表达了很有限的意义。童年时我们早就明白无论是打仗或打架都有两方面;但在这战斗中根本没有提到耶利哥的百姓。本章开头的一句是“耶利哥的城门因以色列人就关得严紧,无人出入。”在第二道命令中再次提及的是泛指所有的一切:“这城和其中所有的,都要在耶和华面前毁灭”(17节)。这不算是一场战争。攻取耶利哥并非决定于军队,只在最后杀戮所有被掳的人才用军队。至少约书亚记没有把攻取耶利哥城描写为一场战争。

(二)

    读者必须用一种很少用的方法去重新解释这个故事。约书亚可能觉得身体的力量潜伏在呐喊和吹角声里面。对着一个陷于惊慌状态中的城堡来说,他的每日绕城一次及在第七日绕城七次的策略,系有力的心理战术。同样的,重复绕着城走,会令敌人怀疑可能是施法术。但这一切都是我们从经文重新组织的结果。耶和华已经把城交给他们,只要一阵呼喊(16节),城墙就会突然塌陷,以色列人就能从四方八面进入耶利哥城(20节)。

    笔者当然不排除将此段经文作其他重新的组织。从讨论第四章的十二块石头和第五章的受割礼,我们很清楚约书亚记的记载并不单是报告事情的经过,其中可能把反省、讨论、改变主意,甚至对历史抱持的不同观点也都编在里面。我们都有权利去作合理的揣测。

    这样,我们知道逾越节是每年一次在圣所举行的仪式,也知道在耶利哥南部有一幢回教寺采用了摩西的名字——拿比牧撒( Nebi Musa)。以前是一年一度带少年到这里,在大的庆祝仪式中受割礼。尽管缺少其他证据,我们仍然可以说,这种巴勒斯坦、阿拉伯风俗,可以溯源于古老的圣经时代。

    在这段经文中,和对于这个背景,有好几位学者认为约书亚记第六章的故事,有些观点是取自后期的庆典,与原本事件无关。守逾越节和吃无酵饼的命令(申十六1—8)暗示这个节期长达一周。那些早期在吉甲守逾越节的居民,可能将绕着耶利哥的废墟走的约柜和祭司吹角的庆典游行,包括在节期的项目里(因为耶利哥城在以色列人进入之前不可能没有人居住,这一点很快便会揭晓)。这样改编的论点认为:我们现有的第六章故事,从这么一个开始推理下去,告诉我们更多关于以色列的后代相信所发生的事比实际发生的更多。

    本章以约书亚宣布咒诅任何想要重修耶利哥城的人做结束;而圣经(王上十六34)和考古学记录都证明这种修建一直到主前九世纪中期都没有进行过。接下去是一段将要更多论及有关在耶利哥和在以色列攻城记录中所提及的其他地方的考古工作。现在我们只强调以下几点:(甲)耶利哥故事紧接在宗教庆典之后;(乙)宗教的装备在这个故事中较约书亚记下部分占更大份量;(丙)故事的开始是约书亚元帅受命脱下脚上的鞋子,因他是站在圣地上。

耶利哥投降——喇合蒙救

约书亚记六章一至廿七节(续)

(三)

    如果说耶利哥故事的宗教方面,都是指向以色列民众以后在耶利哥、或吉甲及其附近地方举行仪式庆典,那就十分错误了。这故事有一个更彻底及一次过而且广泛的宗教范围。事实上,这个宗教论题把第六至十一章紧系在一起,且用希伯来字“归于”(herem)做总结。在希伯来文圣经中,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字。但在约书亚记以外少数的圣经记载中,却是个重要的字。

    最适合去开始我们讨论的地方,是在利未记廿七章。这一章谈的尽是献祭与归于耶和华的例子。对英文的译者来说,把希伯来规例中的各种区别和少许差异,作恰如其分的翻译确是不容易。在廿一,廿八及廿九节中,“归于耶和华”(herem)一辞是名词与动词并用。根据标准修订本约书亚记六章及利未记廿七章末了部分,“献上之物”是名词,“归于”或“当灭”是动词。幸而利未记廿七章的某些记载有助于解释翻译上的困难。“归于耶和华”还有很特别的含意,即是“永献”,有一定的限制,属于耶和华的不能赎回。简单的说,是至圣的,正如第廿八节末了所说:“归给耶和华为至圣”。

    除了约书亚记六及七章之外,其他有关对“归于耶和华”的处理不当的记载,是撒母耳和扫罗对于亚玛力王亚甲及其百姓的处理态度上的分歧(撒上十五章)。英文标准修订本把本章的关键希伯来字常译成“杀尽”或“灭绝”,只有廿一节译成“所当灭的物”。我们在这里不是要为撒上十五章作注释,但它帮助我们了解,暴行的严重性,如果我们明白国王破坏了有关“献祭”的神圣命令,连上帝自己也无法收回它的命令。当扫罗不加考虑的辩护说,他和他的百姓只是预备把他们所留下的最好牛羊在吉甲献与耶和华,他是凭一时冲动,但是在战场上紧急情况下的“献祭”是听从他的命令。

    为什么迦南地的以色列敌人要向以色列的上帝献上血祭?下一段我们将讨论这件事,可能实际上这事并没有如所记载的那样发生过。但为什么说得好像煞有其事呢?线索可能是在出埃及记廿二章的简要命令中:“祭祀别神,不单单祭祀耶和华的,那人必要灭绝”(20节)。我们在撒上十五章看到的灭绝与献祭之间的联系被正好地纳入在这简短的出埃及记的条例中:捐献者将被捐献;奉献者将被献上;献祭者将被献为祭品。

    熟悉阿拉伯的耶路撒冷的读者,或会想知道“神圣”与“归于”,即超神圣状态,两者间关系的另一说明。整个耶路撒冷城的阿拉伯字是厄尔库特(al.Quds)。但在城里广大高地上的神圣区(原由大希律建立的犹太会堂),现在有两间大回教寺和许多附属建筑物,命名为哈兰阿沙立府(Haramash-sharif)——意思是“伟大的圣庙”。耶路撒冷是神圣的——它的圣所是“归于”(herem)。这个字在圣经上的用法,对于现代读者来说,可能比不上耶路撒冷的专门供奉的地点(devoted spot)那么伟大。

    在宗教领域内,战争没有停止过。许多基督徒不欢迎它,但它将使他们不致太过惊异。战争的发生如果不是出于上帝的命令,便是不顾他的不悦。战士负有某种牺牲的责任,而战利品则属上帝所有,它们应“归于耶和华”。不能因人的喜好而舍弃上帝的所有权,舍弃一部分也不能容许。以耶利哥之役为例,若是要坚持他的要求,则要杀绝一切生物——包括人与牲畜:一切属他所有,就像祭祀是属他所有一样。一切易燃的东西都烧了,惟有金子银子和铜铁的器皿(24节),一般火烧不了的,都要保留成为圣殿的财物。

(四)

    耶利哥的居民只有喇合和她的家人幸免于难,因为她在攻城的事件上有了实际的贡献,因此救了她的全家。有关她获救的报告简短,无法了解她以后的处境。探子依照约书亚的吩咐救了她和她的家人(22节)。廿三节说将他们“安置在以色列的营外”;廿五节说他们“就住在以色列中,直到今日”。以色列的营外(而当时的以色列只有一个营)——安置在以色列中直到今日?我们较早的猜测是她可能住在耶利哥城边,可能她是继续住在城边,接受保护,却不是以色列人的一分子。

 学习材料来自神家,感谢主的恩典!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