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二月二日 圣经利未记十七章

(2010-02-02 04:21:21) 下一个
圣洁的法典(十七至廿六章)

    利未记第十七至廿六章以此为名。这些经文合起来,便组成了我们称为本书的第二部分。这几章清清楚楚是分开来的独立单位,一部单独的小书。这几章构成了『耶和华上帝说,你们要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基本观念的律法编纂物。

              『圣洁』一词的意义

    『圣洁』(holy)一词最初的意思有点像禁忌(taboo),禁忌是一个玻里尼西亚字,意思是『不要摸,否则你将有苦难』!世界上许多地方的人以为切勿反对神明,否则他一怒之下便会打击人。我们在许多地方——在非洲、亚拉伯、澳大利亚,都见到圣地,其所以为圣,是因为那地方住过神明。当摩西注意那着火的荆棘(出三1--6)时便是如此,他要前去看看这奇景是怎么一回事,便听到有声音说:『不要近前来,当把你脚上的鞋脱下来,因为你所站之地是圣地』。

    以赛亚比任何人更给『圣洁』一词以实在的意义和内容。他以为上帝不但是禁忌。他曾经实实在在地借他公义的行动,对以色列人显示出他圣洁的本性(赛五1--6)。对于以赛亚,因为公义并不是善良的意思,而是同情的看顾与创造性的慈爱,这位大先知比任何人更多告诉我们圣洁的意义。他甚至称上帝为以色列的圣者。对上帝的这称呼,在希伯来语只用一个字写出来。因为这样,以色列中一般有罪的人,便由这名字知道,懂得去思想上帝的圣爱全包在上帝称呼以色列为他『儿子』这事上(出四22)。史坦模(H.H.Stamm)曾写道:『圣洁是上帝个性的核心』。现在以色列被呼召,要像上帝那么圣洁,那就是说,要慈爱、同情,及完全的关心人类的世界。

    但是还有更进一步要说的。伟大的先知们把圣洁解释为上帝闯入我们人类生活中的大能,的确不是一些十分非人格的东西。那是人类学家所谓的玛拿(mana,神力,从纽西兰毛利族借用来的字)。因此,上帝的圣洁便是他在以色列人中的慈爱、公义、拯救临在的能力。摩西在看见着火的荆棘之后,听到有话说,『我必与你同在』;或者这样说更好:『我将与你同在』(作为你的创造、慈爱,有目的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律法是上帝慈悲的恩赐

    然后,接着上帝期望以色列人遵守律法,如果它要继续作圣洁的团体的话。以色列在这里并不是被召成为圣洁(特别是靠行为,像靠守这些律法)。以色列不是一个异教民族,必须经过一个手续才能成为圣洁。上帝把他与其他地上的民族分别开来(这词用在利一17与出廿大33),已经使他圣洁。上帝这一作法不过是继续他在创世时已经开始了的工作。因为正如创世记一章四节说的,上帝在他开始创造时,便把光暗分开了(依照标准修订本创一1 的附注我们可以如此说)。于是,如今在利未记二十章廿六节,我们读到:『你们要归我为圣,因为我耶和华是圣的,并叫你们与万民有分别,使你们作我的民。』结果是以色列现在归于上帝,而且由于遵行律法,它得免于人类可能经过的各种微妙的压力。因此上帝给以色列以律法作为恩赐,全然是上帝方面恩典的行动,以色列并未赚得它,而且永不能赚得它。

    利未记中并没有以色列比其他民族为好,或者更慈祥、更明智、更哲学、更敬虔、更文明、更高尚的想法。我们所碰见的不过是真正无比的恩典。申命记四章卅二至四十节明确地论及这伟大的事实。以色列人要稳守圣洁的法典的规条,并非为变成为圣洁(因为上帝已经使他如此,当作一种恩赐),而是为要继续圣洁,且在那只属于上帝的圣洁生活中这样去生活、动作和存留(译者按:读者可参看徒十七28)。

          律法与圣约

    摩西的律法,妥拉,乃是上帝一开始就透过摩西给以色列的。妥拉不是随便给任何民族,也不是立意为所有民族的。上帝把妥拉只给立约的民族,就是在西乃,他与她缔结特殊关系的民族(出十九5--6)。因此,以色列中,如果任何人不肯遵行上帝所创造的保持以色列为圣洁民族的律法,那人便要受可怕的刑罚,从立约的团体中『割除』;参看例如利未记十七章九节。我们读下去便注意到这意思是什么。但是如果他失足,也有办法把他带回圣会的团契来,洗净他不顺服与背叛的罪(例如利十六29--30)。

          永久的律法

    这些律法是永久的,因为上帝曾经这样说。然而在事实上,结果却未如此。犹太人或基督徒今天都未绝对遵守我们在此所见到的律法。现代正统犹太人也不在耶路撒冷的圣殿献上祭牲。保罗在他写给异邦基督徒的罗马书中,清楚说基督徒在基督里已经从利未记中所述一切规条中得到释放。那末我们为什么要费事去读它?上帝所赐下永久的法规,今天的犹太人和基督徒,怎么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不予理会呢?

    对这问题的答案,可以借着稳固地把利未记放在妥拉的背景上得到。创世记开端的话是:『起初上帝创造……』。上帝从未停止过创造;事实上,他的创造之法乃是不住地从他所已创造的,从罪恶、邪恶、与混乱之中再造,而且借着这样作,去更新、转变万物,直至他创造一个新天新地的时候(赛六十六22)。上帝的道,那就是说,他对摩西所说的目的与计画,和他从被奴隶的乌合之众再造以色列为他自己的一个民族,在法老眼前所行的那道,是活泼的,只是因为上帝自己是永生的上帝。因此,当上帝赐给以色列一个永存的法规时,他不能改变他的心意说:『我要颁令,这法在某年某年之后作废』。不,所论及的法规必定有效。

    另一方面,诚然上帝创造的目的,是他已经以一个崭新而又深奥的形式再造那同一法规,不过如果那形式不是我们在利未记所见的形式便不会有效。利未记整本书是为这真理作例证。开头的十六章大部分论及保持以色列与上帝之间正当关系的问题。那就是说,以色列如何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上帝。第二部分,这圣洁的法典大部分论及人如何与其人类兄弟保持圣洁团契;因此它也例示耶稣两条黄金律的第二条,『你要爱邻舍如同自已』。

    利未记告诉我们,上帝从摩西时代以来,开头所行所教训的是什么。同样,我们从使徒行传一章一节读到:『提阿非罗阿,我已经作了前书(即路加福音),论到耶稣开头一切所行所教训的』。于是,今天我们发现,圣灵,像约翰福音十五章廿六节所指的,领导初期教会再造耶稣的教训,以应付连路加那样的人都不知道的新的经验领域。例如,当我们碰上使徒行传五章彼得处理亚拿尼亚和撒非喇的卑鄙案件时,教会便要学会越过对上帝道的肤浅了解。如今在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我们必须把上帝的道应用于这全新的情况,诸如那些包括现代医药伦理学,使用氢弹,太空探索等等。但是在这样作时,我们要继续抓住上帝对摩西所应许的『我要与你同在』,并且再加上耶稣所说:『直到世界的末了』(太廿八20)。
献祭的两重点

利未记十七章一至十六节

    1耶和华对摩西说:2『你晓谕亚伦和他儿子,并以色列众人说,耶和华所吩咐的,乃是这样;3凡以色列家中的人,宰公牛,或是绵羊羔,或是山羊,不拘宰于营内营外,4若未曾牵到会幕门口,耶和华的帐幕前,献给耶和华为供物,流血的罪必归到那人身上。他流了血,要从民中剪除。5这是为要使以色列人,把他们在田野里所献的祭,带到会幕门口耶和华面前,交给祭司,献与耶和华为平安祭。6祭司要把血洒在会幕门口耶和华的坛上,把脂油焚烧,献给耶和华为馨香的祭。他们不可再献祭给他们行邪淫所随从的鬼魔,这要作他们世世代代永远的定例。

     8『你要晓谕他们说,凡以色列家中的人,或是寄居在他们中间的外人,献燔祭或是平安祭,9若不带到会幕门口献给耶和华,那人必从民中剪除。

    10『凡以色列家中的人,或是寄居在他们中间的外人,若吃什么血,我必向那吃血的人变脸,把他从民中剪除,11因为活物的生命是在血中。我把这血赐给你们,可以在坛上为你们的生命赎罪;因血里有生命,所以能赎罪。12因此,我对以色列人说,你们都不可吃血;寄居在你们中间的外人也不可吃血。13凡以色列人,或是寄居在他们中间的外人,若打猎得了可吃的禽兽,必放出它的血来,用土掩盖。

    14『论到一切活物的生命,就在血中。所以我对以色列人说,无论什么活物的血,你们都不可吃,因为一切活物的血就是他的生命。凡吃了血的,必被剪除。15凡吃自死的,或是被野兽撕裂的,无论是本地人,是寄居的,必不洁净到晚上,都要洗衣服,用水洗身,到了晚上才为洁净。16但他若不洗衣服,也不洗身,就必担当他的罪孽。

    (一)献祭只在一处地方。如果人在田野献祭田野不是『圣』地----他必须带进圣所来,因为你在那里才找到『圣』的。这样帮助普通百姓发现,问题不在乎献祭的地点,而在乎献祭的对象,因为

是献祭给永生的上帝,而不是给沙漠的神灵。今天有人说他们到高尔夫球场去找上帝。另外有人引用诗句:『人在花园比在任何其他地方更接近上帝的心』。新约却不是这样说。上帝自己所选择的『地点』乃是主耶稣基督的位格。

    (二)上帝生命的恩赐。第十一节的关键句子乃是『生命是在血中』。旧约的上帝是『活』神。所以他给人的基本恩赐乃是生命的恩赐(创二7)。并且这样圣经便启示了生命之深切而又基本的敬虔。就连一只动物的尸骸也要受敬重,因为它是上帝的恩赐。人可以用它(甲)作食物,或(乙)作为在祭坛上接受饶恕之意思,那就是说,作为再得救赎或与圣洁的上帝合一的工具。但是人要尊重牲畜尸体中的血,因为血是生命倾出的真正工具。『使救赎成就的是血』。因此我们明白,新约作者为何转向利未记,以求在词句上帮助我们生动描写与基督同死的深刻的意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